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说说我的姥姥】
之前有提到小时候在姥姥家的生活,多是自己看看书,后来读书越多,开始学着自己写些文章,虽是才疏学浅,倒也乐得自在。
其实,我之所以对写作有了兴趣,不只是因为看过的那些书,如果说,那些名著给了我坚强面对生活的力量,那么姥姥的故事,才是奠定我写作兴趣的基础。
记得那个时候,夏天总是很热,吃过晚饭,姥姥会带我去街上的小广场,看好多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在那里跳广场舞,那时候广场舞这个词还没有流行起来,她们只是自发的,想要去锻炼身体,陶冶性情,毕竟谁也不想这大好的夜晚时光只是躺在床上看剧嗑瓜子。
边走着,边看着,姥姥拉着我的手,一路上会给我讲有关这里的一些趣事,不过更多的,是会讲她小时候听过的一些故事,对杨家将的最初印象,就是从姥姥这里听来的,那时候觉得原来女人也可以有这么强大的魄力,在家国面前,可以放下儿女私情,甚至可以舍小家为大家,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不依附于男人,有自己的原则,虽没有乱世的纷争,但依旧可以保有初心。
每逢赶集日的时候,姥姥会一大早起床,喂好了自家养的鹅和羊,又把院子打扫一番,然后做好了早饭喊我起床,等我们都收拾好了,她会带着我去街上买一些肉啊菜啊水果之类日常食品,还有我喜欢吃的一些小零食。老一辈的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总是有些含蓄,但是一举一动的流露里分明能看得出她对你的喜爱和心疼。
希望姥姥能够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再等等我,等我变得更好一些,就可以来孝敬你,让你过更好的生活。
【篇二:乡间小画】
在这温暖宜人的五月天,正是游览美景的绝佳时机,如果你厌倦了都市高楼大厦的繁华,那么不妨来到乡间一睹乡间小画之风韵。
乡间的早晨是清爽的,游在乡间的小路上,清新而略自然气息的空气迎面扑来,轻抚着我们脸庞,沿着小路缓缓前行,便可听到欢悦的流水声,再靠近些,即可找到这声音的源泉――一条小河。
河水前仆后继唱着欢悦的歌儿,跑向远方。流入江中,汇入海洋。这将会是多么美妙的流程,来到河边,水底各式各样的石头清晰可见,仔细观察,还可望见河中疾驰而过的小鱼,如精灵般灵活自如,如骏马般矫健迅速。如侠客般飘逸洒脱,我想要伸手摸摸这水,即可知水之清凉,也许在炎热的天气也无法击垮清凉的河水。
所谓青山绿水,赏过了水,再来观山。
从河边走回去,大约要走近500米,便可来到青山脚下,顺着如同蜿蜒的长龙的山道盘旋向上,不知过了多久,山顶的平坦,山下的景致便一览无余,这里有着望不穿得绿意,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其间,不知名的鸟儿、小虫为前仆后继地传来优美奇异的歌声,此情此景,宛如一幅优美且富有生机的风景画,令人沉浸其中,山之美尽在这不语中。
沿着原路返回,无意间看到从山上潺潺流下的小溪,她似乎在低声歌唱,歌唱着一路上所遇到的奇闻异事,就像我们与朋友倾诉一般。
下了山,乡间也热闹了起来,邻里间皆收拾好物品上街采购,这是乡下五天一次的赶集日啊!不知从何而来的商贩吆喝着、叫卖着,他们怀抱着希望,在这一天开始辛勤地工作着。乡亲们缓缓地逛着,仔细地挑着,沉浸在在这美好的五月天里。
这上这水这情,构成了这无可取代的乡间小花画。
【篇三:年味】
年味是外婆做的年糕,妈妈包的饺子;是天空中那绚烂无比的烟花;是除夕夜大家一起促膝长谈,观看春晚的“传统”;还是那鼓鼓的压岁包……
今年我们是在爸爸的老家——江山过的年。比起在嘉兴过年,那里的年味要更浓一些。下面请听我娓娓道来。
我们是腊月二十八到的江山。到的那天晚上,奶奶就神秘兮兮地跟我说:“明天早上可不要睡懒觉哦,我们一起去赶集!”奶奶还告诉我,这里每逢农历的四和九都是赶集日。我一听纳闷儿了,问:“什么是赶集?”奶奶笑眯眯地说道:“赶集就是逛街。”我不以为然地一笑,心想:这街有啥好逛的?我在嘉兴也经常和妈妈一起逛呀……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利索地起床,精神饱满地去赶集。还没到街中心,就已听到喜庆响亮的音乐声,看到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真是热闹!走近一看,各种各样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平时见到过的东西自然不能让我感到惊奇,可那些我从未见过的旱烟、竹编的笼子、干农活用的器具、各种各样的小烟花,让我觉得新奇不已,不停地拿手机拍拍拍!这样的赶集还真的挺有意思!
大年三十那天是祭祖的日子。我记得在嘉兴过年时,外婆会准备好多东西:咸肉,鸡,鱼,年糕,各种水果来请年菩萨;然后又烧了好几个菜来祭祀祖先。在奶奶家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在桌上摆上肉,鸡,活鱼,水果,豆芽,豆腐,冬笋,祭祀一下就可以了!但桌子上的两碗米饭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它们就像两座高高的小山。奶奶说这寓意着来年大家都能步步高升。这样的祭祀活动我头一次见,还挺新奇的!
江山的年味数不胜数,还有奶奶裹的粽子,爷爷挖的冬笋,红艳艳的春联,高高挂起的灯笼,孩子们手里的甩甩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