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水泥桥的作文

【篇一:心灵深处的那座桥】

从我懂事开始,我就知道去外婆家必定要经过那座桥。

在记忆深处,那座桥是一座普通的水泥桥,整座桥都是由水泥铺砌而成的,那时小河很窄,桥拱也只有一个,像一个月牙儿横跨在小道上。到了夜晚,河旁边的路灯倒映在河中,宛如一条条银蛇在游动,皎洁的月光笼罩着桥面,在黑暗中桥显得有些突兀,桥墩旁的草丛里蟋蟀、青蛙的叫声接连不断,更添加了一种可怕的气氛。那时候每每晚上回家走过桥,总要把头靠在妈妈怀里,双手紧紧抱着妈妈的腰,不敢抬头看这可怕的情景?

对这座桥最深的记忆是在我八九岁时,那时正值深秋,因为年代久远,风雨侵蚀,桥变得破烂不堪,就像民国时穷苦人家的一件布满补丁的衣服,虽然仍是水泥桥,但这里破那里破,桥面坑坑洼洼,骑车过去都要颠好几次,我记得那时候总问妈妈:“妈妈,你说我们经过桥的时候,桥会不会突然断掉,然后我们掉到河里去?”妈妈总回答我说:“不会的,这桥啊,你妈我小时候经常走的,结实得很。”深秋的季节里,桥边的草木都变得枯黄,凛冽的秋风吹过这座桥,感觉摇摇晃晃,特别危险,所以我给这座桥起了一个名字——“危桥”。

没过几个月,政府下了命令,决定要对我们这块区域拆迁,建高楼大厦,理所当然,这桥也是要拆的。刚开始,为了方便我们通行,在危桥的旁边搭了一个吊桥,是由几根麻绳、几块木板组成的,风一吹,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那时候,我走着吊桥觉得比危桥还可怕,特别是河水已被抽干,走时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缝隙往下看,黑乎乎一片淤泥,就算是大白天也会让人心生惧意?

现在,去外婆家仍然要走一座桥,只不过这桥已不是危桥,桥面铺着柏油,因为河道挖宽的关系,桥拱成了五个,对称状分布,到了夜晚,没有蟋蟀,青蛙的歌声,桥旁栏杆上装着五光十色的小灯泡,夜晚一闪一闪的,映亮整个桥面,还有路灯的光亮,远远看去,不再可怕,而是一片明亮,而我心头却有几分空虚。不变的是路灯依旧倒映在河里,宛如一条条银蛇在游动,月亮依旧倒映在河里,依旧那么皎洁明亮?

“危桥”,存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心灵深处的那座桥。

【篇二:桥的变迁】

外公的老家门前有一座水泥桥,桥的两边没有护栏,桥面也很窄,只够两个人并排通过,妈妈说她小时候有几次走到桥边上,掉到河里了,好在河水不急,每次也都被及时发现了,才被大人救了回来。

妈妈说以前这是一座木桥,走在上面,木桥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好像杂技演员走钢丝一样。这座桥一用就是十几年。时间就像河水一样潺潺流淌,改革开放以后,村里的好多人家买了自行车,村民骑车通过木桥也很不安全,出行很不方便。后来村里就集资修了水泥桥。这是妈妈小时候眼里的桥。

我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回老家,经过了南京长江大桥,它就像一条巨龙一样横卧在江面上。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这么长的一座桥是怎么建成的呢?妈妈跟我说为了建这座桥,当时克服了技术、自然灾害等困难,是中国自主建设的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争气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现在,我们还把桥建到了江底下,港澳港珠澳大桥已正式开通,高30层楼的主体大桥,城管隧道人工岛,其难度和工程是令人望而却步的。但是我们自主研发核心技术,震惊中外,变成了世界建桥技术的典范。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

我想未来我还会见到我们国家创造新的奇迹!

【篇三:家乡的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在改变着。我深深地感到:家乡变了!家乡的人、家乡的景、家乡的物都变了。

家乡的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得文明、时尚了。不管是树丛中渐渐减少的垃圾,还是见人就打招呼的好习惯,都让我觉得“文明”是我们村民的代言词。尤其是我儿时的朋友——王书帆,他的改变是我意料不到的,在她身上似乎再也看不到当年那个整天惹是生非的“假小子”的影子。

记得,那时我们一起放学回家,一路上蹦蹦跳跳,肩靠肩像一对亲密无间的姐妹,开心的很。就在我们准备穿马路时,一辆摩托车突然像疯了一样冲过来,差点把我俩撞倒,却连对不起都没说就又“飞”走了。搞得王书帆一直骂骂咧咧。而现在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却是过程都变了。那位叔叔很抱歉的对我们说:“对不起啊。刚刚差点撞到你,很抱歉。”书帆也只是喊道:“下次可要小心点。”事后,我对书帆说:“为什么和你走在一起就老是被车撞呢?一定是你“人品太好了”,哈哈。”书帆却是感叹着说:“总之他们变好了不是吗?”

