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周刊的作文

【篇一:小采访大学问】

今天中午,萧山日报小记者团邀请了萧报教育周刊的资深记者佳儿姐姐来到劲松小学的多媒体教室,教我们小记者采访和写作技巧。大记者在台上说得滔滔不绝,我们小记者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

采访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它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有面对面采访、集体采访、电话采访等好多种形式。我在当小记者时就采访过几次。

佳儿姐姐说,我们每次采访前要做好准备,列好采访提纲,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采访时要有礼貌,面对面采访时要眼睛注视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采访完了要表示感谢。

佳儿姐姐还说,在新闻稿件的写作上,要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文字精炼优美。听了大记者的讲解,我觉得收获不少,看似小小的记者采访,里面的学问可真大啊!我想我以后会更加好地去采访去写作,当一名优秀的小记者。

【篇二:感恩《中国教师报》】

教师生涯的一路走来,提起《中国教师报》,我真得感慨万千,真得很感谢《中国教师报》的一路相伴,是她教会了我如何在三尺讲台站稳脚跟。

2007年带着几分惶恐与欣喜,我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深知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特别是面对学生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时,我更感觉到了责任的重大。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自己当了一辈子的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凭于老师在语文教育领域的成就,这句话完全是一种自谦,可是对于我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尽管有惶恐,尽管有太多的不安,可是我的教师身份已经注定,我所要做的不能只是担心害怕,而是千方百计要想着怎样去提高,让自己尽快胜任教师这一伟大而又平凡的职业。但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啊,特别是现如今这样一个人心基本被浮躁俘虏的时代,潜下心已是难事,更何况深处僻远的乡村我又该从何做起呢?身边的同事大多以麻将、扑克游戏人生,学校别说图书馆,就是简单的几份党报也是有了这期没那期,这样的一个落后环境,让我再次陷入了苦恼。可就在这时候《中国教师报》悄然走入了我的生命。

从教两年后的一个暑假,我到在城里教书的一个同学那里做客,刚进门同学就很兴奋地给我介绍起了《中国教师报》,并且夸赞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经同学介绍我知道了《中国教师报》是教育部直属的一份中央级教师职业化报纸,也是一份在中国教育界具有影响力、对全国教师具有亲和力的教育新锐报纸,她秉承“零距离贴近教师”的办报理念,关注教师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生存状态,全情投入为提升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服务。“为教师说话,让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是这份报纸的最大特点。在同学的帮助下我也订了一份《中国教师报》。时隔几年,我仍清楚地记得拿到第一期报纸时候的情形,当《教育家周刊》、《教师生活周刊》、《教师论坛》、《班级在线》、《现代课堂周刊》等栏目映入我的眼帘时,心中的那份喜悦真得难以言表,那份高兴劲是任何物质性的享受所无法替代的,因为我的工作实际缺少的就是这些理论及实际的指点,从那天开始我迷上了一盏孤灯的生活,一边如饥似渴的阅读,一边不停地做着摘抄笔记,还一边设想着最近的教学或管理该如何入手,时而掩卷深思,时而会心一笑,我的的确确被《中国教师报》的魅力征服了。

因为《中国教师报》,我的教学水平及教育管理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我发现自从有了这份报纸,我的工作目的性更强了,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当年的那种困惑在这里得到了解答,当年的那份恐惧在这里转变为了自信。《中国教师报》不仅给我带来了福音也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我一直坚信好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好的教育。

刘冬冬是我去年接手的一名转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不理想,更麻烦的是他的性格过于倔强、暴躁,很难与同学相处,有时候竟然还能与任课老师发生顶撞。这样的学生我真是第一次遇到,应付他的经验一片空白,可他已经坐在班级了,我总不能把他赶走了事啊,可是这样的一名同学我究竟该如何说服教育呢?正当我陷入苦恼时,新的一期《中国教师报》把我带进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这期的《教师论坛》叙述了一位老师的类似经历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文章详细剖析了这类学生的习惯特征及心理因素,其中最受用的一句话就是:找准病根付出十二分的耐心。想想我自己,只是一味的苦恼,既没有弄清他成绩落后,脾气暴躁的原因是什么,也没有付出足够的耐心去帮助他,这样怎能解决好问题呢?是啊,面对问题怨天尤人而不用心观察这不正是很多人习惯的通病吗?正是这句话唤醒了我也帮助了刘冬冬。

有了《中国教师报》的陪伴和指点,我不敢说自己在教育上取得了真经,可是一份扎扎实实的收获却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相信有《中国教师报》的陪同,前方的路我会走得更加平坦!

