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有一个三口之家,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和我。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常常一起去打球、一起散步、一起旅行、一起做饭……
瞧瞧我们今天又一起在做包子了。我们首先准备了面粉和肉,然后妈妈将肉切成很小很小的块,再拿一个盆子把面粉倒入盆子里。我用洗干净的手加入水便使劲揉。有时我玩心大发,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把面抹在妈妈的脸上,妈妈就成了大花脸,妈妈假装生气的说:“别无聊。”爸爸看见了就会哈哈大笑起来。我也笑了,厨房充满了笑声。和好面后,放上发酵粉,等上几个小时就可以做包子了。
我们洗好手就正式开始做包子了。我拿一些面团,想做一个肉包子,我把面粉按成一个饼,然后放上切好的肉把边卷起包紧,一个包子就成形了,妈妈对我伸出了大拇指,我心满意足的笑了。妈妈喜欢吃糖包子,就在面团里面放些糖,做成了糖包子。
爸爸最喜欢吃糖花卷,他用面粉拉成长条,把糖放在上面。
最后我们来比较谁做的最多,我是第一名,包了十六个,爸爸第二名包了十二个,妈妈最后一名,只包了九个。我们都很开心。
瞧,这就是我的家,永远相亲相爱的家。
【篇二:大人物和小人物】
大家千万别被我的文章题目所吓到,要知道我这题目中的“大人物”非彼“大人物”,此“小人物”也非彼“小人物”,只是因为他们在我的心中,我的眼中绝对是在我班级里,我的生活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大家肯定好奇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咱们暂时留一些神秘感,接着往下看谜底就会被一一揭晓。
当“大人物”跟“小人物”碰撞到一起时,就像火星碰撞地球一样,他们的周围顿时“血雨腥风,刀光剑影”。当一切结束后,他们刚刚离开的“战场”上也是一片狼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啊,我们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各个绝非池中之物,绝对不一般啊!
“一号大人物”:这个“大人物”的特点鲜明--皮糙肉厚,尤其是那炖不烂煮不熟的三寸不烂之舌,还扬言要将自己的喋喋不休和死缠烂打发扬光大,唉,世上怎会有这样的奇葩?熟悉他的人都爱称他为“糖包子”。“糖包子”在对付“小人物”时先是声东击西,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后,再在旁边继续发挥了他的“七七八八唠叨功”:“唉,你知道吗……?”“对了,我跟你说呀……”“其实是这样的……”“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吗?”通常这一通下来,你还没被他气死,就先被他唠叨死烦死了。
“二号大人物”出场:这个“大人物”啊,他是属于气死人不偿命的那种,还时不时地抽个疯,别人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偶尔闹个情绪,不正常那么一次,可他呢,而是每天都要抽上几回疯,江湖绰号“大黑耗子”,是耗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这里我就纳闷儿了,我们属相耗子的究竟是哪里得罪着你们了,非要以耗子为名确立封号?这分明是对我们聪明伶俐的耗子的一种玷污嘛)。“二号大人物”抽疯时开始对你一顿狂怼,然后再以迅雷掩耳不及盗铃之速度逃离当场,再在操场上兜上几个回合。要是跟他斗呀,得先被气死,然后再被累个半死,怎么也得耗上大半条命了。
介绍完“大人物”,咱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小人物”吧。
“一号小人物”:皮肤黝黑,像涂了“美黑霜”一样,只不过是一不小心涂得稍微有点儿多了,就是大家印象中的黑俊黑俊的那种,所以显得牙齿格外的白亮,代号“韩丑娟”,与网红“韩美娟”同属一个风格。这个“小人物”在对付“大人物”时,她会先确定目标。目标确定好后使劲狂追,就像动物世界中的猎豹捕食一般迅猛快捷。等到“大人物”被“猎食”后,再牢牢抓住,一顿狂揍。“二号小人物”呢虽然很瘦,但非常有劲儿,就是俗话说的骨头里都是肉的那种。腿很长,可以说是非常长不是一般的长,大长腿迈开呀,她一步顶别人好几步的嘞,不出几步就能抓住“大人物”,然后又是一顿解恨地狂削。
看到这里,你猜对了吗?没错,“大人物”就是我们班那些叱咤风云的“淘小子”,而“小人物”则是我们班这些酷暴十足的“疯丫头”。我爱极了这些至真至纯的“风云人物”。今年我们迎来了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年头--六年级,我希望“大人物”和“小人物”们和平共处,互助互爱,共同谱写属于我们宝贵的小学时光记忆。
【篇三:做包子】
实在是无聊,妈妈提议,我们一起来做包子。
我可是做包子的高手呢,做出来的包子是一次比一次好吃,而且一次比一次香。
首先,把面粉倒入搅面机,加入80毫升的热水,接着,打开搅面机,继续加水,直到成面团,搅拌20分钟后,让搅面机“休息”一下,5分钟后继续搅拌30分钟。30分钟后,关掉搅拌机,放1——2小时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
两个小时后,我来到搅拌机边上,看到那个放水的洞里冒出了一个小面泡,看到了这个,我心想:这一次的包子一定会很好吃的!想到这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开工啦!
