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类的计算机式思考】
试想一下自己能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作为一个高考生该是欣喜若狂,自此理科题便不再是心头大患。然细疏其深意却愈觉可怕。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许是我们的精神思绪变成一道道“0”“1”指令,拥有强大的计算机能力。是了,不过也仅仅是计算来看,哪怕是为了高考,我们所需的人文情怀,道德修养又在哪儿获得,莫非是靠计算机编出程序教我们明辨是非,岂不搞笑!
至少拿高考举例,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是万万不可,而作为一个社会人,我则无法想到人类由程序构成。自此那个底蕴悠长,历史悠久的华夏古国是不是会变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存在,一如苹果总裁库克所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这是一个企业家能想到的。商人重利。想来企业家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便是财富驱使,中国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单提起我们的医生,卖高价药抽取提成这样的行为也能说是计算机式思考。
就我看来,这样的计算机式思考并不是最值得令人畏惧的。
当一个人沉浸于“利”,她便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便就是人性。而人性又能借指许多、亲情、友情等等,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社会,而由一个个程序式的人构成的社会该是冷冰冰的、可怕的。
以企业家的角度是这样想的,而我作为一个学生,具体应该是热爱国学的学生,最担心的是我们的艺术人文情怀。
苏轼曾有诗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我们的画要画的出神,而诗则要有言外之寓。中国文化外是形神结合。而我们的思维却一点点固化。一如程序的定式思维,有多少人描摹一幅画,演奏一支曲子。数子千百遍,为了那一张定版证书,呕心沥血,又有多少人能同苏轼一般,读阿房宫赋至三鼓;同张旭般,狂来甚至以头发代替毛笔。
是了,我们不再有感而书、有感而画,一张张来自朋友圈的“作品”代替了我们的山水画意。曾经书笺墨香流离在指缝间,化作手机消息的一声“叮咚”提示音。
计算机科技的普及,从思维到生活方式,我们开始追求那一纸证书上的艺术,我们开始被这些计算机的便利程序化,不经意间根深蒂固。这所有的学生社会的、文化的、生活的计算机式思考行为我们都应该深以为忧。
【篇二:春轻语】
谁说春天遥远?烟花三月,花间踏春,哪怕春天沉默,我也懂得她的情深。
于百花百草间,等待着在春风里,听风,听雨,任意游走在春天的每一个角落。常常回想起古人的诗情“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烟花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春水碧于天,隔船听雨眠”“杨柳弄春柔,花径暗香流”……
我守在梅花的一地落英里,抬头张望春天的风姿卓越,期待着春天早日袅娜而来。无法诉说自己对春天的眷恋,只知道,每一年,每一天,每一个梦里,我都辗转流连在那莺歌燕舞,桃花盛开的地方。
即使叶儿飘零,花朵凋谢,景象萧条,我的心中始终装着一片桃源,盛满春色。当万物在冬季化为尘埃,我依然会选择在心中的春光宿醉,倚着窗棂,遥望蝴蝶飞舞一份嫣然,遥望百花摇曳一份深情。每一个季节的深处,总有我与春天爱的呢喃。每一条春天的道路,总有我寄给春天的信笺。
披一件春天留给我的衣裳,戴一顶春天留给我的花帽,颂一首春天赋予我的情诗。春暖花开的季节,浪漫点缀着生活,装扮一段流年。倾听花语,收藏她的秘密。一颗心,与春韵相拥,一份情怀,余香不散。阳春三月,百花鲜艳夺目。翠柳如烟,倒映碧水之上,天光水色,美艳绝伦。这春风荡漾,顷刻间便旖旎了我沉睡的心扉。
岁月深处,最美的时刻,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风轻轻,草葳蕤。枝头花苞轻语,春天里有诗情。小溪轻语,春天里有希望。一条河蜿蜒在春天里,未曾惊涛拍岸,只是缓缓向前。它轻语,春天里有苍穹。
春轻语,春天里,有梦想。
【篇三:记忆深处的味道】
