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媒体上的作文

【篇一:天然去雕饰】

七堇年有言:“生活总与刻薄与荒芜相欺。”苟日新,日日新。先进快捷的科技为我们带来无法衡量的便利,却同时以浮夸繁华蒙蔽人们的双眼。看见的只有荒诞的外壳,失去的却是一份天然去雕饰的自然。

时代日新月异,人心在随之改变,文风亦是如此。现如今类似于子虚乌有、夸大其词的文章在网络媒体上大肆泛滥,屡见不鲜。这种行为却意外地赚取了不少莫名的点击,不禁引人深思:中国现如今的文学风气究竟是怎么了?

犹记得巴金先生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提到:“写作要删去一切多余的赘物,只剩下最精简的,那便是精华。”老一辈的文学家大都继承这样的传统。“删繁就简三秋树”,删去一切浮夸,留下的只有最为珍贵的精华。若不是一种自然朴实的文风,何来鲁迅、梁启超等人以文字鼓舞一代国人去努力奋争的斗志;若不是除去雕饰的浮华,何来唐诗宋词吟诵千年的魅力。

反观当下,媒体上一篇篇夺人眼球的标题党文章,点击打开满屏的经济商业气息,没有一丝信笺书卷中该韵出的油墨书香。再细细研读,抽丝剥茧,除去繁冗的雕饰,余下的只是空洞的躯壳,不觉茫然疑惑,我大中国流传千年的文化内涵去哪儿了?

我想泱泱华夏所需要的绝不是五六十年代的“浮夸风”。唯有除去夸饰,只留精华,才是现如今所需要的文风。

古人为我们留下不计其数的文学财富,可我们又能为后人留下什么呢?整治文学风气刻不容缓。

许多作家为快速获取名利,抄袭、跟风、夸大标题……无所不用其极。我想,这便是当下媒体上文风跑偏的主要原因。他们已经完全抛弃了文化的真正内涵。空洞的文字躯壳使新一代的年轻人透过现象看到的还是现象,再无本质。没有了精神的食粮,人们何以振奋,又如何悟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内核?

李太白有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想,唯有以一池清水、一阵清风,不拂以浮夸坠饰,方能使文化界的一朵白莲盛放不凋。

“天然去雕饰”,我想,这大抵是文风最好的样子。

热门推荐
1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国庆趣事作文
3假如我是一池湖水
4当我面对苦难的时候
5难忘的生日
6过生日
7味道
8这就是我
9照片里的故事
10低如尘埃心怀云彩
11顽皮的小猫
12每天多进步一点点
13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14花开几朵,天各一方
15别样的木棉
16天长蕴美
17我的生日礼物
18人生所承载的永远是幸福的重量
19一觉醒来,我变成了校长
20难忘的一节课
21我与诗情
22雨天
23我真想有一对翅膀
24挑战自我
25初一军训日记
26我熟悉的一个人写人作文
27学会放弃议论文
28无言
29真不容易
30外公,我想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