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辩的作文

【篇一:思辩】

夜沉如墨,不见一丝星光。这黑暗仿佛吞噬了一切,仅余的,不过是呼啸的朔风,以及那似乎随风摇曳的灯光,这夜幕中唯一的光亮。

我伏在案上,趴在那里,烂泥一般,一动不动,却抑制不住体内的暗潮涌动,白天上外教课的场景幻灯片一般,不断的在脑海中放映,挥之不去。

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自信?让他衣着随便,让他谈吐自由,让他在异国他乡的讲台上,用他的母语给下面的听众讲课,甚至,无须在意我们是否听懂,而他只需自顾自讲他的,下面的人便伸长了脖子,如同妃嫔渴望帝王临幸一般,期待着与其交谈——用他的母语?

性格使然?大概。中国缺少自信洒脱之人吗?不缺。我们能在美国课堂上肆意演讲吗?也许,用汉语呢?开玩笑。

身份吗?似乎。温总理有身份吗?有。能否在美国顶尖大学演讲?能。不用翻译呢?扯淡。

这到底是为什么呀!我苦苦思量,究其原因……

无意间瞥到桌案旁那本《鲁迅杂文集选》,骤然间一道电流击入大脑,我似乎领悟到了什么,那并非是一个人的自信呀,那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自信,那是他强大祖国赋予他的自信,那是从他出生在这个国度起,其民族便为其蒙上的优越感。或许他并未意识到,可这一切都自然而然的融入他的言行之中。

我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那是一种不同于中国的民族自信,他们的自信来源于现实国家的强大,我们的自信来源于对往昔的荣光的追念。鲁迅曾说,中国人是因为自己不自信,便将信仰寄托于民族,以此来寻求优越感。

可现如今,我们的历史和民族又在哪呢?

去书店看看吧,摆在特价区的除了“四书五经”便是“三通四史”,当你站在中国文学书区时,会发现这里格外宁静,用手轻轻抚过那些熟悉的名字,你的指尖会留下浓重的灰尘。

人在哪呢?或日本动漫里,或美国大片中,亦或言情小说间,唯有这里空空荡荡。

国学大师钱穆曾在《国史大纲》前,有这样一段话: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可观如今之我们,上不知孙子孙膑之别,下不知于谦海瑞之事。曾记否,在联合对抗的一期栏目中,我们的“文科状元”竟不知中国何代版图最大。我们的春节晚会,竟不知作揖对象是谁。

呜呼,到底何谓中华民族,一组组基因码吗?当我们将传统文化从自身抽离,当我们与以往历史隔断,我们还真称得上中华民族吗?

我们的国家实力仍不够强大,却又失了民族文化,我不知国民面对外国人时自信从何处而来。

唉!中国仍在,中华危矣!

窗外狂风依旧,窗内光华已殒。

【篇二:四年级记事作文】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3年北京卷作文题“转折”是2002年全国卷“心灵选择”的姐妹篇。

如果“选择”是主观的行为,那么,“转折”便是对客观结果的认识了。题目提示可以从“个人经历”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思考。在急骤变革的时代,个人的学习、生活、思想认识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应该从看似平凡的小事挖掘出其中包含的`深刻内涵。

这几年社会生活中无论国际、国内都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其中有些是带有转折性的,如何认识这些转折的意义,反映出学生的见识、思辩,反映出学生是否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比如SARS这一事件对认识我国各方面的管理乃至体制的完善具有转折性的意义。这是对埋头书本,只要分数的现象的一个提醒,对今后人文教育的一种引导。

另外,也可以写历史上某些事件、某些个人生活的转折对社会以及个人的影响,对这些事件的认识,反映了考生的能力,也可以看出考生是不是会读书。

热门推荐
1回眸
2冬雪
3那一天值得品味
4那次玩得真高兴
5最美的遇见
6游金鞭溪
7虎王大会
8游湖
9我家的小狗
10读《含泪奔跑的少年》有感
11感谢拼搏的日子里有您
12靠自己
13可爱的小乌龟
14别过旧年,喜迎新岁
15老家的雨
16有心一切皆风景
17第一次的尝试
18年“味”
19快乐的嘉年华
20出错
21背影仿写
22回家的路
23送伞
24妈妈我想对您说
25拼起手里的碎片
26心要在焉
27跳绳
28这就是我
29母亲对我的爱
30风的心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