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遇见为题的作文】
2000年的某个朝晨,津雾弥漫,秋至已尽,枯黄无疑已满落金黄,那青衣布鞋的僧人,握着长条竹帚,一下一下扫着片片缤纷,那令己落泪无止的音律皱然,回响在竹林洞。丢下长帚,寻觅使他万年悸动的余音,
止步,相视,日光过隙的深林里,心中似归来了什么,千言万语,那道不尽小管上,音调里。
千年前的那天,天空依旧灰净入染,远山的禅寺已满是青云。寻山望去,眉宇间的缕缕忧愁已无法用连连叹息语云。山下,只身的屋舍无抵南宋破败的残陨,挥袖,那已被藏得温热的管只静静地躺在掌间,晨风掠过,衣摆被牵起尘灰的角儿,而那寂而云起的韵音却更加迷人。曲中,林间鸟忽飞远处天际,在阴沉的天空下与山相融,背影斜风又恰千万孤寂。未已,转身踏青归去,何许人士将亡拦下,相视,这清秀少年已满目泪痕,那刻便注定,这管中曲必为世音。
金发碧眼的洋人坐满大殿,这一年一度的“尺八艺术节”,唯有他代表中国深邃的眼眸静望着台下的一切,唇齿欲动,想说些什么,却留下嘴边,停住,索性举起手中,那一尺多的小管,刹间,满场肃静。一声,颤人心弦,继而将那满是悲怆的调儿无限拉长,二声,如墨洒,提笔挥手,在雪白的宣纸上弥留一行墨,三声,似杭州湖畔的雨,细密如针丝,划过镜湖,划过人们心田。
跨越千年,时光绕人,那曾止步于这片土地的世音,再次重回这片故土,重温他的故人。
浮华冲破音节,来世穿梭千年,也只为在寻你。你不是我的故人。
【篇二:春意常在】
春天走了,酷暑来了,每天随着鸟儿的鸣脆而作,知了的狂曲而息;不由地,那春的影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
春天,万物复苏,大树伸出绿色的臂膀,小草展开青葱的小手,就连那晶莹的灵动的露珠也展开笑脸迎接初升的太阳。等到太阳出来,大地上一片和美的景象。新生的芦苇抖拌身上的水珠,挺直了腰杆,待暖风抚过,她便轻舞起来。流水潺潺,偶尔遇见一块凸着的石头,她便激起美丽的水花与一圈圈跳动的波纹。如果一双稚嫩的小手投下一颗小石子,水面就荡起一层层涟漪。清风、流水和着小孩甜甜的欢笑,奏出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最妙的是天空下起蒙蒙的细雨了。牛毛似的细雨飘飘洒洒地落向大地,眼前便朦胧起来。无数的针丝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件庞大的纱衣,正欲披在大地母亲的身上。远处的连山隐隐约约。渐渐地模糊起来。一阵阵清风像母亲的手抚爱地摸着大地。蓦地,细雨经不住风儿的鼓动轻舞起来。轻盈的雨姑娘们一会儿直落下来,一会儿乘着风斜飘过去,一会儿又聚起来。漫漫的舞姿中仿佛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待到雨儿停了,一切都变得清新明朗起来。树叶儿幽幽地闪着光泽,小草儿也青得逼眼,一切都透泽着生命的芳泽,等待着开花、结果。
春日已过,生命也随着季节而轮回,而春意却常常在我的眼前浮现。那生意盎然的春天也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篇三:精神的坐标】
这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怎能忍你独自明眸。——《李清照》
独沧轻舟,秋波荡漾,无奈惊起一滩鸥鹭,寂寞在停留,停在昨天,帘卷西风,空守惆怅。
荡漾,一帘旧梦。
那时的繁荣与昌盛,她写下几百首诗歌,真挚的语言历练着她的人生,时代在更替,命运在不断的变更,是什么让她鼓起了勇气,去面对现在的残酷?是自信?是挫折?还是命中注定?
其实,这一切都来自于她对文学的热爱,对英雄的敬爱,对生活的通彻感悟,这样,她在文学的殿堂里畅抒胸臆,即使是挫折来临,也依然笑靥如花。
多想停在明天,停在单纯美好的明天,明天会更加美好。
漂流,一丝愁雨。
细雨连绵,针丝一般在人家屋顶上斜织着,她依偎自家屋檐下,抬头望望天,独守寂寞。她的苦,往来客谁来买单?
幸福在蔓延,可她,并没有感到一丝爱意,也许,曾经有过,但今日非比往昔。
他们曾在一起对诗,在文学的殿堂里找到了各自的知音人。从此,他们一起笑谈人生,可今日,那人独自走了,她伤心不已,直到眼泪都干涸了……
游岸,一叶扁舟。
她乘一叶扁舟,依然,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世道变迁,她的今天,早已“人比黄花瘦”。……
千年风雨淡褪了她的光华,沉淀了她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几缕忧伤。家早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可归,正如失巢的小鸟,再也没有了能给她带来温暖的偎依……
夜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回忆,浓浓忧愁融入淡淡的酒,今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