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分外明的作文

【篇一:中秋月圆之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节到了,在这一刻,远离家乡的人们,仰望这朗朗明月,当然会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我——静静地倾听,我——目不转睛地祈祷着。

中秋驾着秋风阿姨的马车气喘吁吁地赶到太和,湖南、中国和全世界。在这秋高气爽的夜里,愉快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其乐融融。

“月到中秋分外明”,在这月明星稀的夜里,天空中忽然跳出一条闪闪烁烁的光线,围成一个半圆形,尤如一把雄伟的屠刀,气势汹汹地把身旁的云儿驱走,它的光彩是那样迷人。它像一盏亮晶晶的彩色明灯那么光彩取目,像绵延无尽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看另一半合璧的样子。

我非常兴奋,欣喜若狂地爬到树上,瞻仰着弯弯的月亮。

月亮扬出了甜甜的笑脸,皱了皱弯似一条香蕉的睫毛。凝视四周仿佛有了巨大的收获,腼腆的月亮慢吞吞地从云层里走了出来,这时的月亮像一只刚正不阿的脸盆那么圆,又像一面清楚的镜子那么明亮,更像棉花糖那么柔和、细软,高高的挂在空中。它那如金碧辉煌的殿堂的颜色,象征着独一无二的黄金时代。

月亮越升越高了,大地也越来越亮,月亮那神奇的光芒萦绕着每一个角落,把世界变得光明了。把一切一切美丽的夜景都照映出来,浮现出一片人间仙境般的景色,这夜里,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勃勃。

在这金光灿灿的月亮之上,我洗耳恭听,仿佛之间,我听到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那窃窃私语,在这月色溶溶的月光之中,我出神发注视着,仿佛之中,我看见了解那月中美丽的嫦娥与那成年累月砍桂花树的吴刚相逢了。在这中秋月圆之时,我默默地祈祷着,祈祷远隔千山万水不能相见的人们,祈祷他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篇二:月到中秋分外明】

时间飞似的流逝着,转眼,就又是一年中秋节了。依稀记得,几年前的中秋节和朋友聚在一起过,那时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呀!可如今,却各奔东西,早已物是人非。

此时,遥望天上的那轮明月,它很大很圆。月亮啊,人们都说你象征着团圆,可为什么我还是没有和朋友团圆呢?

月亮很明,却影影绰绰映出一个女子曼妙的身影,这,就是嫦娥吗?居住在幽幽广寒宫的嫦娥,在这团圆的日子里,你也在思念心中的后羿吗?原来我们都一样啊!中秋之月那皎洁的月光没有照到我们的身上啊!我们早已被那团圆之月遗弃了啊!我们都是被遗忘的人……

啃着别人觉得美味的月饼,我却味同嚼蜡。月饼啊,人们都说你美味可口,可我为什么觉得你是这么的苦涩,以至于不忍下咽?看吧,我是被团圆这个美好的字眼所遗弃的人,就连这团圆的月饼也只会让我感受到苦涩而已。我的嘴角溢上了一丝苦笑。

“叮铃铃”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喂。”是朋友!我问她有什么事,她沉默了很久,随后,她非常坚定的说:“明年,明年我们一定会一起过中秋节的。”我怔了一会儿,接着我重重的点了点头:“嗯!”

放下手中的电话,意外的发现月亮已经透过窗户照到了我的身上,原来我并没有被遗弃。嫦娥,我相信你也一定会等到心中的后羿的。

遥望天上的月亮,皎洁的月光挥洒在每个人身上,果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呀!我们一定会再次团圆的,不是吗?月亮正带着淡淡的微笑看着我……

【篇三:我毕竟走过】

麦田里泛起的一圈圈金黄的涟漪,那是时间留下的串串脚印。然而,随着麦田的一次次金黄,我的童年也渐渐离我而去。我多想祈祷上苍,让时光倒流,好让我回到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

白云飘在天上,把天空映衬得格外亮丽。一缕紫红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到一棵大树下——一个小女孩娇羞地坐在秋千上,扎着马尾辫的她,两条小腿一前一后晃悠着,不时回过头来天真地望着身后的父亲。父亲的手,包住女儿的小手再握在秋千上,嘴里发出有节奏的“一、二、三走!”,女儿随声附和着。

