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唠叨声中的爱】
“快起床,要迟到了!”“明天就上学了,作业都写完了吗?”唉!大清早这耳朵就不得安宁。每一天我都沉浸在唠叨的海洋中,真是烦透了。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了唠叨声中的爱。
今天,从一大早开始,妈妈的嘴就滔滔不绝,“快洗脸刷牙,动作要快点儿”“书包收拾好了吗?书和作业都带了吧?”“在学校一定多喝水。”“上课跟住老师”……我皱紧眉,无奈地摇摇头:“妈妈,你别磨叨了,我的头都大了!”“一说你就不爱听,还不是为了你好。”眼看要出门了,妈妈递给我棉衣,又忍不住嘴:“今天降温了,得多穿点,课间活动时系好扣子,千万带帽子……”我受不了了,挣脱妈妈的手,夺门而出。
寒风呼啸着,好像要把我一口吞下去似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风像小刀一样割在脸上。我缩着脖,揪紧领口,顶着风向学校走去,耳边不禁响起了妈妈的话。如果当初听了妈妈的话该多好,我后悔极了,可是想什么都无济于事了,只能任凭狂风肆虐地攻击着。突然,我感到一丝温暖拂过我的肩头,像冰天雪地中的火炭温暖了我的世界。我回头一看,一张熟悉的面孔,哦,妈妈!“小家伙,冻坏了吧。”妈妈给我穿好棉衣,揶好衣领,顿时,一股暖流一下子流遍了我的全身,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妈妈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后背:“快去上学吧。”我往前走去,走了一小段路,回头一看,妈妈还在原地向我摆手……那一刻,没有唠叨,只有满眼的关怀和爱意。
我终于明白了妈妈唠叨声中的爱,那伟大的母爱,妈妈我爱你!
【篇二:藏在雪梨里的爱】
这几天,家里买了雪梨,望着那金黄的外皮和雪白的果肉,我的思绪不禁飘到了已长眠于地下的奶奶那……
奶奶重男轻女,这是他们那一辈的传统思想。奶奶每周都会和我的哥哥弟弟们通电话,少数时候面对我,她更多的只有沉默或几句简单的话。那些亲切的话语和温暖的怀抱也更多的给了家里的男孩子。而我,就连过年的压岁钱也总会少一些。
不公平——我总是在心里无声地呐喊着。正当我以为奶奶永远不会关心我时,一次偶然的生病,却让我感受到了奶奶前所未有的爱……
老家的冬天格外寒冷,那时年幼体弱又贪玩的我顶着刺骨的寒风也要跑出去,在家乡的田野和小镇上玩闹了好几个小时后,疲惫不堪的我回到家立马就睡下了。傍晚醒来时,感觉浑身发烫,像喝醉酒一般昏昏沉沉,头似有千百斤重,脚下又感觉踩着轻飘飘的棉花。
爸爸只好立刻载我去小镇上唯一的医院,打完针回来已经很晚了,而我的烧还没有完全退。爸妈都在忙着,只有奶奶坐在茶几边的摇椅上。我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每一丝细微的冷风都钻进我的毛孔。刺骨的寒冷,和喉咙却像火炭一般滚烫的,让我难受极了。
“宝儿,过来坐。”奶奶柔和的声音传入我耳内。我有些惊讶,平常这个时候,奶奶不是早睡了吗?我还是乖乖地坐到了她身边,奶奶从摇椅上直起身子,“难受吗?”奶奶今天的面孔多了几分和蔼和慈祥,放低的声音透着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担忧。我小心地点点头,有些畏惧,更多的是惊讶。
“那吃点雪梨吧,雪梨是清热降火的。”奶奶边说边拿起水果刀,娴熟地削皮。不紧不慢的动作,却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是温柔,是体贴。浅黄带着雪白的梨皮卷成了一朵花,慢慢往下,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步伐。空气中飘着雪梨的清香,奶奶静静地削着,我静静地等着,时间仿佛和卷成花的果皮一点点被拉长……我默默无语,沉浸在份温情里。那一刻,清甜的梨肉拂去了喉咙的烧灼,这份简单却来之不易的爱,包裹住我的身心,温暖了我冰冷的身体……
