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投枪的作文

【篇一:心灵之窗】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缤纷的世界;透过眼睛我们可以寻见辛酸和愁思、幸福与希望……多味的人生。

展看历史长卷,有太多的令人难忘的眼神:孔子的深邃,爱因斯坦的神秘,诸葛亮的睿智,雷锋的热情似火,孔繁森的真挚感人,海伦·凯勒的透视人心。

我以为,最能抓住读者心的,是卡夫卡的,那双充满了令人无法忘却的恐惧的眼睛;最具神异梦幻色彩的,应是普鲁斯特的,那种梦幻般的迷离眼神;涵概了无尽苦难的,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仅有的一只装满了世上最多疑惑的眼睛;称得上大师给人类的宝贵财富的,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那充溢人性之爱的悲悯的目光……

最特别的,最令我难忘的,当属我国文学大师鲁迅先生的凌厉的眼睛。他拥有一双能看穿透人心的明眸,他的眼睛如刀刻般棱角分明,他的目光如烈焰般炯炯有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伟大人格的写照。鲁迅以异於常人的眼光,对人们的共同经历作出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他弃医从文,以手中的笔做银针,疗救在苦海中挣扎的然而又迟迟未能觉醒的广大民众;又以笔为匕首和投枪,怀着满腔的激愤和仇恨与敌人作坚决的斗争。《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野草》……无一不代表着他的心声。他的心灵之窗更是穿透一切,洞察一切。他以声声呐喊唤醒沉睡的人们,又用如火般的热情燃烧着年轻人,促其奋进不再彷徨。

读着大师的眼睛,感受着大师不俗的灵魂,体验着非凡的感觉,顿觉人生的丰富与多彩……

【篇二:纪念】

纪念,不只是祭奠。

无须敬花献圈,已逝的华夏先贤在时光的断壁残垣赤烈着最耀眼的光环。他们如彗星乍现,那条长长的彗尾便是人们对其最挚诚的纪念。一星陨落,暗淡不了整个寰宇,继往开来,我辈亦要昂首以对烈火的考验。

纪念,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他一生坎坷,为广施仁义周游列国。为施福民众,他痛斥苛政猛于虎;为国家安定,他竭力挫三桓。他将一腔豪情和衷诚揉碎,让自己飘零在穷山恶水间。肉身已逝,但精神未灭;天子王侯言六艺者皆折衷于孔子,后世尊他为圣贤。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已成至理名言。纪念孔子,纪念的不应仅是其经纶才学和卓然大师之范。我辈应如夫子一般,将众生苦难与国家兴衰铭记心田,不遗余力,大造今日之国。

纪念,要回到解放之前那动荡的数十年间。他以赤子之诚在衰败残破的山河前龙吟虎啸:“鼓动阶级斗争的谬论,饿不死的马克思呀!不能克绍箕袭,甘心附逆的恩格斯呀!亘古的大盗,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呀!西北南东去来今,一切社会革命的匪徒们呀!万岁!万岁!万岁!”他义愤填膺,为民请yuan,他将戎装换作大笔如椽。郭沫若,永远值得我们纪念。不只是讨蒋檄文《且看今日之蒋介石》的潇洒文笔,还有将文学化作投枪与匕首,与人民共同杀出一条血路的忠诚与信念。此时此刻,耳畔仍然回响着那句激愤的战斗宣言:“战!战!战!”

纪念,更要驻足于今日之碧水蓝天。从舍身救掏粪老农的张华到长江大学的英雄集体,一个个动人的事例昭显着生命的高贵与尊严;从以伤残身体喊出“谁也别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的金晶,到“宁可让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让祖国受委屈”的李洹,一个个勇于抗争、敢与战斗的中国新青年,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他们让藏度分子汗颜。

我们满怀深情地纪念屈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壮怀,纪念杜少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惧欢颜”的美德,纪念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纪念白居易对“心忧炭贱怨天寒”的卖炭老者的悲悯,纪念张俞对“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愤怨,纪念鲁迅先生“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呐喊。

