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芒种的作文

【篇一:芒种忙,芒种乐】

芒种,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春种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收、种交替,样样都忙,故名“芒种”。这不,趁这个周末,我就随父母去农村体验了一把芒种时节的农事生活。

车轱辘飞速滚动,穿越一座座苍翠欲滴的山丘,眼前的景致越来越熟悉,目的地快到了。一下车,一阵阵热浪夹杂着这个节气特有的乡土味扑面而来。田埂间,农民伯伯们早已开工,忙碌地穿梭在那一片金灿灿的麦田中。有的在收割麦子;有的在用机器打麦;有的在晒麦——他们将麦子铺得那么均匀,没有一丝漏洞,仿佛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块块金色的地毯;有的将收割下来的麦子用绳子捆成稻草人,齐刷刷地放在公路两旁,像极了一个个站岗的卫兵;还有的在田间那头,熟练地洒下秋收的种子……一片繁忙的景象!

看着忙碌的身影,我也来了兴致,跟随着叔叔婶婶们上山去拗脚骨笋。只见他们头戴斗笠,面裹湿巾,扎着长裤长袖,这般“全副武装”着实让我纳闷。来到山上我才发现,这里杂草丛生,山蚁、蚊子,还有那素未谋面的各类昆虫多得超乎我想象,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处,令人毛骨悚然。短短几分钟,还没拗到两斤笋,我就被攻击得面目全非,裸露的头上、手臂上、脚上长出几十个疱疹。听前辈们说:这个节气也是昆虫类活动最频繁的时候。再看叔叔婶婶们,装备让他们躲过了蛇虫的侵扰,但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身上冒出来,汗水湿透了衣背。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出现在餐桌上的美味脚骨笋是来得如此不易!

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带着各自的“战利品”从田间山头满载而归。他们坐在院落里有说有笑,交流着劳作经验、分享着劳动果实。这时,隔壁的李大妈拿来一筐刚从枇杷树上摘下的果子,我尝了一口,满口爆酱、淳香清甜,比水果店里买的新鲜百倍。叔叔婶婶则拿出一捆捆刚拗来的脚骨笋与大妈分享,好一派温馨和谐的景象啊!

从他们的谈笑风生中,从他们洋溢着幸福的脸上,我读懂了生活的苦乐交替——只要辛勤耕种,就一定会有收获!就好比我们在求学路上,有时候会觉得很苦很累,但每当获得一次次肯定,攻破一道道难题,那滋味不就是忙中的乐趣嘛!

【篇二:芒种,送自己一粒种子】

刚刚过了小满,芒种也来了。我们回乡下爷爷家品杨梅,泡杨梅酒。

“嗯……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春争日,夏争时……割稻离不开镰刀,除草需要锄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一说起农活,爷爷就拉开了话匣子,刀刻似的皱纹绽放在他苍劲的脸上,精神矍铄。印象中,我出生不久,村里人就已经不喜欢在田地里干拔秧、插秧等农活了。大家学到了外地传过来的更为简单的播种方法——抛种,即将水田里的杂草用草甘膦农药一洒,等杂草死光后将谷种直接抛下去。这样省时又省力,只要按时撒化肥和喷农药,稻子长势就好。等到稻子成熟的时候,有专业的收割机过来,还帮你把稻子烘干、装袋。大家习惯了这么种稻子,不再把大把时间耗在农田里,也没时间去侍弄。但爷爷不同,我家的田地没有一寸抛过荒的,也没有一寸喷洒过草甘膦。很多时候,爷爷独自一人戴着草帽在一行行的秧苗间拔草。爷爷还将一年四季里栽种的所有农作物都留下了种子,稻谷、麦子、油菜、马铃薯、南瓜等。他将不同季节里播种的植物种子收获起来,晒干了水分,分门别类,收拾好,有的还做了记号。爷爷的粮食和农产品主要是送到县城来供给我们。当然,爷爷少不了还送给亲戚朋友们一些。这几年,爷爷的农产品仿佛成了“稀缺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午后的斜阳,透过长长的垂柳,与门前小河里的倒影相呼应,有一种潜藏着的盎然的诗意在隐隐流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爸最喜欢用陆游的《时雨》描绘儿时的美景,怡然自得。奶奶曾偷偷地告诉我,老爸小时候帮割麦子,被镰刀划了长长的一大个口子,左手食指差点掉了;种田的时候,脚底被瓦片割了深深的一个口子,都溃烂了,却还得下地干活。老爸看着我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炫耀起了他金色的童年。“那时,我爷爷有一亩多田,我们堂表兄弟姐妹十多个,一人一行,劲头十足,半小时就干完了。爷爷给我们每人买一根三分钱的棒冰,那滋味,甜到了心坎里。可惜,现在再也没有如此美味了!”“小时候,我们最喜欢打泥巴仗了。小伙伴你追我赶,最后非得弄得满脸、满身污泥不可……哈哈,真痛快。”

