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唱戏的作文

【篇一: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大手牵小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那些年,总是有很多故事和记忆,携手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像天上闪烁的星星,那么多,那么亮。——题记

想飞,却总是飞不高,我用力扇动着飞翔的翅膀……

以前,我总以为你是我的翅膀,只要我想飞,你就会带我翱翔。细数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甜蜜与幸福交织,是多么美好的回忆。

细数往事

童年时我一直是与外公生活在一起。那时的我还是个咿咿学语的小孩,外公也还是那么健硕。我总在外公肩上“骑大马”,你背我在肩上,走遍大街小巷,有一天,你的肩扛不动了,背也弯了。但是,你温暖宽大却又粗糙的大手依然紧紧牵着我,让我感受到你指尖的温度,让我莫名的心安。可是后来,你倒下了,躺在床上一病不起,身子越来越弱,身躯越来越瘦小,每每凝望着你,窒息般难受,可欣慰的是,你依旧在我身边。噩梦终将来到,当我晚自习回来时,你突然消失了,绝望涌上心头,泪水也在顷刻间决堤,你从此沓无音讯,我的心告诉我,你是乘着风、踏着浪、微笑着离我远去了吧……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那些时光,哭泣时你替我抹去眼泪,开心时你对我眯着眼温柔的笑,还有你在时心安的感觉。生活虽平淡如水,却弥足珍贵。如今,心心念念只想再见你一面。

携手看戏

我还记得,你素爱京剧,每天早上起来都会一个人唱戏,虽然我听不懂,但我知道,你肯定唱得好。平时,只要与人谈论京剧,你脸上就会神采奕奕,说起话来也滔滔不绝。幼时外公也常常带我去看戏,我依稀记得那是个庙,离我们家很远,还要坐车才能到达。庙里的舞台就是一个简陋的台子,下面有十余排座位,一排大约可以坐十来个人。敲锣打鼓的也是业余爱好者。偶然碰到了熟人,便从口袋里掏了烟。迎了上去,人家也掏了烟,替你点上,互相寒喧后,便道别离开了。而最让我自豪的是,你每逢向别人说起我时,开心溢于言表,仿佛我便是你的骄傲。

戏开始了,锣鼓喧天,外公边看边跟人讨论着,话题也离不开剧情与演员,那时的你仿佛是一位解说员,而全世界都只是配角。曲终人散,当人走得七七八八时,你就会走到后台去跟唱戏的说笑几句,互换支烟,才会不舍地牵着我离开。路上你问我,下次还来不?我一定摇摇头,说太无聊了,可我却还是会像牛皮糖一样黏着你。

戏如人生

当真人生如戏。一曲终了,人便散了。留下我黯自神伤,我想起了唉声叹气的你、兴高采烈的你、独自唱戏的你,还有喝酒喝得醉醺醺的你。路漫漫其修远兮,余下的路我该怎么走?没有了你的陪伴,没有了你的指引,我觉得路好长。

外公,天堂冷吗?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志存高远,努力学习的。我知道,你会一直在远方看着我,我用力挥舞飞翔的翅膀,向着那道爱的曙光,逆风飞翔。

【篇二:有些回忆不能忽略】

岁月总是在不停地走着,转眼间,便流逝了。时间过得真快呀!才一眨眼我就已经度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但是,对于每一年的回忆,却是唯一的,也是永存在我心中的。

小时候我总爱在我家的大厅里转悠,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大厅里有但是我觉得最好玩又最舒适的软软大沙发吧!记得当时妈妈总爱说:“有你在家里,估计新沙发过几天又要被你这小鬼头和你的小伙伴们踩踏坏了哟。”果真如此,喜欢广交朋友的我天天都和小伙伴们来沙发上蹦跳,我们还在那上面跳着不知名的舞,唱着小白兔呢!可是最终沙发果真坏了,我挨了一顿狠狠的说教,上了一场足足两小时的思想教育课。我真的很不爽,但是当时的心情除了不爽,更多的还是快乐呀,至少以前,现在我都不曾后悔过。