望着眼前的这对父女,深藏脑海中的一些画面不断闪现:快乐的童年,幸福的童年,与父亲一同走过的童年……时间真的过得太快,童年一转眼就溜走了。

记得童年时候,父亲工作忙,但他一有时间,便会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和妹妹出去玩。瞧!父亲嘴里不时地哼着歌曲,我和妹妹便坐在他的背后玩“剪刀、石头、布”。父亲带着我们到了海边,我们踏着浪花,我们搭起了城堡,我们将带着愿望的漂流瓶送向远方;父亲带我们到山上,我们站在山顶眺望远方,我们在夏日的余晖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壮阔美景;我们一起躺在院里,望着天上高高挂着的圆月,体会“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美好……

晚上,我坐在窗前,闪烁的星星和无边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细数着童年时候与父亲一起度过的所有美好日子,快乐的、幸福的日子,就像这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仰望浩瀚的星空,我释怀了。时间虽悄无声息地溜走,童年也一去不复返,但毕竟我走过。童年的美好都将成为我最珍贵的记忆,每次回味都将溢出快乐、幸福的味道。而现在,是时候该用我的青春与孝顺去点燃父亲心中的快乐和幸福了。

【篇四:中秋节叙事作文】

秋高气爽的秋天晚上,仰望广阔无边无际的空中,高挂着明亮皎洁的月亮,总让我想到那令人垂涎三尺的甜甜的月饼,配着酸中带甜的柚子,不时再吃点香味十足的烤肉,格外有风味呢!

中秋夜,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和两个堂哥特地到我们家烤肉,柏复和爸坝负责生火,我和堂哥把食物、汽水、零食等摆好,奶奶、伯母和妈妈则是在厨房准备一些熟食,而爷爷是我们大家的总指挥。还偷吃呢!火生好后,我们就围在烤肉架旁,等待好吃的烤肉上桌。

当肉还没烤好前,我和堂哥就到楼上电脑房上网,玩到正高兴时,爸爸就大叫肉烤好了,我们便迫不及待的跑下楼,准备大快朵颐,面对色、香、味俱全的肉,让人难以抗拒。我们一面欣赏月亮,一面吃月饼,感觉月亮变大了,虽然月的周围有一些光晕,但看起来颇有诗意的。

这时,妈妈又杀了几颗柚子给我们吃,经过一番狼吞虎咽,我们把柚子皮戴在头上,还传出一阵阵的柚皮香。我们的肚子就像无底洞似的,塞了一大堆东西,可是还是吃不饱,所以我又吃了几个月饼,突然间,肚子发出警讯了,我才赶紧跑到厕所把无底洞清干净,这才觉得舒服许多。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不但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庆祝,还能带给我们欢乐和喜悦,在美好的月光下,我总感到无边的幸福。

【篇五:中秋赏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人们将中秋节赋予美好的寓意,祝福家庭幸福团圆的亲情。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一天,全家团团圆圆,老少围成一桌,桌上摆满水果、圆圆的月饼,边尝月饼、赏月、品茶,边聊天叙旧,不亦悦乎!

在泉州还保留了老一辈传下来的中秋习俗:拜月娘妈、赏月、吃月饼、蒸番薯芋、游笋江、烧塔仔、听香、中秋博饼、敬田头……

每年的中秋夜,妈妈都会在阳台上摆上小圆桌,一家人团聚在圆桌边等待月亮升起。月亮缓缓升起来了,人们都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可今年中秋的月亮怎么回事,一点也不明亮?正当我在遗憾的时候,只见那照着月亮的面纱渐渐消失了,月亮越来越亮。月亮用全部力量在发光,整个夜空被照得像白昼一样,大地上的一切被照得一清二楚。多么皎洁的月光啊!流翠泻玉般地倾泻在大地上,泼泻在周围景物上,然后缓缓地流进那些已经干枯无光的人们的心田。

望着皎洁的月亮,使我想起了古代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传说,古代有一个女的叫嫦娥,男的叫后羿,一天神仙给后羿一颗长生不老的仙药,这个仙药只能一个人吃,嫦娥因为吃了这颗仙药,从此就住在那个寂寞的广寒宫内。

