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感受乡村】
黎明时我向窗外瞭望,见到一棵年经的苹果树沐浴在曙光里;又一天黎明我望着窗外,苹果树已经是果实累累……乡村的气息无处不在,一窗一乡村,感受乡村,感受内心深处的最美。
窗外那蜿蜒的石阶上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冬日不出门的人们也都为这春光而触动,坚硬冰冷的石阶也增色不少,由它将最美最迷人的风光隐藏于内心。
石阶不喜欢那些软绵绵的脚步,因为这不是一个乡村人的气度,它崇敬的是那些无畏的攀登者,在乡村中感受到了无畏的可贵,追寻的美好。
不经意间,风大了,没有芬芳,没有色彩,转身看看,望望窗外,才知夏天来了,一缕又一缕暖风将乡村夏日的气息吹来了。
夕阳西下,丝丝的有了凉意,小屋里也因它而凉快了许多,乡村人们的脸上也挂上了微笑,梦里也不再去向往那城市的复杂生活。感受乡村,要学会欣赏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那样生活才会更美。
向窗外望去,石阶两旁的树已接近于黄灰色了,偶然落下一阵小雨,寒气袭人,雨后常常又现出冷冷的夜光,秋天来了,一种孤独悲伤油然而生。
可仔细想想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们不也是如此吗?他们没有那么绚丽,却拥有一颗爱人之心;没有喧哗,却有着处世的最高境界。感受乡村,犹如感受那红枫般殷切的梦。
窗子越掩越紧了,即使如此,也常常听见风的“呼呼”声,安慰自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石阶上不再有人来回了,石子穿上了漂亮的银装,没有一丝杂质。
天冷,人心却暖了,乡村的感情更浓了,他们相扶相倚,越过一年最美的时光。感受乡村,体味冬日阳光暖暖的热度和白雪皑皑的美丽。
乡村,表面上可能并不美,但只要你进入他,用心去理解他,感受他,心灵就会为之触动,行动也会因此而改变,踏上追寻乡村的路,体验内心最完美的生活。
【篇二:赶野猪】
要说我家最凶的动物,要数那只大野猪了。它一身黄灰色的条纹,长长的嘴,尖尖的牙齿。它身长一米多,高七十几厘米,有可怕的冲击力,如果它发狂时,可以撞到一棵大树。
早上的时候,妈妈就说,我家的大野猪快要生小野猪了。可能是感觉肚子胀得很不舒服,它居然掀开了关它的猪圈门,冲了出去。刚好被奶奶发现了,奶奶赶紧去找我妈妈,等妈妈过去,大野猪早就不见踪影了。
爸爸听说野猪不见了,急急忙忙回来去寻找,找了一上午都没有找到。下午,妈妈说野猪快生了,应该跑不远,又叫上我一起去找,我们运气不错,在一个山窝里找到了。这是,猪妈妈已经生了十来只小猪。小猪长得可爱极了,一身漂亮的花纹,正围在猪妈妈身边,嘴里还发出可爱的叫声。妈妈打发我下山找爸爸来帮忙。叔叔和爸爸一起赶过来了,爸爸拿着一个长网子,妈妈左手拿着两个袋子,准备装小猪,右手也拿着一个网子防身,而叔叔,则拿着一个桶子防卫。
我是个小孩,大人们叫我闪在一边。
三人一猪的大战开始了。首先,爸爸用网子去网小猪,猪妈妈着急了,只见它背脊上的毛全竖起来了,眼露凶光,朝爸爸冲去。爸爸连忙用网子挡住了。这时一只小猪正在叔叔身边,叔叔一把抓住猪仔。这时,母猪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向了叔叔,叔叔只好用桶子挡,可冲击力太大,叔叔被冲得倒在地上打了几个滚。爸爸抓住这个时机,网住了最后一只猪仔。
爸爸和叔叔抬着猪仔回家,母猪舍不得刚出生的崽崽,只好灰溜溜的跟着回家进了猪笼。
【篇三:小区里的流浪猫】
我们小区有一群流浪猫,它们经常在花园里晒太阳、睡觉、追逐、嘻戏,不时发出"喵喵喵"的叫声,给小区增添了几分生气和趣味。
这些猫颜色各不同,有白的、黑的、但大多数是黄灰色花纹的,它们外形像老虎,体型却不大,比我们的书包还小,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有时你看着它,它也会瞪大眼睛盯着你,仿佛有什么心事要跟你说。猫的毛非常柔软,像刚弹过的棉絮,摸上去很舒服,猫爪却很锋利,活像一把把小刀,让人不禁有些害怕,但其实它们很胆小,头顶的耳朵总是警觉地竖立着,仿佛哪里都有危险。
猫是一种夜行动物,它们晚上视力更好,两眼放出蓝色的光。因此,白天,小猫们常常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或者躲起来睡大觉,一到晚上就特别精神和活跃,上蹿下跳,飞檐走壁,深夜还在小区玩耍。
都说猫是老鼠的天敌,可我们小区的猫特别懒,它们几乎不抓老鼠,所以小区的老鼠又大又肥,经常大摇大摆从猫的面前“走”过,猫都不屑一顾。我们小区的猫反而对青蛙更感兴趣,有一次,我看见一只猫拖着一只青蛙,青蛙起初还挣扎几下,很快就没了力气,被猫一口吞下去了,我十分惊讶,原来猫还吃青蛙啊!