纪贤者精神,念万世福祉。纪念,不仅仅是获取一份轻微的感动,纪念,是要奉献自我,投身新一轮的战斗。

【篇三:我不能接受平凡】

云朵,本可以永存天空,但它不接受平凡,不惜牺牲自己,挥洒体内的水珠,滋润着大地上的生灵。

白杨,本可以悠然生活,但它不接受平凡,毅然挺立荒漠,奋力生长根须,抵御着肆虐的沙尘暴。

梅花,本可以傲立盛夏,但它不接受平凡,矗立风雪之中,带来寒冬腊月里的一抹颜色。

世间万物都不甘于生活带来的平凡人生,你,是否也不屈于平凡呢?

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学者海伦·凯勒,幼年时期不幸失明、失聪,她本应就此屈于在家中过悠闲平凡的生活,但她不屈于平凡,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传奇人物。

生于贵族豪宅的南丁格尔,本应欣然接受平凡而安逸的生活,但她没有安于现状,而是遵循自己的梦想,从事医学,在磨难中锻炼自己,最后被世界人民赞叹。

生活在这个物资丰富、社会安定的我们,不更应该不做一个凡人,造福社会吗?不更应该不懒惰颓废,突破自我吗?不更应该脱离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思想,展现自己不凡的人生吗?

人生的不平凡就是这样完成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定下了以笔为投枪的人生基调,于是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斗士之歌;居里夫人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把投身科学定为了自己的人生基调,于是演奏出一章又一章不平凡的学者之歌;哥白尼矢志不渝定下了为科学献身的人生基调,于是高歌了一首又一首不平凡的真理之歌……

没有定下不凡的人生基调的生活只能是一些散乱音符的堆积,而定下了适合于自己,自己又有勇气有能力完成的人生基调,才能谱写出人生的华彩!

【篇四:《朝花夕拾》读后感】

鲁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作家。他以笔为武器,在时代腐败的战场下,战斗一生,搏击了无数反革命的愚者。

生于封建社会的鲁迅,下最大决心剪下自己的辫子。他在1918年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也为新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石。他的作品语言犀利,如投枪,如匕首,被誉为”民族魂”。

这样的一个鲁迅,本该离我遥不可及。但从我学习他的第一篇文章《少年闰土》开始,再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论是哪一篇,都是语言朴素,文字简练、凝重。于是,这便拉近了我与鲁迅之间的距离,我开始阅读他的散文——《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朝晨的花朵到了傍晚去拾取。再深一点的含义便是:儿时的事到了老年去回忆。不错,《朝花夕拾》一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往事。书中的故事,是鲁迅的,也是我们的。

长妈妈,这个角色在我心中烙下了很深的印记。她是鲁迅家里的女工。鲁迅对她的感情,从”不大佩服”到”不耐烦”,最终再到敬佩、怀念,过程中的种种事迹体现了她的精神人格。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处处替人着想,行事朴素,展现了底层人民最真实的写照。也因此,她成为了鲁迅生活中重要的一个人。

《朝花夕拾》全书看起来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但细细品读,却是在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的反革命者,能击败他们的,不止刀枪。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先生幸福的童年生活,也诉说了那个时代的悲哀。朝花夕拾,看着这本书的名字,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稚嫩而美好。

热门推荐
1透视观己倚窗观景
2环保从家开始
3等候里的爱
4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
5给自己一些希望
6种子与葡萄
7告别遇见
8爱唠叨的妈妈
9当圣诞遇上元旦
10青岛游记作文
11舟山海岛营——旅途中的惊喜
12有趣的游戏
13期中的数学考试
14必须跨过这道坎
15丽江古城
16表彰大会
17情系母爱
18生活随笔
19踢毽子
20那年青春我们正好
21隐藏的朋友
22
23小乔,永不失约
24我的折叠自行车
25春节的事的作文
26最不想丢下的
27我最喜欢的动画片
28胆量很重要
29名字
30写给向日葵中队的一封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