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豆壳的作文

【篇一:拾忆】

走在梨花盛开的小道上,香气沁人心脾,远处黑色的墙体,红瓦屋顶的双层小屋若隐若现,空气中带来的湿气弥漫着春的味道。

梨树下的小草钻了出来,还有不知名的野花,五颜六色,我迈着轻盈的步伐,到处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

终于到了,小屋伫立在我的眼前,仔细看,墙上黑漆有点掉色,推开那扇闭和很久的大门,如同打开记忆的阀门,熟悉的情景在脑海里浮现。

小屋门口的石坎上,我常坐在上面,看着门口的梨树,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变化。春天满树的梨花在春风里荡漾,片片梨花在春风中飞舞;夏天硕大的青梨压的梨枝弯了腰,这时奶奶肯定要做几个叉子,给弯腰的梨树当把手;秋风一阵,落叶一地,满地尽是黄金甲;冬天,光秃秃的梨枝在寒风中忍受着冬风的嘶吼,好像在告诉我,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最喜欢的夏天,蝉们在梨树上开演唱会,奶奶坐在门口的石坎上剥着我最喜爱吃的青豆,我看着奶奶剥着那碧绿的毛绒绒的豆夹,绿油油的豆子从豆壳中蹦了出来,像顽皮的小孩,奶奶将这些均匀的豆子小心翼翼放进小篮子里,豆子们又仿佛变成了安静的男孩,抬起头来看着慈祥的奶奶。奶奶会将豆壳扔在梨树下的鸡群里,家里的母鸡带着小鸡们争拥而上,用嘴啄啄,用爪翻翻,享受着那豆壳特有的清香。

走进屋子,右边厨房里的焦黑印迹,不知道是多少燃烧后不舍离开这屋子的灰烬,而吸附在了墙上。每天这里多有忙碌的身影,驼着背的奶奶,顶着热气,流着汗水为我做饭。奶奶常烫伤了手,但总一笑而过,看着我吃着香气扑鼻的青豆,她就心满意足了。

上了二楼,我走进了我再熟悉不过的书房,破败不堪的红木书桌印入了眼帘,书桌上我奋笔疾书,墙上的奖状已经泛黄,但这些荣誉永远印在挖的脑海中,奖状边上的墙面上,粗拙的铅笔画,怪物大战柴人的故事不知道画了多少次,它带给我无限的童年乐趣。

走出小屋,眼中有了雾气。轻轻关上了门,春雨已经无声无息下了起来,梨花在春雨中飘舞,但却无法阻挡我拾忆的脚步,在细细春雨中,我带回了一身爱意与温暖……

【篇二:剥蚕豆】

今天我们放春假,奶奶买了一大袋我最爱吃的蚕豆回家,碧绿光泽的豆荚上长着细细的小绒毛,豆柄上还带着嫩嫩的小叶子,可爱极了。奶奶开始剥蚕豆,我也一起来帮忙。

我们先剥蚕豆的豆荚,奶奶的手在豆荚壳的边上轻轻一划,两边的豆壳就打开了,里面躺着的豆宝宝露了出来,蚕豆绿绿的外皮里面是一层厚厚的白色海绵体,又松又软,像一张铺着棉花的小床,蚕豆们就安静地躺在这舒服的小床上。

可我是把蚕豆从中间折断,一个一个往外扣,怎么也赶不上奶奶的速度,问奶奶为什么?奶奶和我说蚕豆的豆荚有两边,其中一边有一个凸起的棱,只要指甲沿着棱轻轻一划,再微微用力一剥,就像打开了大门一样,一个蚕豆宝宝就会蹦出来。原来做简单的事也有窍门,生活处处有学问。

然后我要剥蚕豆的眉毛了,我以为这个soeasy,没想到剥了几颗后,不仅手指滑滑的,而且指甲也很痛,连一颗小小的蚕豆也拿不稳了,但是我坚持剥完了剩下的蚕豆眉毛,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后我要剥蚕豆的内皮了,它的内皮也不容易剥,先在长眉毛的地方划开一个口子,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豆身,中指配合无名指和小拇指一起用力从下往上挤,黄绿色的蚕豆肉就会蹦出来,没剥几颗,手指又酸又红,伸都伸不直了,我呲牙咧嘴地喊疼,但是我想着奶奶晚餐的油炸豆瓣、豆瓣蒸肉酱、豆瓣葫芦丝,全家人围在一起吃豆瓣宴时,我的嘴里是甜甜的,心里是美美的,因为这美味中有我的劳动,我一定要坚持到底。