记得有一年,家乡又准备要祭神了,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鱼、鸡、肉、水果等食物,我们家也不例外。五彩斑斓的食物一座座地摆在面前,我突然有一种想冲上去开吃的感觉,可是我还是忍住了,毕竟不是给自己吃的。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请那些唱戏的人来这里唱戏,戏中常常会有出神入化的孙悟空,还有最终得到幸福的两夫妻,还有新生的婴儿,不过那婴儿是假的,只是道具罢了,可是当时的我却天真的以为那是真的。每到响午,唱戏的人们就会把新生的婴儿放到祭神台上。这时,我都会偷偷的跑过去想抱一下它,可是我并不够高,只能看到它的脚,就在那儿拽呀拽,就快把她的脚给弄断了。打扫的婆婆连忙来阻止,后来这件事就弄得满街皆知了,直到大一些年纪,我才知道,原来那个娃娃是假的。

岁月还在不停地走着,赶着,可是儿时的那些回忆,那么美好!我怎么能忘记呢?冰心那句:“童年啊!那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是啊,童年是不能忽略的回忆呀!

【篇三:故乡的记忆】

故乡,在我的记忆里,是郁郁葱葱每个叶片都如音符的竹林;是碧光粼粼可以结伴赏荷戏水的荷塘;是芳香扑鼻流连忘返的桃园,是……

在儿时的记忆中,故乡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现在看来,故乡更是个远离嘈杂,放逐心灵的风水宝地呀!

故乡,朴实中带有秀气。人们在这里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而简单的生活。虽说生活简单,可人们也都有自己的爱好。老人喜欢在竹林里的石桌上喝茶下棋,家长里短;而中年妇女则喜欢在电视机前学唱戏,每天早晨,她们唱戏的声音比公鸡打鸣还要早哩!村里最亮丽,最活跃的风景当然是我们这些六七岁的小屁孩啦。一到放学或是放假,我们的身影便随处可见了,我们喜欢满山遍野地乱跑,玩着一些只有别人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的游戏。而那些年长的哥哥姐姐们则成天呆在家里写作业看书。虽然村里大多数年青人都外出打工挣钱了,却丝毫不影响村庄里的这份安宁祥和,还有活力……

我从小到大就格外喜欢竹,竹林,是我心中的一方净土。我儿时的时光几乎都是在竹林里度过的。我喜欢竹的四季常青,卓尔不群;喜欢它的阵阵清凉;喜欢它的幽香隐秘。夏天的竹林是最为可人的,俨然一个避暑山庄,不管外面多热火朝天,竹林里仍旧是凉风阵阵,清爽宜人。不过就是蚊虫太多了,每次身上都会有好多的红疙瘩。

竹林给我一种家的感觉,让我觉得温馨而又幸福。我在里面哭过,笑过。当我失落时,它就像一位朋友,耐心地听我倾诉,给我安慰;当我开心时,它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好像比我还要开心。竹林就像一叶扁舟,停靠在我心灵的港湾,承载着我无数的哀愁和喜悦。而如今,心里的那片竹林与我分隔两地,我离开了故乡,跟着父母来到了他乡,我多么怀恋儿时的时光,多么怀恋故乡的那片竹林啊,我多想向它倾诉心中的思念之苦啊!每次回到家乡,都是春节,天气很冷,我和竹林就像一对多年未见的知心好友,喜悦中透露着些许的悲凉,互相倾诉着各自心中的苦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朝诗人杨万里赞美西湖的诗句。我故乡的荷塘虽不能与西湖相媲美,但它在我眼里却是最美的。每年的暑假,荷花满塘,馥韵幽香,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我最喜欢卷起裤脚撑着小船去采摘荷花和莲蓬。烈日炎炎,我们戴着荷叶在荷花堆里,光着脚丫子淌水,和鱼儿嬉戏。清凉清凉的水在脚丫子上流淌着,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

如今,我犹记那荷,那水,那小船……

故乡,还有一片桃园。春天,满园粉红,芳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夏天,硕果累累,枝桠垂头,令人垂涎欲滴。

我的故乡,简单而又朴实,它不是什么名胜古迹,没有什么奇山异水,可是它在我的眼里却是那样的美,有着一种不可名状的美,是一种雅而不俗,贵而不鄙的美。

故乡我爱你,爱你的朴实无华,爱你的简单秀丽!

