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看新闻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的学习】

随着现代化生活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碎片化了。本来是要耗费一上午或十几个钟头要做的事,现在可以分散开用一些空余时间来干,而那几个小时,就可以用来干别的事情。例如,你想要偷懒,下馆子吃饭,但又不愿出去,便可以叫外卖。而原本要在店里干等着的时间你就可以用来看书或是干别的事情,等饭送来了吃。

这么做,就把吃饭的时间给碎片化了。本来一件事被分开,成了两件事。原来是买——-等————-吃;现在成了买——-干别的事、等——-吃。

对于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人分成了两派:一派说这样发展下去很好,方便了人们又创造了新的职业;但是也有人说这么做反而使人退化了。你想,在石器时代,人类可是用石头和木棍与猛兽搏斗的,但是现在发展了,进步了,人类的身体都被内些高科技产品惯得弱不禁风,甚至看到汪星人都会怕,岂不是从大自然的角度退化了一大截?这两排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以会有不同的见解。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碎片化的生活。但是这个角度太大了,得缩小一点儿。我是一个学生,那么就从碎片化的学习开始说起吧。

学习,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在上面才学得好。很多人都有疑惑:学习是怎么进行碎片化的呢?首先,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空余的碎片时间,比如搭乘地铁时、等待某样东西时、甚至上厕所时,都是些碎片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那么,这些时间里你不妨可以掏出一本英语词汇手册来背背;或是多看看名著,背背古诗,是时间不浪费,就是用碎片时间来学习。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要你在一个十分嘈杂的环境里学习,你是否能专心呢?若是连心都静不下来,谈何学习啊。因此,把学习碎片化在文科这里能否行得通,要因人而异。那么如果是让你做数学呢,显而易见就更不行了。所以,把学习碎片化,得量力而行。

大家可否知道,学习除了一些基础学科和一些需要考试的学科之外,还有分支。比如看新闻就是另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社会上的知识。以前,看新闻除了电视机,就只有报纸。但是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手机现在也都具备看新闻的能力,在以上所说过的碎片时间里,看看新闻,并在脑内思考,也是一种更容易的用碎片时间学习。

其实,这些能很好利用碎片时间的人,都是一些了不起的人。在《哈佛大学凌晨四点半》中,有许许多多的对那些学生的描写:‘但当你走进美丽的哈佛校园,置身于晨曦中,只见湖边、路边,许多学子在聚精会神地晨读着;当你走进藏书逾千万册的哈佛大学图书馆,只见每间阅览室都灯火通明,每个座位上都坐着认真看书的学子?他们没穿华丽的服装,更不见四处游荡,有的只是匆匆的脚步,坚实的写下人生的篇章。’‘如果你走进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唧唧喳喳的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披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做笔记。即使是用餐时间,哈佛学生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可以说,哈佛的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用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这些哈佛的高材生们,正是好好的利用了碎片时间来学习,是完美的榜样。

所以,我个人认为,碎片化的生活有利有弊,主要是看你如何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和用它们来干什么。如果用来学习,那一定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篇二:身边有特点的人】

【我家的“小问号”】

作者:黄雨馨

我的表妹叮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问号”。她什么都好,就是问题太多了。无论碰到谁,就向别人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准把你问得头昏脑胀,你们不信的话。听我来讲讲吧!

她有一张胖嘟嘟的脸蛋,一双月牙般的眉毛,下面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小眼睛。高高的鼻子下,有一张好问的小嘴巴。

记得有一次,我和叮当独自在家玩耍,我们正玩得开心。突然,她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姐姐,我们是怎样生出来的呀!”我想了想说:“精子和卵子结合以后,妈妈的肚子里就有了我们。”叮当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小脑袋,又开口了:“那我们要在妈妈肚子里呆多久呢?”“这……这个吗?”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我低头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答案。“大概十个月左右吧!”叮当依然不饶,继续打破沙锅问到底:“姐姐,精子和卵子又是什么呢?”“哎呀!”这小家伙是在叼难我吗?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个嘛,我不知道。”“好吧!”话音刚落,我不禁松了口气,可看到叮当一脸坏笑地看着我,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她又开始了,我只能好好回答。谁叫她对什么事都很好奇呢?

这就是我的妹妹——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问号”,满脑子都是问题,你们喜欢她吗?