是啊,都变了,难道不是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不只是人,还有那不失温馨的景。房子仍是一排排紧挨在一起,石子小路成了柏油大路,绿化也是越来越好,连那满含我童年回忆的石拱桥都重新建成了更加牢固的水泥桥。

家乡的一切都在改变,变得更加美好了。我爱我的家乡!

【篇四:游桂林】

“三月三”期间,黄老师带我们小记者团从柳州玩到桂林。桂林的名气很大,我却没去过,非常向往。

第二天早上,我们从柳州来到阳朔。在西街的尽头,我们见到了漓江。眼前的风景跟书上描述的美景完全不一样,同学们都露出了失望的眼神,有的同学还发出阵阵嘘声。肖老师说:“这可不是漓江全部的景色,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下午徒步漓江时就会让你们见识漓江真正的美。”

终于盼到了下午,黄老师带着我们徒步漓江。

我们的徒步在兴坪古镇开始,刚走上一座水泥桥,眼前的漓江景色就让大家目不转睛了。漓江的水好美呀,微波荡漾;漓江的水好绿啊!仿佛那是一片巨大的绿宝石浮在江面上。看着这漂亮的风景,我脑海里浮现一首古代诗人李白赞美漓江的诗句:漓江山水不相离,水自多情水自痴。啊,这里我们才看到了漓江真正的美。真是名不虚传啊!可惜了,江水很满,无法亲自玩一玩漓江的水,太遗憾了。

很快,我们走到了20元人民币上面的图画景点。大家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念,很有纪念价值哦。

最后一天早上,我们的早餐是正宗的桂林米粉。开吃之前,我先仔细闻一闻--哇!太香了,我的口水就要流得成了大海。我吃一口--好吃!我真想一口就全部吞下去,太美味了!

风景美如画,美食太馋人。这样的桂林,比我想象中还要吸引人。

【篇五:家乡的廊桥】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名山大川,峻险陡峭,奇花异草,缤纷多彩;江河湖海,奔腾不息,静谧深邃,浩荡无垠……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廊桥了。

廊桥在新场古镇,大约在古镇中断,靠近?江河。廊桥是连接新场古镇与茶园乡交通快捷、方便的一座大桥。

桥身约莫宽2。5米,长400米左右。桥面是由水泥和青石铺成的,并且成拱形状。其间友石阶。石阶是长方形的,每一个石阶分布的都很均匀。桥的两边有木栅栏和几根柱子,还配上了大概20公分左右可供人休息的凳子。廊桥的顶是有木架构成的,还盖上的瓦片。这样人们既可以抵制住太阳无情的暴晒,也可以躲过冷酷的雨淋。这样可谓是“一箭双雕”。

每到夏季,站在廊桥上;躲过了脾气暴躁的太阳,迎来了风的洗礼;在这一瞬间,你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很慢。此时此刻,就算是再焦急的心,也会随着这节奏平静下来。就算是你身边有再多繁杂的事,你也会随着这节奏把这些事抛到千里之外。

黄昏,站在廊桥上,看着美丽的夕阳。你一定会感慨,也一定会静下心来享受大自然送给你的美妙风景。

夜幕悄悄的降临。站在廊桥上,看着一颗颗星星悬挂在天空。你一定会不由得觉得这片夜空是多么的美啊!

大家可别小看廊桥。廊桥可是经历了两次的“进化”才成为现在这番美景的。

廊桥的“第一代”是铁索桥。铁索桥在古镇上深度的体现了古镇自然美,但是后来却被四处“兴风作浪”的洪水冲断了。廊桥于是就成为了“第二代”——水泥桥。但是水泥桥在风景无处不在的古镇上实属太不美观了。于是人们经过反复三思才改造成了现在的廊桥。凡是到古镇参观的人,都要亲眼目睹廊桥的风光。

每一次站在廊桥上,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会带给我陶醉的感觉;仿佛与廊桥融为一体。

我爱我的家乡新场古镇,我爱家乡的廊桥!

热门推荐
1第一次看海
2你让我感动
3原来我也很能干
4伴我成长的你
5担忧
6那凋零的只是花
7小学
8给梦一个舞台
9狗尾巴草
10一个令我敬佩的人
11我爱跆拳道
12快乐的劳动节作文
13重温幼儿园美好时光
14美丽的梯云桥
15我想设立一个节日
16致初三孩子励志的一封信
17学会面对作文
18我爱妈妈作文
19大声说出我爱你
20我的父亲的爱在感恩中萌生
21张家界游记作文
22轮滑大战
23美丽的桂花树
24夏夜阵雨
25转身便是阳光
26第一次缝衣服
27这就是幸福
28烧火记
29我的家庭
30张家界游记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