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远方】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我小的时候,还没有那么一句风靡一时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孩子眼里,远方再远,不过只存在外婆的故事里。每天出门、回来,进进出出总离不过自家院子。
然而。“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日照香炉生紫烟”……外婆告诉我,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风华绝代的盛唐,曾有这样那样的以梦为食的诗人极力描写的风光。天山的雪,塞北的风,西江的月,长安的牡丹和芙蓉,扬州的二十四桥流水,江南的古弄石墙、红袖书香……在我没听过,没见过,甚至从没有想象过世间竟有那么多那么美的东西时,我就想,什么时候真的去看看,那该有多好啊?
然后我就来到了北京,对我而言是很远很远的地方。我见到了儿歌里唱到的天安门,首都的天安门!走进神秘的紫禁城和北海,吃着冰糖葫芦跟在其他小朋友后面学京腔……这里没有晚饭后可以围着散步的护城河,也没有遮天蔽日的高大香樟与落叶金黄色泽温暖到让人想在上面打滚的法国梧桐。春末夏初的时候,不会再有芬芳招摇的栀子花在路边随你掐下一朵两朵佩戴或闻香,偶尔起床晚了,在摊边排队买煎饼的时候,突然怀念起老家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豆腐皮。什么时候颠倒了过来,我的家乡成了远方,远方成了家乡?
而当我渐渐走过更远更远的地方,抚过乾陵的黄土与古秦的城墙,踏过江汉的水与楼心的月,我又带着远方回到出发的地方。我想,还可以走得更远的,如果归来是为了离开,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篇二:守望你心】
愿与风同行,与光论友,望尽天下空风尘,采取人心精萃存,纵横天下,探寻你的守望。
——题记
人们生来便有对未来的规划与憧憬。每个人生来也都有心中的执念与内心的守望。这是他们奋斗的目标,也是矢志不渝的决心……
他们从两极走来。这里冰雪覆盖,寸草不生。极寒的霜天遍布视野,飞舞的雪花伴随身旁。他们,便是在这极寒之地,跋山涉水,采集样本,细致研究。这里终究没有毛泽东所惊叹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之景,也没有卢梅坡那“梅雪争春未肯降”的馥郁清香,这里只有死寂。但他们,从两极走来,无怨无悔,矢志不渝的决心便是他们的前进动力。他们为了心中的守望,在大寒之地开创属于他们的自豪!
他们从隔壁走来。这里寸草不生,危机四伏。飞扬的沙尘遍布荒漠,狂飞的碎叶在风中肆虐。他们便在这生机断绝之地,与狂风斗争,与自然比武。这里没有那“大沙漠如雪,燕山月似钩”的美景,也没有那“留连戏蝶时时舞”的自然情趣,更没有那“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勃勃生机,这里只有“呜呜”的风声与泛黄的沙粒。但他们,从戈壁大漠走来,亲历山川,刨根究底。他们坚定内心的守望,他们放飞心中的梦想。只愿与清风狂沙陪伴,守望心中的美好——在大漠创造人间天堂。
他们从雨林走来。这里古木参天,枝丫虬曲。盘根错节的枝干下是无尽险恶,飞扬的树籽里却别有洞天。这里大概没有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更没有朱元思眼际的富阳美景。这里只有杂草丛生的沟壑与穷凶极恶的爬行猛兽。他们从雨林中走来,他们与自然为伴,与森林为友,与同伴携手同舟共济。他们不图金钱,只愿追溯生命纯真的美好。原追溯心中的守望,开辟属于他们的自然。
回望这三类科研者的足迹,沉思良久,蓦地。转身离去。面向蓝天,怅然所思,鸟语花香终究只是外物的美好。只是抛弃世俗,心中循着守望前进,才能诠释生命的美好。
【篇三:感怀】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我们总得心有所悟,才不枉此行。
幼时我们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们对明月从满幻想,往后我们诵“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我们叹息那轮孤月,再往后,我们感叹“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同样描绘月,却有不同的画面,因为诗人对月的感怀不同。
小时候外婆喜欢和我说鬼怪的故事。天上仙,镜中月。我对这个神秘的世界充满幻想好奇。我猜想花儿中是不是住着一个小小的仙子,水里面是不是有一群调皮的精魅,云里面会不会有一群无所忧的神灵。这些好奇让我有所感怀,让我比常人多了一丝美丽的幻想,对这个世界多些期待与满足。大了一些,我懂了科学与真知,但还会对未知臆想。有人说,人死会化作游魂。他们一定是对这个世界的恋恋不舍,他们一定是逍遥自在的飘客。还有人执着于情“悠悠天宇旷,思思故乡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他们是为了什么感怀,是不满,是惆怅,还是郁闷。
外婆去世,再没有人说那些鬼怪精魅的故事。心里思念着人,看见泽上的萤火,也疑是从自己身体出来梦游的魂。用这句话说现在的我再合适不过。我也想“往事已成空,怀如一梦中”,但若是往事随风,我又得到了什么感怀。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谁能明白相见欢的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谁能体会出是人的不舍无奈,“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谁能明白痴情女子的痴情执着,我们都不是古之人,不懂他们当时的感怀,却能从字里行间明白他们的情怀。
感怀与情怀不同,感怀只在一刹那,突如其来的感觉。情怀能留在纸上,流传至今。所以感怀只有自己能体会。那我们又该感怀什么。是凄凄惨惨戚戚,还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千林落叶声声悲,还是我言秋日胜春朝。悲与乐,一瞬之间。看黄花深巷,红叶低窗,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的美妙,就在于那么一个神出鬼没,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时刻。
睡时用明月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
那么今天又有什么感怀?