感谢有你,《中国教师报》!

【篇三: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最喜欢的书叫《微型小说选刊》。这本书里面,有很多丰富的文学知识呢!而且,它还给你分好了类。比如说有:大家手笔、人海瞭望、社会大千、成长足迹、超级想象、职场商场、人与自然、打工世界、战士足迹、今古传奇、经典回眸、国外珍品、创作园地……所以我非常喜欢看它。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的话,那还得从一天偶然的小事说起。

那天,我在家里写完了作业,闲着无聊时,就想随便找一本书看看。当我从书架上拿起《三国演义》出来看时,突然不知什么东西掉到了地板上。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本很薄很小的书,书的大小差不多只有我上一、二年级用的小字本那么大。当我好奇地捡起时,《微型小说选刊》这六个字就跳进我的眼里。当时我想,还有这么小的书呀,看看里面有什么再说,反正我原本想看的《三国演义》也看了好几遍了。当我读到微型小说里面的内容时,我顿时惊呆了。那里面全部都是我喜欢的文章呢!而且还有名家点评讲解。

从那天起,我就喜欢上了它,以至于到向塘外婆家玩时,还把九十年代出版的全都搬回南昌了。每晚我都是一边洗脚时一边看,水都洗凉了还不肯放下。妈妈每次看我这样,就笑着说,“你的微”真让你着迷呀。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每月都吵着买“我的微”,我还发现现在还增添了《金故事微型小说选刊》,在那里面也有好多好故事。

《微型小说选刊》真好看,虽然它现在是半月刊,但我更希望它是周刊,也希望它里面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些!

【篇四:用爱诠释“苹果”】

手中抓着一台苹果手机,指尖轻轻触点那光滑的屏幕,页面快速地更替。精准创新的手机使用,让我想起了与苹果同在的乔布斯。

乔布斯曾是一名孤儿,婴儿时期被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收养。可能正是因为他曾被遗弃的经历,使得他成为一名有极强的控制欲,仿佛只生活在自己主宰的世界里的独行者。

“成功者往往是孤独的,寂寞的。”内心缺乏了生父母的爱与关怀,15岁的乔布斯开始抽大麻和迷幻药,算是干尽了普通人不敢也不会干的事,并且成为了一个嬉皮士。就是这么一个曾经颓废的孤魂,如今却站在电子科技的浪尖上。

几乎没有上过大学的乔布斯1972年高中毕业,在四年后,与沃兹尼艾在自家的车库内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或许很多人都想知道如今轰动全球的苹果电子产品为何称作“苹果”!这倒是有一段滑稽的故事:

乔布斯于15岁之时虽说是自暴自弃,十分不堪,但他内心依旧存留着对宗教神明的信仰。他信奉禅宗,并坚持素食主义,相信只吃水果和蔬菜就可避免产生体味,以致他一周才洗一次澡,经常邋遢得让人受不了。当时乔布斯最喜欢的水果便是苹果,便因此得名。

中途离开苹果的乔布斯于1996年,重新回归苹果公司,并在一年后担任首席执行官,同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09年被财富杂志评为这十年美国最佳CEO;同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乔布斯从禁锢的地下室中摇身变作站在巨人肩上俯视世界的一人。

外人看到的仅仅是这些?一些光环闪烁在他的身边?如果只是如此的话,他的人生也太无趣了。其实乔布斯并非完美,光鲜耀眼的背后,却藏着另外一个阴暗的他——自私、冷漠、固执、矛盾,习惯谎言与背叛,兼备强横与脆弱的心。强颜欢笑的乔布斯,他的内心,有那么几个角落甚至大片大片的地方潮湿,霉变。或许他应该对人生的坑洼致谢,因为有这些的“帮助”才能映射出他如今的成功。