而吴刚,被罚砍那棵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那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却默默地陪伴着嫦娥,为她减去一丝孤独,增添一份快乐。在我瞑想的时候,妈妈已在圆桌上摆满了美食:有冰皮月饼、莲蓉月饼、豆沙月饼、苹果、葡萄、香蕉、梨子……看到我最爱的冰皮月饼,我急不可待地拿起了一块切好地冰皮月饼,往嘴里塞,冰冰的。

哇,真的是好吃极了,我也给全家人各夹了一块,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吃、好吃!”妈妈还泡了一壶普洱茶,我们边尝月饼赏月边品茶,多美好的夜晚呀!

这时,爷爷提议我们来一个吟诵比赛,但内容要和月亮有关,大家满口答应了。只见爸爸抬起头深情地望着月亮念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爸爸刚一落音,我就快速地接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妈妈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奶奶说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一时语塞,低头思忖片刻答道:“中秋月夜任陶情,月照波中分外明。”姐姐拍着双手说道:“这首好,这首好!”整个阳台充满了欢声笑语。

但愿人长久,天涯共明月。当我再一次品尝月饼、再一次仰望天空,发现月亮更圆更美了……

【篇六:难忘的中秋节】

“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中秋节,十五的月亮就像一个金子做的圆盘,挂在明朗的天空中,给周围的浮云渡上了金边。

我站在阳台上,看着皎白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妈妈走过来说:“你是在看嫦娥,玉兔吗?来,我给你讲讲古代的神话传说吧。先讲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嫦娥被坏人逢蒙所逼,吃下了王母娘娘赐给丈夫后羿的两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

“你说的不对,我们刚刚学过课文《飞向月球》,文中说月球上没有古希腊传说中的月亮女神,也没有中国神话中的嫦娥、玉兔、宫殿,上面有巨石嶙峋的荒原和耸立的高山,宇航员们带回来的土据说很有开发价值呢!”我连忙向妈妈解释道。

妈妈笑着问:“真是这样吗?”

我说:“要不咱们查查资料吧!”

打开“度娘”,关于月亮的知识层层显示出来:月亮上没有水、也没有声音的传播;月亮上永远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很大,紫外线特别强……

哇,原来月亮上面跟我们想象的差距可真大啊!再次仰望天空,我对月亮更好奇了。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神圣的宇航员,登上梦寐以求的月球看一看。

【篇七:中秋之夜】

中秋节的晚上异常热闹,家家户户都吃着月饼和亲人一起过节,我也不例外。

大家都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我非常思念我的亲人,所以我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请到家里,要好好团聚一下。我们一边吃团圆饭,一边聊着些家常事,开心极了!弟弟妹妹你打我,我打你的,互相逗趣,亲人来了,激动的不得了,家中欢笑声不断,吃完团圆饭,休息一会后,妈妈又在小桌子上摆满了月饼和水果,我们像只小馋猫似的,抓起月饼就准备啃,被妈妈骂了一顿:“人都没到齐,没礼貌!”我嘟着嘴巴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怎么偷也没有偷到,人终于到齐后,我一手拿块月饼,一手拿个水果,这咬一口,那咬一口,真是好吃,不一会儿,我就吃完了,又准备拿……

“砰砰砰!”有什么声音?我站到窗前,往上瞧,哇!是烟花,我惊呆了,是对面那家人在放烟花,我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有的像火箭似的冲上天,不一会儿,又掉下来了,有的像“仙女散花”,“花朵”从天而降,消失在半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使我眼睛都不眨一下,真是太好看,太美丽了!烟花的美丽如此短暂,差不多半小时后,随着最后一线灰色的烟雾在天空中渐渐消失了。

既然是过中秋节,当然少不了赏月。我们拿着小凳子来到院子里赏月,之前过中秋节没注意过月亮,原来它这么大,这么亮,这么圆!正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呀!那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大地上,使大地更有活力,我进入了自己的想象中:“要是我能在月亮上该有多好啊!说不定上面有玉兔和嫦娥仙子呢!不知她们现在过得怎样,能看到我们吗?是不是和我们一样也在吃月饼。不一会儿,我在月亮的照耀下,渐渐沉睡了……

节日有很多,有热闹的端午节,隆重的国庆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中秋节!

