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咚咚喹,令我神往】
翻过大山,再走过一条条小路,趟过几条小河,在我爸爸的带领下,我和张恩树终于来到了田彩和奶奶家。
田彩和何许人也?她是咚咚喹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看,她用左、右手各执一根亲手制作的咚咚喹,用嘴唇衔住两根乐管的舌簧,均匀吐气,一双手指灵巧的控制节奏,运行旋律,其娴熟的演奏技艺,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她一会儿吹双管,一会儿吹单管。单管对她来说更是轻而易举,她吹出的每个音符都是那么清脆明快,婉啭动听,欢快处如画眉闹春,柔和时如燕语呢喃,舒展时如泉水流响,悠扬处如山风徐来,吹奏时,她的眉毛都要飞了,样子陶醉得我都快碎了。
不一会儿,她的孙女彭茜媛也拿出一根咚咚喹和她站在一起,合奏一首曲《摇篮曲》,真如百鸟齐鸣,春风激荡,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这首歌温馨柔和,充满母爱……
田奶奶告诉我,她从小也没读过书,更不懂得乐理知识,是她伯伯教会她吹咚咚喹的,她五六岁时,常常一边纳鞋垫一边用脚掌控弟弟妹妹们的摇篮,吹咚咚喹哄她们睡觉,后来,吹着吹着,就越吹越好听,嘴里的咚咚喹就越来越有灵性了。我太惊讶了,没有文化的奶奶居然就这样成为高手了。
从田奶奶家回来的路上,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真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啊!
【篇二:巧制咚咚喹】
这段时间我吹咚咚喹上瘾了,在学校吹,放学了吹,即使是和奶奶去后山挖几个新鲜的土豆我也满山坡的吹。
奶奶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吹,还经常将树上的叶子摘下来吹,可以吹出几种鸟的叫声。我笑奶奶是吹牛大王,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居然会是深藏不露的人,怎么会埋没这么多年?我非缠着奶奶吹给我听听。
奶奶随手从茶树上摘了几片叶子,放在嘴里,抿住嘴唇,鼓足腮帮,果真吹出了声,有点像鸟叫的感觉:“鬼贵阳、鬼贵阳……”
随后,奶奶指着我们家的一大片小麦对我说:“去,摘一根小麦来。”我不解地问奶奶:“您不是说小麦还要半个多月才可以收割吗?”奶奶开心地说:“我给你用小麦做一个咚咚喹。”我简直不敢相信奶奶讲的话。
奶奶取了一个小麦的节子,从口袋里掏出小刀就开始做起咚咚喹来,她做的方法和竹子做咚咚喹的方法一样,只是免去了将竹子一侧削平这一环节,当然也没有在麦子已有的三个孔的背面打孔,奶奶说用麦子做咚咚喹可以不用下面的孔。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瞧,我奶奶用麦子杆做的咚咚喹吹出的歌是那般的有滋味。
【篇三:我的咚咚喹创新行动】
咚咚喹都是用竹子做得,可我为什么不可以突破条条框框的思维能力,用笔筒也做一个能吹的咚咚喹呢?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好朋友田媛媛,没想到她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找来笔筒、小刀,像竹子材料那样削出一个一个的小眼来,可进行得并不顺利,在细小的还没有完全木质化的竹子上削孔很容易,而这笔筒是塑料的,怎么办呢?
可以用火烧呀!可是用火可能让整个笔筒烧掉。怎么才能代替呢?哦,我们今天不是学了传递热的知识了吗?铁是传热的冠军,可以用铁丝来呀。
想干就干,首先,我们用钳子夹住铁丝放在火炉上烧烤,看见铁丝被烧红了,立马取下来用铁丝头往笔筒上一烙,再迅速取出,呵,果然是个好办法,刚好插进了一个平平整整的洞,按照同样的方法我接连又开了两个洞。
要不要割舌头呢?我们选择割一个舌头试试看,于是就用滚烫的铁丝一割,不仅舌头没割好,还毁了一个咚咚喹。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接着又做一个,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后来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割舌头,因为笔筒两端都是空心的,应该可以想笛子那样吹,可做了几次都失败了。
我们并没有被失败所吓倒,因为大发明家爱迪生制作电灯时做了上千次实验,花了多年的时间才发明电灯,更何况我们这些学生呢?
【篇四:教室里来了传承人】
静静的、静静的,都因等待。
教室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每个座位上都坐满了学生,连座位与座位之间的空隙里也摆满了椅子,坐满了老师,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简直是满满的一教室人。
“咚咚喹”非物质文化省级传承人——田彩和奶奶迈着轻盈而矫健的步子来了,漂亮的土家服饰照亮了我们的眼,同学们像触了电似的,对远道而来的稀客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开始唱了:“乃哟乃,乃哟嗬,乃乃哟,乃哟嗬……”那清脆的歌喉在教室里传动,这土家的号子,听起来清脆而粗狂,婉转而直白,柔和而铿锵。唱词像珠子似的从奶奶的一笑一颦中,从她那漂亮的服饰中,从挥舞摆动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落在地上,弹到空气中,浸入我们的心里,引起久久的回音。
开始吹了,同学们像着了魔一样,骤然间又变得鸦雀无声。大家的情感和奶奶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奶奶吹奏着咚咚喹,那长咚咚喹里,有春的播种,也有秋的丰收;有百灵鸟歌唱,也有小松鼠嬉戏;有土家儿女相亲相爱,也有小桥流水白云绕着山涧。
歌舞曲子不断变化,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呀吹呀。咚咚喹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我们都想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在下课铃响起的刹那,我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这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面前,教室里,没有了讲台的界限,整个教室成了一个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