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紫藤萝瀑布读后感】
初中,最后几个月,读到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说起紫藤萝,每个花小学生定会想起花小后花园的那一串串如葡萄般的紫花。小学的墙是酒红色的,没有任何灰黑色陪衬,大片大片的酒红。小学的树是墨绿的,没有黄或红的果子,大片大片小学的校服是紫和灰色,上操时男生的灰,女生的紫齐刷刷的,像花与花圃垄起的土。酒红、墨绿、紫、灰,这基本上就是小学六年的主色调。当然,还有一篇篇雪白的试卷。除此之外,还有淡淡的紫罗兰色,这便是之前说的紫藤萝了。
紫藤萝是花小除银杏外,除松柏外,唯一的植物。紫藤萝应该在十几年前建校时就有了。粗粗的棕色的又十分柔软的藤是女生荡秋千,扎头发,说悄悄话的最佳观众。对于男生,紫藤萝的种子,那种铜棕色的又有几分复古味道的种子,是他们送给老师的首选礼物。紫藤萝的花,一种淡淡的柔和的渐变色,深至紫罗兰色,中至藕荷色,淡至白色。这浅浅的渐变是我绘画课上最常用的渐变色,因为我喜欢,因为这是花小的颜色……
紫藤萝花花期不长,也不是四季常青。但花香却是独一无二的。每每上体育课,每每行进乐团训练,我们都会央求老师去后花园。因为那里有紫藤萝,那里有紫藤萝的香气。长大了,嗅着这香气,竟会联想到冬天这紫藤萝几近枯死的画面。不禁想起总听到他人说的一句话:死亡总会来,但要精彩的活在当下。这是紫藤萝交给我的。
那日,再回花小,紫藤萝早已枯死,毫无生命的颜色。抬头望去,学校的墙刷上了轻浮的冷蓝色,学校的银杏树也以便黄,那紫灰校服里的人儿早就变了。失望地离开校园。回首,凝望,熟悉的上课铃声响起,可那冰冷的自动校门已然关闭。
我,一个穿着红白校服的我,还会再踏入回忆到的流年吗?
【篇二:我最喜欢吃的水果】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是柿子,我爸爸单位旁就有一柿子树。
春天,一个个芽芽从树枝里探出头来;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一朵朵米黄色的柿子花,花朵里夹杂着淡淡的清香。
热闹了好一阵子的柿子花渐渐地凋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青绿色的小柿子,它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的,逐渐变得青绿色中带点淡黄,土黄中带点酒红,最后变成火红火红,红色中还含有太阳闪耀的光芒。熟透了的柿子,有的像小姑娘一样害羞得笑了,笑得咧开了嘴。有的仿佛看到了幽默的戏剧,微风吹过,它们哈哈大笑,笑破了肚皮,露出了鲜嫩的果肉。这些柿子娃娃急切地扒开草绿色的绿叶朝外张望,向空中的鸟儿、地上的人类、河里的鸭子、小鹅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柿子,剥开橘红色外皮,只见鲜嫩的果肉像一个小红球一样“躺”在薄薄的果皮里。用手掰下一块儿放放口中嚼嚼,鲜美的柿子汁从嘴角一直甜到心里,果肉从你的食道一直“滑进”你的胃里,顿时,你会感到清爽无比。
【篇三:大黑山作文】
夏姑娘悄悄走了,秋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来了。她提着一篮五颜六色的花瓣,把五颜六色的秋画丢在山野城乡。
昨晚下雨了。早上雨小,风大,温度低,给人一种“树叶沙沙发冷声”的感觉。好在9—10点,雨停了,风平息了,太阳出来了。于是,按照昨天的约定,我妈开车,我和爷爷去大黑山看秋色。