【篇四:诗中的月】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古人的离乡游子常用月亮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他们为站在远处,借着月亮照耀着大地,一个背影,一轮明月,真有几分思乡游子的味道。
第二天,爸爸给我买来一本《唐诗三百首》,里面就有好多写月的诗,像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我读《月夜忆舍弟》时,问爸爸“舍弟”是什么意思?爸爸说,“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哦,我懂了。
慢慢的,这本书中的事我都能背下来了。我又问爸爸,写月的诗就这么一点儿吗?爸爸说,不是的,还有好多这样的诗呢!这只是一个开头,不过,剩下的诗你要自己去寻找哦!
我照爸爸的话,果然“找”到了很多写月的诗。我也把它们一一给背了下来,也试着去自己去理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我懂:我去过钱塘江,那时,潮水慢慢上涨,与岸面齐平,金黄的圆月在江面上缓缓升起。读着读着,诗的意境慢慢体会到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我也懂,只是我并不喜欢夜晚,黑黑的,什么都看不见。而且,在黑夜中,一切似乎都是未知的,让人害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在细腻如雪、平铺万里的黄沙上观赏碧青燕山上的弯钩黄月,是何等的享受啊!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亲人的情感写活了吗?
后来,我自己还理解了许多诗,对诗起了兴趣,也了解了许多诗人的身世遇际,我也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直至现在,我已经自己写了很多诗了。
【篇五:中秋】
中秋,是一个象征着团团圆圆的节日,一个让人在家人的团聚下幸福的时刻。当然,还有那圆满皎洁的月亮,令人都会产生难以了断的情愫。
而这个中秋之时,我则爬上了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天桥,想看看此时月色之美,但爬上之后,我才倏的发现,此时的天空就如同一匹暗蓝色的绸布一般,静静的挂在天空,波澜不惊,嗯,还有一小片云在隐隐的发亮,想必是这云把月亮藏到了身后,不想让我们欣赏她曼妙的身姿吧。就这么看着,也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了“众星捧月”一词,但再看看天幕,除了那片白,什么都没有,只剩下被那云遮挡的月亮,孤零零地散发着清冷的光,虽说也不知她的阴晴圆缺。
傍晚,我坐在家里,仰头看着这淡淡的,发光的云,心里忽然灵光一闪,要不然,就围绕着“月”这个字来对诗吧,我兴奋的把这个提议告诉了爸爸,“那好啊,那你就和我比比看吧。”爸爸笑着,仿佛早已做好了准备。
“行,我先来。”我立马说了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爸爸马上就接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还有……我稍微一沉思便马上接到“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话音刚落地,爸爸便马上接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不甘示弱,立马接上。但爸爸却笑着,慢悠悠的接着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恶啊,让我想想,还有什么,对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爸爸朝我眨了眨眼,尽是得意之色,天,到底还有什么啊,我急得焦头额烂,却总也想不出到底还有什么古诗可以对上。但此时,妈妈凑了过来,“十秒对不上就算认输了哦。十……”但妈妈越说,我就越焦急,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对“三,二,一……”爸爸幸灾乐祸的看着我,我不禁撇了撇嘴,一屁股坐在床上“不玩了,我去吃月饼了”说着,我赶紧向客厅走去,总有一种狼狈而逃的感觉。
我望着这无瑕的天空,月亮依旧没有现身不过它一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扬着甜美的笑容注视着我们。月亮啊月亮,在这个团圆的节日,请允许我贪心地向你许两个愿望。我祈望我的家人身体愈加健康,生活愈加快乐。
【篇六:我迷上了诗】
诗,是唐朝的一束鲜花,扎根於泥土之中,散发出淡淡清香;词,是宋朝的歌谣,吟唱着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曲,是元代的一道风景线,让人们体会它的美丽。感受诗中的乐趣,我好似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别有风趣的美景。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让我领略塞北的清丽;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的悄无声息;在黄沙岭应,看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看到柳树便禁不住想起贺知章在《咏柳》中写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是一幅特别美妙的雨后山村画卷,从中我能看出王维居在山中是多么悠闲、惬意,也能看出王维喜爱这样的生活。
读几句诗,山川河流映入眼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庐山的秀丽;“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仿佛也登上了飞来峰;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这不就是写长江黄河浩荡奔放的样子吗?我想,要写出如此动人的诗句,也必须要有“伯牙学琴”的那种经历吧!
与诗同行,能够欣赏四季的风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诗中的春,带着许许多多春天的色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绘着夏日美-p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有火红的枫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到处白茫茫一片。
有时,诗是我的老师。《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不要白白浪费光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我应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经一番彻骨寒,真的梅花扑鼻香”,使我明白想要成功,必须经过磨难才行;《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提醒我不能被环境左右,要坚守高尚的节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明白知识的获取,只靠书本是不够的,还要自己多实践。
我喜爱诗,因为他奇妙,它能简单的转化成一篇文章,能表现不同的事物。我愿意在诗歌的长河中遨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