【篇一:可乐】
那时候我大概四五岁吧,却对一种饮料着了迷——可乐。它那又甜又辣的味道,让我做梦都想喝上一口。
就这么盼啊盼啊,到了那年的除夕夜。吃过年夜饭,爸爸该去单位值班了。妈妈对我说:“去厨房拿个饭盒,给爸爸装点饺子吧。”
我答应了一声,走进厨房,目光却顿时凝固住了——微波炉的旁边,竟然放着半瓶可乐!
醒目的蓝红相间的瓶身,熟悉的黑色的液体……多么诱人的可乐啊!我一把抓起瓶子,想先喝上一口——等等,可乐只有半瓶,不会是过期的吧?我马上兴冲冲地去问妈妈:“厨房里的那瓶可乐没过期吧?”
妈妈愣了一下,脸上随即露出神秘的笑容。她一边心不在焉地说:“没过期,能喝。”一边迅速地拿来录像机,打开镜头,对准我就拍摄起来。巨大的兴奋冲昏了我的头脑,我顾不上细想,一溜小跑地冲进厨房,抓起瓶子,拧开瓶盖,仰起脖子,张开嘴巴,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
“哎呀,什么味儿——”我一口把嘴里的“可乐”喷了出来。“哈哈!”妈妈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这哪儿是什么可乐呀,是你爸爸准备带到单位吃饺子的半瓶醋!”
从此,这段我仰头喝“可乐”的录像就成了家里的经典花絮,唉,你说可乐不可乐?
【篇二:未来的文具盒】
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文具盒。刚买回来时我们都对它爱不释手,可不到一学期,就会脏了、生锈了,我们就会把它扔了,又要拉着妈妈买新的。我想,我为何不自己设计一个既漂亮又经济耐用的呢?
这个文具盒的功能很多,请让我来为你一一介绍。首先,文具盒可以变形。普通的文具盒上的卡通图案只有一种,但是我的卡通图案可以每天换。
如果你在上课时很困怎么办?不必担心,只要你上课犯困,文具盒的语音提示就会提醒你专心听讲。如果晚上停电了,只要你打开文具盒按一下按钮,它就会发出光陪你写作业。
如果你有不会写的字,只要你对文具盒说出那个字,屏幕上就会把那个字显示出来,而且把字的意思都给你解释清楚。
假如说你在上课时有什么没记住,你就可以用文具盒的录像机录下来,回家反复看和听。
这就是我的设计,很棒吧!同学们,请你也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吧!
【篇三:烟雨古宇湖】
在一个秋雨迷蒙的日子里,我和妈妈去隆昌古宇湖游玩。
雨中的古宇湖水天一色、烟波飘渺,神秘而含蓄,似一个羞涩的少女静静地迎候远道而来的游客。脚下的堤岸,如一个深沉而敦实的汉子忠诚地守护着她。
上了游船,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录像机东拍拍,西拍拍。突然,一群野鸭和一些叫不出名的鸟儿闯入了我们的视线。他们摆弄着最迷人的姿态,仿佛在热情地给我们表演:有的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一定是轻功了得;有的展开双翅,昂头挺胸的在空中盘旋,犹如一架架小战斗机;有的突然就钻进了水里,给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还有的在岛上站立着,样子挺威武,像是士兵保卫着自己的领土,不许有人靠近一步;更有趣的一只鸬鹚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身子紧跟着翻转一周,然后只露出黑黑的脑袋和长长脖子在水面上,那轻盈而优雅的动作引得我们大声叫好,它一定是这里最优秀的水上芭蕾演员,真让我大开眼界!
