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茶道的作文

【篇一:春游】

2017年4月1日,我们全校在各个地方春游,其中四年级去了茶叶博物馆。

我们乘着公交车,一路上有说有笑,别提有多高兴了。到了那里,我们顺着小路走进去,旁边有许多漂亮的花花草草,迎接着我们的到来。进去后,我们第一小组选了个阳光充足的地方,吃了一些东西,就结伴去博物馆参观。

我们先去了一个木头房子,里面放着茶叶、茶具和茶书,还有一些小花,增添了浓浓的古香古味。茶叶有很多种:有细细长长的绿茶,有又红又瘦的红茶,有酷似绿茶但颜色淡一些的白茶,还有黑黑的乌龙茶……应有尽有。茶具由茶海、茶道、茶具(喝茶最重要的)和茶宠。茶海就是放置茶具的大托盘,茶道是形状像笔筒的用来取茶或拌茶、清理茶具的东西。而茶宠,是观赏用的。

再走进去,是一些谜语和测验。首先我们看见了一个频幕里显示着知识点,之后,等我们一按“确定”键,它马上跳转题目。走出来的时候,我看见许多关于茶的谜语,于是停下来猜了一会儿。

离开了这古朴典雅的茶叶博物馆,我们载着满满的茶文化回家了。

【篇二:茶道】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胡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手上拿着玻璃杯和一些茶叶。呵!这下有趣了,莫非是要我们品茶?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观察泡茶的过程。”胡老师边说边把茶叶放在一张纸上,“首先,让我们看看茶叶,闻闻它。”胡老师端着茶叶走到我们身旁。嗬!茶叶有的弯曲着,有的呈“S”形,还有的伸直了腰板,特有精神……我用鼻子嗅了嗅,一股淡淡的、略带苦涩的香味扑鼻而来。

开始泡茶了,胡老师将茶叶放入杯中,倒进热水。顿时,热水的漩涡把安静躺在杯底的茶叶卷得漫天飞舞,活跃开来。待杯中安静下来,它们有的漂浮在水面,似乎是想瞅一瞅外面的世界;有的沉在杯底,在“毯子”下呼呼大睡;有的上下翻飞,似乎在寻找迷失的伙伴……以前从没认真地观察过茶叶,没想到它们在热水的浸泡下是这么美丽!

“谁来品一品茶?”胡老师问道。“我来!我来!”同学们争先恐后。胡老师将茶杯交给了我,我捧着温暖的茶杯,一股茶叶特有的香味升腾而上,我闭上眼,抿上一小口,舌尖刚触碰到的那会儿,苦苦的,我皱了皱眉头,可随之而来的是一丝甘甜,令人精神振奋。哇!这真是一种别有情趣的体验啊!接着又有同学品茶……

望着这些在杯中偶尔还会起起伏伏的茶叶,我不禁想到它们所经历的苦难,大自然的风雨、采摘、分离、晾晒、高温……最后还要接受热水的冲击。

人生不也像一杯茶吗?唯有经历许多苦难和磨砺,才会享受苦尽甘来的芬芳和甜蜜!

【篇三:多彩的活动】

寻遍半山般若叶,炼成一握老君砂。

秋风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带来了馥郁芬芳的茶香。

今日,秋高气爽,惠风和畅,翠藓堆蓝,白云浮玉。这真是“喜鹊欢晴当户语,海梧带露入门香。”教室里窗明几净,乐声悠扬,绿竹、凤尾兰为教室增添了一抹绿,与主题“茶香弥漫班级,茶文化代代传”相吻合。班级里一派古香古韵的景象,几位身着长袖翩翩的古装的同学在前面表演着优美的舞蹈,她们轻舒长袖,似天女下凡。

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的茶具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茶海上刻有龙凤流云的精美图案,如莲花宝座一般托起茶具,茶壶上雕的双龙戏珠惟妙惟肖,茶杯上龙凤吉祥的花纹古朴典雅。

