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连缀的作文

【篇一:中华汉字】

一种方正端和的文字,框架出中华民族千年格局;一种通达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华夏人民旷远气度。汉字,何以独立于世界文字,在几经变迁后仍融于民族血脉而源远流长?

我想,当你屏息注视,当你聚焦笔尖,你会明白,它每一处连缀、每一抹转合中的刚柔并济,圆融大方。

就来源而言,众说纷纭之间,指向的莫不是汉字之取材提炼于生活。目所触及、耳所遇见皆能化为笔尖简洁而形象的线条,君可见,甲骨文中,“水”有其流畅波澜,“火”亦不失其簇拥明烈之势。抽象的、具体的都在想象力的喷涌下于指尖发端,其包容万象、超越视野不正是中华民族兼容宽厚而探索奋进的精神写照吗?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思想的依托,其形式上的独特于多样同时迥然于其他文字。隶书、楷书等书写字体丰富了我们的文化表达,或端正、或洒脱的书写满足了我们的个性表现,这是千年历史润泽出的艺术气度,更是民族气质外化成的弹性与张力。

提及汉字,我们脑海中油然而生的便是方正,的确,方块字的概念是深入每一个中华人民的骨髓的。单就“中”字而言,没有曲折回环的笔划,没有艰涩复杂的字形,而是直接磊落地平直铺展,这样的泰然,才能承托起中央、中直等含义的不偏不倚,才能傲立出中华民族的中庸得体、大气方正;这样的汉字,正是民族刚健有为、锐意进取之气象的最好诠释!

然而华夏人民深谙过刚易折的道理,于是以柔内化,交汇出张弛有度而经久不衰的民族生命力。与汉字而言,你可以从各样书法的笔划连络中有所体悟。它从不拘泥于固有样式,而是灵活交错,皆出于心,造就一种线条的艺术,一种诗意的连缀。是的,汉字有其方圆融合,民族更当刚柔并济,这在于汉字刚柔形式的和谐共存,更在于民族端正通达的相得益彰。

汉字之美,更美在民族文化指引下的内涵。它不止步于“形声”、“象形”的构造形式,更可贵的是凡下笔,你能感受到每个字背后的思想内蕴。以“国”字为例,疆域之内,是玉的透润,这玉,可以中华民族包括汉字在内的文化创造,更当是创造背后独立于世界,一往于前路的民族气度。它能以一个蕴意为起点,延展出每一种可能,而这些可能,亦同时凝结至每一个部位,这其中所体现的宽博精深,正与民族圆融气象若合一契。

在物质与精神并行,科技与文化齐飞的当代,汉字不会缺席,民族仍在前进,而我愿以只手之力,以汉字为书,写就民族生息气象。

【篇二:母爱的味道】

有一把雨伞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种母爱,希望到永远,即使青丝变白发,也能在心底保留。

小的时候,家中不是很富裕,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灵巧的妈妈便将一些过于肥大的衣服给我改改,做成合身的衣服。印象中最深的是妈妈用毛线给我编织了一件毛衣,虽然在同学眼中谈不上什么华丽耀眼,但我却一直陶醉在美好的想象之中。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情况逐渐好转,但勤劳节俭的妈妈仍然勤俭持家,我穿的仍然是妈妈改制“作品”,妈妈的技术并不精湛,以至于同学们一眼就认出是我妈妈改制的,虽然也算漂亮,可是我并不喜欢,因为在我们班里几个“大女孩”眼中读出了不屑与嘲讽。我开始讨厌穿这种衣服了。那时的我很自卑。

而现在,经过妈妈的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家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可是节俭已经成为了妈妈的习惯,仍然保持给我改制衣服。妈妈每每看我将她的作品穿在身上,便看着我笑,好像总也看不够。

上初中了,我懂事了,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都深深寄托在这一丝一线中,它连缀的不仅仅是陈旧的布头,还连缀着浓浓的母爱!我呢,不再厌烦这样“改制”的衣服,反而依赖上了它。穿上妈妈做的衣服,倍感舒适,倍感自豪,因为它上面能嗅出母爱的味道。

现在的我很温暖,倍感自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时光在妈妈的一针一线中,悄悄的流逝。但丝线的味道,就像静静的花氤氲芬香,在我心中永远保留。

【篇三:我的写作印象】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和蓝天,比海洋蓝天更宽广的就是人的思想,思想的足迹永无止境。

很多同学害怕写作,总以为那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其实不然,写作其实是容易而又快乐的。你看,将一词一句汇聚成段,再将段落连缀成篇,这就是写作。只是在连缀时,我们要花一些心思,否则,拥有丰富内涵的中国汉字在你的面前就只能生硬地挤在一起,无论如何也无法给人以美感。

会写作的人,一定是一个会观察生活的人。他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好奇心,凡是能够触动他们的都会被记录下来,形成拥有生命的作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我们不去留意,失去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会让记忆的长河枯竭。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确,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探寻广袤的世界,获得丰富的知识,所以读书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读书也是很讲究的,初读只能了解大概,再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遍,我们则可以去伪存真,吸取精髓。自己写作时,自然能吸收别人的优点进行灵活运用甚至创新了。

写作是一件长期积累的过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随时摘录名言警句,随时记录智慧火花都是很重要的。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不忽视句子、片段的仿写以及每一次针对性很强的作文训练,每一次都认真地完成,这样,我们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最后,我还要谈到修改。我们要养成不断修改习作的好习惯。一个错别字、一个病句乃至一个标点都不要错过,更何况文章的选材、构思、立意、布局、修辞等大问题,都必须认认真真的思考。除了邀请老师指点、同学互阅等方法外,还可以采取诵读法和搁置法,以及适合自己的其他方法。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我个人对写作的短浅认识就这些,归根结底其实就一句话:“写作,其实是自己的事。”

热门推荐
1端午节包粽子
2我是一片小树叶
3手机
4龙的精神
5最难忘的一天
6开心的一天
7雷雨读后感
8母爱
9开在心中的花
10万事始于礼
11真的不容易
12
13那段自由的日子
14爸爸的爱
15山林中的语文
16的作文
17论流行与永恒
18党啊,我为你骄傲!
19感动瞬间
20为我喝彩
21手套里的母爱
22一场雪
23遇见
24金色的秋天
25落叶
26童年糗事
27星空下的遐想
28我的端午节
29爱唠叨的妈妈
30我和父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