【篇三:奇妙的种子】

前几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种豆子。我兴奋极了,一回到家,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和我一样高兴,马上就到市场里买来了一袋绿豆,准备和我一起“种豆子”。

为了让豆子长得更好,我们先把一些豆放在盆子里用水浸泡。过了几个小时,浸泡的豆子有点发胖了,我就准备把它们种入土。于是我和妈妈来到楼下,在花坛里挖了一大杯土。回到家,我用牙签在杯底戳了几个洞,接着就把绿豆埋进土里,最后用手指沾一些水洒在豆子上。妈妈看了有趣,向我要了剩下的豆子,把它们种在了一个大盒子里。

第二天早上,我正在洗脸,忽然听到妈妈兴奋地叫我,原来绿豆宝宝发芽了。它们冲出豆壳,探出点点白嫩的小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我想它们口渴了吧?一边给它们浇水,一边想:喝吧,喝吧,快点长大噢!绿豆芽的长势真快,每天我放学回家,都会发现它们会长高不少。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绿豆们齐心协力,朝一个方向一个劲儿地拼搏着,一根挨着另一根,仿佛在把它们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它们张着两片绿绿的翅膀,一晃一晃地闪动着……

嘿,小小的绿豆真是奇妙的种子。

【篇四:炸油泡】

快过年啦!每年的这个时候外婆家都会做一道美食——炸油泡,今年也不例外。

今天外婆从地下室里拿了一些豆壳去烧火,准备炸油泡。油泡其实是豆腐做的,外婆先把豆腐切成小方块,等油锅热了就可以把豆腐放入油锅里炸。

豆腐变成油泡的过程很奇妙。豆腐刚放进油锅里时豆腐就直奔锅底,然后慢慢地浮上来变成金黄色,就像穿上了金黄色的外套。等所有的豆腐都浮上来以后,他们就开始跳起舞来。他们跳的舞非常奇特,只见他们围着油锅一直绕圈,而且每一圈都是朝不同的方向旋转,有时还会发出像放鞭炮的声音——哔哔啵啵。我问妈妈是谁家在放鞭炮呀,妈妈说:“那是油泡跳舞时的音乐″。

刚出锅的油泡闻着好香,我偷偷尝了一个,感觉好烫,不过刚烧好的油泡,真的好好吃啊!不信,你来尝尝哦!

【篇五: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好少年,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我叫陈梦婷。我有一个幸福,和谐,美满的家庭,里面有我,爸爸和妈妈居住在里面。

我的外表嘛,算不上漂亮,也不是很丑,一般般;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双浓眉大眼,两只耳朵长在两旁,一个鼻子镶嵌在脸蛋中央,一个小嘴长在鼻子下面。我每天都是一个笑脸,即使有烦恼我也不会说出来。

我有个乐于助人的特点。记得有一次,我们中午放学,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看见一个老奶奶身上背着很多东西,走不动了。我马上跑过去,问了一下情况。原来今天老奶奶去走亲家,由于亲家给的礼物太多,老奶奶累得走不动了。于是我对她说:“老奶奶,我帮助你把东西背回家吧!”老奶奶高兴地回答说:“好,好。谢谢你,小朋友。”我一边背着东西一边搀扶着老奶奶。不一会儿,就到了老奶奶家。我把东西放到老奶奶的.屋子里,老奶奶直夸我是一个好孩子。我听了,心里甜蜜蜜的。

我也有一个爱好,爱看书。记得有一天上午,妈妈叫我剥蚕豆,我答应了。我一边剥蚕豆一边看书,妈妈看见了,哈哈大笑。我疑惑不解地说:“妈妈,你笑什么?”妈妈回答说:“你自已看一看吧!”我连忙低下头一看,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我把豆壳和豆肉混在一起了。当然,这是我的一个缺点。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全神贯注。

我呀,有时候也很马虎。比如在数学这一方面,举个例子说明:125×30=3750。用简便的方法就是125×3=375。我先这样算出结果,直接把“375”当成了得数,把积缩小了10倍。有时候,我还会把加法算成乘法,把乘法算成加法呢!