上课铃响了,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茶道的渊远流长。一位同学在讲台上教大家鉴赏香茗,表演孟臣沐霖、春风拂面,同学们的眼睛瞪得溜圆,脖子伸得像只长颈鹿,乐不可支,心喜若狂。当老师宣布开始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有的人陶醉地深吸着茶那甘醇鲜爽的香,有的人捧杯沏茶,向小巧玲珑的紫砂壶里缓缓地倒水,还有人与同学滔滔不绝地讨论着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首先,我静心独坐,焚香静气。接着,我小心翼翼地取了一小撮龙井茶叶,活煮甘泉,把它放入沸腾的开水中。我静看一缕缕白色的水雾从杯口袅袅升起,恰似一朵绽放的白色芙蓉花,少顷,“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若隐若现的云雾,最后,它散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顿时,幽雅清香弥漫整个教室,使我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再往杯底看,茶芽朵朵,叶脉碧绿。似片片翡翠起舞,颗颗叶片卧底。汤色青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然后,我悬壶高冲,缓缓啜饮一口清香扑鼻的茶汤,饮之唇齿留香,一股清雅淡致的苦涩在我舌尖荡漾开来,四肢百骸顿时有说不出的轻松快慰,茶那香如兰桂,味如甘霖的香从我的鼻端沁到咽喉,真是茶不醉人自醉。用罢茶后,我与同学品香审韵。

孤洁无欲、谦逊大度、坚守清静、和敬廉美,这是茶教给我的。人生沉浮,也如同一壶茶,香如茶,苦亦如茶。

【篇四:时间的齿轮】

时间的齿轮咯吱吱地响,碾过一个又一个脚印。百年之后,时光荏苒,大浪淘沙,一个普通人又能留下些什么?

有人贪功绩、贪名声,为此不择手段。但我想告诉你,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留不住。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了成为一位名作家,却在50去世了。也有人直到50岁才扬名立世,最后活到90岁。奥巴马55岁退任总统,而川普却是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他们有自己的时区,你有你的时区。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时机行动。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日式茶道中讲究“一期一会””“一期一会”充分体现了佛教中的“无常”思想,人生及其每个瞬间都不能重复。“一期一会”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个瞬间的机缘,并为人生中可能仅有的一次相会,付出全部的心力;若因漫不经心轻忽了眼前所有,那会是比擦身而过更为深刻的遗憾。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珍惜眼前的每一场相遇,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缘来惜缘,缘去随缘。准备今后,但也不必每日忧虑,问心无愧变好。

【篇五:此心安处是吾乡】

纵观中华泱泱五千年文明,从远古神话到《山海经》,《聊斋志异》;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名著;从《诗经》,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祖先们的智慧结晶由一开始的口口相传,到慢慢被记录于纸张之上,父亲传给儿子,长辈传给小辈,就这样一代代,一家家,历经千年,直至今日。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早已深深扎根在这文化的传承里,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无一不受着影响。而我对于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接触与了解,始于我爷爷的书房。

爷爷的书房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极其神秘的,若是留心寻找,总能发现新的意想不到的秘密。走进书房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撑满了左右两堵墙的被书籍堆满了的枫木大书架,它就像是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而陈列其间的书本就像片片写满智慧的叶子。爷爷一直特别注重培养我看书的兴趣。

从我记事起,书籍就一直相伴我左右。从儿时牙牙学语一个字一个字背下了那时不知所云的《三字经》,到慢慢读懂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从小时候读“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知道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到现在读《淮南子》开始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辩证思想;小时候读李白,是“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的清新质朴,现在读李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洒脱……在爷爷的引导下,我接触,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结晶,也立志要把它们继续发扬传承下去。但即便像我爷爷这般爱书,也还是有很多书逃不了被高束庋藏的命运,素蟫灰丝时蒙卷轴。每当我望向那书架高处,也只能笑叹一句“姑俟异日观”罢了。

爷爷的书房,绝不仅仅是书房这么简单。作为一个十分注重情调,讲究氛围的人,爷爷的书桌上总是少不了那一盏紫砂,那一壶清茶。耳濡目染,我也对茶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茶,早在唐朝的《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道秉承的修身养性,清心静思的精神,也正是中国传统道家文化所一直倡导的。除了道家,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佛教禅宗也有许多与茶有关的著名公案,唐代高僧赵州禅师以茶载道,以茶度人,点化了不少颇具慧根的有缘人。