雨后,在大黑山,山坡上的上层森林被完全染色,各种颜色的树木这里红那里黄,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细看,五颜六色的`春树特别显眼,绿、黄、橙、酒红交织在一起,几乎每一片叶子都在逐渐变色,每一棵树都被秋雨冲刷得那么干净。进去是一棵四季常青的针松树。它的枝条粗壮,枝叶苍老翠绿,针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像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往前走,一片红色的小枫叶林留住了我们的脚步,红色的枫叶在风中摇曳,像在翩翩起舞。最让我开心的是枫叶林正下方有一朵小小的黄色野菊花。它的叶子是绿色的,它的花和花芯是黄色和黄色的,它的花大约有一美元硬币那么大。每根树枝上长满4—5朵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还有几只蜜蜂在花丛中盘旋,不时停在花心吸花粉。
大黑山的秋色很美,醉人,让人难以忘怀。
【篇四:天空】
我无数次仰望天空,在眼前展现的,或是一碧万顷,或是白茫无垠,又或是蓝天白云相伴,不论天气,不论地点,不论时刻,天空总表露着他的独特。
曾经看到过一段对大海的精彩描述:
无边无际的海洋,像一匹看不到尽头的蔚蓝色的绸缎一样。在和风的吹拂下,海面上迸射出晶莹洁白的浪花。澳洲一排追一排,像天上抛下来的一条条“银链”,“银链”拍打在岸边的岩石上,变成了一朵朵白颜色的碎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浪花又化成千千万万颗绚丽多彩的珍珠,洒向大地……
这段淋漓尽致的描绘给予我们以大海的美好遐想。可是,天空是无与伦比的。
黄昏,红日刚落,地平线上的光芒还未散尽,像一个巨大的光圈,而紧紧围住这灿烂光明的是云,它们随光的强弱而变幻。最里边的云带着微微的金黄,再往外,酒红、暗橙、微紫汇合成一条长带,带子上漂浮着悉微的光芒,脱离那金色的光,云霞还泛着淡淡的红色,像蚕丝一般,细腻绵延。当云逐渐薄去,与天空融合成那梦幻般的淡紫,铺洒在天空上,令人沉醉。这时的天空还不足以褪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忧伤吗?
夜幕降临,天空便是大肆地展现他的宽容。他将自己逐渐暗淡下去,让那沉甸甸的明月挂在身上。那点点零星,更是放肆在天空全身各处划分领地。他不怨明月的温柔,群星的璀璨让人们将他忘却,即便是调皮的流星在嬉闹时给他留下那些许伤痕,只要他看到人们脸上是洋溢着幸福、甜美的,那他就依然保持微笑。
清晨,朝阳未露,我睁眼便看到了窗外的天空,或许这是一天中天空最可人的时候,一团团云朵染成微黄,而天空是淡淡的蓝色,蓝得那样清澈,蓝得那样无瑕,这时的天空,才真正标志着新时刻的到来。
至于在阴天,或许天空是寂寞的;在雨天,或许天空是忧伤的;在城市,或许天空是清清淡淡的;在山间,或许天空是碧绿湛蓝的。可是,无论天空怎样变幻,天空总是那样辽阔无垠。
【篇五:我的家风】
当我进入那条破陋的巷陌,心中涌出一种莫名的厌倦。我看到低矮的灰黑色水泥墙壁印迹斑斑,朱红色大门上贴着的楹联一角被微风吹起;我也看到,母亲一身宽松的家常衣,蒲扇摇晃,与邻家大妈谈天说地;父亲赤袒着黝黑的双臂,斜躺在藤椅上,一壶小酒,一碟花生米,哼着小曲,悠哉悠哉自得其乐。
我轻声嘀咕一句:“庸俗!”头也不抬地踏入门槛。院中,一株枣树枝叶参差间,颗颗枣儿鲜红圆润,光泽闪闪,宛如上了一层蜡油。
父亲在树下招呼道:“过来尝尝刚煮的花生米儿。”我噌了父亲一眼,却并不过去。父亲笑了笑,摇头道:“年轻人啊,真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有些生气地干噔着眼,回道:“对啊,你这样像个乡下老头一样无所事事,就是享受生活了!”父亲反问道:“难道不是吗?对于我来说,生活的乐趣莫不过这一壶酒和一碟花生米。”我欲反驳,父亲已咪上了双眼,不再言语。
清风携来花香缕缕,落日的余红在天地间流淌,父亲醉意醺然的脸上泛出酒红,恰似这满树枣儿,质朴中带着悠游意味。
