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瑾的作文

【篇一:秦淮夜夜幽咽】

英雄远去,伊人垂泪。曾记君温酒豪饮,剑舞翩翩,沉醉其中,花凋花谢,听君一曲沧笙踏歌。金戈铁马,暮色歌起,君逝雪下,人生如梦。

热血飞溅的沙场,悠悠乐声飘荡,不知是谁的中军帐。他轻轻扣着木案,微闭着双眼,分明已醉,合着的乐拍却分毫不差。忽见他执着木案的手微微颤抖一下,浅笑道:错也错也。乐音骤停,乐师抬头。唯闻他笑声爽朗。“曲有误,周郎顾。”弄不清楚是什么时候他已声名显赫,少年成才,征战沙场,却又非那鲁莽之辈,他亦通晓音律,就算是醉酒之词也是真实之语。文武双全,可谓是不足以形容他的过人之处。

羽扇纶巾,身着金战甲,手执银盔缨,腰间一柄玉佩剑,他是最真实的英雄。泰然处世,战争既是一场血淋淋的较量,也是一门活生生的艺术,在他剑下,施展的是自己的舞台,谱写着他别样的人生。不知这是幸,亦或是不幸?

说他度大,还是说他量小?其实分明是雅量高致、气度雍容的一代儒将,却被说成一名妒贤嫉能,气量狭小的青年将领。是源于历史也好,是源于戏说也罢了,总之,他堪称江淮之杰。性度恢廓,胆略兼人,心藏万千智谋,却被岁月的洪流冲洗得面目全非。他的才干,众人皆明了,孟德曾派人游说他,他不为所动;玄德也曾经挑拨过他跟仲谋的关系,不论别人怎样说,仲谋心里有数。他器量广大,文武筹略,万人之英。爱其之才,更痛其之死,风卷落叶,秦淮夜夜幽咽。抚箜篌,碧云半帆风,吴江夜,冷月荡,伴英魂。

他死后,孔明吊孝,恸哭抢地。“既生瑜,何生亮!”他对孔明,又爱又恨,孔明对他,更多的是出于尊敬。当年劲敌,如今胜负未决,却只剩一抔黄土,黄尘扑天,硝烟中隐约闪烁着的是,少年人疏狂的梦想。酹酒一觞,愿君一路走好。只是以后,没有人能细听惊涛拍岸,还挤出一丝微笑;没有人能驰骋硝烟弥漫的战场,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没有人醉酒仍能曲误回头,乐音响彻云霄。一袭冬风,长河吟咏。

公瑾,我不明白,难道荆州对你来说,真的就那么重要吗?仁堪比玄德,义堪比云长,智堪比孔明,勇堪比子龙,猛堪比翼德,难道这些还不够吗?不,不够,你要的,又怎么会是这些。绿柳拂袖,江东双杰,总角相交,孙郎一出生注定了命运,周郎亦要与之一起完成使命。可是,周郎已去,何人顾曲?

爱三国,亦恨三国。今生愿与公瑾相交,如程普言“若因醇醪”;愿傲立江畔,听公瑾细谈宫调乐律。冷冽的眼眸划过一丝伤感,瞳子里装得下万千世界,却装不下一滴小小的珠泪。

【篇二:给自己一片蓝天】

若生为朱,我当节节攀高;

若生为兰,我当盛情绽放;

若生为草,我当装扮大地。

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黄鹂甜美的歌声,你依然可以在枝头寻觅快乐;

如果是野花,就不要羡慕牡丹娇美的外貌,你依然可以在田野间装点美丽;

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广博的胸怀,你依然可以在山涧间静谧流淌。

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非凡智慧和音容俊貌,当做真正的自我,给自己一片蓝天。

翻开奥林匹克的历史长卷,冠军的头衔载入历史长河,人生光鲜而夺目,但冠军亚军毕竟只是极少数,更多的运动员都是平平凡凡,难登宝殿,然而并不气馁,驰骋赛场,因为他们争夺的不只是荣誉,他们也为挥洒青春无悔的汗水而尽情奔跑,他们享受的只是过程,只是体验,并非结果。这也许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追求的。

