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尼泊尔的作文

【篇一:遇见】

当陨石遇见了地球,称霸世界的恐龙就灭绝了。

当欧亚板块遇见了印度洋板块,尼泊尔大地震就发生了。

当暖空气遇见了冷空气,锋面雨就下起来了。

而当我遇见了你,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人类仍然活跃于世界各地,尼泊尔还安安静静,甚至连天气也依然晴朗。

但害怕和不安已在我的心中生长。

是的,我怕狗。虽然你只是一只比我的鞋大不了多少、浑身脏兮兮的流浪狗,但我还是怕你。

而不安则是因为你盯着我手里的梅菜扣肉饼,不时伸出小舌头舔舔嘴。

我被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于是一人一狗就这样尴尬地对峙着。

虽然害怕,但耐不住性子的我还是最先做出了行动——用吓到发软的手撕下了一块巴掌大的扣肉饼,动作僵硬地蹲下,把饼抛到你的狗嘴边。

你低头瞅了一眼,继而再次抬起比我抛出去的扣肉饼大不了多少的脑袋,用你那在当时的我所认为的无比凶狠的目光盯着我手里剩余的扣肉饼。

如果是现在,我一定会同情心泛滥地把剩下的肉饼通通贡献给你。但那时浑身颤抖的我却在心底呐喊:

咋的了!还不够呀!

最终被恐惧驱使的我迈开了双腿狂奔上四楼。

一回头,我便看到了瘦弱的你正艰难地登上一层层高耸的楼梯。

我知道,你一定看见了在你面前重重关上的门。

而我,也听到了你那一声带着绝望的细嫩的哀嚎。

肉饼保住了,但我的内心却被另一种不安填满了。

等我冷静下来,拿着肉饼打开门时,你已经走了。

我曾想欺骗自己,想坚信你吃了那块小肉饼后又恢复了力气,我们小区有很多爱狗的人,你肯定是被某个好心人收养了。

但我的不安仍责备着我的自私和冷酷,责备着我的胆小。

虽然没有发生过世纪末日、大地震或锋面雨,但我的心里多出了一份叫同情的情感和一段名为遗憾的记忆。

那天晚上我在梦里遇见了你,但你已成为了一只被人用链条牵住的宠物狗,骄傲地甩着小尾巴,头也不回地随着你的主人走远了。

之后,我再未遇见过你,无论现实还是梦境。

【篇二:关于】

生命有限,而学海无涯。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决定于我们所学到的东西,每天都努力学点新的东西。这一天才称得上是没有白费。

一个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人,一个学龄五年级的人,一个让世界变成自己学校的人,最终却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一个负责的好爸爸,一个负责的好“老师”。他就是巴克尔。

巴尔克认为,最不可宽恕的是一个人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起床时一样无知。他常说: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我们出生时一无所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为了防止孩子们陷入自满的陷阱,巴克尔要让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学一个新的知识在饭前进行交流,说出后才能吃饭。然而当他的孩子们介绍各种知识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知识,他也不觉得琐碎,而是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

一次,他的儿子费利斯为了完成任务在饭前匆匆找了一个新知识:尼泊尔的人口是……。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觉得这个知识实在太琐碎了。但巴尔克却说:“好,孩子,你知道这个答案吗?”妻子的回答总是会使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她说:“尼泊尔?我非但不知道它的人口是多少,连它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也不知道呢!”这个回答正中巴尔克的下怀。于是他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你们妈妈尼泊尔在哪儿。”就这样,全家人忘了吃饭,在地图上寻找起尼泊尔来。一天又一天,日积月累,全家人在饭桌上学习了许多知识,大家共同进步着。

巴尔克说:“一个人“不一定终身受雇,但必须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是呀,要想有成就就要发奋读书。学无止境是一句老话,但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谁还能够说我学够了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想真正学到一点知识、决心、信心、恒心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不能没有勇气,一定要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持之以恒者,方有希望到达目的地。当然,尽管一个人不断学习,如果他只是十分死板的学习那也是无效的。因为死学习不等于掌握了知识,更不等于有了智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也不能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如果你是这种人的话,那么只会掌握了一些皮毛小的知识。其实说来说去你就是要不断的去学习知识。

学习不等于能力。学习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就像一个人吃下食物不等于增强体质,需要吸收才可能增加体质一样。只有把学习同实践相结合,产生效果时,才能体现能力。