苹果软件和硬件的完美之处,与乔布斯的个性休戚相关,可以说全然不可分割。他渴望完美,并试图追求完美。所以他常常令周围的人感到愤怒与失望。甚至连外界人也听说过不少他固执、苛刻的个性,无论对谁也是那种态度。

当《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对他进行最后一次采访结束时,终究忍不住内心的疑问,悲伤地问乔布斯,他20多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为何在近两年竟主动要求作者帮他写人生传记,且对自己如此开放、信任。他却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能理解我做过的事。”

的确如此,作为一个父亲,的确有责任让孩子们知道并能理解自己。在乔布斯胰腺癌晚期的时候,他要不是病得无法行走,他说过他依旧会到公司去,为苹果继续出力。

乔布斯,从对电脑的痴迷到挚爱。从一名遭人唾弃的小混混,到改变世界,世人皆感激的科技尖端人物,史蒂夫·乔布斯用对“苹果”的爱诠释了一个奇迹。

感谢您!风云人物——史蒂夫·乔布斯。

【篇五:黄金时代观后感】

纵观萧红的一生,在这部电影里,刚开始竟有轻松之感,越看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地沉重起来,到后来竟有一种病态的美,既是那样的悲惨,也充满了波折的戏剧性。

萧红的父亲在她中学未毕业的时,就把它许配给了汪恩甲。可她受不了有恶习的汪恩甲,这个不求上进的瘾君子给不了她安全感和未来,相对比陆振舜,萧红越来越欣赏她的这位表哥,于是他离家出走,本以为可以从此和陆振舜获得幸福,没想到这一些都是骗局,陆振舜抛弃了她,回归了家人的怀抱。

“曾以为坚不可摧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仿佛北平寒风一个随意的吹拂,便使其化轻易为齑粉。”萧红又找到了汪恩甲,两人开始同居。谁知骗语接二连三上门。有身孕的萧红与汪恩甲在旅馆欠下数额食宿费。此时汪恩甲一去了无音讯,留给萧红的,只是无尽的折磨与痛苦。

无奈萧红只好写信向文艺周刊发出求救信号。

她写过一首这样的诗歌: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

“二萧”最终还是见面了,萧军很快发现这不是一个寻常女子。“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我必须不惜代价拯她。”

那时的他绝对想不到。正是他这所谓“大男子主义”,使相爱着的两人变得不再“合适。”

我想萧红一定是爱他的,东渡后的萧红仍对他念念不忘,那足足35封长信就是最好的见证,可萧军早已不爱她了“爱就爱,不爱便丢开。”萧红可以用连自己都觉得可笑的借口为他辩护,他却冷笑,在萧红病重时,端木不知去向,身边有骆宾基,但她却还深深思念着萧军。“我爱他,今天还爱……”

端木在娶她那一日。红豆赠君。“我只想过正常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只有相互谅解,爱护,体贴”。可端木给不了她安全感,重庆被日军轰炸那一日,端木不在她身边,反到是骆宾基始终握着她的手“不要怕,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萧红在病重时对骆宾基说“我早就该和端木分开了,我要回家乡去,你不要为我担心,我不会在这个时候死的,我还有《呼兰河传》第二部要写,我会好起来的。”然后,她冲着骆宾基说:“骆君,到那使你肯娶我吗?”骆宾基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深知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了,她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在和这个她挚爱的人世间,委婉的道别罢了……

萧红向文艺周刊发的求救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曾经有过少女梦想,美丽和青春,可如今这一切都毁灭了……也许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应该有温暖的爱……”

