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玉带林的作文

【篇一:玉带林中挂――读《红楼梦》有感】

提到《水浒传》不难想到一百零八将,谈及《红楼梦》便会想起女子。在《红楼梦》中的女子有相同之处,按宝玉的说法:“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让人看了清明。”因此,《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以宝玉的眼光来看,都如水般可爱。但是黛玉却与之不同,她表现的是一种独立独行的女子形象。

记得有个老师曾问我:“你难道没有听过女子不读红学这一说法吗?”说实在的,当时懵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想,抑或是《红楼梦》中的女子的命运多半都太悲惨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我觉得既然是名著,必然有可读之处,男女都适合。况且在曹雪芹笔下的每个女子都各有千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玉带林中挂”不难猜到这写的是林黛玉。在没接触《红楼梦》时,在我脑海里的黛玉是一个非常柔弱的女子,泪似乎随时可以看见,觉得她应该被人疼。不过读了《红楼梦》之后才发现我之前的认识是片面的。

黛玉是一个孤儿,虽然寄居在外祖母家,但毕竟是“外人”,再加上她那清高,刻薄的个性,让她在贾府备受冷落。唉,难怪她的泪总是不断呢!因为这样,她把她一生的幸福与快乐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可是木石姻缘终比不过金玉良缘,她的梦想注定无法实现,泣极而亡,这种归宿虽很悲惨,但是是必然结果。她前世就不应该说用眼泪去报答宝玉,也许结果就不至于这样了。

其次从自尊与自卑的角度来讲,黛玉在贾府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自尊,她随时随地用尽心思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她的这一种性格的形成与她的身份处境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在封建社会中,“外孙女”只是外人,她在贾府只是一个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的孤儿,所以她感到无比的自卑。而这种自卑的极端表现在行动上就是自尊。

木石姻缘牵绊着黛玉,让她今生与宝玉擦肩而过。当你的泪水从你的脸颊落下,落到火红的薛涛筏上,化作你无尽的诗情。你很有才学,在你的诗中流淌着你对爱情,生命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流淌着你带着淡淡哀愁的希望。再一次静静的,细细的品读你,我看到了你弱柳扶风的身影在风中有几分动人,尽管你的泪水依旧,你的惆怅依旧,但我真的很希望看到你嫣然一笑,笑得如此的释怀与灿烂。我更希望不仅仅是你在风中,宝玉也能在,你们两个人能在一起开心的打闹。

唉!想必这结果得等再世曹雪芹来续写了,否则这也许永远只是心中的一个梦,不过我愿意编织这个梦,终相信有一天黛玉能与宝玉再续前世的姻缘。

【篇二:最是沧桑起风情】

手捧一册古卷,燃一抹檀香,晾一盏香茗,看书中以山为舷,载那时的人烟,用千江月的光线,时鼗阅,天地鉴。风云作砚,一划一重天。

用一种空灵的心境漫步于书中,恍若一场奇妙的际遇。

初识《雨巷》,便仿佛像那丁香般的女子,眉宇是化不开的愁怨,凄清又迷茫。撑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踏一双沉重的木屐,在蒙蒙雨汽中,在悠长雨巷中寂寥又凄婉地彷徨。当时戴望舒究竟是怀着怎样复杂的思绪,于南国的尺水深巷中,静静写下这篇《雨巷》?愿他得偿所愿,果真逢着那丁香般结了愁怨的姑娘。

用一种缥缈的心态漫步书中,仿佛美成书中的剪影。

涉猎《红楼梦》,聆听黛玉的《葬花吟》,一缕香魂如泣如诉。“花谢花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啊,你一介弱女子,正当是“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年纪,怎的就只身进了大观园呢?扛一香锄,帕掩了落红,边又发出“明年葬侬知是谁”的感慨。你那多愁善感的性格又怎适合在尔虞我诈之中生存呢?你寻寻觅觅,不过是盼望一个美好的归宿,但在那大观园中,有太多的羁绊。“可堪咏絮才”终是“玉带林中挂。”你最终寻到的,也不过是红楼那一凄婉的梦。当时曹芹写下这一旷世奇书时,又何尝不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用一种哲思的心境漫步于书中,仿佛成就了一位文人的豁达。

探秘《瓦尔登湖》,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瓦尔登湖隔着如许烟波的岁月,澄明而透澈,它是神的一滴,它是大自然的情有独钟,无可比拟。时隔多年,瓦尔登湖成为了多少人梦遗落的地方。湖上氤氲的水气,加之啾啾的鸟鸣,甚至于飘摇的水草,都已是幻影。何处再寻觅如此的风景?梭罗一点点描述出瓦尔登湖,但那纯净的“一滴”,也已随他逝去,留给我们的,不过一点遐想。那是缥缈孤鸿影,故景不再。

书中,多少文人逸士由心而发的深情;书中,多少沧桑古城的遗迹;书中,又有多少春风不解的风情?书,你永远都是那一季沧桑。最是沧桑起风情!

