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做自己的鼓手】
做自己的鼓手,让梦想,在蓝天翱翔。
——题记
“咚,咚,咚……”鼓响,激人心,催人奋进。
做自己的鼓手,不是得意者的骄傲,不是无能者虚伪的掩饰,不是自卑者无力的敲响。做自己的鼓手,是自信者,坚定擂下的,一声铿锵的巨响!
做自己的鼓手,是内心充满自信。战国苏秦,本一农家少年,因立志高远,从一个小山村里走出。一次被拒后,他灰心了吗?不,他做自己的鼓手,擂下催人奋进的一鼓——悬梁刺股,向燕昭王毛遂自荐,终成一代名相,使强秦三十年不敢出函谷关。合纵之计,让苏秦做自己的鼓手,擂下那自信的一鼓!
做自己的鼓手,让鼓声,传遍四墟。李白做到了,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做自己的鼓手,写下了豪情满怀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得到朝廷征召,他又擂下自信的一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逢蒿人”。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逻酒中仙”。这,不是自满,而是“腹藏诗书气自华”的自信。他,擂下了响亮的一鼓,让自己的名声,随着鼓声流芳千古!
做自己的鼓手,给自己打鼓,给他人打鼓。“兵仙”,韩信在巨鹿之战时,把兵布置到水边,背水一战!他不畏怀疑,擂下了坚定的战鼓,全军将士士气大增,奋勇杀敌,成就了一代名役“背水一战”。韩信,做自己的鼓手,给自己打气,给全军打气!
做自己的鼓手,给自己打鼓,更给民族打气。清朝末年,国力衰竭,洋人侵华,朝廷软弱无能,只得赔地,赔钱。一个爱国志士(严复)愤怒了,他留学归来,却看到祖国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警世钟》《猛回头》。他做自己的鼓手,擂下了警醒人心的一鼓,使中国人明白了,惊醒了,那颗爱国的心,给擂醒了!做自己的鼓手,擂下警人心的一鼓,让民族复兴!
无数的诗句,也在给我们擂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看如今,青春少年,我们更应给自己擂鼓,做自己的鼓手。考试失利时,给自己擂鼓;迷茫时,给自己擂鼓;骄傲时,也给自己擂下清醒的一鼓!
“咚,咚,咚……”鼓又响了,那一声声,激人心,催人奋进!
【篇二:国学里的微感动】
中国的古汉字,古文化蕴含丰富底蕴,细细品味,你会感受到它的娉婷清雅,像一杯纯净的水,又像一缕朦胧的烟。
古诗词的意境是一言难尽的,是需要慢慢去体会的。小时候我并不懂“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是什么意境,书上是这样写的:“什么时候我的马儿才能戴上金色的笼头,飞快地奔驰在千里疆场上。”但爸爸却告诉我书上写的只是意思,意境是需要自己去体会的。我不懂,意思不就是意境吗?爸爸说,等我长大后就会懂的——现在我懂了,作者想表达的是期盼自己在战场上驰骋的想法,而并非是真的希望马儿戴上金笼头。作者从这首诗中流露出的对战场的向往就是这首诗的意境了。意境,的确是需要自己体会的。
所有的古文学,都有它的深刻含义。“歌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这柞缺不处完。”这一句话是教人们做人不能骄傲自满,不能持功自傲,否则只会折损自己。而谦虚才是与人,与世相处的正确方式,只有谦虚才能不断进步。这便是“满招损,谦受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思乡之情令同样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产生共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点醒了人们的思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勾起我们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言辞中浓浓的母爱令人感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不畏艰难,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给了后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这都是古代文学大师传承下来的精神。
中国国学经典现在已经开始普及全世界,外国人也对我们的文化非常感兴趣,因为中国文学是其他所有国家都不曾拥有的,是最独一无二的。
古学经典,给人支撑,给人信仰。是世界文学史上永远熠熠生辉的一颗星!这颗星永远不会褪色,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闪耀。
中国文化里的诗情触动人心,中国文化里的精神感动人心,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国学里的微感动。
【篇三:我与书的故事】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哲人在交谈,它能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像迷途中的路标,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而我说一本好书是一瓶“洗涤剂”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次美好体验。
说起书,我从小就和它结下不解之缘。在我牙牙学语时,就爱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到处乱转,那时的我已经会拼音,就自己看着书上的注音一字一顿的读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然能勉强背出个一两句,却无法解释诗里的意境!
待我长大点了,能独立看书了,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诠释每个诗人的情怀。慢慢懂得了游子那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乡愁;感叹于诗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无奈;惋惜于一代才子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怀才不遇;更感动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份忠诚!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嗜书如命,它的功劳更是不言而喻;上了三年级后,我的作文经常拿去做示范文读,因此我的语文成绩也有了提高。
书是雨露,能滋润我得心田;书是春风,能感动万物生灵;书像一片大海,而我是就是一艘帆船,流向未知的远方!
【篇四: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忧伤】
自然世界,花开花落,潮起潮平,是不可违背的规律;人生的路上波澜曲折,苦辣酸甜,更是不可或缺的经历。经历过忧伤,你才会品味到生命的快乐。
在众人欣赏花朵的艳丽时,花儿却总是会凋零,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忧伤?可是有人会告诉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世人赞叹绿叶的风采时,叶片总是飘落,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忧伤?可是有人会告诉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人追求美好前程,官场却抛弃了他,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忧伤?可诗人也会告诉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原来,忧伤的背后是另一种风景。
忧伤与成功,成功,正如一对孪生兄弟。对于勇者而言,忧伤只是步入成功的一道门槛。越过它,风景便在你我眼前。
想起史铁生曾经讲过的故事,当四肢健全的时候,他总是抱怨周围的环境是如何的糟糕。有一天,他突然瘫痪了,坐在轮椅上,开始怀念当初可以行走,可以奔跑的日子。又过了几年,他坐不踏实了,长了褥疮,便开始怀念前两年可以安稳地坐在轮椅上的日子,我猛然明白,既然生活不能给我蓝天,何不静静享受脚下的这片土地。
在书中看过一个故事,墙上挂着一幅很精彩的一幅画,遗憾的是,画纸的左下角有一块大大的黑渍。不少人看到这幅画时,只看到了这块黑渍,带来的遗憾,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生活何尝不是这样?正如何尝不是这样?正如一提到司马迁,我们总会想起宫刑给他带来的痛苦,却几乎忘记了那痛彻心扉的忧伤,让他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迁一起感悟生命的沉浮,我顿时明白,吃过极致的苦,才能尝到极致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