走进艺术的殿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徐悲鸿的奔马,齐白石的虾……众多艺术瑰宝彰显出画家们深厚的底蕴,尽显文化的魅力。也许我们难以逾越,也许我们不能企及,尽管如此,热爱绘画、热爱艺术的人并没有停驻脚步,他们依然用双眸洞察万物,遥望苍穹,为的不一定是超越,而是显示自己,丰富自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拉开三国历史的帷幕,蜀国丞相,眉宇间透露的是睿智与谋略,初出茅庐,三烧曹军,令敌闻风丧胆;羽扇纶巾是你的风度,你用你的才智,书写者历史,东吴都督,与孔明齐名,谁都知道你智勇过人,谁都知道你无尽的风采,谁都知道你是人中之龙,我敬仰你,然而你不甘心,你不甘心别人的超越,狭隘的胸怀屡被伤害,你自觉不公,独自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殊不知三国历史的长河中,你并不因孔明而黯淡而渺小,历史的绵延流传中就有孔明的身影,同样也有你传奇的人生,飒爽的公瑾呀,我为你而哀叹,历史的年轮中,你是否应该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呢?公瑾呀,你看看他们吧!看看曹孟德的豪迈和骁勇,看看关云长的诚信和忠义,看看赵子龙的赤胆与傲骨吧!他们并不因孔明而显得渺小,他们没有和孔明做无谓的比较,他们做的是自己,他们撑起了三国的一片天空,他们更撑起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大凡英雄或是伟人,都是在平凡中慢慢丰满起来的。我们渴望成功,渴望奇迹,但伟人永远只是极少数。辽阔天空更需要星辰的闪烁,做自己更光彩。

做好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哪怕我们就是那麻雀、野花、小溪,我们也不会自卑,因为李白曾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壮语,一棵星辰固然暗淡,但他毕竟在黎明来临前照亮漆黑的夜空,为了生命的美丽,为了彰显自己,请给自己一片蓝天吧,让微笑伴您前行!

【篇三:大江东去】

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抑郁,来到黄冈城外的赤壁矶,留下了这千古绝唱,令人回味无穷。

那滚滚的长江,奔流不息,犹如历史长河一般,不分昼夜,一去不返。大浪淘沙,千百年来的风流人物,都被这滔滔江水,带向远方。

这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啊,这是周瑜以弱胜强的最好见证。这里乱石穿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奔流而下,掀起了雪白的浪花,这壮阔的景观,好似画一般让人陶醉。一时间,多少的英雄豪杰在此相聚。

遥想当年的周瑜,英俊潇洒,韵华似锦,迎娶了东吴的美女小乔,可谓是春风得意,年纪轻轻就为国家出谋划策,鞠躬尽瘁,手中羽扇,头上纶巾,好一身儒雅之气。

这赤壁之战他必须要赢,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如果他输了,不免会像杜牧写的那样“铜雀春深锁二乔”。作为少年英雄,他既保了江山,也保了美人。

天公作美,借了东风与他。黄盖驱船前往,借着东风,把敌船点燃,直直的向着曹操去了,仅仅是谈笑的功夫,曹操的船灰飞烟灭,逃回了北方。从此,再也无力南下。

神游往事,苏轼对周瑜的敬佩从心而生,情深意切。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被贬黄州,一腔报国热血无法实现,这心中的抑郁是多么痛苦啊。

苏轼年纪轻轻的,已长出了花白的头发,可这一腔热血却一直不减,直想象公瑾那样,抵御外侵,报效国家,战死沙场!

人生如梦,多少事不能随心,渐渐地,天暗了下来,月亮升起,举杯对月,洒酒祭天,祭那公瑾,更祭心中不灭的梦想!