【篇四:陪伴最长情的告白】

出生十个月后,妈妈就把我交给了爷爷。于是,爷爷成了我童年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爷爷总是梳着一个大背头,没有一丝凌乱,可那根根银丝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一双深褐色的眼睛,好像在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记忆中爷爷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午后搬一把椅子,摇着蒲扇,坐在树荫里唱京剧了。每当这时,疯跑的我一定会停下来,仔细地倾听,有的时候,也会轻轻地吟唱起来,那时,觉得时光过得格外快,几曲完了,太阳公公早就已经落到半山腰去了,火红的晚霞衬着归巢的鸟儿,生活好悠闲。

那次,艳阳高照,爷爷照旧坐在那儿唱戏!唱着唱着,突然就停了下来,对我说:“涵涵,我来教你唱京剧吧!”我十分兴奋地对爷爷说:“好啊!好啊,我就想学这个。”

说干就干,我马上就搬来了一把小椅子,坐在爷爷旁。爷爷先让我记词,那些词我都听了好多遍了,早就会了,我让爷爷先演示一遍,爷爷唱戏唱得可谓是摇头晃脑,他总是微笑,而且将头仰起,摇着:“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现在回想起来,爷爷跟鲁迅笔下的寿镜吾老先生读书颇有几分相像。

一曲终了,我努力地鼓起掌来,爷爷让我学一遍,我学着爷爷的样子,给他唱了一遍,爷爷看了之后,笑得合不拢嘴,说:“我也没有那么的夸张吧!”我害羞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我只是把动作幅度加大了一点……而已!”

京剧的美,就像一层面纱被我掀开。闲暇时间,安静下来,坐在阳台上,听几首京剧,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与爷爷一起度过那段纯真童年。

夕阳渐渐落下。在这样熟悉的黄昏里,我又坐在爷爷旁边,爷爷轻哼着曲子,我也轻轻地附和起来……

爷爷,希望我能一直陪在你的身边,就像你看护着小时候的我。这份陪伴,是孙女对你最长情的告白……

【篇五:“戏迷”奶奶】

我的奶奶身子胖胖的,好像很亲切的样子,头上布满银丝,脸上和眼角都是皱纹。虽然奶奶年纪老,但她心态却很年轻。她平时喜欢穿红、黄、粉色的衣服,慈祥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

我的奶奶非常喜欢唱戏,每天下午,她都要去广场唱戏,过一把“戏瘾”。我也经常去看奶奶唱戏。她唱戏时,一边用手做着戏曲的动作,一边绕着草地走,胖乎乎的身段也显得非常优美。她的嘴里发出“依依呀呀”的声音,虽然我听不太懂,但我还是觉得这婉转的音调很动听。奶奶最喜欢唱《红花菊》,在我心中,她唱得跟电视里一模一样,我觉得她都可以上台参加比赛了。你瞧,我奶奶多能干!有时,奶奶唱戏的时候,还会穿上钻石衣,看上去闪闪发光,可美了。爱唱戏的奶奶如果一天不去唱戏的话,她就浑身不舒服。

奶奶真是一个戏迷呀!

【篇六:青州之旅】

在本次活动中,我发现了青州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因为这次发现让我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呢,我带着满满的愉快心情,早早的来到集合地点。

我们随着一路上的歌声到达了目的地地在目的地那里正前面有一个大成门。向前走第一个项目是抖空竹,抖空竹的人把空竹扔在高高的空中,空竹下来再接住,令我们大吃一惊!