【篇六:这就是我】

我今年九岁,有一头短短的、乌黑发亮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下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有一张黑黑的方方的小脸蛋和两只大大的耳朵,一个小小的翘鼻子下面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我爱穿牛仔衣和运动服,虽然个子不高,但我酷爱运动。我爱看书,一些《三十六计》、《寓言故事》、《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课外书我都百看不厌。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厚厚的《作文大全》,我爱不释手,马上回到房间仔细地读起来,连晚上做梦都梦到它呢!除爱看书,我还有很多其他优点。我好静,上课认真,能积极回答问题,我还爱写作文。去年,我们班主任贺老师推荐我当上了湘潭日报小记者,我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积极投稿,终于不负重望,我的文章上报了,我好高兴!经过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不断的努力,我喜报连连,小记者周刊已发表四篇作文,这更激起了我写作的浓厚兴趣。虽然有点成绩,但我还会加倍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当然我也有很多缺点,如字写得不好,学习有时不够自觉,作业粗心大意,还爱长时间看电视,这些其实我很想改正,可就是一下改不过来。哎,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我再努力改正吧!

瞧!这就是我——一个可爱还有点顽皮的小孩,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篇七:一场没有结果的单相思】

追星,在很久以前,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不理解那些人为什么要追星,喜欢了一个只知道他名字,而他却连你的存在都不知道的人,明明知道你们之间的距离,说近也就一屏之隔,说远可是十万八千里。所以真的很不理解。

直到那一次,一切都变了!

上小学期间,我最爱周六晚上抱着电视看《快乐大本营》了!那段时间快小升初考试了,但还是放不下电视。有一期节目,来的是一个新出道的中韩组合,出道一礼拜就红遍整个内地,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他们第一眼,就觉得他们很不错。尤其那礼貌的深鞠躬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后来就查他们的资料,听他们的歌,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分不清楚他们十二个人,为了这我还专门把电脑显示屏保换成了他们,每天一盯就是一俩个小时,到后来对他们越来越熟了,就算光看眼睛或者听歌曲都能分辨出谁是谁。

上初中后,追星更厉害了,买了数不清的周刊,为了买他们的周刊,每天都要从早餐钱里省出来,慢慢的,就像上瘾了一样,每天都想了解他们的动态,所以就找妈妈给我买手机,可是妈妈却说只有考试考好了才能买,就这样为了手机,我那一段时间拼命的学习,终于,考试了,考的出其的好,是我初中三年里最高的成绩,我也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手机。

尽管在有些时候会很苦,会很累,但是只要一想到他们,就什么烦心事也都没有了,又跟重新充满了能量一样,觉得他们就是我想要去努力,去拼搏的梦。

很多人,都很讨厌和排斥我们这些追星族,说我们不务正业。台上唱歌的都是疯子,台下欢呼的都是傻子,这是我姨妈对我们这些人的评价,我也只能苦笑一下,说:“你不懂!”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那次,有一个男生指着我鼻子说我整天不好好学习,除了EXO还是EXO,把他们看得比爸妈、朋友都要亲,可他们知道你是谁吗?我沉默了,耳边一遍遍回荡着那段话。对啊,他们知道我是谁吗?他们在舞台上光彩夺目,而我在茫茫人海中却毫不起眼。

仿佛被骂醒了一样,不再整天抱着手机了,我要把他们装进心里,努力去学习,为了实现以前那些疯狂的幻想,总有一天我不再是茫茫人海中不起眼的一个,我要以一定的实力仰首挺胸的站在他们的身边。我想以后,去看一场他们的演唱会,去走一遍他们走过的路,去他们去过的地方。

追星,只要把握住那个度,就可以使他们成为我们追梦路上的动力,毕竟,谁的青春不疯狂,等以后老了,坐在摇椅上,回忆着那段时光,嘴角会不住的上扬。

热门推荐
1以早为话题的作文
2今夜月儿圆
3新学期,新打算
4在聆听中成长
5收获告别
6向日葵的日记
7躲在草丛里的星星
8中国梦,我的梦
9小熊过河记
10游泳趣事
11时思基地实践活动
12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13遇上碎片化生活
14记一次游戏抢椅子四年级作文
15我为祖国点赞
16自编童话故事
17我的妈妈作文
18爱祖国
19陌上花开,彼岸花落
20做人从向往天空开始
21寒假趣事作文
22第一次摆地摊
23学会微笑
24给自己一个微笑
25火车上的年味
26一封家书表孝心
27考试的启示
28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妈妈的爱
29假期泰山游记作文
30新学期新梦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