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进白乐天的钱塘湖】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终于悄悄地来了。三月,和煦的春风抚摸柳树绿绿长长的头发。小草钻出它小小的脑袋,惊奇地看到初春这一派美景。我怀着一番愉快的心情走进了白乐天笔下的钱塘湖。
看那孤山寺的北面,春意盎然,初春的湖水缓缓地向上涨着,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更像是一块蓝水晶,把蓝天白云倒映了出来,一束阳光照在湖面上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美丽极了。
瞧,那含苞欲放的桃树上,几只从远处飞来的黄莺,你争我赶的在向阳的树枝上嬉戏打闹,时而还卖弄着它们那清脆的喉咙,唱出一首又一首欢快的歌曲。看那边的湿地上一群小燕子一会儿啄着泥巴筑巢,一会儿飞到屋檐下和同伴们畅聊,一会又为这美丽的春天歌舞,给春天又添一派生机。
在那清澈的湖水边,几匹马儿在那绿油油的草地上悠闲地散步,一会儿仰天长啸,一会儿在湖边美滋滋的照镜子,欣赏自己英俊的形象。小草还没有长高,刚好可以没过马蹄。从远处望去草地就像一片绿色的地毯平整光滑。
虽然西湖有着这么多美丽的景象,但白乐天还是最爱湖东那地方,尤其是那笼罩在绿色中的白沙堤,总感觉怎么走也走不够,怎么看也看不够,让他流连忘返,陶醉在了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品读着这首《钱塘湖春行》,我感受到了白乐天在行经孤山寺时,欣赏到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整首诗也给我带来了别样的审美享受。千百年来,白乐天笔下的春天依然让人热爱,赞叹不已。
【篇二:钱塘湖春行】
北边,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孤山寺安静的立着;西边,湖边的贾公亭朝着远处望着,默不作声。
湖边站着几棵树,他们的枝条上并不茂盛,只抽出了几许嫩芽,一点点萦绕在细长的枝条上,像是为春姑娘特意而建造的小秋千。因枝条的芊细,轻柔的春风只是微微吹过,就把它往后带去了,在风中晃动。
零零散散的几只莺鸟在树上环绕盘旋着,她们叽叽喳喳的叫着,争抢着这几棵刚冒出新芽的、向着阳光的树木,到底该归谁所有。几只燕子“咻”地划过,好似一个小黑点,停留在了不知是谁家的屋檐上,它的嘴里是疏散的泥土,经过春雨的冲洗,在阳光下好似闪着点点光芒。春泥清新的味道在空气中发酵,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甜味。
刚探出尖尖的脑袋,嫩绿的野草在风中点着头,四处张望,好奇地瞧着这个新奇的世界。刚长出来的绿草短短的,刚刚没过马蹄;却又软软的,好似一张编织而成的柔软的绿色地毯,铺在大地上;又像一片嫩绿的海洋,随着春风的吹拂,翻起层层浪花。仔细嗅嗅,鼻间会回荡青草独有的芳香,让人提身轻气。浅草中零零散散地长着几株野花,并不很多,却和草一棵挨着一朵,一丛挤着一簇。颜色艳丽极了,像是颗颗掉落在草地上五彩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让人驻足凝望,迷了双眼。
湖水初涨,刚刚与湖面齐平,清澈的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漾起波纹,一圈又一圈的向远处漾去。阳光照在水面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辉,像是一座架在湖水之上的彩桥,美丽又不失淡雅。白云重重叠叠,三三两两的交错在一起,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模模糊糊的,水天似乎是连在一起的,浮云悠悠地漂在湖水之上。
初春的湖东,令人沉醉,流连忘返;但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之下的白沙堤。
【篇三:我心目中的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诗是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钱塘湖的春天是非常美丽的,我们这里的春又何尝不一样呢?虽然它没有钱塘湖那么的美丽、迷人,却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
我们这里的春天虽然没有钱塘湖春意盎然的春意,但它也有生机勃勃的美,一到春天的时候,它便出现在你眼前:绿油油的小草,一闪一闪的眨着它亮丽的绿叶和蝴蝶一起在大自然之间呈现,当春风吹来时,它便又随着春风而摆动。像在向你打招呼,而我便不紧不慢的漫步在绿油油的草地间,享受着一片一片的绿意和春天的气息。听春天仿佛在说:“你看那个小女孩正在所学我们呢?”我便回答它“春天,我喜欢你,喜欢你一来大地就充满欢笑和无法形容的语言。”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春,虽然它只是在我自己的世界里但我也愿意把它分享给别人,让别人也感受到我的春意盎然的春。
春天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它是富有生机勃勃的春,它是一个属于人类大自然的春,虽然比不起钱塘江那儿美丽娇媚。但春天是生命的开始,是使万物复苏的使者,是它唤醒了我们,并且小心翼翼的呵护我们,让我们在温暖的春风中长大。让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我们在优雅的环境中翩翩起舞,我心中的春天,让我孤独的心变得开朗活泼起来。理想中的春天——在我心中深深埋下了根。
【篇四:钱塘湖春景】
二月的早春,漫步在钱塘湖畔。
那和着水香的暖风迎面扑来,伴着淡淡的潮湿,抚弄着面颊。风,不烈,却有着一番别样的韵味,好像江南水乡的秀丽,却没有那样浓郁;好像热带雨林的风韵,却没有那样的葱郁,也许,便是那管弦触水之际,蒹葭水草之滨,荇菜参差。水草合唱的水湄才会有这般婉约的风吧,