年满八旬的爷爷是远近闻名的“茶痴”,晓光初照时他就开始在茶园里忙碌,直到夕阳西下才骑上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回家。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最难忘的就是看爷爷泡茶,陪爷爷品茗。
老宅的天井下,阳光轻轻探进,幼时的我最爱趴在茶几边看爷爷“变魔术”。
只见爷爷把沸水倒入精致的茶盅,然后用茶夹夹住慢悠悠地转呀转,还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叮当当”声。洗好茶盅,他又不慌不忙地从罐中倒出些许茶叶,随着沸水“哗啦啦”倒进茶碗,簇拥的茶团一下舒展开来,飘飘柔柔,浮在水中央,好似采茶少女翩翩起舞。还没等我看够,爷爷却盖上碗盖,把茶倒了!“爷爷别倒呀!”“傻丫头,这是洗茶,倒掉脏东西,茶色才更清,茶味也更醇啊。”两三次后,只见青绿色的茶叶在水中柔和交错,随着茶水的颜色逐渐变得清亮透明,茶香也越发的香醇浓郁起来。爷爷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靠近鼻子,顿时,他的眼神亮了,花白的眉毛也喜悦地舞起来。我想这定是一壶好茶了。
只见爷爷熟练地把茶水倒入茶海,戴上茶滤,倒入茶盅,然后用茶托递给我。还在贪婪嗅着香气的我这才缓过神,连忙伸出双手去接。
茶很烫,白烟袅袅,缥缈缠绵,恰似仙人的衣袖轻轻拂过。我忍不住轻呷一口,却只感到舌尖像吃了黄连般苦苦的,连忙吐掉。爷爷大笑:“好茶虽苦,苦尽才能甘来啊……丫头,我看你是不能吃苦哦。”我一听,皱着眉头学着爷爷的样子装模作样地细细品起来……一杯饮罢,仍有缕缕余香流于唇齿之间,真个是苦尽甘来,令人回味啊。
“好茶还是要慢品才有味儿啊。”喃喃自语间爷爷又熟练地斟满茶水,茶叶一会沉一会浮,香气随着升腾的白烟播散开来,穿过老宅的门扉,引来了四方邻里。乡间人热情淳朴,主客邻里间只需递上一盏清茶,便能谈笑风生。
惬意的午后,我们喝茶品茗,一杯接一杯,真是“茶不醉人人自醉”啊!
耳濡目染中,我对茶也别有一番情思。异乡求学的日子里,我总留恋于爷爷的茶,它清澈透明,浸润了我的童年;它香醇美味,芬芳了邻里情谊。那时,那地,那人,那茶,早已如氤氲的水汽弥漫在我记忆的长河里。
【篇四:花中萤火】
也许,它,才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花。
它,不如玫瑰娇艳欲滴,甚至平淡无奇;它,不如百合芳香流溢,只有幽幽暗香;它,也不如牡丹那样夺人眼球,甚至遭人唾弃。可我,却为它着迷。
它以地为家,以草为友。身材虽小,却又玲珑可爱。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蜕变,从一个枝条簇拥在一起的绿小球,变成了一朵朵萤火般小巧的小花。虽不起眼,但仍顽强生长,梦想一览众山小。
看似平淡无奇,往往存在着,不一样的美。它的颜色由深至浅,深色的那一层为橙色,而浅色那一层为黄色,花色都沉淀在花的中央,为平淡的花瓣增添了不一样的没干,花瓣一片挨着一片,你推我挤,却又整齐划一地簇拥着中间那片花蕊丛。
花底是一条两毫米大小的茎,花茎又有三头六臂,每一臂上都有一朵花,花茎不断地往高处伸长,风雨无阻。
这花仿佛有魔力,我伫立凝望,时间从我的指缝中从匆匆经过,而我却毫无察觉。
我凑近它,许久才闻到它的花香,虽没有百合那样浓烈,却也有幽幽暗香,这暗香一点一点地缠绕在我,在我的鼻中挥之不去,这也让我对这股难得的清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生长的地方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润红的骄阳把阳光透过绿叶洒向大地,在太阳的衬托下,它们的显得格外的耀眼,穿梭在绿丛中,似花中萤火,招入我的心中为千篇一律的绿色增添了别具一格的美,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它总是这样默默付出,默默的奉献自己的美,但好花却没有好报。
它千百次俯下身去,又千百次挣扎起来。它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能活下来,便已成为一种幸运,等终于,却又要遭受人类的刁难。因土地的修整,它经历了无数次家园变迁,甚至死亡;因长相平凡,它总会被过路人当成随处可见的垃圾桶。人类待它如此唾弃,他却仍顽强生存着,默默奉献着。
同样是花,它忍受着人类的无视,风雨的折磨,家园的破碎。而牡丹、百合、玫瑰,却被世人视作珍宝。这天与地一般的差距,使我同情,它那朴素的样貌,无私的品格,使我着迷。
它便是蟛蜞菊,它使我对生命,对人对事有了新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