虽说以我目前的境界还远不足以从茶中参悟出什么玄机,但是不论何时,身处何方,一壶好茶,一缕清香总是能将我带回内心深处,带来家的味道,消除我的焦虑与不安。

除了喝茶,空闲时,爷爷还带我领略了书法的奥妙。虽然他自己对书法并不十分精通,但这并不妨碍他教我欣赏汉字的独特之美,观察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最终由繁体到简体的衍化进程。我因此大大提高了认字的兴趣,消除了初学汉字时的机械枯燥,也慢慢认识了《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帖》等名帖,甚至现在偶尔也会提笔试图一仿前人的墨迹。书法如其人,王羲之的字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代表了魏晋名士飘逸俊朗的风姿;颜真卿的字“干裂秋风,润含春风”一如他为人的刚毅正直;苏东坡的书法“豪宕秀逸,气势如奔”尽显他历经人生坎坷起伏后的旷达豪迈。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精神中的飘逸,刚直,豪迈在他们的书法作品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有这些从爷爷那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在书房里探索到的秘密,都汇集到一起,让我成为现在的我,让我在这个日益国际化的世界里拥有一个坚强的后盾,一处落脚的地方,一个永远的家。中国如此绚烂多姿的文化形式,互相影响共通,全都扎根于传承,扎根于家。

此心安处是吾乡。何其有幸,能有这样一个“家”。

【篇六:茶香】

手中瓷壶慢倾,充满质感的绿缓缓流下。虽慢,却没有一点粘滞的感觉。倒在瓷碟里没有半分溅出,像一小滩融化的翡翠。

——题记

黄帝出游,于后晌歇一村中。命仆人烧水以饮,有叶落于壶中,至沸。壶中水皆褐,闻有异香,黄帝饮之,心泰神宁。仓颉连夜造字曰:茶。

五千年前的茶,朴素而简单。上至帝皇,下至平民,皆可饮之。神州大地一片茶香,这是茶文化的开始,像一簇刚刚点燃的火苗一般,有力的升腾着。

一淡妆女子,慢慢的将茶粉倒入茶壶,注水,轻摇片刻,手中瓷壶慢倾,充满质感的绿缓缓流下。虽慢,却没有一点粘滞的感觉。倒在瓷碟里没有半分溅出,像一小滩融化的翡翠。手中木刷在瓷碟里慢晃,发出惬意的沙沙声,然后双手捧着瓷碟两边,缓缓递上。不消品,只看就已经让人沉溺在这茶道之中。空气仿佛也被茶香感染了,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香。天地间舍茶之外,已别无他物。这已然是宋朝了。这是的茶早已不再是解渴的饮品,而是一种道,茶道。何为道?《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一种思想。茶道便是从茶中悟出的思想。这时的中国,虽不是茶香处处,但有茶香的地方无不是馥郁无比,香气四溢。

历史这辆车的驾驶员品行十分恶劣,行驶时总是把一样样东西抛出车窗,看着它们渐渐远去。茶就是这不幸的东西之一。

现在的人们大多都手持各式各样的瓶装或罐装饮料,茶就像一本被扔在床底下的书一般无人问津。深邃内敛的茶道经常得到五个字“没那闲工夫”。人们喝着激爽的碳酸饮料,体验着汗湿的身体像被一桶冰水当头浇下的畅快淋漓,不由的惊呼:“爽”。那表情仿佛瓶子里装的是毒药也值得。时间久了,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再喝时腹部的灼烧取代了原先的爽快。于是为为以前丢了那本书而懊悔不已。

现在,神州大地上的茶香就像荒漠里的炊烟一般,寥寥几缕,若隐若现。

望历史这辆车的驾驶员能想起茶的可贵,掉头将它捧回车上吧。

【篇七:随乾隆,走茶道】

在我的印象中,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土黄的枯叶……今天,我来到龙井八景,跟随着乾隆皇帝的脚步,品深秋的味道。

踏着落叶,走在龙井八景的问茶古道中,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簇簇翠绿的茶树。它们长的矮矮的,一群紧挨着另一群。深秋,不少茶树都开了花。从外层嫩绿的花萼,娇白的花瓣,到里面淡黄色的雌雄蕊,颜色是多么鲜艳。有些花已经枯萎了,整朵花也微微下垂;有些亭亭玉立,朝着我微笑;还有些花呈圆形,含苞欲放。如果你仔细瞧瞧,还会发现绿叶上还会有淡黄色的花粉呢!一抬头,就能看见远处笼罩在云雾的群山,蜿蜒起伏,这景色真是太美了!