放下酒杯,苏轼挥毫写下千古名篇《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篇四:那一份异样的美作文】

【篇一:那一份异样的美】

太阳在天空中姿意地放光发热,白云都躲到老家纳凉去了。昔日娇挺的鲜花无力的垂着头,大树都把最娇嫩的叶子卷成了一团,似乎是害怕晒坏了他。汗液像流水一样往下淌,但刚一落地就被这毒辣的阳光蒸发得无影无踪,远处的山都像是被太阳晒怕了,来回的晃动。树下没有一个生物,只有我孤零零站在那里,回忆着失败的考试,失败的人生。

“突突……”我回神一望,是送气的三轮车。“什么烂车,发出这么大的声音。”我很不爽地望了他一眼。

“嘎——”刺耳的刹车声,把车停稳,开箱板,动作一气呵成,一看便是送气好手。他用手提起一罐子气,身子一侧,把气坛一抓,手一甩,那气坛便到了肩上。接着是一连串的上楼的脚步声,不一会他就送了二三次了。“这速度也太快了吧!”我纳闷道。

待他休息时,我走进了他。只见他穿着蓝色的工作服,灰色的腿子,补过的皮鞋。额头上的汗珠如黄豆一样在脸上的沟壑间来回滚动,他却不擦一擦;蓝色的工作服在汗液的浸润下颜色更深了。

他刚侧过身准备继续干活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那完美的身躯上却有一处败笔,左臂空荡荡的,让人看了后首先是惊讶,然后是同情。他看见我惊异的目光没有惊讶或是严肃只是一笑,这画面似乎是在哪儿见过:流头大汗的工作者,没有左臂但是依然微笑,阳光和汗珠一起洒落大地。他的眼中只有对未来的期待,只有面对生活的坚强和勇气。这幅画面好美,好美!我觉得他甚至比断臂的维纳斯还更美!

其实人不一定需要健康的美,其实残缺之美同样可以震撼人心,其实残疾的身体里埋着一颗火热的心。

——那就是他对生活,未来充满希望,那种昂扬向上。一个残疾人都有这样的精神,那我还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呢?这份异样的美,就像那可爱的安琪儿会随我走到永远。

【篇二:那一份异样的美作文】

徐徐升起的青烟中,远处的军马渐渐近,他仍然丝毫不惧,羽扇纶巾,登上城楼,默然抚琴……。

街亭已失,司马仲达率十万大军直奔绵竹而来,众官闻之,无不惊慌失措,唯独孔明一人轻摇羽扇,笑道;‘吾早已有退军之策。’当十万大军奔至城前时,孔明仍然丝毫不惧,大开城门,坐于城楼之上,陶醉于音律之中,浑然不觉兵戈之利,不闻马鸣之声。他心中有一盘棋,仅仅只用一颗小小的卒,诈诈车,吓退了敌军。

他,心如止水,再大的巨石在他的心中也无法击起半点浪花………他广阔的胸襟如一片汪洋大海,而他的冷静,就是那根定海神针。

赤壁之战,面对曹操的百万之师,他丝毫不惧,仅仅把羽扇一摇,妙计便已想出。正当曹操高傲自负时,他巧借东风,火烧赤壁,视十万大军如蚂蚁,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最后只得败走华容,若不是云长乃忠义之士,早已取曹操项上人头。然而,正因为他的聪明,被公瑾所妒忌,因此公瑾想杀孔明,孔明早知他的想法,便又依靠他的智谋,三气周瑜,使他空空留下无限的妒恨;‘既生瑜,何生亮!’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知用兵之道,屡次依靠他的谋略,帮助玄德成就功业。

诸葛孔明,他为后人展现出一份异样的美,现在,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号卧龙了;‘卧’者,乃不鸣之鸟也,虽有万车之才,必不外现,此乃心谦也;‘龙’者,乃人中龙凤也,必是鹤立鸡群者,与常人大不同也。

孔明羽扇纶巾,轻摇羽扇,佛来的是一份异样的智慧之美。

【篇五:追梦】

梦,那如此灿烂的光,令人无法直视。一如自古以来不灭的长明灯,似跳跃的黄金瞳。梦,家园的那颗“星”,无休无止地照耀着,幽幽的摆动着,成为心中指引的信仰,愈发向着未来走去……