北方早春的东风是浓烈刺骨的,江南的春风是小巧玲珑的,而这钱塘湖的早春风却是在淡雅的江南水韵里藏着北国春风的豪迈,是这贯穿南北风景的纽带,是天上人间独树一帜的亮丽风景。
也许是被这风引领着,嗅着其中的水香慢慢踱步到水岸边,才发现一夜过去,这湖中的水已满上了岸堤,不时被微风掠起几圈水晕,剩下的便是寂静。天上的云氤氲着,倒映在湖水中,已分不清哪里是云,哪里是影子!水中有天,天水相连。这云儿的柔软仿佛伸手就能握住,这潮湿的气息让人倍觉神清气爽。
忽然便听到几声鸟鸣,便抬起头来四处张望,才看到前面的柳树林里有几只娇小的黄色身影来回的跳动,禁不住的诱惑,便轻轻地牵着马儿缓步到林间,才看清那原来是几只报春的黄莺正唧唧喳喳地争夺那枝头的位置,无不显得娇俏可爱。
眼前忽得掠过一道黑影,眨眼之际便没有了踪迹,燕剪春风般的清丽,原来是归来的新燕在人家的屋檐下修补者依稀可见的旧巣。都说燕子恋旧,这一看才明白此话的含义。
随着曲径缓缓的前行,不觉间,柳树已在身后百步之遥,回过头,突然间眼前一亮,原是这乱花丛中的百花齐放,争艳竞香。越看越入迷,才惊觉这浅浅的嫩草已经淹没了马蹄。
抬头,深吸一口气,淡淡的水香侵入肺腑,一股畅然之情悠然而生,才知道,不觉间,已深爱上了这美丽的东湖盛景,缓步向白沙堤走去。
背倚杨柳,折一跟柳枝,轻轻舞动,松开缰绳,任马儿随意吃草,望着即将落成的白堤环视一圈,突然发觉,钱塘湖的美是发自内涵的美,钱塘湖的美是有内涵的美,钱塘湖的美是有神韵的美,钱塘湖的没是永不褪色的美!
钱塘如梦,荡漾着淡淡的水汽,很虚幻却很真实;钱塘如歌,回响着如水的音符,很忧伤却又很欢快;钱塘如画,氤氲着五彩的颜色,很平淡却又很绚丽。
他虽没有太湖的大,没有千岛湖的春,却令人如痴如醉,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他的美是清清淡淡的,单单纯纯的,却美得有神采,美得有生命……
【篇五:杭州游记】
暑假,妈妈带着我来到了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丽的景点就应该属西湖了。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它属于钱塘县的一个湖泊,所以也被成为钱塘湖。来到西湖我一下就被西湖的风景吸引了,西湖面积宽广,风景秀丽,荷花盛开,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诗中所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湖上还穿梭着我从未见过的船只。我们坐着游船游览了西湖的各处风光。
西湖有十景,雷峰夕照、三潭映月、断桥残雪等。我们首先来到了我一直做梦都想见到的一元纸币上著名的三潭映月,来到这里只见三个石塔围成一个三角形,据说在中秋月明之夜,灯光从塔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画出一幅美景,只可惜此时的我看不到那美景。
我们又来到了雷峰塔,传说雷峰塔是关押白蛇的塔,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雷峰塔是用来存放佛像和佛经的。明朝时期,倭寇用大火把雷峰塔烧了精光,现存的雷峰塔是后来重新建造的。登上雷峰塔看西湖,西湖的风光尽收眼底,到了夜晚雷峰塔的景色更是绚丽,灯光下的雷峰塔格外漂亮。
西湖的边上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地。岳飞是一个忠臣,却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人为了纪念岳飞修建了岳飞墓,并在岳飞墓前立了秦桧等四人的跪像,让他们遭到万人唾弃。
来到杭州还有一个地方是必须要来的,那就是钱塘江。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每年的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浪可达数米,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横跨在钱塘江上是著名的钱塘江大桥,这是由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的第一座公路铁路大桥,然而它曾在1937年抗日战争中为阻挡日军侵略军前进被炸毁,1953年又得到了修复。
杭州这个美丽而又魅力的城市,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西溪湿地公园、飞来峰、灵隐寺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希望大家有机会去杭州游玩。
【篇六:钱塘湖春行扩写】
两面清澈的湖中,隔着一座山,它孤独地守望着西湖。雨后,雾气缭绕,给这座山蒙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纱。水面十分平静,不起一丝波澜。一位穿着普通的老人,在一座桥上看着西湖。这湖清澈、明亮,像一面镜子。老人凝视着这片湖,西湖仿佛也在凝视他。
在这万物复苏的春天,总有几只考虑长远的黄莺,早早离开自己住了一个冬天的“故居”,寻找下一所适合自己居住的“屋子”。可是,往往有更早的鸟儿先找到了最舒适的树木,其他鸟儿只得望而却步。而树上的鸟儿却骄傲地望着飞来飞去的鸟,仿佛在展示自己早起的成果。
花儿们万紫千红,相互争艳,十分夺人眼球。老人回到了自己的马上,继续向前走,嘴里还喃喃着:“真是个美妙的季节啊!”小草也才刚刚钻出头来,马儿从上边走过,在润湿的土地中留下了浅浅的脚印。马儿突然停了下来,湖中倒映着它的身影,马儿看着湖中的自己,仿佛自己是模特一样,怎么也看不够。老人马上就要回家了,杨柳被风一吹,摇动起柳枝来,仿佛在对老人告别。
老人慢慢地从白堤离开,走之前回头又看了一眼,仿佛这美景他怎么也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