顺着哗啦啦的溪水声,我们在古桥上稍作休息,一路向前,就是龙井八咏诗碑廊了。传说,乾隆皇帝曾来到龙井四次,寻山问水,观茶作歇,写下了《龙井八咏》。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诗句就是“过岭即为上天竺,琳琅韵里步云霞”了,描写了风篁岭的优美景色。欣赏完乾隆皇帝的诗,又来到了龙泓涧。早晨,草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鲜红的枫叶伸到石桥上,听着小溪欢快的歌声,是多么好的享受。一阵秋风徐徐吹来,送来了丝丝凉意。又一片金黄的落叶从树上飘落,龙泓涧上翠绿的浮萍随着风倾泻而下。

穿过过溪亭,沿溪而上,便来到风篁岭。远远望去,树木的叶子从土色到黄绿色,从橘黄色到鲜红色,再到碧绿,这么多的颜色重叠在一起,显得那么有层次!一只白鹭从空中飞过,震落了几片叶子,夹杂着林中阵阵鸟鸣,整个风篁岭显得生气勃勃。阳光照在林中,投射出片片影子,茶树的花也闪烁着光芒,好像被人刚刚擦拭过,泛着银光……

仰望蓝天,闭上双眼,我做了个深呼吸,此刻,我仿佛闻到了龙井茶的清香,从茶园的那一头飘来,夹杂着秋的味道,似乎更令我陶醉了。

【篇八:有你我们的年华不寂寞】

细雨如丝,回梦缥缈,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言行之间,渗透着它的白衣傲骨,他自觉清冷如水,悲喜无意。他是有情的,自远古变追随人们的步伐,不忍离去,可如今,人们却厌倦了,加步伐,妄图甩掉他。传统,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等待着。

传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所及之处的响应,无过不透过生活的足迹。执笔研墨,笔墨纸卷都浸满书书卷气,而在这四件玲珑物件中,墨如一阙小令,清丽而安静。古代人以文墨为生,有以砚为用,以笔为耕之谓,进而砚台又有砚田之称,就在种一方端砚中,耕着心中的一亩田。陆游的闲笔“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传统,便开在墨香四散之处。素手纤纤,传统便久久留在娴熟的砚墨指法中。

传统是背井离乡的游子,可事实上,如果我们背弃了它,受辱的还是我们自己。传统文化浩浩荡荡,又有哪些遗漏在异国他乡。自唐宋以来,古国便以茶道文明于世,“红楼”好妙玉便有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又有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的节蟠扎整雕竹根一只杯,收玄墓蟠香寺梅花上的雪,住五年鬼脸青的花翁里。连黛玉也觉得清纯无比,赞赏不绝。如至今日,何时日本冒了名,顶了替,何以日本茶道著称,古国文化难道只限于古代。何时我们失去了传统?那宽松舒适的唐装,席地而坐的榻榻米,纪念屈原的粽子节,如今却被李代桃僵。唯有传统的气息,遗留在这片空荡的古国中,我们就只能暗自愤恨,哀婉叹息。

传统,究其本质,是中国人的乡土意识和传统文化情怀引起人们对那些民俗风情国脉纵横的更为深刻的体会,是来自艺术本身的美与力量,是关中大地无尽的热情,是世世代代中国人血液中不可剥离的奇迹,面对传统,我们要更以厚积薄发的热情和明辨是非的双眼来寻觅传统的精粹。不戚戚于己见,不汲汲与面子。以海纳百川的包容以及不与世推移的决心,不拘于时,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身。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与传统相逢,一声激昂,一声切迫,世世文化魂在传统中洋溢。

没有传统,难成方圆。传统便是时间的检验,文化的磨合,是永恒的文化之美,是震撼人心的本质。

【篇九:快与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军者营中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似乎冥苍早已注定,可属时光流年的快慢总是犹太极双鱼般,相克相生,又取决于某些亘古的标准。

快与慢取决于心态。古刹千年,达摩始剑,依旧将快与慢渭径分明于少林寺里,武僧古菀挥汗,拳如疾风撼晨钟,势如闪电击古梁,棍法出神入化,他们将“快”视作生活的节奏,用肢体的速度追逐武术国粹的巅峰。然而在红墙那边的修禅堂诵经堂里,高僧们却是心静若水,虔诚持香,微憩诵经,用那些古老的经文祈祷人间的安康,静而慢是他们求拜的标准。同是少林高僧,舍利之躯,快与慢则取决于他们的心态。前者谐武,自应惜时如金,全力以赴。而后者诵经修禅,自应本着敬畏虔诚的心态,慢条斯理,小心谨然。

