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此处风景独好】
难得一遇的大寒潮。
生活在南方的我,是没有见识过这种冷的,觉得一停下来就会忍不住瑟瑟发抖。外面阳光正好。于是忍不住放下热水袋,系起围巾,戴上帽子和口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心中才踏实、雀跃地出了门。
“哎,这娃娃,大冷天的怎么到处乱跑,这么大了还这么淘气。瞧瞧,鼻子都冻红了。”我扭头去看,是领居大伯。于是不好意思地冲着他笑了笑:“我出来晒晒太阳哩。”“哎呦,那也不能在风里乱跑啊,来,到大伯家来坐坐。”我脆生生地答应:“哎,好呀。”于是扭头走进大伯家。
忽然眼前一片明黄袭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株腊梅,花开满树。“大伯,这腊梅真好看,怎么以前好像没见过?”“这梅树啊,种了快两三年了吧,一直没啥动静,开的花稀稀拉拉,花期又短,也难怪你没注意到。今年天冷,它倒是卯足了劲儿呢。”
我跑到那株腊梅旁,揣着一颗新奇的心。这株腊梅,看起来要比寻常的明艳许多,大概是因为下霜的缘故吧,一粒粒冰晶裹住了梅花,在阳光的亲吻下,散发着熠熠的光彩。望着这明黄的色彩,我心中也会漾起别样的温暖。
直视着梅花,就像一颗颗琥珀,晶莹剔透。那一瞬间,我忽然异想天开:这些冰雪,许是在保护梅花呢,冻住了梅花,却也保鲜了花的美丽,更赋予了梅花别样的美。仰视着看,透过一粒粒小冰晶,阳光就像是投影灯一样,把梅花花瓣的脉络映照得清清楚楚,精致得就像一个美妙绝伦的工艺品。最外头的几簇,冰雪已经被阳光焐化了,水滴点缀着,倒是给梅花增添了几分清纯之感,变得清丽可人了起来。花香也溢出来了,幽幽的,却不浓郁。那是一种极普通的香味,却沁人心脾。
搬张椅子坐在树旁,闭上眼睛。感受着花影夹杂着阳光打在我的身上,感受着带有花香的风拂过我。是的,有了这样美丽的花,这样好闻的香,连冷风也轻柔了起来,连阳光也热烈了起来。
此刻,此处,风景独好,吾心亦喜。
【篇二:七年级描写夏天的作文】
热情的20xx年来了,我站在槐树下,等待着它再次开放,如同等待一个久违的朋友。
为迎接奥运会,学校开展了争戴微笑圈的活动。每次评比,我都既兴奋又紧张地看着黑板上自己后面的“正”字笔画一点点的增加。终于,我集齐了五个微笑圈,迫不及待地戴上,伸手一挥,臂上便如同挂上了一条五彩的虹,绚烂得如同的笑脸,热情得如同北京的阳光。
学校原来有一块绿地,清一色种着最普通的青草。这一年,为了搞景观建设,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土坡,种上了青草和,铺上了石板路,在坡上还做了几个小椅子和一个小桌子。山下的槐树旁还挖了一个景观水池,上面架着小桥。槐树像一把大伞,为池里的鱼儿们遮阴蔽日。
夏天悄然而至,槐花的清香也静静弥漫在空气中。胡同里、古校旁,知了在沙沙地叫着,那是一种宁静的喧闹,短促的永恒。蝉鸣似水般漫开,溢满了我的心头。
到了暑假,常让我坐在自行车上,沿什刹海湖畔骑行。晚上的酒吧街十分热闹,岸上没有死板的路灯,但不会让人感到悲凉:各种酒吧散发出各样的奇异的光:有的是最普通的霓虹灯,映在水里;有的是投影灯,在地上、墙上投射出彩色的、活泼的光点;有的是探照灯,将五彩的光柱射向天空,夜空便不再是单调的紫。就这样,水面上、地上、墙上、天上,到处都是彩色的,都是一片光一样的。出处wWW.zuOWeNBa.nEt
此时,什刹海也是海,也是水天一色。
白天的什刹海是一股浓浓的京味儿。北京不是林立的高楼、不是电视塔、CBD——北京是什刹海,是怀旧的南锣鼓巷,是有点喧哗又有点安静的、暗红色的烟袋斜街。北京不是西单、王府井商店前播放的流行歌曲,北京是胡同里那悠远的吆喝声。我从小住在胡同里,听着各种各样具有京腔京韵的吆喝,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如果外国友人来到胡同里,他们也会喜欢这自由的、无拘无束的音韵吧。
槐树种满了北京的街头,槐花的香味儿构成浓浓的京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