第一步,把面从搅拌机里拿出来,第二步,把面揉70——100下,第三步,把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就可以开始做花样包子啦!
我第一个做的是一个糖包子,接着,我又做了一个又一个糖花卷儿,其中,我随便一捏,竟做出一个玫瑰花一样的花卷出来!这可是真好玩,最后三份面料,我想:做点什么号呢?花卷是做了不少,包子也做过了,再做点啥好呢?哦!我知道做什么了!我的脑子机灵一动,想了个好办法,做几个饼也算是创新吧!于是我二话不说,开始动手,我用擀面杖把面料擀成饺子皮一般厚,再在上面均匀的撒上糖,大大的糖饼就做好了,把这个大大的糖饼叠起来去蒸就好了。
看着刚出炉的包子,我拿起一个尝了一口,哇!真是太好吃了,因为这是我自己劳动的成果,自然就会更香、更甜、更好吃了。同学们:你们如果也想尝一尝我做的包子的话,下次一定有你们的份哦!
【篇四:中秋快乐】
今天是中秋节,一个团圆的日子,我盼今天盼了好几天呢,因为到这一天就可以吃月饼了,妈妈平常也不给我买什么零食的,说那个对身体不好。
今天妈妈说,包月饼吃?包月饼是什么?难道妈妈回包这么好吃的月饼?满肚子的疑问,我问妈妈什么叫包月饼?妈妈说保密……我见妈妈用和面,我在一旁乖乖的看着,因为我很好奇,什么是包月饼。妈妈让我到超市买点红糖,我好像懂了。红糖买回来了,妈妈把红糖倒进碗里,让后洒水了点白面粉,条均匀,然后擀皮让我,好吧,我就听妈妈的,我擀皮,妈妈包月饼,只见妈妈把皮放在手心里,用勺子舀刚才调好的红糖,妈妈很认真。不一会就包完了一个。这不是糖包子吗?怎么成月饼了?我问妈妈,妈妈说她们小时候过中秋就吃这个,这个是自己包的,没有买的好吃,但是自己做的放心呀,我恍然大悟。
我妈妈平常对我很严厉,不让我吃那些零食,垃圾食品,还是自己做的放心,妈妈说的没有错,希望小朋友们,跟我学习哦,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篇五:融化在心里的味道】
路过那条街,已是傍晚,远远地飘来包子的味道,闻着香味,眼前浮现出了奶奶给我做的糖包子,以及那慈祥的笑容……
我从小挑食,也不爱吃包子,但奶奶总摇摇头说:“那可不行,包子营养价值高呢,不挑食,才能长高。”我噘着小嘴,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我和奶奶赌气,总是不吃,我的生气并没有让奶奶放弃想法,反而更激起了她的决心。
夏天的傍晚,奶奶站在厨房门口,阳光透进玻璃,奶奶额头的汗水清晰可见。奶奶用衣袖抹去头上的汗珠,露出慈祥的笑容冲刚进门的我说:“快进来,孙女,有好吃的哟!”我朝里望了望,奶奶神秘地朝我招招手,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飞奔进厨房。
“又是包子,我还以为是啥呢,哼!”我扫兴地嘀咕着。“今天的包子是新品种哟!”奶奶拉着我说道。我盯着包子,包子冒着热腾腾的烟,有点泛黄,油油的,像在油锅里浸过一般。房间里,飘着一缕一缕刚蒸好的包子味。“尝一个吧,乖孙女!”看着奶奶满头的汗珠,我伸手拿起个头最小的一个,放在鼻子前,有微微的甜香味。我张开“嘴巴大门”轻轻地咬了一口,里面融化的糖馅儿像呆了很久的“囚犯”涌了出来,灯光下糖馅儿闪着晶莹的光泽。我立马接在嘴里,烫烫的,如一股滚烫的开水冲进嘴里,吹一吹,再来一口,哇!甜而不腻,馅儿里夹杂着油渣脆脆的,有嚼劲,芝麻和糖的香甜留荡在口腔,回味无穷。
那份香甜,融化在口腔,甜腻到我心里。那一刻,吃着糖包子,奶奶那甜甜的爱在我心里蔓延开来。从此,我打破了不吃包子的魔咒,爱上了奶奶这独一无二的糖包子。
“女儿,到家了,别发呆了!”我扭过头来,冲妈妈一个笑脸。一周住校的生活,我想家了,想奶奶,想家里的饭菜。
回到家里,奶奶正在做饭,我紧紧地和奶奶拥抱在一起:“奶奶,我想吃糖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