我写完了作业,根本就不检查,才造成了许多错误。

我还有一个爱看电视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吃饭也要看着电视,看书也看着电视。一开始,我以为是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可是接下来一考虑,还是一件事情也没有做好。

【篇六:团结就是力量】

嘿!你们见过蚂蚁大战毛毛虫吗?我就见过。

那天下午,我正在拨毛豆。突然,我发现了一根扭来扭去的树枝,再仔细一看,呀,那哪儿是树枝,是一条青绿色的毛毛虫!它在地上舒适地扭动着,好像在说:“啊!真舒服!比闷在豆壳里好多了!”

正在它悠闲自在地享受着这份惬意的时候,三只小蚂蚁从它身边经过。当它们看清是“庞然大物”时,顿时笑逐颜开:“哈哈!今天真是天上掉馅饼了,这么大一只毛毛虫,今晚有大餐吃啦!”

两只比较结实的小蚂蚁守住毛毛虫,一只小蚂蚁飞奔进蚂蚁洞传播好消息。不一会儿,一支浩浩荡荡的蚂蚁大军就出来了。

十几只身强力壮的蚂蚁咬住了毛毛虫,把它抬了起来。毛毛虫痛苦地挣扎着,身体笨重地扭来扭去,好像在说:“痛啊,痛啊!我不要被吃掉呀!”

蚂蚁们齐心协力,净毛毛虫送向“死亡之门”。在毛毛虫的奋力挣扎下,一只蚂蚁被甩了出去。它的同伴一顾一切地冲上去,弥补那个空缺的位子,以免毛毛虫逃掉……

经过六七分钟的斗争,蚂蚁终于把毛毛虫抬进了洞里。

看了这场战争,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人心齐,泰山移。”!

【篇七:扬州的春节】

在我的记忆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去扬州和哥哥一家一起过的春节。

哥哥的老家在鱼米之乡的扬州市大桥镇,家家都是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

除夕前,全家人都行动起来,开启了迎接新年的“除尘”工作。

我和爸爸用水枪从2楼把车和地面冲洗得干干净净;爷爷奶奶在晒被子、擦玻璃;我和哥哥还用小铲子一点一点地将贴在墙上的旧春联刮了下来。大人们还提前把所有的菜和面食都摆出来、准备好,妈妈和我说乡下的习俗是为了讨个吉祥如意的好意头,初一到初五是不能动刀的。

除夕当天,大人们一大早就开始准备起晚上的年夜饭了。

年夜饭里有很多美味佳肴,我也激动地跑到厨房来帮忙。

妈妈让我给大锅加柴火,可是我没有看到木柴,原来是使用晒干的玉米秆和豆壳来烧火。

不一会儿,随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传出来,全家福的香味就飘到了整个院子里。

年夜饭上有两条不同种类的鱼,一条完整肥胖的鱼是供给祖先的,谁都不能吃哦!还有一条鱼是我们自己吃的,鱼肉鲜美,饱含香气。

全家人要围着一张大圆桌吃饭,寓意团团圆圆。

晚饭后,家家户户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了,那一个个火红的鞭炮仿佛一个个火红的鞭炮娃娃庆祝着新年的到来;那一个个在天空中绚烂的烟花,如同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把黑漆漆的夜空映衬得格外明亮。

大年初一,我和哥哥参加了一个富有乡村特色的百寿宴。

道路两旁早已摆好了一眼望不到头的桌子,每隔几个桌子就有一个厨师在用砖头堆起的炉灶上现场烧菜。

乡下的厨师们十分专业,左手拿大锅,右手挥舞着大铲子,一会儿工夫,热气腾腾的大锅菜就上桌了。

虽然天气很寒冷,但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和热热闹闹的祝寿场景让人们似乎忘记了寒冷。乡下过新年真是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1家乡的四季之歌
2中秋佳节
3你是我美好的回忆
4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5寻找记忆中的美食
6我期待的家长会
7可爱的绿头鸭
8家乡的作文
9魔法与经典同在
10国庆见闻作文
11美丽的家乡
12难忘的回忆
13书香伴我成长
14碎片化的阅读
15木棉精神引领我
16动物演唱会
17童年趣事洗盐
18看图写话抢座位
19让座是一种美德
20失败并不可怕
21我的青春摆渡人
22带着微笑出发
23在我们这个年龄
24美丽乡村
25《胡小闹日记之妈妈我爱你》读后感
26爸爸的承诺续写
27成长的烦恼
28我是一颗不放弃梦的种子
29关于体育节的作文
30我的爷爷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