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唐韵的作文

【篇一:聆听唐韵】

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了璀璨厚重的中华文化,仰望浩淼的历史天河,群星闪烁的唐代成为最明亮耀眼的夜空,而珠连玉缀的唐诗恰似中华文学宝库中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在深邃而幽香的芬芳中穿越时空,带给人们永远的天簌神曲。

品读那一首首唐诗,便仿佛看到千余年前长安城内万国来朝、车水马龙的大唐气象,也仿佛听到含元殿内鼓瑟齐鸣的盛世笙歌和千年古韵。在众多课外读本中,我推荐同学们看《唐诗三百首》。这本书由清代乾隆年进士孙洙编著,收录了从初唐到晚唐共290年间77位诗人的311首诗作。它题材广泛,流派纷呈,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将唐代社会生活描绘得多姿多彩、淋漓尽致:有的诗反映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和政治矛盾;有的诗激情吟诵金戈铁马的大漠情怀和边塞军事;有的诗工笔描摹伤感无奈的儿女情长和宫闺妇怨;有的诗在苦涩中畅达田园情志和隐逸生活。正如评论所说,透过唐诗,可以窥见长安城那气度恢弘、如梦似幻的繁华;看见未央宫中长裙如风,摇曳生姿的宫女。一首唐诗就像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勾勒的却是耐人寻味的意境。开元盛世成就了唯美大气的唐诗,唐诗也因此被赋予了不朽的生命,可以贯通中外,连接古今,诉说兴衰。

对于课业繁重的中学生来说,每到周末假期闲暇,能够心无旁鹜地捧读自己喜爱的课外书,便是难得的消遣。相信每到这时,唐诗便成了你的最爱——独处一隅,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氲和袅袅的书香之中,倾听那遥远而清晰的声音,让心灵沐浴唐风雅韵。在灿若群星的大唐诗人中,我欣赏李太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敬仰杜工部“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叹和“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高洁;感触白乐天“长恨春归无觅处”的豁然和“枫叶荻花秋瑟瑟”的伤怀,扼腕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莫;激奋于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和贾岛“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怅然。

如果少了唐代,中华文学宝库将缺失最亮丽的瑰宝。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了“烟笼寒水月笼纱”的蒙胧和忧郁,今日的秦淮河就难免少了一份醉人的诗境;如果没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迷人秋韵,今日的香山红叶将少了几份雅趣;如果没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情,今朝的美酒或许就品得有些寡然;如果没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由衷赞美,便没有今天声名远播的江南诗山。读唐诗好似与古人进行心灵交流和情感对话,可以醉心于字里行间,远离喧闹繁华;可以沉迷于诗人潜心躬耕的山水田园中任心灵小憩;可以在唐风古韵的缤纷里寻找别样的年华。

品读唐诗,不仅要聆听它的韵、陶然于它的美,更该感悟它的情。张继笔下的寒山寺是他沧桑阅尽和失意心境的人生驿站,而今,寒山寺的钟声更多地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生活的期许;秦淮河在杜牧的笔下是洗却铅华的苍老和千百年来挥之不去的哀怨,而今,贯穿南京城的秦淮河却游人如织,光彩靓丽,变换了时空,更变幻了心境。诗是不变的,品味和赏读的人却变了,于是感悟和人的心绪一起变了。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会敲击电脑键盘,在网上搜集各种信息,肯读经史子集的人却越来越少;人们可以津津乐道于楼市、股市的涨跌,却不屑翻阅诗词典籍。于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许多人视而不见,于是“文章千古好,物欲一时荣”被置若罔闻。疏远了李杜的超然、元白的质朴,忘却了李商隐的唯美和刘禹锡的陋室,难免时而浮躁,时而沉郁。

在古人的超脱和今人的浮躁之间,唐诗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是一剂很好的清醒剂,如果你有闲暇而又不忍虚掷,何不静下心来读几页唐诗?在杜甫的明月下,李白的山水边,王维的田园中,你会感受到一份宁静和安详,你会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在物质和精神的两极间保持宁静和平衡。

身处市场经济澎湃的大潮中,面对物欲横流的斑斓世界,畅游于唐风雅韵,这是怎样一种宁静与安详、古雅与凝重、灵性与趣味?朋友,你可曾为疏远了王维的秋,岑参的雪而感到惶恐?如果,你想给心灵放个假,那么不妨捧起不朽的唐诗,聆听千年古韵吧!

热门推荐
1时光的镜头那么长
2找橡皮
3参观三峡大坝
4妈妈,我想对您说
5让记忆盛开如花
6我们家的小乌龟
7西游记续写
8我的家乡
9特殊的相遇
10找本好书做挚友
11学习的启示
12年味
13被撕掉的卷子
14有家真好
15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6辛勤的蜜蜂
17新生我的军训生活作文
18一件难忘的事
19我为自己点个赞
20我上了作文
21追求
22最珍贵的财富
23蓬莱的小面
24校园的林荫道
25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26五一劳动节作文
27我的老树
28父爱无言
29人性的芳香
30二十年后的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