从小,我就喜欢下田,但没种过一棵水稻,只是喜欢在田里抓“狗乌田鸡”玩;渐渐地,我喜欢把抓到的“狗乌田鸡”用来钓龙虾,或者是抓蚂蟥来吓唬人;再大些,我不喜欢下田了,更多的是待在家里打游戏和上网聊天。抬起头,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向大地,田野里芒穗如海,麦穗锦簇,随风摇曳,好像在欢迎我。

眺望远方,一位农民伯伯正驾驶着播种机辛勤地播种着。看到如此情景,我猛然意识到,一“收”一“种”之间,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芒种悄然至,人生收获时。两年后,当我过了芒种,就将迎来高考。种庄稼,必有时节,而人生却是没有时节提醒,只有珍惜当下,不断播种收获……

芒种,送自己一粒种子,别让自己荒芜了!

【篇三:这个人真好】

莎是我的一位好朋友,我们班的第一名。

莎的脸圆嘟嘟的,就像熟透了的苹果一样。眼睛水汪汪的,像两颗透明的珍珠。眉毛弯弯的,像闪光的月牙儿。她特别爱笑,一笑,脸的两边就出现浅浅的酒窝。她经常扎着马尾辫,穿着粉色公主裙,配着一条长长的丝袜,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美丽可爱。

莎的性格很开朗,很有耐心。音乐课上,每当我唱歌走调时,她都会耐心地教我,用悠扬的音调唱给我听。比如《芒种》、《绿色》,都是她教给我的。下课了,她总是陪我玩乐,一起玩荡秋千,一起跳舞,一起唱歌,形影不离。

莎学习很勤奋刻苦,每次考试总是班里的第一名。我很羡慕她,总想知道她是怎样学的。有一次,我没有考好,闷闷不乐,不愿和人说一句话。她看到了,走过来安慰我:“你只要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多练习,下次一定能考好。”她从口袋里掏出一盒酸奶递给我,“也要注意营养哦!”我心中一阵感动,眼眶湿润了,紧紧地拥抱了她。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向她学习。

莎,真好!

【篇四:我最爱听的歌】

“talking to the moon,放不下的理由,是不是会担心变成一只野兽。”

我爱哼歌,现在哼唱的是网上最火的“心如止水”。

这首歌的歌词很唯美,很变幻,像童话故事一般。每次听到这首歌时,脑子就会去幻想这首歌的意境。我想象过很多场景,我觉得最衬这首歌的是仙境。此“仙境”非彼“仙境”。你想想,如果是云飘雾绕的仙境,便会把整首歌的画风带偏,但如果是森林里,能看见白白的大月亮,还有一些萤火虫,一定是美不胜收的景象呢。

我还喜欢“芒种”。这是一首偏古风的电音歌曲,唱这首歌的小姐姐不仅有一副好皮相,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噪音,哼这首歌,实在是太难了。高潮部分略带点戏腔,声音不够细的人是唱不上去的,我没有好嗓子,但也唱出了……呃,半真半假的两角钱效果吧。

难道就没有好听又好唱的歌了吗?不,当然有,比如“点星”这首没有词的纯音乐。有人问:没歌词还好听吗?具体来说,这首纯音乐还真不能填词,品的是一种旋律和乐器相击的的合辑细节。此歌凭借独特的音调和调音师的个性,给人一种治愈的感觉,会让人全身心处于放松的极佳状态。

建议听一下,真的很神奇哦!

【篇五:关于芒种的作文】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而此时太阳刚刚到达黄经75度。其实芒种的两个字也是有不同蕴意的: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你知道吗?“芒种”这个节气在我们这里代表着“丰收”,丰收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一种水果——枇杷。因为我的家乡在余杭的塘栖,这里被誉为“枇杷的摇篮”我家种枇杷也已经有快12年。所以每一年的芒种都是枇杷收获的季节。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第一颗枇杷树,这棵枇杷树被种在了我们家后面的菜园中,在旁边还是一堵墙。我现在都不知道奶奶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但我知道这个位置真的很好,站在墙也可以摘到枇杷。第一次吃枇杷正是在芒种这一天,那天奶奶拿了几个比乒乓球略大的球状东西,问我要不要吃,我当时看到这个东西有着黄黄的皮,可是拨开皮却露出了黄泛白的果实,我出于好奇,于是咬了一口发现味道很鲜美,甜中不带腻,汁多质细。于是我急忙吃了第二口时突然一痛,发现自己的牙齿把那颗核要在里面了,还甩不掉,于是旁边的奶奶看到后笑着帮我把核拿了出来。就这样第一次吃枇杷闹了一个笑话。