此后,我一直都很喜欢吃雪梨。
前几年,奶奶病危。临终前,她一再嘱咐一定要我这个女孩回去见她最后一面。但在赶往老家的路上,她却永远地离开了我。我最终还是没能见上她最后一面,但我仿佛总能听到她想对我说的话……
【篇三:品民俗滋味】
春节到了,到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年味儿”,像那香喷喷的年粿,人山人海的老爷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每个人的心中都是甜滋味。
天刚亮,奶奶就起床了,忙里忙外准备着各种祭拜的物品,奶奶虽然忙得满头大汗却仍然是眉开眼笑。大人们都从城里赶回了老家,帮着家里的老人粘贴春联,四处访友,邻里间互相送礼问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喜乐无穷的滋味。
不一会儿,锣鼓声响了,“迎老爷”就开始了,如同蛟龙出海般的队伍走在路上,跟行的人很多,我个子小,只要低下头就能够轻松地从大人的腋下穿过来到队伍的最前面。队伍的前面是“挑花篮”的小女孩,紧接着是穿着旗袍的“抬标”少女,后面是穿着整齐的敲锣帅小伙,最后就是吹奏的老年乐队。一片喜气洋洋,热闹非凡,欢乐喜庆的“年味”笼罩着这个小村庄。
迎接游神的另外一个环节就是放鞭炮,一个个壮实的小伙,他们不用捂耳朵,半眯着眼睛淡定的点燃一串又一串的鞭炮,火苗点燃了鞭炮,小巷子里飘洒着鞭炮纸和烟花的味道,胆小的孩子们一个个赶紧窜上屋子,关紧门窗,这时孩子们心里是激动紧张的滋味儿;大人们的心里是一种热闹喜庆的滋味。
回到家里,奶奶早已做好了满满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一家人围着桌子吃上了团圆饭,互送祝福、互相关心。火炉里燃烧的火炭就像似火红阳,暖暖的而不刺眼,温馨的滋味在我心间回荡。
而今,春节过去了,但这交织复杂的“甜蜜快乐”也深印于我心,就像是我们的家乡的功夫茶,悠远绵长,沁人心脾。
【篇四:小熊烤鱼记童话作文】
在森林里有一间小木屋,里面住着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和熊弟弟一家。
早晨吃完饭,熊爸爸和熊妈妈就带着小熊哥哥和小熊弟弟一起去捕鱼,捕鱼可是小熊一家的拿手绝活,不一会儿,每个人都捕到了一桶鱼。熊爸爸和熊妈妈让两个孩子把鱼烤了给大家吃当晚餐吃。
小熊两兄弟高兴极了,兴致勃勃地烤起鱼来。还没一会儿功夫,小熊弟弟就不耐烦了,觉得很无聊。突然,一直蝴蝶飞了过来,小熊马上放下鱼串去追赶蝴蝶。回来的时候,他发现鱼已经烤焦了。他从桶里又拿出几条鱼烤了起来。咦?那是什么?小熊看见一只蜻蜓停在荷叶上,就又放下鱼串和蜻蜓玩了起来。“什么味道这么难闻啊?”小熊这才想起来自己的鱼还在火炭上呢!他跑回家一看,鱼早就成了“黑鱼”,小熊心里难过极了。
这时爸爸下班回家,小熊哥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熊爸爸,熊爸爸一边摸着小熊的头一边说:“孩子,做事情得一心一意,不能这样三心二意。你看,哥哥多认真啊!烤出来的鱼又香又脆。”小熊听了爸爸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决定重新烤一条鱼。
蝴蝶飞过来,他赶紧低下头,蜻蜓飞过来,他假装没看见,不一会儿,一条香喷喷的鱼就出来了。妈妈看见了,连忙夸奖小熊道:“你看,你认真起来也不输给哥哥噢!”