再往前走,看到的是唱戏的,有一个爷爷在拉二胡,有一个奶奶在唱戏。在路的两旁有美丽的景色,有小河,小桥,绿地和大树。

在路的一旁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虎头鞋,青州花毽,扑蝴蝶,木轮车等等。

走了一段时间,我们就来到了偶园,偶园原称”冯家花园”是清代康熙年间文华大学士冯博

告老还乡时的住所。偶园是系清康熙初年所建,距今已有500年历史。

在偶园里,有非常珍贵的假山有溪流,有花草,一个个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出了偶园,我们又来到了偶园街,偶园街有陈氏十八拳,在陈氏十八拳旁,有两个说相声的老爷爷。老爷爷说的是青州美丽的风景的相声。

继续走,我们来到了城门上面,从远处一看,城门上面可真大呀。青州街上有青石板街道黑瓦青砖红栏白强透出浓浓的古风雅韵。

【篇七:游梅园】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梅竞放。今天我和小伙伴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游梅园。

一进公园的大门,我们就被眼前五颜六色,竞相开放的春梅吸引住了。仰望湛蓝的天空像飞机划过,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前面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中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金鱼,中央坐着梅兰芳先生的雕像,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我们,我不觉得这尊雕塑课刻的得十分逼真真是栩栩如生。在公园里,我又发现了两株梅树,一株淡粉的,另一株是殷红的,我比较喜欢那朱淡粉的,它散发出那种清淡而又扑鼻迷人的香气,淡粉的梅花的树枝,有的直直向上,有的朋友而出,有的生展外延如带着翎冠观,翘指颔手首正在唱戏的梅先生。接着我们参观了梅兰芳纪念馆那里面陈列梅先生生前唱戏时所需要的物品,听老师讲解时说,梅兰芳憨厚,喜欢接待客人,而一向节俭的鲁迅先生就揶揄讽刺雨梅先生,虽然鲁迅先生恶语讽刺,却没有对鲁迅先生针锋相对,就像梅花一样的品质。

这时耳边传来一阵阵二胡声,把我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原来是一位高年级的学生,正在那儿拉二胡,那声音真余音绕梁。

不知不觉我们便走到了梅园出口处,再回头望望那梅园的景色,真让我流连忘返!

【篇八:那个夏夜作文】

【篇一:那个夏夜】

记得那是夏夜,不知为啥,热得厉害,屋子里的墙壁上都上了潮气,成群的蚊子在空中乱撞。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打起赤膊来。

可爸爸挺高兴地说:“热点好,热点好。”为什么?爸爸说:夜晚走暴正好抓蜈蚣呢。你想蜈蚣气闷不过,是会出来透气的。我听了心痒痒的,恳求爸爸带我去抓蜈蚣。在我的苦苦恳求下,爸爸终于同意让我去帮着提桶。

我们出发了。天空一片漆黑,亮晶晶的小星星也娇羞地躲起来了,只有峨眉样的月亮挂在夜空,看上去有些凉意。一想到能够抓到活泼乱跳的蜈蚣,我觉得这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情趣。

哇!爸爸可真牛,刚出门没一会就抓住了三条。这蜈蚣看上去怪吓人的,它有20多条小脚,还有一对大钳子。爸爸说:“钳子上有剧毒,小心夹住了你。”“能有多大的毒?它那么小。”我不以为然。

爸爸对我讲:有一个妇女夜行时,不知怎么一条蜈蚣钻到她的鞋子里去了,咬了她几口,腿脚肿得老粗,喉咙刹那间说不出话来。要不是被人发现送去医院,还不知会怎样呢。听说病虽治好了,但是她从此说话就声音嘶哑了……