【篇三:期中考优秀作文】

生命有限,而学海无涯。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决定于我们所学到的东西,每天都努力学点新的东西。这一天才称得上是没有白费。

一个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人,一个学龄五年级的人,一个让世界变成自己学校的人,最终却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一个负责的好爸爸,一个负责的好“老师”。他就是巴克尔。

巴尔克认为,最不可宽恕的是一个人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起床时一样无知。他常说: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我们出生时一无所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为了防止孩子们陷入自满的陷阱,巴克尔要让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学一个新的知识在饭前进行交流,说出后才能吃饭。然而当他的孩子们介绍各种知识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知识,他也不觉得琐碎,而是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

一次,他的儿子费利斯为了完成任务在饭前匆匆找了一个新知识:尼泊尔的人口是……。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觉得这个知识实在太琐碎了。但巴尔克却说:“好,孩子他妈,你知道这个答案吗?”妻子的回答总是会使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她说:“尼泊尔?我非但不知道它的人口是多少,连它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也不知道呢!”这个回答正中巴尔克的下怀。于是他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你们妈妈尼泊尔在哪儿。”就这样,全家人忘了吃饭,在地图上寻找起尼泊尔来。一天又一天,日积月累,全家人在饭桌上学习了许多知识,大家共同进步着。

巴尔克说:“一个人“不一定终身受雇,但必须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是呀,要想有成就就要发奋读书。学无止境是一句老话,但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谁还能够说我学够了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想真正学到一点知识、决心、信心、恒心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不能没有勇气,一定要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持之以恒者,方有希望到达目的地。当然,尽管一个人不断学习,如果他只是十分死板的学习那也是无效的。因为死学习不等于掌握了知识,更不等于有了智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也不能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如果你是这种人的话,那么只会掌握了一些皮毛小的知识。其实说来说去你就是要不断的去学习知识。

学习不等于能力。学习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就像一个人吃下食物不等于增强体质,需要吸收才可能增加体质一样。只有把学习同实践相结合,产生效果时,才能体现能力。

【篇四:秋游随笔】

清晨,被一阵寒气冻醒,我忽的坐起,看表,5:30。窗明几净,薄雾飘渺,天已微明。躺下,翻来,覆去,难眠。想起今天的秋游,甚是兴奋,但眼前似又闪现血红的分数,无奈叹气:期中,没考好。

不知何时,又睡下,再次醒来,是被他人的欢呼声吵醒,起床,苦笑。忙好,坐床头,给妈妈发短信:“这次没考好。”回:“没考好就没考好吧,今天好好玩,把快乐带回家!”

沉默。发:哦。倒下无言。

八点,准时上车,和朋友看《十万个冷笑话》,笑完,嘴角一丝苦涩。同学在放《考试什么都去死吧》,是呀,都想让他死,永远地消失,可是这不可能成为现实,只有梦中的那个世界才有一丝可能。

来到苏州淹城春秋乐园,秋游也正式开始了。春秋乐园是以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为背景建造而成的。当我们走进这充满青铜艺术的大门后,就走进了“百家春秋”——由儒、道、法、阴阳、墨等“春秋十二家”组成。右前方,是高山流水,气势雄伟,似乎又看见两个人,背靠假山的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眼前仿佛映现了他们从相遇到成为知己的情景,又听高山流水的片段,久久不能自拔。

往前走,就看到了孔子的雕像,高大雄伟,面容慈善,谦谦君子,一种圣人的气韵扑面而来。我不禁被震撼,肃然起敬。巨型雕像下面是坐在刻着论语的竹简上的弟子,盘腿而坐,诵读诗篇。我和同学站在孔子面前拍照留念,心中满是崇敬和自豪。

再往前走,就来到一条古街,在街上行走,总觉得怪异,看身上的服饰,再看他人的,恍悟。行人都穿着古装,妇女拿着纸扇、手帕,男人手持刀剑四处走着,还有一个持刀的老汉,坐在门下,背倚门柱,费力地磨着刀。听着妇女们的欢声笑语,街边商人的吆喝声,我仿佛真的来到了那个遥远的春秋时期,走在普通的街上,笑看春秋十二家的争霸赛。走着,看见一家叫“刀光剑影”的店铺,甚是好奇,便拉着朋友进去——原来是卖刀剑的。一走进门,就惊呆了,各种刀剑玲琅满目,各领风骚。修罗剑的淡薄冷漠,充满杀气让我痴迷,但一看价格:180,只能望而却步。只能把目光转向其他地方,中间摆着一排的刀,藏刀,尼泊尔军刀等,犹豫了良久,还是选择了尼泊尔军刀。付了钱,如获至宝似的,捧出了店铺。