他,是夸父。日日夜夜不停的追赶太阳。不管路有多远,心,已先到达。他要抓住光明,留住一瞬即逝的美丽。于是,他开始了追逐,昼夜向着“日”进发,赤裸的脚印,是他渴望的见证,奔腾的狂风,是他行动的痕迹。奔跑吧,跳跃吧,怀揣着梦想的巨人,他不在乎走了多少,只要有“心”在,目标即刻可得。干渴,不会成为行动的绊脚石,“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然而,那遥远的,水天相吻的弧线,却一直无法触及,片片的桃林,即是后世的祭奠,“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生命相比理想,是那么脆弱与渺小,但,做过,便不枉一生。

他,是秦始皇。远交近攻,连破六国,叱咤三军的威武与野心,铸就了称霸九州的辉煌。“吾皇万岁万万岁”,鳞次栉比的阿房宫上,群蚁排衙般的文武百官跪伏在大殿中,十几年的光阴,白驹过隙,无上的尊贵里,被梦迷失了心智,焚书,坑儒,修筑长城……便成了人民最沉重的负赘,原来,无限膨胀的梦想,也只不过是南柯一梦,既然落得下场如此,为何当初要构建这穷奢华丽的囚笼。梦,仍在,心,却已湮灭。

他,是公瑾。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兵枪决胜至营帐之中。佐主一统天下,是他的追求。赤壁火烧曹营,有他的勇谋。可最后却英年早逝。孔明智不及周瑜,历不及仲达,为何名垂青史。因为梦想,公瑾的梦想,是一团火,“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孔明的梦想,是一汪水,鞠躬尽瘁,包容了心灵。至此,东坡居士便有了这般的感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梦,正似那水中易碎的月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倒映在我心之中……

“追”梦,我心如镜。

【篇六:碎片化的“快餐”】

“老板!来一份小仲马的《茶花女》!把《红楼梦》打包了,两份都要段落精选!顺便概括下文意!要快哦!”只见在几秒的时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时,所有物品都已具备,只欠享。你一定会诧异,一篇篇名著怎可以打包?这比起阅读,更像是快餐店的点单模式!然而,实不相瞒,这正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快餐文化,速度至上的碎片化环境所造成的快餐文化。

你也许会觉得,碎片化的生活环境所致的快餐文化迅速而又便捷,极度适应符合现代化的快捷生活方式,而反其道而问,快餐文化是否真正富含营养,那么倘若所有人为快捷而忽略所有物品的本质及内涵是否还是一种快餐文化的便利呢?碎片化的生活是否还是会成为世界的主流,成为世界所推崇的?

现如今,各大名著对于多数学生在心中早早埋入厌恶排斥的种子,当老师在布置阅读时,有多少人是真正字字斟酌品味,而当在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碎片化阅读,将文章好段,概括,主旨,感悟,全面帮助你去体会理解,不需要你浪费时间阅读;一种是全方全面的阅读,实实在在的阅读,自己体会,自己精炼、你会愿意选择哪个?一般人,即使知道第一种不对也肯定是选择方便的。

可是,路是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学习也是一点一积累起来的。快餐给人们带来方便,但看似方便的文化快餐却使先祖的思想光辉在我们手中蒙上了灰尘。

碎片化的生活,将节奏变得更快,无疑,正确利用会使人事半功倍。当你在上学路上或放学路上,每次的十分钟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倘若可以背两首古诗,那么一天就是四首,一个月就是120首,一年就是1460首,倘若你在初中阶段每天都是那么做,那么就可以是5840首。那么将生活碎片化利用碎片的时间做更有成效的事情,节约时间,反而是事半功倍。碎片化的生活,让二十四个小时变得越来越长,利用的越来越充分。

你会哪一种生活方式呢?