快与慢取决于事态。他,意气风发,贵妃研墨力士脱靴,放荡不羁口吐盛唐。他豪言云帆沧海,天生我材。然而,他官场无依落寞寂,贬谪经年无以酬志,只好与月与影三人对饮。对,他便是盛唐奇才李白,在才为世赏时,他得意若鹰旅途中攀庐望瀑乘舟游玩千里,日日有行程,而当他得罪皇帝玄宗时,贬谪僻野,落寞若失群之鹭,整日无心从政忧郁悱恻,只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步调慢了下来,再无前日的快节奏生活,俯瞰古今,因为事态改变生活节奏的人着实司空见惯,或许并非事态日趋变坏的也依复如是,美国历任总统退休后也会从案牍劳形到闲庭散步。老演员们退出台前亦会消泯曾连夜赶赴片场的时光,坐在院里清茶晚报,坐看夕阳正红。事态决定我们时间的快与慢,自是理所当然。

快与慢取决于文化。中国素有茶道,在中式茶道里,喝茶是很有讲究的,洗盏更壶,洗茶泡茶,微火保温,积养紫砂,无不是耗时耗力的活儿,但在传统的中国爱茶人眼里,用几个时辰沏出一杯好茶是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而在西方,你喝一杯果汁,用手握几个橙子就好了,我不敢妄自评论两者是非,但我敢肯定,这种差异来源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与相隔万里。

无论是逝者如斯还是先发制人,无论是日行千里还是伫足散步,无论是快与慢,都取决于你的历经种种。因为有了快慢,生活才有了激扬与闲适的交融;因为有了快慢,生活才有了樊笼羁处的怠慢与鸿蒙之极的积极!

【篇十:品茶】

漫漫人生路是坎坷的,是艰辛的。发生的事也如漫天繁星多的数不完,但我最忘不了的是那“第一次”品茶之事。

品茶,是妈妈的日常习惯,几乎每天下午,妈妈总会泡上一杯,细细品味。那时年幼无知的我认为妈妈品茶,一定是一种享受,茶水一定像蜂蜜水那样甜甜的,很好喝。

于是,一天下午,我终于按捺不住想喝茶的欲望和冲动了。在妈妈泡好一杯茶后,我急匆匆地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想尝尝茶的味道,可以给我一杯吗?”妈妈听了,把手中泡好的那杯茶给了我,自己又泡另外一杯。“茶要趁热喝才好,别烫着。”妈妈的语气很和蔼。

我迫不及待地把茶杯送到嘴边,轻轻吹了一口气,阵阵茶香扑面而来,好清新啊!接着,我将茶杯微举,将茶水送入口中,等待我的不是香甜如蜜的茶水,而是不胜其苦的茶水。

“咳咳,妈妈,这茶怎么这么苦!你不是说茶很香吗?为什么和你说的不一样?”刚喝进去的茶水就这么硬生生的被我吐了出来。

“你再回味回味看。”妈妈喝了一口自己手中端的茶对我说。

我的舌头在嘴中打了个转,阵阵茶香从舌尖开始蔓延,慢慢从舌尖到咽喉,浑身上下是说不出的轻松快感。我不禁红了脸:“妈妈你说的对,茶很香。”“那你知道了什么?”妈妈问。我思考了一会,用了一句从书上看到的话回答妈妈:“阳光总在风雨后。”“对,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的一生就如茶一般,没有一帆风顺,只有先苦后甜,过去了,就是无限美好的明天。”妈妈说。也许,这句话只有茶道之人才能讲得出吧……

对啊,人生亦如茶,不是吗?妈妈的话会一直印在我心里,一直。

热门推荐
1军训日记
2初中生军训日记
3暑假去看海的作文
4高中责任的议论文
5秋天的图画写景作文
6扬州作文
7我喜欢的小动物
8叙事作文
9水立方嬉水乐园游玩
10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11暑假的作文
12实用的记事作文
13童话的作文
14写给叛逆期儿子不爱学习的一封信
15向日葵的日记
16新学期的创想作文
17初一军训日记
18妈妈我想对您说作文
19珍爱生命防溺水作文
20打扫卫生作文
21我爱冬天
22植树节的作文
23什么也是一种养料
24奇妙的想象作文
25我喜欢的小动物
26学会面对作文
27初一军训日记
28暑假的作文
29我最爱的水果作文
30玻璃不见了小学生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