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我这么矮,怎么比树还矮?妈妈告诉我你去拿支笔在能碰到树的最高处画上一条线,然后以后每天去和树比下。于是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和树比身高,终于在我小学二年级时我超过了树。尽管小时候的玩笑很幼稚但是如今树上的那条线却未曾消失。

曾今的我会想办法爬上去玩玩,或者从树上看远方的草坝,或者从树上看远处高高的山,如今的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跳起来看到树后面的草坪和房屋了。可是我经常会依靠在树的身旁。这棵大树见证了我的成长,我长大了,可它却老了,枝条不在抽出新芽,不在和我一起成长了,身上也布满了各种虫子的痕迹。

【篇六:芒种之“割”】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布谷鸟的叫声,唤醒了熟睡的人们。天还没亮,沙沙的磨镰声已经响起。

爸爸也点了灯,用草根擦了擦镰刀,磨起刀来。

“芒种前后麦子熟,男女老少收割忙。”割麦的人们踩着鱼肚白来到了麦田。

我和爸爸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这田间的风光牢牢的拴住了我们的视线。一眼望去,整个大地披上了金黄色的锦缎。一丘一丘的田野铺盖着视野,大片大片的麦浪在微风里摇曳着金浪,随风飘来的气味混杂着麦穗的味道,我的鼻子立刻接受了这清新的洗礼,心情舒畅极了。你瞧!那密密匝匝的细碎的白花绽放在无际的金海中,那是耕作者将身躯埋在田间。

“开始吧!”爸爸对我说。他顺手给了我一把锃亮的镰刀。只见他用镰刀收搳时,右手拿镰刀,弯着腰背朝天,面朝黄土地,左手抓麦子搳,搳完一刀往前一勾,勾住前面的麦子,又将麦子放在原先打好的麦窋子里,然后取出稻绳,麻利地把麦子一捆一捆捆好,再放到田边,堆成一座金黄的小山。

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割麦子。弯下腰,左手拢着麦稞,右手拿镰刀,潇洒的一使劲,“呼啦”一声,一大把麦棵便顺势倒在手里,那真叫个痛快。“注意分寸,小心一点儿。稍一疏忽,镰刀就会划伤自己的脚哦。”爸爸笑了笑提醒我。

在地里割麦,顶着烈日暴晒,汗水一把一把顺着裤管往地里流。

收完麦子,已是黄昏之后。火辣辣的南风,裹满了幸福的人们的欢声笑语,麦子的清香又将收割的人们带入了芒种那“忙种”的喜悦之中,将我们带入了一群跳跃的、欢快的音符之中。

【篇七:芒种】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外婆家,芒种时节,外婆总要买上一些糯米淘洗、用碱水浸泡,还会从箱底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捆竹笋壳,我就雀跃着,因为外婆又开始包粽子,我既可以玩又可以吃。外婆也总给我包裹几个一口就能塞进嘴里的小粽子,然后在小院靠墙一角,支起一个大锅,煮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粽子,直到粽香飘满整个院落……晚饭的餐桌上,一大碗粽子,几小碟白糖,让我们大快朵颐。

每当蘸着白糖吃粽子的时候妈妈总会说起自己小时候关于粽子的那些事。那时候外婆家的生活是清苦的,但外婆的一双巧手,使孩童时代的妈妈多了普通人家不曾有的口福。就连吃,小孩儿也是要玩点花样的,粽子也不例外。妈妈总缠着外婆裹如同小拳头大小的粽子,那粽子啊,总是要长出几个奇形怪状的角出来,因为妈妈是最喜欢吃粽子边角地方,说一口下去,滑滑的,膩腻的,连带着那股香味,直入心底。裏这样的小粽子是既费时又费力的,但外婆总是顺着妈妈的心愿,从没流露不耐烦的神情。

直到后来我们才慢慢知道,山里的嫩竹笋在生长成竹子的过程中,包裹在外的竹壳会逐渐脱落。每年芒种前后,外婆会大清早去娘家山里,挑选带露珠的、质量上乘的竹笋壳,放到溪坑边仔细洗净、晒干,然后用土办法密封起来,待来年拿出来使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箬壳”。

外婆慢慢变老,很少亲自去山里制作箬壳,或是让山里人家带来,或是去菜市场买。虽然仍有粽子飘香,但吃起来似乎少了些什么东西,现在我才发现,原来,竹笋壳上已然没有外婆那粗糙的手抚过的痕迹了。

今年的端午要比往年来得早,与芒种仅隔一天,而那些散落在记忆中的香味和甜味,若能再品尝一回该有多好呀!