结末的教训是:越是不起眼的、极平常的东西,越应该倍加小心。

爸爸在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空闲着,边讲边照蜈蚣,很快便照到了数十条,我觉得好玩极了。你看背着大电灯在山上、田野、路上、水边慢慢地走着,看见蜈蚣就走过去用细钳子轻轻夹住,丢进封有盖子的木桶里。照蜈蚣、逮蜈蚣是爸爸的事儿,我的任务只是提木桶,所以在寻找的间隙,我还可以欣赏这美妙的田野音乐会。青蛙是我们这里最多的田野歌手,“呱呱,呱呱呱”唱个不停,是那样的投入,从歌声中你可以听出它们的激情高涨,音韵和谐,堪称完美。只是时间长了,难免有些单调,令我惊叹的是狗似乎明白我的心声,加入到这场演唱会中来,“汪汪,汪汪汪”。啊,这场音乐会真是别具一格呢。

过了一段时间了,却只抓到两条,爸爸哀叹道:“唉,现在蜈蚣数量少了,以前我们照蜈蚣,那蜈蚣经常三五成群出动的。”

“蜈蚣数量为什么少了呢?”

“谁知道呢?许是抓的人多了吧。”

是啊,现在蜈蚣卖到了一元八到两元五,可能是经济利益驱使许多人都加入到捕蜈蚣、贩卖蜈蚣的行列中来了。

“如果这样,会不会哪一天蜈蚣就从地球上绝迹了呢?”我问爸爸。

“不知道。”爸爸淡然地说。

我的心忽然沉重起来,不再说一句话。

啊,那个夏夜,难忘。

【篇二:那个夏夜作文】

我要说的是10岁那年的夏夜,它让我难忘。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有电视,那么摆戏台看戏就少见了。那年,不知是什么原因,一批艺人到我们村来唱戏。大家都很开心,尤其是年老的,乐滋滋地念叨着,说着以往唱戏的情景,很是陶醉。

于是那一晚大家早早地吃了晚饭,聚在村头大槐树下等。戏台就挨着槐树摆设着,需等到天色晚了才开始。

那夜的月亮不圆但是很亮。空气中弥漫着槐花和稻花的清香。微风吹过,那清香弥散开来,让人心旷神怡。

在戏台旁边来有一片塘堰,白天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夜晚又似困乏了的女子,平静缓流。那声音,婉转,悠扬,让我焦躁的心沉静、轻松。放眼望去,虽是模糊一片,却能清晰地听见蝉鸣。

来的人渐渐多了。戏也开始了。听!一个武旦披挂整齐,手持长剑,在戏台中央耍来耍去,接着来了一个武生,两人对打起来,兵器碰撞的声音、武旦大声吆喝的声音、士兵们呐喊的声音一齐响起来,那声音激昂、豪壮,让人振奋。

瞧!一个大花脸、长胡须的人出来了,先是拿腔拿调地唱,接着不知怎么的猛地一吼,吓得在场的人无不变色退后几步,在大家愣神的当儿,他又哈哈哈大笑几声,年长的几个老爷爷大声叫好,年少的不明就里也跟着傻笑。

我最喜欢的是变戏法。你看一个人被绑在树上,头上放了个苹果。另一个人用黑布蒙住眼睛,他要把小飞刀抛出去正好刺穿苹果的中央。见那蒙面的人举起小刀,大家都屏住呼吸,紧张起来,我们几个胆小的,甚至不敢睁开眼睛,是为绑着的人担心呢。等到大家拍手叫好时,我才发现那把小飞刀稳稳地插在了苹果上。真神!