游船沿着小岛绕行,远远的,我们看见岛上有一些圆圆的、白白的东西,妈妈说可能是一窝鸟蛋,我真想上岛去看个仔细,又怕惊吓到这些可爱的鸟儿。
游船远离了小岛,烟雨中的古宇湖被我定格在了记忆的深处。古宇湖——一个去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篇四: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或许,在你的眼里,自己只是一粒渺小的种子罢了,是那么普通那么微不足道,但你并不知道,在几场风雨之后,你会破土而出。一缕缕温暖的阳光透过叶缝照到你纤细的身躯上,你不是一棵参天大树,却拥有属于自己的光芒。——题记
从成长之路的起点一步一步走来,望着伙伴们一个个才华横溢,或是能歌,或是善舞,我却丝毫没有半点羡慕之心。因为,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录像机前,我的手不住地颤抖着,不自觉得攥在一起,后背不住地冒着冷汗。这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的比赛,可是自己却没有任何经验,如何是好呢?万一一个马虎,功亏一篑该怎么办呢?假如有什么闪失……想到这里,我的双眼又紧紧地闭了起来。
可怕的比赛开始了,我手握着饱蘸浓墨的毛笔,却始终不敢落笔,半天,那雪白的宣纸上始终没有出现一个黑字。我紧抿着双唇,犹豫着,踌躇着,生怕失败。息而,耳边响起了母亲的叮嘱:“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不要畏惧,不要退缩,做最勇敢的自己,相信自己,我有属于我的光芒!”这一刻,这句话,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受益匪浅。是啊,不经历风雨,怎知风雨猛烈?我顿时信心满满,提笔疾书,一个个整洁而又娟秀的字体印在了宣纸上,那么玲珑,那么秀气。
或许,你只是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但是,你也有自己独特的光辉!
【篇五:爱的微光】
树枝梢头开始吐出嫩绿,这是生命的孕育;云外天边鸟儿唱着歌谣,这是生命的召唤;窗前树下孩子欢闹嬉戏,这是生命的涌动。万物皆在生长,生命从这里启程。
从牙牙学语的孩提时期,我就总是想象生命的意义。漫漫人生总是如同一个横向的数轴,每个人从降临到这个世界开始,就从零坐标点出发,以秒为单位向前运动。在这周而复始的运动中,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呢?难道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只有匆匆罢了,只有徘徊罢了”?不,我不相信!我千次万次地在心里呐喊,期望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幼时,脑中对父母的印象甚为模糊,只觉得父母为自己提供吃穿,陪伴自己玩耍,在困难时帮助自己,都是理所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交流更多了,才明白“父母”二字并非我想象般简单。从每个孩子出生开始,他们便被冠与了父母的名号,并带着这个名号一生。从赋予生命,再到抚养成人,中间经历了多少艰辛。他们将青丝替为白发,用青春换来衰老,把急躁熬成耐心,只为不负这二字,不负那初来人世的生命。
记忆的花朵绽放在十年前的那个夜晚,父母难得有时间陪我玩耍。父亲大笑着,用粗壮的手臂将我高举过头顶,让我体验飞翔的感觉。那时,父亲在小小的我眼里宛如一颗参天大树,能让我爬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妈妈在一旁,用一方录像机录下这珍贵的一刻。她的眼里满是柔情与快乐,仿佛一汪潭水,泛起层层闪耀着的涟漪。十年后,我又想与父母上演当年的情景。分明地,我看到父亲脸上掠过一抹难色,但他依然是笑着,一如当年那个健壮的男人,用同样的双手将我托举。几秒后,父亲有些抱歉地将我放下,有些微微的气喘。是什么时候,父亲不再能做我的大树,又是什么时候,我已成为十五岁的少女。十年的时光偷走了当年那个男人坚强的臂膀,染白了他也曾乌黑浓密的发丝,他那不懂事的女儿,汲取十年光阴,悄悄成长。
曾经,父亲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用坚实的双臂,撑起我儿时的天堂;如今,我便做这英雄的臂膀,为他拯救世界,为他打造明天。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不是点与点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联系。家庭,是沟通两颗心的桥梁,是父母与子女间跃动的一道神奇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