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动乱的作文

【篇一:欲到“碉”刻深寻处】

暑气未出,仍雨,未为春停驻。

一座座高耸雅致,古风扑面的碉楼群突兀坐落在绿意盎然的村落。有的恰在半山小坡,村外耕牛悠悠,流水涣涣,如涟漪般扰乱宁静的湖面,渗入夏日清晨。深褐的砖围绕而成,呈四方状而直上高空,艾绿的植物缠绕满残落斑驳的砖上,点缀着些许生机。近看,露珠垂挂尚盈盈。似在回响的历史典故中又融入的画镜中,如一幅幅豪迈悲苍的泼墨画。

这一切美得恰到好处,戛然而止,浑然天成。

这是我对碉楼的最初印象。

碉楼背负古老的历史在现代社会中充满生机,尚似挣扎地向人们透露历史文化和传统,放纵着中国人智慧,融汇不同文化的旧梦。

我的开平印象是很模糊的,我甚至未曾赏于此地,但这个陌生的城市一直就在我的身边。今天,我站在了期待已久的碉楼群侧,虽然雨滴融化了些许热情,但心还是有“绿水人家绕”的意境,缠绵不排。

碉楼是“猪仔”华侨最初在家乡建立防御马贼的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底狭上宽,外墙坚固。里面有水井,粮仓等生活设施,易守难攻。站在古老的厅堂向上望,宽大的铁栏承担运输大型家具与保护作用。顺着窄窄的楼梯一直爬到碉楼的露台,眼前豁然开朗。旧瓦一路走,绿意在眼眶中溢了满地。通过触摸我甚至能从此感受那段历史,感叹谁又会品到此意。那些堪称绝唱的中国人智慧,体现了过去的一段段的动乱对百姓的悲伤旋律,从而被迫形成的一种生存自我保护的技能。终于能真确地感受到了碉楼的作用与地位,它就伫立在众山的群抱中,展露小小头角,等着满山锦花舒。

低头徘徊细想,碉楼还负载了华侨的深深故土情结。他们长年漂泊在外,随岁月蹉跎知晓了故乡情重,相思亦日深。马也载不动,如黛青山般的乡愁。而同倚斜阳的,便是碉楼,便是他们在故乡留下的痕迹。那种对自己国家的钟爱与对每一寸故土的热衷都包含着那些游子的落叶归根的情意。他们方知动乱漫漫影响社会太平对百姓的伤害,才捐赠一幢幢碉楼来防御马贼,才牵动乡愁的无可泛滥。他们希望早日结束动乱,让故乡依然完整,而他们希望最终在故乡等他们归来的仍是碉楼群,能听君诉,一生天涯漂泊愁肠。

然而无数让文人骚客香词粉饰的自始至终仅仅是我们追求的太平世界——如现在,就是碉楼的灵魂所在,单凭此点便胜人间无数。从前社会的动乱,战火不断终于过去了,而碉楼也从最初的防御保护作用过渡了,直到失去了,剩下的只是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更是显示了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安定。碉楼也沦为观赏的作用,是我想它们并不失望,因为它们都与人类一样,对当年的战乱厌倦,而鲜血尚未熬成赤红,仍是伤痛。透过苍老的门框,看到中国人的苦难路已成历史。我们历艰辛与磨难,用智慧去追求美好社会。谁也盼了和平千年,中国也盼来这天,终于动乱平了,洪水也竭了,最终归至荒芜。

流年度。远方的华侨仍惦记着家乡,如大树再高也触不到蓝天,最后依然会沿生命的轮回,而落叶归根到那片满载亲人与亲情的赤土中。放下追逐的疲累与多年的辛酸,如最初在襁褓中安然入睡,近处的碉楼在守护宁静的土地,至远至近的终于统一了;而最深的情感在牵挂,在故乡的小溪静静淌过,至深至浅也平宁了。