【闪亮的“小智星”】

作者:陈轩涵

在我周围的人当中,我最喜欢的人是我们院的刚刚。他今年10岁,人称“小智星”。在一小小学四年级二班读书,刚刚长得黑黑的,瘦瘦的,两只眼睛烔烔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要问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其貌不扬的孩子,还是从去年冬天说起吧。

去年冬天,院里搬来一位哑巴爷爷,还有他的女儿。全院人都十分关心他们。一次,哑巴爷爷的女儿要出差两个月左右,可她非常不放心,因为哑巴爷爷最大的问题是听不到客人的敲门声。家里来了人,就是敲破了门,他也听不见,因此耽误了许多事。

后来刚刚想了想想出了好办法。

刚刚买了个气球,找到一个钢丝套和一根白线,他把钢丝套固定在门框上,白线的一头系在气球上,一头卡在钢丝套把气球放在了写字台边上。爷爷一看气球动,就知道有人来了,忙去开门。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耽误过事。

我喜欢刚刚,愿这颗闪亮的“小智星”永远发光。

【我们班的“热心肠”】

作者:林航羽

在我们班,有一位助人为乐的“热心肠”。她的脸长长的,一头乌黑的长发,下面长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小小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甜甜的嘴巴,旁边还长着一对小巧玲珑的耳朵,真是漂亮极了!

这位“热心肠”的性格和颜悦色,在教别人时,尽管别人听不懂,她也会慢慢解释,从来不会生气。

有一天,上美术课时,我忽然发现我忘带马克笔了,于是,我去向别人借马克笔,可大家都不借给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热心肠”说:“我借你马克笔吧!”并主动地把笔借给了我。因此,我们成了好朋友。

这就是我们班助人为乐的“热心肠”,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位“热心肠”。

【“新闻精”爷爷】

作者:林靖茹

一提到新闻,我就想起了家里的“新闻精”爷爷。

我的爷爷个子高高的,身型瘦削,身子骨啊,像木板一样坚硬。他有着像太阳一样金灿灿的头发,一双水汪汪的小眼睛,散发着知识的光芒,他还有着一双粗壮的大腿,走过了山山水水。

我爷爷的性格非常古怪,你若不让他看新闻,他就会怒视着你,如果给他看新闻,他就会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当弟弟不在家的时候,爷爷就是电视的掌门人。

我记得有一天,午饭时间到了,爷爷一个人在房间里看新闻,奶奶叫爷爷出来出午饭,一连叫了三次,爷爷就是没有出来,奶奶有点火冒三丈。我就对奶奶说:“先别叫爷爷了,让他再看一会儿吧。”奶奶皱着眉头无奈地说:“好,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很久,爷爷还没出来,奶奶把筷子往桌上一拍,嘴里一边念叨一边走过去打开房门,让爷爷马上出来吃饭。爷爷嘴里虽然说马上出来,身子却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看新闻。我怕爷爷奶奶两个人吵起来,只好把饭端进去让爷爷一边看新闻一边吃完饭。

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有时只想感叹:“哈哈,我这可爱的“新闻精”爷爷!

【我们班的篮球高手】

作者:林宇凡

他是我们班的篮球高手,他身高很矮,不爱笑,每次一下课他就会叫上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去打篮球。

他喜欢一个人打好多人,可是每次都会输,他只赢过一次,有一天我们班全部的男生来玩篮球。他只选了一个男生为队友,我们开始比赛了,刚开始他跑到我们人群中,我们根本看不见,可他居然不传球给队友,用了一招三步上篮突破了我们的重重围堵,轻松进了一分。

第2场比赛开始了,我们边传球边跑,他们跟本拿不到球,等传给我的时候,我人已经在篮框下了,我果断把球投了出去,篮球在篮框上转了一个圈,进入了它该进的地方。

第3场比赛开始了,这一场是最终决赛了,我们两队的比分不分上下,比赛进入了僵持,在比赛时间快要到的时候,他们俩又抢到了球,我们赶紧围上去抢球,他一个转身绕过了我们一个人,又一个假动作,把我们剩下的几个人都骗了过去,最后轻松一传,他的队友轻轻松松把球投进了,比赛结束了,虽然我们队输了,但是我们心里都很佩服他。

这就是我们班的篮球高手,他虽然没有高高的个子,但是他的篮球技术却是我们班最棒的。

【运动小健将】

作者:陈法旭

陈明轩是我们班上的运动小健将,他身高比较矮,平时喜欢穿上深蓝色的球服。每天都要练各种体育项目,比如:跳高、跳远、打篮球、跑步等,都不在话下,他最擅长的还是打篮球。上学期我们到鹿城实验小学参加比赛,他每天放学都会练习篮球,做好准备,打别的学校的篮球队。陈明轩神气十足的上场了,我们先热身,再开始比赛。热身好了以后,比赛开始了,谁都有可能会输,现在我们队非常紧张,我们发球,发好后,陈明轩现在持球,他投了个三分球,我心想:“这球会不会出界啊”结果球碰到了篮框,没有进。我迅速抢了过来传给了陈明轩,最后陈明轩一个三步上篮,球进了!

