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朝花夕拾有感600字初中】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这本书主要记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候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老师每次讲到朝花夕拾的时候都会带着我们慢慢的品味书中更深层的涵义。我也被作者这种对比与讽刺的写作手法深深的吸引住了。
要说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这三篇故事了,它讲述了鲁迅先生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和对不满事物的讽刺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生动地描述他儿时在百草园中观察菜畦、吃桑葚、听蝉鸣,鲁迅先生用鲜明的文字的追忆了他小的时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后到三味书屋读书写字,虽然那里的老师非常严格,但是课上偷偷画画,偷跑到小园里玩耍,无不体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藤野先生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导师,虽然藤野先生穿着不拘小节,有时候甚至忘了带领结,他的学生用“模糊”这个词来形容他。但他是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懂得尊重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好老师。鲁迅先生对老师非常敬仰。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对待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好。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阿长就是长妈妈,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保姆,她虽然是一个切切察察,没有学问、迷信又有一肚子封建礼仪的粗人,但长妈妈却给鲁迅买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于是鲁迅对阿长有了新的认识,其事阿长也是一个善良、可爱、善解人意的好人。
朝花夕拾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刻画了文中各式鲜活的人物形象,充满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封建思想的抨击以及对自己美好童年的怀念。
【篇二:考试作弊被抓作文】
那一次,我作弊了,让自己背负了良心的谴责。
星期五,词语听写……
我端坐在座位上,努力的想把6、7课的词语保存进我的记忆库中。可是,时间不等人,5分钟的复习时间一晃而过。
“同学们,请合上书,我们开始报听写。”老师的说话声在我耳旁想着,我只好不情愿的关上书,打开笔记本。
“首先,我们来写几个小问题。”老师的声音很平静,我的心中却很紧张,毕竟对于这两篇文章,我也是知之甚少啊。不过,由于课堂上听讲了,前几道题我都做的很顺利。
“下面一道题,老舍先生的`原名叫什么?”什么?老舍先生的原名?我愣了愣,毕竟,这也算是常识性的问题啊!“连这样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的同学,功底很差的啊!”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十分紧张。怎么办?这样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老师会怎样说我呢?我看了看同桌,他早已做好了。在虚荣心的压迫下,我心中忽然冒出了一个邪恶的念头——作弊!
我瞄了瞄讲台上的老师——正低头看书呢。于是,我背负着一种罪恶感,碰了碰同桌。他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把笔记本向我这边挪了挪。我急忙瞄了一眼,立刻把答案chao在了笔记本上。
“最后一个词语——发髻。”老师仍是平静的声音。我又犯了难,发髻?唉,度过那么多遍,竟然还不会写!同桌见我只会写上半部分,悄悄翻了翻语文书,告诉我下面是吉。唉,反正已经做过一次毙了,再犯一次也没事,于是,我写下了髻字的下半部分。不知是不是罪恶感的压迫,我是心烦意乱的度过这节课的。
下课后,我来到教室门口,倚在瓷砖上。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在我的心中,分数会大于诚信呢?分数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即使这次我的听写是满分,我又能得到什么呢?我后悔极了,可是又无力挽回,几次走到老师办公室前,却又因胆怯和害怕而止步。唉,算了,不就是犯了个错吗?下次改正不就得了!我一次又一次的安慰自己,却又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安慰自己,只不过是再委婉的饶恕自己罢了。”
作弊,使我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以后我再也不作弊了。
【篇三:无声的比赛】
又到令人兴奋的语文课了,老师讲着讲着,突然问:“路边的乞丐也有讨人厌的地方,你们知道可以用哪句名言来形容吗?谁说出来,给他加上5颗小星星。”
正在我们冥思苦想之际,我后座的徐叶浩同学大喊一声:“我知道!”老师请他回答。他信心满满地说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语文王老师拍手叫好:“我们徐叶浩同学可真是一表人才,满腹经纶呀,想必在家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吧!王陆霖给他加上5颗星。”我极不情愿地给他加上了令人羡慕的小星星,他的小星星已经超过我3个了,我第一名的“宝座”被徐叶浩抢走了。我有些小失落,暗下决心,一定要再次超越他。
放学后,我立刻让妈妈带我去书店挑了好几本书,我也要增加阅读量,超越你!从此,我一有空就读书。课间读,吃饭的时候读,就连上厕所的时候也读。通过广泛地阅读,我的知识增加了不少。
又是一堂语文课,老师问:“你们知道鲁迅的原名叫什么?”我心想:机会来了!我迫不及待地高举右手。“王陆霖,你说?”“他的原名叫周树人。”我环顾四周,大家都对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好,回答正确。王陆霖真是个小博士,给她加5颗星!”
