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化渣的作文

【篇一:桂花】

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九月,这个桂花飘香的季节,空气中都飘荡着浓郁的花香。

桂花树通常是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经冬不调。一般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左右。花簇生长在叶腋上,颜色有黄白色、淡黄色、黄色和桔红色。桂花不像月季,杜鹃这些花是一支支长的,而是一簇簇长的。

桂花种类很多,主要有四季桂、丹桂、金桂和银桂。

桂花不仅种类多,用桂花做的膳食也很多,比如说桂花茶,它喝起来清香扑鼻,而且作用也很多,它可以养颜美容,舒缓喉咙,改善多痰、咳嗽症状,还可以治十二指肠溃疡,苇麻疹等症,桂花糕组织滋润松软,细腻化渣,香甜可口,吃一口,桂花的清香扑面而来,而且他不比别的蛋糕,吃多了就觉得腻。我所介绍只是冰山一角,桂花做的还有很多,比如:糯米桂花藕、桂花黄林酥、桂花小豆粥等许多好吃的民间小吃,这些小吃都用了桂花,所以吃一口,就清香扑鼻。

桂花不仅在饮食上别具一格,在园林上也有不小的美名。中国传统配置中自古就有“两桂当庭”、“双桂流芳”的称谓,也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

桂花清科绝尘,浓能能溢,堪称一绝。

仲秋时节,从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不是人生一乐趣?

【篇二:桂花阿婆】

漫步于苏州的小桥流水间,闻着那白墙青瓦的庭院里传来的阵阵香气,眼前总会浮现那抹忙碌的身影。

正值仲秋,天高云淡,走进熟悉的小巷,便闻到一股浓浓的桂花香。院子里满是阿婆种的桂花树,在绿叶的掩映下,时不时冒出几朵黄色小花,小花在绿叶间躲躲闪闪,宛若正值青春的羞涩小姑娘,她的美,或许是只许阿婆欣赏的。

幼时,阿婆抱着我,诉说她和桂花的情谊是在儿时就深深结下的。迫于生活,阿婆自小就会做桂花糕,以贴补家用,她的青春是在浓得化不开的桂花香中弥漫开来的。

踏入门槛,便看见了忙碌着的阿婆:头上裹着一方蓝碎花布,丝丝沾在额上的银发诉说着她的沧桑,略微下弯的腰使她显得吃力,多少年后阿婆依旧坚持做桂花糕。刹那间,我仿佛又看见阿婆扶于石前,把熟的米粉、熟油、提糖拌匀,然后压入模具,蒸、擀、匣、切后便盛在盘子里,洁白的桂花糕氤氲着淡淡的花香,融入口中,清甜爽口,细腻化渣,这就是贯穿了阿婆整个青春的桂花糕。

如今阿婆已青丝变为白发,但她依然坚持做桂花糕,守护着一份青春时期便已承诺的责任,微风吹来,吹起淡淡的桂花香,那仿佛就是阿婆的青春……

【篇三: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江西南丰的一个群山环绕的小村落之中,那儿有着甘甜可口的蜜橘,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热情似火的村民们等等

那儿的特产是南丰蜜桔,南丰蜜桔为中国古老柑桔的优良品种之一,是江西省的名贵特产之一。据《禹贡》记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南丰蜜桔已被列为贡品,有“桔中之王”之美誉。南丰蜜桔果实较小,单果重25—50克,以皮薄核少、汁多化渣、色泽金黄、甜酸适口、营养丰富而享誉古今中外。在那儿整座山都是橘子树,每逢夏天树上就会挂满金灿灿的小灯笼,绿绿的青山上有一丝丝黄装点,显得格外美丽。每当这时就会有成群的人将那些可爱的橙色小精灵摘下,带回家细细品味,那实在是珍馐美馔,十分美味,醉人的甜中带有一丝苦涩的酸,几口下去磬人心脾,回味无穷。

那儿还有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无论站在哪里都是一片“醉人”的景色。就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说到的一般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让人见了一眼便流连忘返,忘却一切烦恼,仿佛置身仙境,瞧!那清澈见底的小溪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小鱼儿在竞相跳跃,看!树枝末端的那个小花骨朵儿,一切都是如此的生机勃勃。

有了甘甜可口的蜜橘,有了秀丽的山水,自然也少不了辛勤劳作,热情好客的村民。

一进村庄便被村民们的热情所包围,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你来到这里就宛如回到家一般,好客的村民们大老远便会和你打招呼,为你端茶递水,递上小吃,搬把椅子坐在大树底下,敞开了吃,敞开了聊。不出几天便成为知己知彼的好朋友。

我的家乡真是一个三好家乡,吃好!喝好!玩好!

热门推荐
1多变的妈妈
2人人讲诚信世界更美好
3难忘的爱心义卖活动
4最后一次春游
5节约用水作文700字
6往事难追
7明媚的角落
8想起那件事我就遗憾
9再见盛夏
10难忘的运动会
11生命因爱而感动
12红场游记
13美丽的迪荡湖
14我的好老师
15“多嘴熊”
16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17捉鸡记
18这个夏天,我们即将离开
19对着干游戏
20我为自己点个赞
21春游方特
22从来没有这样
23我是一阵风
24我的生日
25读论语有感
26我妈妈的一件蠢事
27难忘的桂林之旅暑假作文
28撒谎的滋味
29珍贵的礼物
30游峨眉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