然而,我还是更喜欢坐在窗前,细品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凉;苏东坡“遥望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的豪气;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求贤若渴;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淡定……

【篇七:墨痕卷香】

冬日的雪开始飘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有纯洁的回忆,像回忆,又似幻影;每一片飘落的洁白,都像一个昨日的回忆,心绪总是美丽而忧伤的。

“写作的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是为了再活一次。”

我喜欢读写。人生如果没有文字陪伴,那必然像世界少了阳光般黯淡无光。

黄昏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苍茫的夜色中,散着一丝香气,每每读到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总是无限感动;读到冰心娓娓讲述的往事,不禁暗自神伤;读到鲁迅犀利冷峻的文字,又常常感慨万千……夕阳中的感动,总是袅袅不散,像那醇醇的酒,酒香总是令人回味无穷。

月光如水,水如天。豆花灯影中,清茶在握,用轻缓的语调吟读往昔的诗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哪位寂寞红颜在繁华的街市上断肠等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又是哪一位多情公子在小园香径独自徘徊惆怅叹息?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忆起公瑾当年,无奈大江东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易安居士昨日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今朝却东篱把酒,人比黄花瘦。夕阳西下,是哪位离家游子吟“断肠人在天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爱国仁人誓死不屈?

写作,是一段略带忧伤的过程。一个人看潮起潮落,一个人徘徊在幽深的小径,一个人坐在繁华街道的小座上,看眼里的一切都是寂寞的。

人生中,每一场欢聚,每一场离合,每一场偶遇,每一场相逢,都令人追忆难忘;岁月中,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背影,每一个回忆,每一个角落,都刻骨铭心;回眸中,每一个微笑,每一句安慰,每一个鼓励的动作都满含着信任。

搬一张椅子,摆一张桌子,沏一壶好茶,捧一本好书,清风拂过,空气中散发着茶的醇香和书本的卷香,使人仿佛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书籍是打开文学大门的钥匙,书籍是朋友,即使它并不热情,但它非常忠实。

阅读和写作,是人生中最美丽的风景。

冬日里,一抹斜阳,一缕墨香,永远印在了我人生中最美的时光。

【篇八:遥想公瑾当年】

昨夜,忽地做了一个亘长的梦,梦见自己回到了赤壁。是的,就是那个千年前被熊熊战火点燃的地方,它血红的天空曾点燃我心中的火焰,它的铁蹄铮铮曾激起我心中的信念。在这个地方,我幻想自己是一个横刀立马、义薄云天的七尺男儿,或是一个羽扇纶巾,白袍覆身的谋士,或是……总之,这个地方给予过我无尽的幻想,激起过我心中追梦的信念。

远眺江东,我仿佛望见了千年前你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身影,竟是如此从容,如此优雅。

许多人对你痛恨不已,我以前亦是如此,在《三国》中,你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在罗贯中笔下,你似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永远是诸葛亮手下的败将,永远为后人所不齿。但是当我了解真正的三国史实,查阅过历史文献后,我才发觉,我错了,你被我误解了。

你,真正的周瑜周公瑾,文韬武略,重情重义,而且心胸广阔,精通音律,是绝对的旷世之才。年仅28岁时你就成为大都督,孙策死后你全力辅助孙权,可谓为东吴鞠躬尽瘁。然而你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冷言冷语,你又以自己的耐心和谦虚来赢得他们的认同,到最后,连原来十分不服你的老将程普也不得不叹服:“公瑾如美酒,越酣越让人甜美。”能让一个历尽江东三代,自视甚高的老将发出这样的赞叹,可见你的才能、人格绝对是为众人所肯定的。而且,江东一直有句老话,“曲有误,周郎顾。”即使是喝醉了的你,仍然能分辨出音律的对错。如此一个旷世之才,怎么可能是一个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的人呢!然而在罗贯中的笔下,你却成为了一个自私自利,阴险狡诈的角色,可恨!可悲!可耻啊!