夜幕降临,小熊一家人点上蜡烛,正津津有味地享受着这一天的劳动成果。
【篇五: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淙淙细泉随时光小流蜿蜒而下,红日的余晖被时光的巨手日复一日的收拢进天慕。
它,逝飞快;它,令人难以察觉;它,却又在你背后照射出一道光芒,将你走过的路再次点亮。
那件衣裳
骄阳透过薄薄的稀云,似一颗颗火炭毫不吝啬地砸向他的皮肤,阳光刺入毛孔,将汗水逼出宫殿,如潮水般涌出皮肤,吸附在他那件因久经岁月而极其变形的灰色衣服上。原本就油亮的脸蒙上了一层水膜,使其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年幼的我站在他的身旁,一边不停派送报纸并吆喝卖报纸的呆板口号,一边极力向他诉苦。他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然后走过来,用他庞大的身躯挡在我身后——背对着烈日。三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终于收工,就在我正大发牢骚时,我看到了父亲背上晒出盐和那与白马甲颜色极其不协调的棕黄色皮肤…
阳光旅行中,与家人领路的是无言的爱。
那一壶水
“我出门了”!那天早晨,门伴着一声告别和水壶敲击门框时发出的噔噔声重重地合上,壶顺势挂入书包的右档中。每天我都喝着这温度恰到好处的水,却从不曾想过这是谁做的,是我忽视了什么吗?是忽视了她每天早上、夜晚悉心为我调配壶中水温的忙碌身影吗?是她一套独特的装水秘籍吗?又或是她为保持这壶底已经坑坑洼洼的壶子的干净所每天要多付出的那一份不必要的辛劳吗?都是,是这平凡的一壶水背后那不平凡的付出。我现在才终于明白,这壶水中承载的,不只是水,更是背后的恒心、爱心、关心。
原来每个人的付出都不求他人的回报,你走的每一步路都有爱你的人为你探路。
这些生命片刻将永远盘恒在我的记忆、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为烙印在时光里的永恒。
【篇六:栀子花依旧芳香】
那儿,栀子花又开了,氤氲的清香将回忆挟襄,我又想起了那年的栀子花开,又想起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又想起了我可敬的奶奶。
那座农村的平房已经很老旧了,墙角长满了幽绿的苔藓,房檐中有燕子的窝,门口有几颗高大的栀子树。残旧的平房里有我的奶奶,暗黄的脸上有着沟壑的岁月印迹,一双乌黑的眼中折射出深邃的光,年老的她依旧朝气蓬勃。
奶奶习惯早起,我每天赖在床上都能听到奶奶沙沙的脚步声。等到天大明,我就会被早饭的香味勾出被窝,坐在餐桌前立马动筷,。我最爱吃奶奶煮的粥和腌萝卜。头一天晚饭时烧的火柴没有熄,把掺了黑米、莲子,冰糖的米用陶罐盛起来,埋进火炭中焐着。第二天早上用火钳夹出来,里面的粥还有着些烫,散发着陶土的清香。这个时候,再撒一勺红糖,黑红稠密的粥经喉咙咽下,甜到心里。
可是功夫背后怎么会没有有心人呢?每次清晨天还没亮,奶奶就摸黑在厨房忙碌。有好几次我都能看见奶奶额头上的汗珠像豆儿般大,深邃的眼里却有着丝缕的倦意,做好活后。她便小小步地走到箩椅前,双手撑着膝盖,缓缓地坐下。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奶奶的一行总关情!
奶奶还喜欢与我在树下享天伦之乐,给我讲大道理,让我领悟了许多许多。
寂静的夏夜,一棵栀子树下。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坐在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膝上。老人拿着一把蒲扇,悠悠的给女孩扇着风,嘴角漾着笑意,语重心长:“做人不要过分追求外表的华丽,而是要去追求内在的品质。就像栀子花一样,它不像桂花那样香飘十里,它很朴实,只求屹立在美丽的花香中……”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其实,这番话早已深深地刻入脑海中。就这样,我和奶奶,编织了一首童年之歌,在我童年的夏夜里飘荡。小扇轻摇的时光,充满了爱——奶奶的一言总关情!