来到乐园,玩了很多有趣、刺激的项目,让自己频频呐喊,喊出心中的不快、郁闷、哀伤。不知何时,是观赏雕塑时,还是购买军刀时,亦或是游玩项目时,考试的悲伤早已化解。

是呀,何必如此纠结这场考试呢?想想同学,想想社会,想想生活,再想想那些关爱支持自己的人,心中充满了力量,充满了豪情壮志。一次并不代表什么,不是还有下一次吗?阳光总在风雨后,而有了风雨,彩虹才会更美啊!想到这,我笑得更欢,喊得更响了。快步跟上队伍,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天空那么的蓝,云儿那么的白,太阳那么的热情,清风那么的柔和,我心温暖,依旧有光!

【篇五:高中励志作文】

生命有限,而学海无涯。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决定于我们所学到的东西,每天都努力学点新的东西。这一天才称得上是没有白费。

一个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人,一个学龄五年级的人,一个让世界变成自己学校的人,最终却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一个负责的好爸爸,一个负责的好“老师”。他就是巴克尔。

巴尔克认为,最不可宽恕的是一个人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起床时一样无知。他常说: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我们出生时一无所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为了防止孩子们陷入自满的陷阱,巴克尔要让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学一个新的知识在饭前进行交流,说出后才能吃饭。然而当他的孩子们介绍各种知识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知识,他也不觉得琐碎,而是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

一次,他的儿子费利斯为了完成任务在饭前匆匆找了一个新知识:尼泊尔的人口是……。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觉得这个知识实在太琐碎了。但巴尔克却说:“好,孩子,你知道这个答案吗?”妻子的回答总是会使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她说:“尼泊尔?我非但不知道它的人口是多少,连它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也不知道呢!”这个回答正中巴尔克的下怀。于是他说:“把地图拿来,我们来告诉你们妈妈尼泊尔在哪儿。”就这样,全家人忘了吃饭,在地图上寻找起尼泊尔来。一天又一天,日积月累,全家人在饭桌上学习了许多知识,大家共同进步着。

巴尔克说:“一个人“不一定终身受雇,但必须终身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是呀,要想有成就就要发奋读书。学无止境是一句老话,但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谁还能够说我学够了呢?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想真正学到一点知识、决心、信心、恒心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不能没有勇气,一定要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持之以恒者,方有希望到达目的地。当然,尽管一个人不断学习,如果他只是十分死板的学习那也是无效的。因为死学习不等于掌握了知识,更不等于有了智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也不能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如果你是这种人的话,那么只会掌握了一些皮毛小的知识。其实说来说去你就是要不断的去学习知识。

学习不等于能力。学习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就像一个人吃下食物不等于增强体质,需要吸收才可能增加体质一样。只有把学习同实践相结合,产生效果时,才能体现能力。

【篇六:我的蛋宝宝】

“护蛋日”来临之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个特殊的任务:装扮蛋宝宝,并把蛋宝宝带去学校,做一天的“彩蛋爸爸”或者“彩蛋妈妈”。

回到家,我急急忙忙在冰箱里挑起了鸡蛋,找了好多,都不是很满意,要不是鸡蛋有裂缝,要不就是有血丝,还要不是有鸡屎!最后终于在厨房的角落里挑到了一个洁白无暇的鸡蛋。虽然挑到了,但是画什么呢?奥特曼?虽然我很喜欢,但这对于我这个画画水平“菜鸟”级别的来说,可真够难的!我苦苦思索,想到了一个“尼泊尔彩蛋”的画法,就是用水彩笔在鸡蛋上涂圈圈,用不同颜色的水彩在鸡蛋上绕,像红色、黄色、蓝色……简单的“尼泊尔彩蛋”虽然不太好看,但色彩丰富,我很喜欢。我还为彩蛋布置了一个舒适的窝,找来一个刚好放下蛋大小的塑料盒子,先往盒子里垫两层纸巾,让后把小彩蛋放进去,周围铺满棉花,这样,我的蛋宝宝就安全了。我很期待这次的生命体验活动,并想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称职的“彩蛋爸爸”。