接下来的是男女对唱《天仙配》;还有一个小女孩唱《花木兰》,大意是说我们女孩子并不比男子差,唱得我的心热热的,充满了自豪之情。

月亮升得老高,夜深了,因为第二天还要做农活,有些人陆续散了,唱戏的也懈怠了,后面的戏有些枯燥。我也打着哈欠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池塘里的蛙声也是断断续续的。微风习习,那阵阵花香还在鼻尖萦绕。走远了,还能听到锣鼓的铿锵,曲调也格外悠扬,又让我生出几分留恋来。

那夜的戏让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夜的欢笑、抑扬的乐曲,至今还在我的耳畔回响。那个夏夜,好怀念,怀念。

【篇九:戏班子】

小时候我最向往的便是那神秘的戏班子,这是老一辈人的回忆,竟也不知不觉成了我童年的记忆。每到初春与初秋,大雁归来与离别交替之际,戏班子也就要到了。那时候,持着几把草蒲扇,背着几把小椅,拎着一袋瓜子,欢天喜地,出家门看戏去了。

爷爷踏着三轮车,载着我们,一听到那锣鼓声,我的心也动了起来,赶着进去了。这么多人啊,想挤也是挤不进去,便是整个村庄的人都来了这吧,还见到不少的生面孔,人们的交谈声也是快顶过唱戏的了。

没法子,我们就坐在三轮车上,弟弟俯在爷爷膝上,不少同村的孩子更是上窜下跳,也找到了不少栖身的好地方,货车上、台边上,甚至连树上也爬上去了。奇怪的服装,变了调的地方话,其实我什么也没看懂,也就是看了份热闹,倒也是欢喜得不得了。

只要能看的,我就拽着一家子场场必到,其实也只有我和弟弟看得入了神,那场《武松打虎》里“老虎”扑出的精彩画面,足以让我们谈上十天半个月,捣腾了几天,戏班子还是走了。村里的热闹又转到了广场上,我也就跟着去,心里还惦记着戏班子什么时候再来,又有新鲜玩意儿能见识,想起唱戏边上叫卖的“天津大麻花”,口水人也忍不住,也就盼着明天春天早到。

“看戏文去嘞!”又是一年初春,“晓得哉!”戏班子又来了。

【篇十:畅游博物馆】

前几天,老师带我们游览了柯桥明珠广场的两个特色博物馆:越文化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而最吸引我的是“非遗馆”。

走进古朴的大门,我看到了一块石壁,上面例举了众多绍兴的非遗项目名称:黄酒、梅干菜、越剧……继续往里走,一条巨大的龙舟出现在我眼前,这长长的“龙须”,逼真的“龙头”,引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坐上了这条船,拿起船桨用力划。

跳下龙舟,我奔向纸扇展览馆,这儿的扇子品种繁多:有写着书法作品的,有画着山水画的……同学们纷纷拿起扇子仔细端详着。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巨大的“扇中之王”,上面画着的牡丹和梅花惟妙惟肖,真让人震惊!

“唱戏啦,唱戏啦……”随着同学兴奋的吆喝声,我来到了戏台前。戏台对面有一座石桥,桥洞中停泊着几艘乌篷船。讲解员说:“古代的人喜欢坐在乌篷船上看戏,边看戏边喝绍兴酒。”话音刚落,几个同学就跑上戏台生动地“表演”了起来,别的同学坐在船头乐呵呵地“看戏”,还有几个索性跑到了戏台旁边的酱铺柜台,有模有样地拨弄起算盘来,一副掌柜的模样……

体验着家乡丰富多彩的非遗精华,我为自己是绍兴人而骄傲。

热门推荐
1春之梦
2关于减肥的作文
3军训初中日记
4有一种力量
5母爱似水柔情
6我来编童话作文
7胆小的同学
8家乡的变迁
9我和未来有个约定
10怀念其乐融融的日子
11不爱写作业弟弟
12太阳之旅
13杜甫优秀作文
14不期而遇的温暖
15一次难忘的小记者活动
16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7童年趣事
18父恩若书
19我的好朋友
20瑞雪迎新年
21我们班的表演小达人
22美丽的校园
23银杏树
24漫游大理
25回味作文
26神奇的鞋子
27春节在老家的最后一天
28美丽大方的历史老师
29文具童话作文
30秋天的颜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