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旁观者清的作文

【篇一:提醒自我】

古人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提醒别人时往往是容易的,但能做到时刻提醒自己的人又有多少呢?

曾有个老太太在马路边观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那儿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的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那面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过来,老太太又给予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从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觉得或许是自己错了,开始怀疑自己,便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下仔细查看,然而就在这时,墙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提醒别人时是很清醒,很容易,但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托富勒说:“眼睛能目睹一切,唯独看不见自己。”也有人说:“人往往想尽了办法去改造世界,却从来没有想改造自己。”或许听了这位老太太的悲哀故事,你会认为他仅仅是运气不好,在墙要倒塌时正好来到了这里。但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她对自己再多一点提醒,让自己时刻保持着提醒别人时的清醒,这样的悲剧就不可能发生。

歌德曾说过:“最糟糕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受到了错误志向的阻碍而不知,直到摆脱了那些阻碍才能明白过来。”窗户上的那些污点不正是人们生活中的这些阻碍吗?它使你只看见了别人的错误,而忘记了提醒自己。想要摆脱这些阻碍,你就要清楚地认识到那些污点不是邻居的衣服不干净,而是因为自己的窗户是脏的。

在我们身边,类似于这样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做题时,你常常提醒同学不要粗心时,自己却在简单的计算题上出错;逛街时,你常常提醒身边的人要注意小偷时,自己却不小心丢了东西;看天气预报时,你常常提醒父母不要忘了带伞时,自己却别忽然到来的大雨淋湿……这都是缺少了自我提醒的结果。

人们常常指责别人,却忘掉了自己犯下的错误。正如那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什么旁观者清?很明显,是因为当局者在提醒别人某个错误的同时,又把自己带到了那个错误中。

常常提醒自己,让自己做一个清醒的旁观者。

【篇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都有它不同于他物的独特性,所以正确认识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正认识自己并不容易,所以古希腊人曾把“认识自己”看作人类的最高智慧。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锁一份平和于生命处,然后于人生路上且歌且行,正确认识自己,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假如她没有了解她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自成一家的流浪文学?假如她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三毛?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走出低谷。

一场无名的政治风波,一场文人的明争暗斗,一场无情的人生风雨,使春风得意的苏东坡成为穷苦寒酸的一介书生。然而被贬黄州的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正确认识自我。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如果没有孤独中的自省,怎会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如果没有灭寂后的再生,怎会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千古一叹?如果没有剖析中的成熟,怎会有“一蓑烟雨任平生”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有意义。

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渴望认识自己却害怕认识自己。忠言逆耳,纣王要剖比干之心,连一代圣君唐太宗也差点杀掉勇于劝谏的魏征,殊不知正确认识自己才会活得更有意义。毛遂正是因为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才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陶渊明正确认识了自己,才归隐山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勃正确认识了自己,才勇敢地为滕王阁作序,创作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车轮又滚过了几百年,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担负着伟大的使命,所以更应该正确认识自己。

中国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地认识自己,我们便不再迷茫,向着远方奋力飞翔;正确地认识自己,我们便不再流浪,向着唯一的目标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敢于认识自己,我们会更加激昂,披荆斩棘,奋力去闯!

【篇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做人做事,都看人看事,都不能只看表面,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一叶障目,“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若你想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他所展现出的方面,要看他所交往的朋友,是否良善,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即使本性是好的,也很难不受外界的迷惑。所以想了解一个人就先了解他的朋友吧!

想与贤者交朋友,首先,你自己就要成为一个良善的人,人贵在自省,揭别人的短很容易,但找出自己的错误就很难了,想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就要有被人尊重的资本,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做一叶障目的人,若不能很容易地找出自己的缺点,就虚心请教他人吧!不要争执,不要狡辩,这样只会让人更加的讨厌。

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那么必须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要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用心去感受,感受每一份善意,用心去体会,体会第一点温暖,“吾日三省”就很容易了吧!人无完人,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就只有坚持,每日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才会一点点的做得更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人与交友如此那么做事更应如此。

人生如棋,黑白相同,身在局中,往往被表象迷了双眼,蒙了心,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犯错,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往往我们的目光会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只计较片刻的得失,最终失了大局,输了这局棋,若在此时,能得到局外人的指点,那么我相信,一切都会不一样的,这局棋我会赢得漂漂亮亮。

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不会挠乱我们的生活,不会拖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往往一个善意的提醒,我们会少走好多弯路,洽如唐太宗采纲魏征的进谏,有了开元盛世,齐王听取邹忌的建议,才有了“战胜于朝廷”,始皇帝,也是采取了商鞅变法,才能国富民强,最后“六王毕,四海一”,刘邦有了张良、萧何、韩信,最终打败了项羽,成了一代帝王,他们都是听到了他人的建议最终才成就的人生辉煌,不要盲目的自大,只会害人害己罢了,有时,听取别人的一个小建议,我们可有会的胩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面对各种纷争,如果我们不能做一个旁观者,那么就做一个清醒的局中人吧!看待某种事物,我们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或他人的言论就断定这件事的本质,“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现下,眼见也不一定为织,耳朵听到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身为局中人,我们不能当局者迷,即要听他人的建议,也要有自己的见解,更要用心去感受,双眼也许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但是心不会,保留一颗赤子之心,在迷茫时,不防闭上双眼,倾听内心的声音,它会帮你透过现象,看本质,做一个清醒的局中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是做人做事,看人看事,都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是盲目听从,也不是做个样子,我们要从他人的建议中提取更为客观的建议,取具精华,去具糟粕,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善意的提醒,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清醒的当局者。

热门推荐
1难忘的快乐时光
2学习雷锋活动记
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4你在我心中
5雨中
6未来与过去
7故乡的朋友
8读书真好
9清明祭
10父亲的笑
11我的爷爷
12第一次做披萨
13那一次,我读懂了幸福
14我的秘密基地
15碎片化的阅读
16美丽的吊兰
17这就是友谊
18第一次坐飞机
19生产日期,请你站出来
20我喜欢的小动物
21描写小狗的作文
22春节
23和汤圆一起过节
24这也是一种爱
25难忘的六一节
26我的阅读故事
27给老师的一封信
28钢笔的自述
29永远的鲁迅
30读《探索历史》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