生命体验日那天,我兴高采烈地把小彩蛋放在口袋里,去上学的路上时,我还不时地看看我的小彩蛋有没有碎掉。前两节课,小彩蛋都平安无事,但到了大课间,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因为我们要随身携带蛋宝宝,时时刻刻不分离,但我们活动的场所又是篮球场,我又特别喜欢打篮球,哎,怎么办啊……在篮球比赛中,我没有办法聚精会神地投入到篮球赛当中,只是一只手拿着我的小彩蛋,一手拿着篮球去比赛。结果,投篮的时候,我只能一只手来投篮。可想而知,肯定投不进!可突然,江卓然的蛋被球砸到了,碎了一地。看到她伤心难过的样子,我非常同情,也更加担心我的小彩蛋了,只好再也不敢去打篮球了,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别人打。这时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刚才打篮球时没有打碎小彩蛋,同时我又觉得是值得的,虽然大课间没有更多时间去玩,但只要能保护好小彩蛋,牺牲点玩的时间一点也不可惜。

到了下午上数学课时,不知道是谁把我的小彩蛋压出了一条裂缝。我看到后,顿时火冒三丈,不禁说了声:“谁弄的,这么讨厌?!”四周看看其他同学,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没发现谁有心虚的样子,哎!我又仔细想了想,如果我自己保护小彩蛋职责做到位了,小彩蛋也就不会“受伤”了。于是我暗下决心,要时时刻刻注意我的小彩蛋,在放学之前一步也不离开小彩蛋,连上厕所时也带着,并且放在衣服口袋里,用手捂在上面,这样就不会再让小彩蛋“受伤”或“夭折”了。终于放学了,我把我的小彩蛋安安全全的带回了家。

这是我在百仕达小学度过的第四次生命体验活动,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越发懂得了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不容易啊!每个生命都极其宝贵,像彩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夭折。所以,我们应该要更加更加地珍惜与爱护所有的生命,同时我也懂得了父母培养我们很辛苦、很艰难,时时刻刻都要照顾、关心我们的成长,我今后也会更加关心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让爸爸妈妈少为我操劳,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篇七: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今年65岁了,身体总体来说还算不错,但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吃过苦,腿有点风湿病。

外婆的体型偏胖,头发花白,一年四季都穿着自己做的布鞋,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有点像鸭子。

外婆乐于助人,她对人很和善,见谁都是笑眯眯的,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平时遇到问路的人,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问路人,如果人家还是不明白,她就摇着鸭子步把问路的人直接带到目的地。

外婆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热心肠”。有一天,我家对面楼底下躺着一个乞丐,外婆一看到他,每天都热心地给乞丐送吃的,喝的。晚上她怕乞丐冻着,就把家里一些用不着的棉衣被子,给拿过去。直到有一天,乞丐走了,外婆还是习惯性地每天朝对面楼底下望一望。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一次大地震,那些天,很少看电视的外婆几乎天天趴在电视跟前,津津有味地看着有关地震的新闻。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听见爷爷正在跟妈妈嘀咕着什么,我悄悄地把耳朵凑过来听了听,哦!原来是外婆竟然背着我们到银行给世界红十字会寄了一千元捐款灾区的人们。听妈妈说外婆一听到尼泊尔发生了地震,就四处打听怎样才能够捐款,最后她在电视上看到捐款红十字会的账号,于是她就认真地把账号记录了下来。妈妈说:“外婆所做的这件事都让我们当儿女的感到自豪。”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很多,有些在你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你用心去感受的话,还是感动多多。我的外婆就是这样一个好人。

【篇八:远方】

决定我们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哈利波特》

溪流选择远方,因为远方是浩瀚的大海;雄鹰选择远方,因为远方是天高去轻;鱼儿选择远方,因为远方海阔水深;我们追逐远方,因为远方有我们的梦和理想。

我记得《大地之灯》中的那个姑娘卡桑,她说,我在尼泊尔时每天要刷上百个盘子,招待酒醉的和态度不好的客人,收拾无数张狼藉的桌子。晚上却只能吃一点土豆泥拌的手抓饭,睡在破碎的棉絮上。可我从未放弃过希望,因我知晓,我总会逃离这里。