梦中,我踏遍赤壁的土地,只为寻找你昔日的足迹;对月高歌,只为唱尽对你的思念。轻抚石壁,仿佛有你留下的剑痕;面对滔滔大海,竭力叫喊,却得不到你的回答。是的,这是说不尽的愁,道不尽的惆怅,是我对你无尽的情意啊!周郎,在九泉之下,你是否会为后人对你的曲解而叹息?你是否会因人们读不懂你而默默流泪?不,不会的,心胸广阔的你怎么会与平常人一般见识呢?用自己的才能去回击质疑才是你一向的风格。我是如此努力地想去读懂你,即使你的身影是如此的遥远,但我仍是那样努力地去追赶。是的,即使无力也要追赶下去,只因我对你说不尽,道不完的情。

终有一天,被误解的你会沉冤得雪,人们终会认识到你其实是一个年少有为,文武双全的少年都督,而不是罗贯中笔下的阴险小人。在这你曾奋战过的赤壁下,我深深地为你祈福,不知九泉之下的你是否感受到我的心意呢?

梦醒,思念你而流的泪珠挂满脸庞,轻轻滑落,心里仍是怀着无尽的惆怅,来不及擦掉泪水,起身,提笔,只想为你题诗一首:

远眺江东不见君,梦回赤壁忆公瑾。

火烧赤壁斗曹贼,天下何人不识君!

【篇九:关于宽容的作文】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让彼此的两颗心靠得更近。——题记

宽容,像一朵美丽的花;使春天充满芬芳;宽容,像一棵茂密的树,为夏天提供凉荫;宽容,像一颗熟透的果,让秋天充满甜蜜;宽容,像一场震撼的雪,为冬天带来寂静。

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一片大海,汇集了无数河流;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一片天空,包容了无数星星;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一片草原,簇拥着无数绿草。宽容是一种君子的气度,宽容是每个人应有的品质。

《三国演义》中曾写到过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诸葛亮三气周公瑾”。他们约定谁先攻下南郡,南郡就归谁。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诸葛亮趁机攻下了南郡,这是第一气。第二气则是周瑜假借把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被诸葛亮发觉了,用计策把刘备夫妇接了回来。这就是著名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由来了。第三气是周瑜运用“假途灭虢”之计,假说先取汉中,趁机夺取荆州,但最后还是被诸葛亮识破了。结果,由于一侧屡次被诸葛亮识破,结果大病一场,去世了。

周瑜缺少一种胸襟,缺少一种博大的胸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追求;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所以,人与人之间产生分歧是正常的,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乐。

宽容是理解,是涵养,是关怀体贴,是人世间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它等着我们挖掘,等着我们传播,等着我们彼此宽容相待。

【篇十:老人之遇】

老人走进来了。

他在教坛上,站了何止四十年呢。脸颊干瘦了,千道万道褶皱,已交错着,遍布了。岁月的关卡,又有谁能逃过呢?他西装革履,带着一派崭新与威严。踏上讲台,就是为了重温二十年前任意挥洒、粉笔头乱飞的感觉!

而今呢?在这个所谓的“大大开放”了的课堂上,老人竟笼罩在了学生的讥讽之下!

“老师,您这么大年纪了,还穿西服哟?哈,哈哈……”

这是一根针,尖利的针!他气愤,他感慨,那些尊师敬道的学生们呢?他们去哪了?老人忆起文革,忆起自己十年前就受到的冷遇:这残忍的世道呀!

当初,他怎能如此失意?可是……他老了,稀拉的声音响了起来,那仅仅几个孩子,极力地压制笑声的蔓延,企图维持课堂的纪律。然而——万事皆有然而——班长都在笑!

老人想,真的这么可笑么?

他奔向门外,落日辉黄。他忆起方才这一阙熟悉的词,喃喃念诵道: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公瑾,子瞻,老人!老人想,没错;但还得在名列中再加上一位:

孔乙己。

热门推荐
1真了不起
2生命之诗
3我的暑假生活
4走过从前
5过新年
6运动会
7情暖人心
8我在雨夜里寻找阳光
9走进智能手机新时代
10放风筝
11江南春改写
12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13快乐过中秋
14我和书的故事
15勇敢
16我的毛绒玩具
17和睦的一家
18植树节
19爱的港湾
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1爱心传递
22动物的自由
23最美心头一亮时
24写人的作文
25观察日记三则
26有你同行,真好!
27我长大了
28我喜欢
29《读路旁的橡胶树》读后感
30畅想豹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