我暗自窃喜:这下,第一名非我莫属!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总有回报。与其羡慕别人比自己优秀,不如低下头来认真学习,暗自努力,让自己成为强者。
【篇四:难忘那抹微笑】
沉闷的午后,大片大片的云朵遮住了阳光,遮住了天空,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又是一堂语文课。
教室里气氛压抑,老师手握粉笔,背朝我们,不知在黑板上写些什么,只听见粉笔接触黑板所发出的刷刷的响声。我坐在座位上,心思却游离了课堂,期盼着能有个同学出个洋相,闹个小笑话,活跃一下沉闷的气氛。想到这儿,我不由嘴角上翘,心里暗自笑了两声。
“你!起来!”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写完了满黑板的粉笔字,转过身来指向了我。糟了,莫不是我上课开小差被老师发现了?我不由心头一颤,脸上一热,脑袋嗡地一下涨大了。
老师笑着问我:“冰心的原名是什么?代表作又有哪些呢?”我怔住了,昨晚还背得滚瓜烂熟,而此刻,我却忘得一干二净。我的头脑似一团麻,剪不断,理还乱。
同学们纷纷望向我,目光中满是惊讶和担忧,教室里安静得可怕,只听见钟的指针在嘀嗒地响。我的心中不由更加紧张起来。
老师缓步走下讲台,目光严厉,面无表情。我站在座位上,脑中一片空白,静静地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师走到我的身边,压低了声音,对我微微笑着说:“别急,我相信你一定背熟了,只是一时紧张。没关系,再好好想一下,你一定能够想起来的。”声音很小,几乎只有我能听见。一股暖流,顿时涌上我的心头。
同学们依旧用担忧的目光望着我。
“冰心的原名是谢婉莹,她的代表作有……”我报出了答案,心里紧绷着的弦这才松了下来。
“请坐。”一抹微笑,仿佛一缕红霞,再一次出现在老师的脸上。同学们也都为我松下了一口气,等待着的一场暴风雨,终究没有来临。
窗外,云散。阳光透过淡淡的云层,将温暖洒向大地,洒进我的心间。那抹微笑从此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令我终生难忘。
【篇五:咬“名”嚼字】
姓名(name)是每个人独有的称号,是人们用尽一切思绪,绞尽一切脑汁所想出来的词语。他寄托了家人对你的希望,或自己对自己的希望。
许多名人的姓名十分有意思,就拿“中国的江湖”——金庸先生来说。他的武侠小说十分的出名,但许多人熟知的“金庸”并不是他的大名,他姓查名良镛。“良”:好、善良,这正凸显出它的美好品质。而“镛”:古乐器、奏乐时表示节拍的大钟,这像不像古代比武招亲时要敲响的引人眼球的大钟?这像不像其笔下东方不败弹奏的古琴?所以他用“镛”作为他开创江湖的笔名,将其分开不就成了金庸了吗?
论语中的子贡原名端木赐“贡”,进献,不正好与“赐,给予”为同义词吗?老舍即舒庆春,将“舒”分开,也就成了他的字“舍予”。舍弃自己,奉献他人。
也有的名字代表自己的内心。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因为自己去日本留学受幻灯片事件与匿名信事件,发现自己不能只救助中国人的生体而是应该用文学去拯救中国人的精神,改名为树人,周树人,树立做人之本,字改为豫人,教育人之精神。我们熟知的冰心奶奶,“冰心”也是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我的名字,王金宸,也包含了家人对我的情感寄托。我们家是按辈分来取名的,“宸”(陈)是我母亲的姓,“金宸”倒过来,也变成了我母亲的名字。宸谐音“晨”,“辰”代表我是早晨出生,希望我像日月星辰一样给他人带来光亮。代表我开朗,豁达。
我的网名Americanbanana。American是我向往的地方,Banana是我喜欢吃的水果,用英文是应为我喜欢英语,这与我的性格,喜好有关。
所以名字是上天与家人赋予你最好的礼物,他让一个人的个体独立,成为最好的自己。
【篇六:北京的胡同】
人们常说北京那是“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北京的胡同也确实如俗语里说的这样,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胡同还真不少,胡同有宽窄、长短、大小之分,叫法也不同,有的叫胡同、有的叫巷;胡同都是以居住为主,也有商业化的和功能型的,比如“功能型的”车辇店胡同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孔时停放车辇的地方;“商业化的”南锣鼓巷是当时有名的富人居住区。
最有趣的就是胡同名字的由来,如黑芝麻胡同原名“何纸马胡同”,因为这里曾有一个姓何的人以糊纸马这一行业为生而得名;寿比胡同原名为“臭皮胡同”,只因此胡同有一熟皮作坊而得名。
走进胡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名字,还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比如方家胡同里的循郡王府、秦老胡同里的清内务府总管明善的“绮园”、沙井胡同里的清内务府大臣奎俊的宅邸;还有名人故居,如后圆恩寺里的茅盾故居、雨儿胡同里的齐白石故居,还有细管胡同里的作曲家田汉故居等,这些都仿佛让我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所以封胡同为“历史见证者”也是当之无愧的!
看啊,胡同是多么有意思呀!光这几点就能让人足足品味了。改天有空,我还要去胡同里好好遛遛,品味品味北京胡同里的韵味,去看看胡同中的历史,探索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