【篇三:我与书的邂逅】

每当我翻开泛黄的书页,嗅到细微的书香,欣赏灵动的文字时,我那焦躁的心就会平静下来。书,是我生活中的调味剂。

八年前,我与书形同陌路,空有“无缘见面不相识”之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懵懂的我渐渐开始接触那些具有“香味”的方盒子。我也从那时起打开了书的大门,进入了自己的童话世界。

小学一二年级时,童话故事是那样的诱人,在那些故事里,我仿佛身临其中,有时我会为白雪公主的不幸而伤心,有时我会为丑小鸭的蜕变而破涕大笑,有时我还会为阿凡提的机智而拍手叫好。

到了五六年级时,一些更丰富多彩的书走进了我的生活,《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古籍,这些可都是陪我度过黑夜的好伙伴。我欣赏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向往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七十二变,“玉带林中挂”的林黛玉柔情中带着一丝倔强,然而含泪葬花却是你凄婉的结局……

而现在,我喜欢上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书籍,鲁迅的《狂人日记》向我再现了旧社会“人吃人”的悲惨局面,从而让我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看到了保尔可歌可泣的一生,哪怕双目失明,纵然下身瘫痪,他还用自己的笔做着斗争。

现在的我与书有着不解的情缘,如同鱼之有水也。

幽幽书香,拂尘而来,我与书,就构成了整个世界。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而我与书就像轮回前世的恋人,易结不易解。

书籍,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点亮了我的精神世界,让我为你弹一曲高山流水,来纪念我们这普通又不平凡的邂逅。

【篇四: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没错,她就是林妹妹。

书中描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不仅如此,宝玉还送她一妙字——“颦颦”。可想而知,她是如何的美丽动人!

她的人生是极其不幸的,幼时就失去了母亲,而且她自小体弱多病。而当她的父亲也离她而去时,她的心就像在冬天被淋了一盆冷水,冰冰凉凉的,将所有人都隔离在心之外。而大观园的出现是黛玉人生的转折点。

世人常说林黛玉孤僻、高傲、刻薄……常用“小肚鸡肠”来描绘林黛玉的敏感和脆弱,在我心里,并不是这样,因为她寄居他人篱下,所以不敢过多说话,害怕他人不乐,十分敏感、脆弱。当她看见了贾府的荣华富贵,想到了自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而后将会有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才有了人们口中所说的刻薄。

黛玉有她过人的聪慧和文采。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时,总是艺压群芳,无不体现出她的诗人气质。黛玉虽然吟诗作文无人能比,可她对宝玉的不求上进却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处处暗中帮助,当元春省亲姐妹们吟诗比赛时,黛玉又偷偷地帮助宝玉蒙混过关,这也表现出在黛玉对封建社会的鄙视和厌恶。

黛玉是受宠的,在贾府得到贾母的呵护;黛玉是幸运的,在贾府得到宝玉的爱;黛玉是幸福的,能得到薛姨妈的关爱……

提及林黛玉,必想起《黛玉葬花》中的《葬花词》。她将自己暗喻成花,比如:“花开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些正是她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和无能为力。“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也写出自己在贾府每天都要应对别人的冷落和抵赖。“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洁身自爱,追求爱情的忠贞不渝。可她一个弱女子终究抵抗不了封建社会家族势力的逼迫,真真可怜!

她的这一生一世,华丽而至,却终究没能逃出死亡的大门,当我细致的去品她的一生时,突然发现很是压抑,没有无忧无虑,只有长叹短惜!

热门推荐
1那熟悉的背影
2校园美景
3预备五分钟
4生活需要停留
5有时我是疯子
6我家的“游戏迷”
7玉兰花
8夏日的荷塘
9小蜜蜂赴宴
10致敬最美逆行者
11你快乐吗
12铭记心中那份爱
13一路有你
14神奇的鸡蛋
15与母爱同行
16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
17致毕业生的一封信
18黑暗料理的味道
19预约精彩
20与我相伴的一首歌
21这里有我的半命题作文
22做一个卓越的人
23小巷里那个环卫工
24我的同桌
25洗鞋子
26关于走在路上的作文
27大课间真热闹
28生命的灿烂
29诚信
30考试之后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