这就是我们班的打篮球年级段第一名的陈明轩。

【篇三:碎片化的时代】

繁华的都市夜晚,黄浦江边的夜景灯火阑珊,你是否知晓其实我们的生活早已被碎片化布满。那些夜景的美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电脑科技的高速发展操控着灯的绚烂……

的确,随着20世纪末的电脑发明,到21世纪的电脑盛行,电脑显然已经将我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了。在众多一般家庭里,家家有WiFi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购物,读书,看新闻,甚至学习。在众口难调的当下,碎片化有了很大的可取之处。

欧阳修曾说过:“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利用碎片化时间写出了值得反复诵读的文章与诗作。

再以看新闻为例,过去的人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甚至没有电视,只能依靠纸媒即是报纸阅读来了解周遭近况。直至今日,生活的碎片化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当下的政治实事,更有网络新闻为读者建立论坛,提供他们热切讨论的空间。相信现在的下至幼儿,上至七旬老人都会使用手机看新闻,比起纸媒更加方便快捷。

可碎片化真的各项兼优吗?我想这不尽然且不实事求是。碎片化的新闻比比皆是,他们铺天盖地而来,试问你所见的新闻是否已被添加了赘述,成为肤浅的代表,你自己都不明了。新闻客户端会为你提供热搜热点,但这时候便显得像是一个菜市场,没有态度、没有风格,阅读体验很差,呈现了碎片化的特点。

反观纸媒,时常可以看见具有深度的报道,最后还会注上编辑姓名,以供提出异议。报纸是解释性报道的代表,通常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许多爱读报的老人都喜欢剪下有用的一块,粘贴收录,类似于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好材料那般,因此它是能与信息并存的一大文体。

字典中,碎片化的含义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碎片化时代即是指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

在我看来,尽管当今的信息碎片化弊大于利,可这也正是社会进步的过度趋势。只有通过大众不断改善,不断修正,不断避免,才能使得网络上不再有不负责任的言论出现,进而令碎片化的信息成为与纸媒并肩的工具。

【篇四:时髦的奶奶】

“聪聪,赶紧来帮我下载个游戏。”这一听估计奶奶又发现了一个新游戏,一个老人家为什么要玩游戏呢?原来奶奶看到很多人不是对着电脑就是捧着手机,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魔力怎么这么吸引人。于是她特意买了个新的智能手机让我和妈妈告诉她玩手机。

其实在智能手机还没普及前奶奶就学会了玩电脑。刚开始不会打字只能告诉她点击浏览器看新闻,玩玩网络斗地主之类的网游。慢慢的她不满足于不能挑选地看新闻了,就让我教她打字。我就承担起了这项“荣幸而又艰巨”的任务。首先得从拼音开始学起,奶奶很好学,每天她就戴着那副老花镜对着电脑不停地练习,慢慢的她就能用她那“一指神功”在键盘上敲击出一段文字了,奶奶乐得像个小孩子一样,每天等我放学回家就向我展示她的成果。虽然现在奶奶可以灵活地操作电脑并不用看键盘敲击出文字,但她还是惯用她的“一指神功”敲击键盘。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奶奶也“喜新厌旧”不再对着电脑看新闻玩游戏了,用上了大屏幕的智能手机,但她的“一指神功”一直没有丢。不过现在是“一指神功”在手机屏幕上写字。“微信,QQ……”一般人还不一定能操作得这么熟练,并且她还带出了一个“徒弟”,那就是我的爷爷。爷爷在奶奶的带动下现在也用上了智能手机玩微信、看新闻、斗地主……有时候他们俩会用手机在网上同桌斗地主,经常为谁出错了牌争得面红耳赤……

奶奶喜欢逛街,经常和妈妈逛街,还顺带捎上我,试穿的时候经常询问我“好不好看啊……”最近迷上了逛淘宝,手机上下载了个“淘宝APP”没事也会逛逛,至于如何买东西正在向妈妈努力学习中。

奶奶很潮,前段热播的电影“复仇者联盟3”钢铁侠的饰演者被她冠上了“小鲜肉”的称号,真可谓紧跟时代的脚步啊。

闲暇之余爷爷奶奶会跟团出去旅行,出发之前她会“做功课”——用手机百度所到城市的背景,旅行中她用手机拍照记录下和爷爷出游的足迹,发发朋友圈,时不时还跟我们视频聊天。回到家她还会跟我们讲他们旅行中的趣闻,特别是每个地方的历史,奶奶真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

这就是我时髦的奶奶,你喜欢吗?

热门推荐
1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2咦,真有意思
3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少年
4军训的一天日记
5精选最喜欢动物
6童年的乐趣
7酿造永恒
8西天取经
9同一种力量
10请感性
11谁不说俺家乡好
12我的妈妈作文
13爸爸,你是我的魔术师
14雨露
15一张旧照片
16致人类朋友的一封信
17我与书的故事
18简单的温暖
19妈妈,我想对您说
20爸爸,我想对您说
21跨过成人门
22我爱你冬
23做家务
24金鱼的生命
25我爱家乡的掌起公园
26飞毛腿――小王
27这就是我
28书我的良师益友
29碎片化的我们
30寒假开学第一天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