母亲走进家门,笑呵呵地说:“王嫂夸我们家枣儿甜呢,我再送些给她。”拾起一旁的竹竿,一颠一颠地向枝杈间打去,玛瑙般红亮的果儿纷纷落下,母亲像孩子一样,捡起放入篮中,又乐颠乐颠地塞进了门口王嫂的手中。
我想起枣花初放的时节,密密的小花在枝头喧闹,引来蜂蝶无数,我曾经嫌枣花太俗气,责问母亲为何不在庭院中种上芝兰修竹这些大雅之物,母亲很不以为然地白了我一眼说:“那些东西除了占块地方还有什么用,不如枣树,等结了果儿,还能左邻右舍地分一分。”
正思索间,一颗枣儿滚落至我的脚边,我拾起它,但见红莹莹的果皮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就像西边即将坠落的夕阳,就像父亲的满面酒红。而当我放入口中咀嚼时,清香四溢,带着土生土长的味道,并不浓郁,却让人心地为之一开,入了一个舒畅惬意的境界。
我曾经幻想自己出身名门豪族,显赫尊贵,抑或是书香门第,经纶满腹,我以为唯此家风方能得到淳正熏陶。而现在的我在漫天枣香中,在满目余晖之中再度望向这片留下岁月青苔的破旧建筑,蓦然有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一幕幕生活的片段浮现于我的脑海。
父亲常在院落中练太极,伴着初日的光芒,一招一势,流动刚劲,肃穆宁静;父亲常爱泡一杯碧茶,于树下品尝,茶香氤氲袅袅,诉说着恬然时光的享受;父亲常在夏日的夜晚,铺一张竹席于庭阶之上,嚼着凉拌的小菜,任晚风徐吹,吹散白日的酷热。
枣儿成熟之季,母亲叫我送给朋友邻居,告诉我如何待人接物,维持淳朴的人情;小乞丐在家门前伸出瘦弱的手,母亲将钱币放在我手上,教导我为人宽厚的道理。
我的父母并不是最富有的,却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悠闲享受的时光,品尝朴实而纯净的幸福;我的父母并不是最有文化的,却能将为人处世的哲理蕴藏在一点一滴的琐事中,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落日逐渐收敛了明艳的色调,苍茫暮霭笼罩下,父亲酣然入睡,面上是一抹满足的微笑。母亲的唠嗑声也慢慢没入安然的宁谧。我看到,一树枣儿在风中微微晃动,它们散出的清香将天空洗得分外澄明,一如我此刻的心灵。
【篇六:夕阳】
夕阳,想必人人都不陌生,它熟悉而又神秘,每当傍晚时分,它总是与我相会。
当太阳快落山时,它是那么炫丽,金灿灿的,映衬得云朵也染上了黄晕。房屋、树木、大地,就连白皑皑的瓷砖此时也随之变色。它就像一位“魔术师”,手指一点,就把整个世界变得金黄。
当太阳慢慢落下,天空变成了红色,“魔术师”又把晚霞变成了红色,这种红有粉红,有鲜红,有大红,还有酒红……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它又成了调酒师,把各种红调合在一起,然后洒在了云朵上,云朵们像一团团被染红的棉花,美极了。
正当我们沉醉在这美景时,太阳已不见了影子,只有落日的余晖在点缀着这个城市,就好像给城市裹上了一层轻纱,而晚霞的颜色又变得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此时,晚霞呈现出各种形态,让人应接不暇。它一会变成梯田,一会变成向日葵,仔细一看,远处出现了一匹飞马,一会儿,又出现了一座宫殿,好像是《西游记》中的天宫。古人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免让人十分惋惜,夕阳真神秘,不等人看清楚,就消失不见了,如此神奇、美丽的景色怎么不让人向往呢?
大自然真是神奇,我们应该感激大自然,给我们这么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护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