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砖造的作文

【篇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读书,一般而言是一件极度私人化的事情。雪夜闭户,独自挑灯,是多少文化人的喜好。阅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将人从“喧嚣的孤独”中拯救出来,并将人抛向“孤独的喧嚣”之中的过程。

选择读好书,是选择了肉身上的孤独,选择了精神上的富足。

叔本华说过,天才是寂寞的,天才是喜欢寂寞的。

在我看来,这所谓寂寞,乃是世俗意义上的概念。

大概真正喜好读书的人,没有几个会觉得自己独处书房中的时候是孤独的了吧。更何况,倘若觉得单纯的阅读行为不够过瘾,还可以自己写一写。巴金曾说,他是读了许多作品乃至可以背诵,就开始创作的。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读书是一个自我储备的过程。阅读时,多数情况是一个人;创作时,自我的意识便在与既往的读书所得进行着对话;创作出了作品,与最初的读者进行交流,许多既往的作家乐此不疲——君不见海明威们在咖啡馆的阔论。

所谓“伏久者,飞必高”,积累了足够的精神食粮,加上适当的生活体验,往往能够创造出不少好的作品。曹雪芹呕心沥血建构了一座精神上的高楼,便是例证。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添砖加瓦少不了。我们的阅读,便是一个塑砖造瓦的过程。

读书带给我们什么?

从精神享受而言,读书可以在使人沉浸于孤独中的同时摆脱孤独;从创作个人作品而言,读书是积累,是互动——积累素材,积累思想,更重要的是积累并形成对于“人性”的深刻洞见。

培根在《论读书》中,谈及读书的许多好处。这些都是不会过时的。好比说,近代哲学的渊源一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追溯到苏格拉底。在那个古老的城邦,思想之星火点亮了历史的星空。而了解这些思想,往往与读书相关。

理想的阅读,往往与黑夜相关。“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在暗淡的孤灯中,思想将会不那么受到干扰,思绪也自然无远弗届。

一个人,坐拥书城,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热门推荐
1我心目中的英雄
2家乡的四季
3学会面对作文
4我的老师
5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6萌发在黑夜
7有一种回忆叫年味
8夏天,你好作文
9不会变的是亲情
10我家的大乌龟
11墙缝中的生命
12冬日里的美
13小溪流向大海
14奶奶的爱
15种树
16过富春江
17故事新编小学作文
18一堂生动的课
19跳蚤市场
20一道不可或缺的阳光
21树上的气球
22必然与偶然的争论
23琐忆
24续写雷锋日记
25不会叫的狗续写故事结局
26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27奇妙的想象作文
28为悟空点赞
29有“福”的富翁
30激动人心的运动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