阳光洒下,栀子花依旧芳香。奶奶做的每一件事,哪一件没有浸透她对我深深的爱?她的一言一行,总是让我感到温馨。因为其中有爱在流淌,暖暖的,比阳光更明媚。
【篇七:百灵】
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再听到百灵的歌声。
小时候住在老家,老家的后面有棵树,树上住着一窝百灵。爷爷每天早上听着百灵唱歌起床,时不时向上望着它们,它们的歌声成了爷爷的最爱。
早上我常常赖床不起,于是爷爷爬上平房屋顶,又从侧面上了屋脊,慢慢的用手掌拖住鸟窝,把移了下来,放到门口的鸟笼里,我问爷爷万一鸟不进去怎么办?爷爷笑着说:“鸟恋家,估计一会儿就会飞回来的,咱们先离这里远点,一会再看。”
果然,如爷爷所愿,百灵一家进了笼子。于是,我每天早上也听着百灵唱歌起床,把以前最喜欢的看电视变成了逗鸟,爷爷看在眼里,笑在心里,爷爷说这树有福气,虽然没能“凤凰上枝头”,但却招来了百灵,这树福气不浅呢。
一天下午,我像是头上挨了一棒一样,脑袋昏昏沉沉的,也没心思逗鸟了,一头倒在了床上昏昏欲睡。爷爷没听到我往常逗鸟扑棱扑棱的声音,就来后院看我,见我倒在床上不动,连忙快步走到床边轻轻地拍了拍我,关切地望着我问道:“今天怎么不逗鸟了啊?天热了不想出去吗?”“不是,我头疼。”爷爷把手放在了我的头上一摸,发现我的头像火炭一样烫,立马一边把我扶了起来,一边说道:“走,爷爷带你去看医生。”
可到了卫生所门口,我死活不肯进去,因为我怕医生会给我打针,爷爷蹲下来对我说:“听话,治完病,爷爷把小百灵放出来,让你牵着它飞一会儿,好不好?”我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小腿犹豫着迈进了医生家的门,心里还在想:放小百灵是不是像放风筝一样啊?
回到了家,爷爷拿出一只小百灵,用他粗糙的手拿棉线在小百灵脚缠长了三四圈,又拿出脚拌在脚上缠上去,小百灵那双小眼睛滴溜溜转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接过棉线激动地一笑,在后院飞跑起来,小百灵也不情愿的被我带着,在空中极不情愿地扑棱着翅膀。这样一跑病也好了大半,爷爷看着我带着小百灵满院的跑,也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又多了一皱。
我看到爷爷脸上的皱纹,心里想着:为什么爷爷一笑起来那么多皱纹呢?后来长大了,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是爷爷老了。
【篇八:家】
难道回家一次,特别是高中之后,记得有快四年了吧,不是很清楚,不过从墙角上铅笔记录身高的痕迹看起来,也有很长一段日子了。
几乎忘了这里了吧!我对自己讲。
同高楼林立的闹市不一样,我还是喜欢这儿空旷得近乎疯狂的田野,那不远处,就是山……
夕阳如同冰凉的火炭,仍能刺痛我的视网膜。我和一个朋友在大道上漫步,钻进了路旁的一个已荒弃了的,我从前从未来过的小树林中。朋友说:“这儿死过2次人,记得吗?他为我指,我感到一阵阴森,就拽他窜出了树林,而此时,西垂的火炭已不那么红热了,它连拉长我们影子的力气也没有了,只有惭愧,扯了些碎棉絮捂住脸,连那湛青冰凉的背影也映红了,它垂得更低了。