我知晓,所以我相信,我努力逃离。那么即使身处那样艰苦的环境里,我也敢肆无忌惮地畅想未来——那是我将前往的地方。我抱有信念并为之努力,我将走出尼泊尔,也将走出人生的困境。因着那是我的方向,我将前往的地方。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家境窘迫至贷粟,却有那样广阔的思想。世界是他的一部分,他同世界交流,就如同和另一个自己搏斗。偶有一梦,便化身蝴蝶,心神随着思想飞到南海之冥。他高咏凤凰,褒扬曳尾之龟,穷困但不潦倒。因他知晓,他将前往何处——他心中的乐土,他可以无所凭依,自在遨游,入火不热,沉水不溺。安时处顺,穷通自乐,他如此骄傲地站在历史和文学的殿堂——再没有一个人能如他般笔下生花,从贫苦的生活中超脱而找到另一个自己。

人生从我们的脚下铺展开来,向前是不知形状的未来,向后是一幕幕如同电影一般的过去。我们现在在哪里呢?周围都有些什么?或许春暖花开,或许秋风萧瑟,但那有什么?

《追风筝的人》中的哈桑,出生便是低微的哈扎拉人,但这阻挡不了他快乐地生活——即使在阶级分明的阿富汗,最底层的人也会有美丽的梦想。

我想起薇拉,因为那对于未来的希望而坚守着自己对于革命的理念,凭借着一份对贫苦农民的同情而满腔热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我想起秋瑾,因为一腔热情而孤身赴日求学,以达成她心中的理想;我想起托尔斯泰,在人生的最后关头终于迈出了坚定的脚步离开家门走向百姓,他终于能够面对自己的心灵而不再受到自我谴责;我想起列宁,他是否在漫长的逃亡中一遍遍否定又肯定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意义?我想起李白,流亡途中仍旧放声高歌,“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泰戈尔八十岁开始学习绘画,自画像同样令人叹服。大器晚成者大有人在,何必因为现在而否定未来?

那么,现在站在哪里,又有什么?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谁说现在落魄的人就不能到达梦想?谁能够说谁没有远方?追逐远方,就要忍受一点点痛苦,或付出一些代价,只要我们坚信,远方有美丽的风景。相信吧,远处风光无限。背起勇气和意志的背包,坚定地向远方出发。

如果有选择,就一定要做出选择,然后坚持到底——那里就是梦想所在的地方。只要不放弃拥有梦想的权利,就一定有实现它的机会,也许明日,也许以后,但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一定会到达。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

人生总要有一份支撑精神的信念,指引着各自的远方。

【篇九:攀登者观后感】

国庆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攀登者》

1960年,中国组织登山队等珠穆朗玛峰,当时,尼泊尔等上了珠穆朗玛峰,并且说珠穆朗玛峰是他们的,中国就决定也要登上珠穆朗玛峰,在外国人面前展示我中国人的真正能力。

1960年的一个夜里,中国登山队三名成员成功登顶,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方五洲救曲松林的时候,摄像机掉下了山谷,登顶了之后,没有东西拍摄,他们就拿了一个手电筒,把国旗放在电筒里埋在雪里,下山了。

可是外国人不承认,在1975年,登山组委会书记又组织了一批人登山,包括第一次等的人,他们要走北峰登,北峰非常危险,尼泊尔是从南峰上的。第一次他们等到了大风口,因为有成员受伤,需要治疗,所以他们不得不撤退。第二次,一名摄影师带了一群年轻人登山,到了第二台阶,准备搭梯子,正当他们拍照时,队长被一个氧气瓶砸晕,为了不让摄影机带入深谷,牺牲了自己,他们也撤退了。

每年有2个窗口期,都过了,暴风雨要来了,气象组说,等风暴过后就还会有一个短暂的窗口期。于是他们就坚持了下来,终于在1975年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同时还建了一个人造梯,插上了中国国旗,拍下了照片,纪念这神圣的时刻。

不畏艰难,勇攀高峰,胜利终将属于你。

热门推荐
1我多了一份
2努力了就是幸福
3进化与退化
4我的青春摆渡人
5我渴望成功
6寒假趣事作文
7与君书
8特色班的一件事
9强者乎?弱者乎?
10孝顺父母
11碎片化的隐私权
12校园夜色
13第一次卤牛肉
14优秀作文
15冲动后我才懂得
16我喜欢这样的你
17养蚕真有趣
18野炊记
19精彩的运动会
20吊兰
21森林审判大会
22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23参观奶牛场
24七星瓢虫
25我的父亲
26会唱歌的猫读后感
27这就是我
28剪窗花
29我是小小美食家
30我爱家乡的贺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