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当清的作文

【篇一:中国梦,我的梦】

如果说人生是一棵果树,那么梦就是果子,让果树变得丰富多彩。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这个共同的梦,鼓励着我们克服人生路上的种种挑战。

1840年,英国的一声炮响彻底打破了中国的宁静。当清政府用弓箭长矛来应对英国的坚船利炮;当清政府火烧圆明园;掠夺我国的金银珠宝……有谁能想到这个国家今天能国势强盛。在那时,这也就是一个梦,一个遥不可及的白曰梦。可是,今天,我们正不断崛起。只要心中怀着梦,并为这个梦去努力奋斗,尽管梦很遥远,但它终会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成就。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幸福的声音传遍了祖国的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奔句全面小康的步伐也更有力,时代在招手,我们的梦在飞翔。

现在,我要说:我骄傲,我是炎黄子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篇二:风雨之后的彩虹更绚丽】

我觉得生命应该视作一场冒险,应该让宝石般的火焰在胸中熊熊燃烧。做人就应该冒风险,应该赴汤蹈火,履险如夷。

——题记

刚走进高中时的我,懵懵懂懂,对于大学没有一点概念,崇拜“非主流”的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扮演起学校最标新立异的角色,将叛逆当清高。然而,不知道在高考的战场上,只有真才实学才是自己最好的武装。高一的我整天沉迷书海,从小说到推理,从伊坂幸太郎到王小波,可以说那段时间我的阅读量高得惊人。但是,好景不长,直到分科时,我才发现,宝贵的高中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我看着自己写得密密麻麻却连一个完整故事都拼凑不出的笔记本,感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即使再聪明的人也有记不住的东西,那时的我变得不知所措,成绩的退步与分科的抉择让我变得有些恐慌,我开始对眼前的方向和脚下的路产生迷茫和畏惧。当我锁上笔记本毅然决然来到理科班,心理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曾处于山顶眺望过无限美景的人怎甘心留在半山腰,我想努力再攀高峰,前所未有的决心。可我忘记了,一年的荒废早已使我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尤其是数学,高二的课程已显吃力,我还要恶补高一的知识。现在回忆起来,都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坚持下来,可能是心中那燃烧的熊熊烈火!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也需要挫折的打磨才能更显锐利。经历了失败与低落,心态是前进的保障。前进的道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也没有歌声与笑语,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在经历了心理上的种种考验,我收服了心猿意马,开始了苦行僧式的学习历程。

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伏在桌上思考,这该是一位多伟大的人啊!像我们现在的中学生正是缺乏这种勇气和毅力。我常常幻想自己乘着时光机穿越过去,对但丁说,你可以补上一句“风雨之后的彩虹更炫丽”!

【篇三: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当五星红旗迎风升起的时候,我凝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心里思绪万千——回忆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

回忆过去

当英国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时,软弱的清政府一昧的妥协。这时,清政府泱泱大国的迷梦已经破碎,留下的只有一个落后、迷信的国家。紧接着,一次次战争由外国挑起,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在这片中华儿女已经生存了五千年的土地上生灵涂炭硝烟弥漫。当清政府自己革新之时自己的成果却在一次战争中完全失去了,每个人心里充满了悲哀。

思考现在

当新中国成立时,举国欢庆五星红旗也被涉及出来上面的五颗星星都有自己的含义。全国人民在习主席的带领下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当东方红在太空唱响之时,当神五、神六飞向太空之时。每个人心中充满自豪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

展望未来

我们中国人并不满足于现状,我们又有了新的理想。我们希望实现全面小康,希望祖国会有更好的发展。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汇聚到一起便形成了中国梦。当中国全面复兴之时,当中国的科技引领世界之时,当在每个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自豪之时。中国才屹立在世界永远不倒。

当祖国繁荣昌盛之时,中华儿女更加的安全因为我们背后便是强大的祖国。当祖国这个大家好时,我们每个人的小家才会更加幸福。当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升起的时候,我的心里思绪万千……

热门推荐
1感动
2蚂蚁给我的启示
3少管所观后感
4我的乐园
5忍不住流泪
6我爱美丽的金沙滩
72120年的中秋节
8煎牛排
9“放肆”的人类
10我的妈妈
11描写莲蓬的作文
12我的爸爸
13梦里花落知多少
14美在不期而遇
15世界人生
16爱心义卖
17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
18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400字
19观纪念大会有感
20荧幕
21校园的早晨
22友谊最珍贵
23包粽子
24我家的小金鱼
25圣诞老人
26幽默搞笑的唐伟良
27家庭趣事
28成长路上的阳光
29我心中的价值观
30美丽的南明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