左手轻然攀上灰砖,凹凸不平,老旧残落。我想这就象征过去的历史印记,到现在仍稀疏可见。我已到最深的寻问处去找到它所雕刻的历史意义,就是一种最质朴的守护家园的精神,但它——闻名遐迩的碉楼此时仍在沉睡,像经历曾经最绚灿勇敢的幻觉,那魂遗落彼处,又似耗尽一生等待。

过去总被时间晾干,但即使大家都期待生命的和平开场,中国人仍会笃信坚定的,等你醒来。

【篇二:春风】

激流带走了泥沙,却带不走磐石。

春风抚醒了玫瑰,却沉睡了梅花。

初春的节气,带来的是丝丝沁人心脾的温柔凉意。春风将孩童脸颊上的淋漓大汗轻柔拭去。

没错的,春风,是温柔的。我毫无疑问的喜欢上它,春之爱,同予者何人?

袁宏道,或许是喜欢春风的吧,他和春风有一样自由,不然怎又写得出“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样的句子来呢?我终是无法得知他那是心境,却倒也能想象得出,洒脱游于山水之间,静看融融春光无限,轻闻滋润的泥土芳香,心间漾出一股春的喜悦,四望郊原,一片空阔,嘴角不禁浮出一抹淡笑。似是在笑这早春郊原的自由人的闲情雅致。那一份洒脱而悠然的恬淡,不就如同我所热爱的春风吗?

春风温暖,她在冬末悄然来临,不喧嚣,不狂热,就是这样静静的。不似牡丹玫瑰那般浓墨重彩的招摇,而是像那玉洁冰清尘不染的月下美人,就默默的来,给万物带来第一抹生机。

杜甫大概也是爱慕春风吧,他有春风的品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的作品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忧国忧民,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都在为黎明百姓国家动乱担忧,一生想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此番恩泽大地的情怀,不正是这春风的美好内在吗?

世间许多人,有的被生活打磨得没有棱角,有的在逆境中挣扎,有的不为恶势力屈服,每个人都不会拥有平坦的大道安然走完一生。各自苦乐,冷暖自知罢了。

正如贝多芬,人们大多只听得到他闻名于世的著作,而忽略他的艰辛与挣扎苦痛。他聋了,但并没放弃音乐,放弃自己,放弃信念。他像野草般蓬勃、生机盎然;他像挺立的青松,刚强勇毅;他像和煦的春风,用流淌着“大家风骨”的天籁之音安抚着世人浮躁的心灵。他是快乐的,长眠在他毕生追求的音乐的怀抱里,享受着后人对他的追思。他多么的伟大,用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扼住命运咽喉”的是他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有谁不爱春风呢?她是如此美好,有谁不为她高尚的品质折服呢?

现在的我们,也应怀着如春风那般美好的心,珍惜这和平安稳的生活,优良的学习环境,友好的同窗情谊。

应丢掉浮躁的心,努力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持一份难得冷静淡然,不要让身处校园的我们被喧嚣的舞曲堵塞双耳,让虚拟网络的阴暗面赶走本心,使我们窒息。

我们是在春风滋养下长大的孩子,我们虔诚的爱着她。她是崇高的,是温暖的,是明亮的,是大无畏的。

愿春风常在,美好长存!

热门推荐
1不一样的开学
2五味与调和
3门其实开着作文800字
4一二三木头人
5悔恨的一件事
6西湖公园的音乐喷泉
7讲究实际,不求浮华
8拨动心弦
9走过转角
10团结就是力量
11谁是最可爱的人
12扶起的诚实
13秋天的树叶
14《藤野先生》读后感
15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
16第一次做披萨
17一只小乌龟的自述
18成长告诉我
19小羽毛找妈妈
20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作文
21颜值和才华
22茗茶香
23游览草原
24家乡的竹林
25写检讨
26语文写作作文
27看图写话作文
28我喜欢小动物
29让自省为人生着色
30最美丽的季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