猫会吃一些小动物,看起来很大胆,但是,它们大多数很害怕人,只要有人向它们跑去,猫便会一跃三尺高,跳上围墙,一会便无影无踪了。
再告诉你一件趣事:有一次,我去小区池塘边的草地捡球,撞见一只猫,这猫一见到我,扭头就跑,结果一时慌张,“扑通”一声掉进了池塘,好一会儿才水淋淋地爬上来,看着它狼狈的样子,我笑得腰都弯了。
这就是我们小区的猫,你觉得它们有趣吗?
【篇四:东湖之旅】
我去过中华两大湖,一处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另一处是在与“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同域的东湖。嘻,缘分灵巧矣哉!
东湖外圈有一条绿道,环抱着精灵的湖水。这绿岛上,前一段是青石板,厚重古朴;后一小段则是鹅卵石,细腻秀丽,别具风韵。说是绿道,实则绿道不绿,绿的是它一旁的青树,浓荫蔽日。绿叶在轻轻呼唤着,好像要将我换到这夏日清凉中去。就这么走开,貌似有一阵若有若无的清风,拂去了盛夏的酷热,反倒是平添一份清新,走着甚为舒服惬意。
绿道内侧就是东湖,它算不上大,却令人有胸襟开阔之感,少了几分江南细水的小巧,多了些许硬朗之气。屈原曾在此“泽畔行吟”,好像真有那种随心与气度混在其中。湖水与岸壁轻轻摩挲,喃喃细语。湖水很静,杂音好像都被这水吸纳了,偶尔几只水鸟降落水面,只惊起几丝涟漪,也是悄悄的,一点声响也无。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湖水:它清,说它是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好像又有些不符。也许是它的绿遮住了视角:这绿是独特的,我见过淡蓝的池水,蓝绿色的湖水,但这种碧波清漾的水却倒是头一次。曾听人说,这湖水是龙太子的翡翠掉了下来,化成清波,装饰的彩带成了江河,便有了这片湖。再看向它,被一圈绿道环抱着,倒真像是一块温润平滑的玉。
看罢水,又抬头仰望对岸的磨山。这时正值五月时节,山壁上却只有星星点点的绿,丝毫没有水秀江南的葱郁,自然,也少了一份水乡的秀美。大块大块的,是山上几乎有些发棕了的石块。转悠着来到侧边,这才发现它的背微驼,不是老态龙钟的沧桑,而是招呼远道而来的客气与尊敬。瞧瞧它这模样,两撇绿眉毛,中间一个大红鼻子,黄灰色的嘴唇笑得有些干裂,好像邀着要请我喝茶一般,实是逗趣。
来到山顶,才发现山是这样的高,如此的挺立。向下俯视,碧绿的东湖水成了一个扁扁的椭圆形,四周依旧是围着的绿道。忽才发现,磨山的背是弯的,笑是憨的,但它依旧在东湖旁屹立了数千年。东湖的脸是圆的,心是静的,独自默默坚守了不知何久时间。它们能谦恭,能寂寞,能忍受风雨的侵蚀,但他们绝不软弱,就像一个人,心平气和,无论是风风雨雨,困难挫折,面对着它们,仍然是负重前行,而笑看人生。
【篇五:我的好朋友小草】
春天回来了,我又见到了我的老朋友——小草。
小草很普通,它没有鲜艳的颜色,整天就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梳着尖尖的发型,笔直地站在春光里,格外地精神。它的身体细细长长,看起来柔柔弱弱的,随便来一阵风都能吹倒它,但是风过之后,她又倔强地站了起来,似乎在告诉风儿:“我是不会屈服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冬天过后,在苍黄的土地上,先是一株小草冒出了头儿,像一个小侦察兵。紧接着,两株、三株,小草们纷纷钻了出来,晃着自己嫩绿的身子,享受着春天的阳光。又过些日子,绿色竟然在草坪上铺开了,放眼望去,树下、墙边、屋角、路旁,原来那些黄灰色的土地上,都被小草“占领”了,小草军团正挥着手,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呢!
