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把心留在这里】
石林只是个小地方。
没错,石林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镇,仅仅包含有城东到城西的静谧,可是我却因为它把心留在了这里。
我爱在夏日走遍石林。炎热的午际,干净的背心,穿上大裤衩,左手提着人字拖,右手抬着一支五毛就可以买到的果味冰棍,赤着双脚,与同伴们笑着闲游在小石桥上,任由脚下大地被太阳晒得滚烫——那是我儿时记忆中最爱的石林。
现在,最爱的却是夏夜。
夜市的嚣嚷,穿梭过密密麻麻的缤纷霓虹,悄然溜到“城古楼”,看着忽闪忽闪的旧灯泡下,早已结满的蛛丝。坑坑洼洼的地石,写满了历史的人文古蕴,耳边有时光荏苒碎成一片片薄薄光影的卷轮。嗬!那是“民康巷”里机器运作的声音!浓浓的豆香扑面而来,掩去了空气中微微潮湿的气味。
月光下的萤火虫,飞过了桔杆。曾经的鹿阜小学已是断垣残壁,隔着爬满牵牛花的铁门,依稀可见操场上的蒿草长势旺盛。当年的小花园看起来依旧妙趣横生,只是大花坛中傲然挺立的雪松,略显孤独。它身后是破碎的玻璃窗和在风中“吱吱呀呀”唱着歌的绿漆门。
西北街的孩子们在荷塘边赏月,他们被拥在奶奶的怀里,摇着大大的蒲扇,听到伙伴的呼唤又挣脱怀抱,嬉笑着一起消失在荷塘深处,把船划进了我的心间。一股淡淡的馨香随着凉风,涌进每个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
那是西门外榕树下的茶馆门口,聚集了许多银发老人,他们呷着凉茶,哼着我听不懂的歌谣,褪色的面孔显得满足而快乐。几只知了趴在树干上一声高过一声地叫着,树下假寐的小狗轻轻摇着尾巴,在水泥路上扫出一片明显的痕迹。
灯火通明的是老花台,木瓜凉水、烧豆腐、烤红薯、马肉摊子,都在梧桐树下闪耀,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走过阿诗玛转台,看见莹绿色的光爬满少女的石像,祥和里弥漫的灯火,忍不住在躁动。到了双龙小街,右拐,13元端了一杯奶茶,我揉揉鼻子,真够奢侈的了。转头一看,老城建局里万家灯火映入眼帘。我就这样站在那里,听着头顶上梧桐叶"哗哗”的响声,被蝉儿揉皱丢进风里,流淌……
在这城色中,我把心留了下来。
【篇二:热夏知梦】
火辣辣的太阳高悬头顶,那一道道金灿灿的光线携带着一股股热浪席卷而来,这热气威力足够强大,气势足够嚣张,胆量足够惊人,竟让大地炙热不堪,海水沸腾不止,万物惊吓不已。也许这就是夏天的本质吧,为了让人们记住他,他只好拼尽全力释放自己的热浪,好让人们看到他那一颗火热的心,让人们感受到他那一腔真诚的情。
这不,风儿像是被吓傻了,好一阵都没有一丝响动,院子里那棵时时刻刻都不太安分的杏树也忽然变得乖巧起来了,平时桑桑作响的树梢也不在随风舞动了,那一颗颗如同弹珠大小的果子也因为严重缺水,委屈的撅起了嘴角,皱起了眉头。树上喜欢叽叽喳喳高歌一曲的鸟儿更像是被吸光了精气一样叫的那般无力,那般可怜,那般委屈,而墙角那一株株攀附在木桩上的豆角像是被狠狠践踏过一般,全部都垂头丧气的,没有一丝朝气,一丝活力。而我自己呢,即使坐在树荫之下,也仍旧没有勇气抬头去看天空那轮火球,尽管从树叶的缝隙中看去,天空那么蔚蓝,云朵那么皎洁。
虽然我没有听过蝉鸣阵阵,但我知道虫鸣蛙叫的热闹,也感受过什么叫燥热难耐,更知道什么是心烦意乱。不可否认,夏天确实是个让人心痒难耐的季节,有时候天气的心情不好了,酷暑就会把一个人给逼疯,炎热会让我们感觉无所适从,甚至感到窒息,正因为这样,很多天不太喜欢夏天,但是不知怎么的,我却对夏天钟情不已,心悦不已。尽管烈日当空,但是这种光芒却会直达心底,那一瞬间,我会感觉自己那颗冰凉的心都热起来了,而这种温暖,这种热度,一直是我向往已久、追求已久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我很欣赏夏天这种狂热的情怀,它会让我觉得热血沸腾,激情四射,会让我明白人生就该这样,要时时刻刻充满激情,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义无反顾的向前迈步,勇往直前的朝前狂奔。
夏日倾城色,一见已钟情;梦想已铸就,勇敢去追寻;豪情壮志立,追梦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