又是一年粽飘香,那缕缕清香可否带着我的思念,飘向我所想念的地方……

【篇八:我爱唱歌】

大家好,我是陈鹏宇,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我就和大家说一说我的特长——唱歌。看过这篇文章你也说一说你的特长吧。

你们肯定觉得我一个小男生,唱歌一定唱不好,你可不要小看我,我可是全校大名鼎鼎的“男高音”。没错,我最喜欢唱“芒种”这种高音歌。当然在唱歌这一条路上也有很多家人的抱怨和不满。可是我还是在坚持唱歌。在每一个中午或者夜晚只有一点时间我都会去提一提嗓子。每次只需10分钟,我的嗓子一定会变得沙哑,有时甚至说不出话来。尽管有这些困难和挫折,我都不停地在练,终于我从一根铁杵磨成了一根针,被学校给予了参加唱歌大舞台的资格。

我在舞台上唱的芒种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喜爱,热烈的掌声让我内心非常开心。舞台公布成绩的时候,我看见我荣获了金奖。此时全班都在为我开心喝彩,我的心上好似有一只小兔子正在跳一样,无比的开心和高兴。晚上回到家中,打开手机发现班级群中,全班的同学都在为我开心、喝彩。

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篇九:忙在芒种】

今年的芒种时节在六月六号,农民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期了。大麦小麦成熟了,而南方的水稻也开始播种了,忙收割又忙着播种,好一番繁忙的景象。

前两天,住在农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姨妈姨夫,他们在家里组团把各自家里的秧苗花了四天左右时间都插完了,插了总共有二十多亩秧苗,虽然很累,累的腰酸背痛,但他们都很开心,因为有耕耘就有收获。等到秋收的时候,那金黄黄的稻谷运回家的时候就很有劲头了!

忙好了插秧,就少不了我们古老而传统的过端午节了!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里都要包粽子,主要包鲜肉和蜜枣馅儿的多,白砂糖的也会包一些。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吃糯糯的粽子。虽然我每次都没学会包粽子,但是我还是很乐意跟在妈妈和姑姑旁边看她们包粽子。

其实对于我们孩子们来说,最期待的就是放暑假,夏至的到来也就是我们的暑假到来了。一过夏至就会很热,很多人都会选择游泳来解暑,我也不例外,除了回老家田间走走看看,更多的就是游泳嬉水啦!又不用上学又可以嬉水玩耍,太期待啦!

【篇十:芒种】

暖洋洋的光毫无遮拦地洒向大地。田野里芒穗如海,黄澄澄的,金黄的麦秆被沉甸甸的麦穗拽得弯下了腰,它迎风摇动着,似乎在享受着这暖和的阳光。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一边前进一边吞食着小麦。金黄的小麦尽收机腹,在田边又喷薄而出,一眨眼已安安静静地躺在了农民们早已准备好的麻袋里。今天是什么日子呢?没错,这就是令农民们喜上眉梢的好节气——芒种。

爸爸指着这一片麦田,笑着对我说:“芒种时节一到啊,夏天熟的作物就收获了,这是一年中农事最忙的时候,‘芒种’谐音‘忙种’,就是忙着种的意思。你要不要来体验一下‘忙种’?”

我看着爸爸递来的镰刀,兴奋地点了点头。“割麦呢,要割麦根,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麦秆的放置也很重要,要跟对跟,叶对叶,一定要注意顺序,要不然可就乱了,”爸爸又继续说道,“好,你来试试吧。”我先弯下腰,再握住麦秆,接着镰刀对准根部一下又一下地割着,然后把割下来的麦秆根对根,叶对叶地放好,最后再从头反复,这些麦子都成了我镰刀下的“俘虏”。才短短半个小时,我就已经汗流浃背了。快黄昏时,地里的小麦已经割了一大半了,虽然已经肩酸背痛,但我总算体验了一把“忙种”的感觉。芒种即将过去,但金黄的光却永远不会磨灭。

芒种是希望,它照亮着我们整个民族。

热门推荐
1美丽的盘龙山
2手机控和低头族
3会吸水的蜡烛
4蒙心布条
5珍惜,来之不易
6年的作文
7活动倒计时
8忘带作业
9小七孔
10爱上这座城
11采蘑菇
12盼望开学
13那一次我真感动
14老宅里的自行车
15我的“龟蜜”
16的味道作文
17感悟时间
18我们仨读后感
19一枚硬币的旅行
20校园流行风
21美在不期而遇
22美丽的人民公园
23卖杯子
24扎小辫
25颠倒节
26描写螃蟹的作文
27秋天来了
28流走的童年
29我当校长
30校园大课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