我看着小草入了神,缓步走在草地上,仿佛也变成了一株小草。春风拂过,我晃着小脑袋享受着春风的抚摸。春日迟迟,和煦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将我的衣服染成了墨绿色。细雨飘落,我全身都被淋湿了,水珠从我的身上滑下,好清凉呀!一只小鸟走到我的身边,它嫩黄的小嘴轻轻摆弄着我的根须,为我松土,我挺挺身体,更有精神了。环顾四周,不只是我一株,千百株小草都和我一起舒展着身体,沉醉在
了这无边的春色中。
小草,你虽然平凡,但却用自己独特的美点缀着多彩的春天,你永远地留在我记忆的画框中。
【篇六:这是我最后悔的时刻】
看远处青山不绝,闲云淡月,听村外老农喂鹤,吠声似箭。我是对酒当歌之景狂热的追随者,而外婆的新居,没让我失望。
我正胡乱思考着,低头在路上将一块六边形沾着灰土的小石子踢了七八下,突然看见旁边的一小块田。那是怎样的金黄啊!灿烂得直逼人眼的,是一朵朵向日葵。我的确被它所震撼。它们高约有半人长,脸却有四个巴掌那么大。有些向日葵压根不向日,它们的身后,就是喷薄的天边火焰,反倒有种傲视群雄,唯我独尊之气。怎么说呢,它们大概比天边火焰更闪耀,更迷人,每一片叶子都被晚霞染成橘红,每一片叶子都有星星斑点,每一片叶子都直直地挺立着,似乎镶了两片厚重的铁丝。特别是向日葵籽,整整齐齐地插入脸中,有一瞬间我还真以为是人为所致。风来时,一点儿也不为所动。那样的茎怎样能托住那样一张大脸呢?我不明白。或许出于好奇,或许出于顽皮,我给自己找了借口,便心安理得地揙了一支回去,真是完美地自欺欺人。
回去,我立刻将它深埋于花盆中,特意跑了两趟才买到合适的化肥,再细细地将盆中每一寸泥土都覆盖上。随即,我又偷尝了葵花籽——真难吃。不是苦,不是臭,是未成熟带出的涩。细心想来大概是未长成,便叮嘱表妹在老家看好它,每天记得浇水、施肥。
一个月后,我再次登上混浊拥挤的小巴,呛了两个小时来到外婆家,很快地,我又看到了金黄金黄的向日葵田。我偷偷从田里取了一颗葵花籽,不苦,不涩,不像炒货店多少有作弄之味儿,这是一种沁到人骨头里的香味儿。我猛然想起那曾受我“呵护”的向日葵,当初它的籽是涩的。我有些激动:既然田里的葵如此挺拔、如此香醇,那我的葵也应亭亭如盖了吧?也应香远益清了吧?我飞快地跑到外婆家,灌着风、灌着欣喜,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
可是?这黄灰色的小团是什么?我的向日葵?我叫了妹妹,她委屈地陈述这一个月以来她是如何浇水施肥的,是如何每天看着它生长的。我无法责怪她。我挑了残存的几颗籽放入口中,唉,竟是比一开始的苦更涩的味道。
我细细品着那粒苦涩的、充斥着腐坏气息的葵花籽,兀地想起——向日葵需要天边火焰般灿烂的光芒。
【篇七:沙滩玩耍的作文】
上午刚爬完小墨山,大家还没吃就撑着了,兴致来潮的向那超出万里的小沙地奔去。
老师说是要让脚心清楚地感受沙滩,便让大家把鞋都给脱了。
我自然是不愿脱鞋的,万一踩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那我一天的欢乐也都白攒了。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同学跑过来,问我怎么长高了,我抖了抖鞋子里的沙:“增高都不用买鞋垫,鞋子里除了黄沙就是红沙。”我又问他怎么变矮了,他是脱了鞋的:“你能找到我的脚吗?”说罢他便把脚从沙堆里拔出来,向前迈一步,然后又沉下去。
他的脚沉下去,我赶紧给他埋起来,抓着一把把的沙洒到他的脚上。
这洒沙就跟洒盐一样,等我定睛看这沙和盐的颜色有什么区别时,才发现,嗯……没区别,它简直和方便面调料包里的盐一模一样,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有,只是黄色多点,才会使整体成黄灰色,洒完沙,我继续向前走着。
走了挺远的,看两个同学面对着面,单膝跪着,相距较远,手伸进沙里,仿佛抓着什么东西,说是他们之间不能走过。直到大家差不多都聚在他们身旁时,他俩才起身,从沙堆里扯出一条“流沙河”,沙河过后,便是一根巨粗无比的拔河的麻绳,老师便招大家来拔“流沙”河。猛虎队用力拔山河的气势夺取了冠军。另一边战神队的一名队员,气喘吁吁地瘫倒在地上:“怎么会这样!呜……”
长长的绳,绞着漫天卷地的沙。到处都走了一遍,可万里沙里没有我的脚印,纪念,也只能是我那双鞋里千万分之零点二的彩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