朋友百无聊赖,指着田野中的一条路:“我们过去吧!”“你走过?”我激他。“没走过,怕什么?”说着,他捡了根残枯的树枝,扫了扫路旁的萎草,算了吧!看,太阳也不想让我们过去了。不约而同的,我们把头一齐扭向西边的山,与其说是山,却更不知说是丘,低矮,却成片连在一起,太阳马上就要钻进去了,像小孩钻进狗洞一样的被窝。一眨眼,金色蹭在了山顶上,踌躇着,不肯进去。我和朋友目不转晴,死命的盯着那火球,看它一点点被丘岭染成山青色,渐渐地,红橙的光芒被死青死青的一点点吞噬,我不由得咂咂嘴,仿佛替山尝到了美味,熟悉却又陌生,“以前没有看这?”我很突兀地问,不约而同地,我们两人回答:“没有”。就在这时,火球突然加快了速度,转眼只剩下一块破碎的金红卡在山的牙隙之间,咯着了吧!我偷笑,朋友只是张大着嘴:“好快啊!”这一瞬,连那一丝金色也不复存在了,只剩下天边那映红的太阳的背影。天还未黑,我心中暗喜。
夕阳的沉寂下,是众星捧月的华美。
不知怎么,住在城市很难看见天,那种“天”,不过是灰蒙蒙的白色,像白内障,什么也没有。有太阳,有星星,有云有月亮,有鸟这才是天!天只有在这里才看得到,家乡的天。
冬季的夜晚,猎户、金牛晴空斗舞,有明月给它们见证,它们就一直这样,永续了千年的对峙,我不倦,因为我不是它们,它们倦吗?不倦,总会有结果的,无论怎样。
夜总是静谧的,像有心事的女孩,只是传来些琐碎的音响,这儿,白天,夜总是静,不知不觉,心也沉默了,面对着无边的夜,感到无比亲切……
【篇九:家乡的特产杨梅】
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我最喜欢自己家乡的杨梅。因为那里成熟了的杨梅特别甜。
家乡的杨梅园四周都是茂密的杨梅树。漫山遍野的杨梅树密密麻麻,枝头长满了红红的杨梅,碧绿枝叶撑开后,真像五彩的大花伞。老的杨梅树枝繁叶茂,年年结果,从不停下来歇歇脚。而且老杨梅树结出的果实肉厚,味甜,色红,闻名全市。难怪在端午节前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提着竹篮到这里摘杨梅。杨梅树上结满了汤圆一样的杨梅,有的白中带红,有的晶莹剔透的暗红,还有的是绿中带白看上去垂涎三尺。我最喜欢那紫中带黑的“杨梅王子”,有的人称它们“火炭杨梅”,它的味道是最佳的。
杨梅树高大,我们小孩子无法摘下,只能站在树底下一手用竹钩子把枝条钩下来,一手小心翼翼地摘下最红的杨梅,轻轻地放在篮子里。有时我不小心使劲地把枝条往下拉,杨梅就一个劲地掉下来,像淘气的小朋友似的往山脚奔跑,你怎么也追不到它。看,果农们各自都忙着摘杨梅,捡杨梅。我和家人去摘杨梅,左邻右舍也去摘杨梅,有的架着梯子在摘,有的爬到树上摘。人们边摘边吃,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我也情不自禁地选一颗又大又圆的放到嘴里吃了起来,兴奋地叫了起来:“哇!”好甜啊!"
不一会儿,我竹篓里的杨梅越来越多,越来越满。只见果农们把摘下的一担担杨梅挑到家里,装在塑料筐里,装到汽车上,有的运到外国去,有的运到上海大城市去,有的运到丽水各个水果店去,还有的送亲朋好友,人们的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人们全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吃杨梅,既解渴又解暑。他们还把剩下的杨梅晒成杨梅干,做成杨梅酒,如果你到那里去,热情好客的老乡准会让你们吃个够。
杨梅是家乡的特产,能给家乡的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让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