【篇八:月到中秋分外明】

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总爱盼着过节。因为儿时的生活水平较低,也只有在过节的时候,家里才会偶尔改善一下生活,让我们大吃一顿。也许还是一到节日学校就放假,自己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大玩一场的缘故。大人们,一年到头总是忙里忙外,难得有时间歇一歇,也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会放松身心和孩子们一块尽情的吃喝玩乐一阵。每年的中秋节,是除了过年之外的又一大节日,我们更是欣喜若狂,除了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欣赏圆圆的明月之外,还可以品尝到甜甜的月饼。咬一口,酥酥的外皮,五颜六色的馅子,至今都令人回味无穷。

中秋之夜,看着一轮满月从东方升起,一家人欣赏着圆月,举杯小酌。不禁想起古人赋予月亮的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都是千古绝唱!令人至今都深有同感。

长大后,自己因为考学的缘故走出了大山,踏上了到外地求学的路。每每中秋节到来,尽管在外也吃着月饼,看着明月,但还是觉得故乡的月亮分外明,故乡的月饼分外甜。

如今的我也已成家立业,也已为人父,每每中秋节到来之际,也会与妻儿带上一提月饼回家与老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着孩子与爷爷、奶奶说长道短、谈天说地,不时笑声阵阵,我也不禁又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中秋节。

那时候,家境比较穷,一年到头也只有在八月十五的这一天才会尝到月饼的滋味。那是舅舅来看望我娘的礼物。曾记得一包月饼有八块,用草纸包裹着,上面还盖着一张红纸印有中秋月饼的字样并画着嫦娥奔月图,周围再用纸捻子系住。娘更是舍不得吃,把它放到簸箩里,再用绳子挂到梁上,只有到了中秋节的晚上才舍得拿出来,每人尝一个。也许是吃得少的的缘故,那时的月饼,吃到嘴里分外的香甜。剩余的,娘便再一次包起来重新放到簸箩里,偶尔拿出来给我打馋虫。有时候,时间久了,忘了吃,竟然发了霉。但娘也舍不得丢,还是偷偷地吃掉。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临近中秋,各式各样的月饼便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馅子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有枣泥的、冰糖的、豆沙的、五仁的……孩子们更是变着花样尝个这种的,吃个那样的。没等到中秋节到来,依然是已经吃腻了,中秋节虽然大部分年轻人也都回家吃顿团圆饭,形式依然,但浑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带来不同的的感受,崭新的体验,满满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美好,体会家乡的变化。我更愿意欣赏着中秋的明月,吃着圆圆的月饼,与家人共享团圆与快乐……

茶业口镇中心小学 崔军德

【篇九:常回家看看】

“人逢喜欢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传说节日——中秋节又要到了,孩子们欢乐地玩耍着,大人们则忙碌地张罗着晚上的团圆饭。

这天小刚家特别热闹,小刚也特别快乐,因为长期在外的爸爸要回来了。夜幕降临,小刚欢快地哼着歌,桌上摆满了而腾腾的美味佳肴,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小刚爸爸还未回来,电话又拨不通。他们欺骗自己似地想:也许在路上了,不方便接听罢了。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电话终于响了,却只有一句简单而又让全家的期望变得支离破碎的话:“爸,妈,我今晚有应酬就不回去了,礼物我会托人送去的,你们玩的开心点吧。”

不知道这样的事不知道有过多少,但我知道,他们想和家人团聚,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之乐的愿望是那么强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工作在外的人有他们迫不得已的缘由,但是物质上的优裕带家人带来的没有太多的快乐,而是更多的无奈。可能等你事业有成了,父母却已双鬓胜雪;孩子个子虽然比自己都要高了,但他却问站在门外的你:“请问你找谁?”我想,这是以肯定后悔莫及。比起富裕却疏远亲人的生活,我觉得其实即使清贫,但一家人在一起乐意融融才是快乐的。中秋之夜,他们会放下一切包袱相聚在一起。一块小小的月饼即使被分得碎碎的,到哪一家人在一起吃,这就是最好吃的。金钱与这份快乐相比之下,总觉得那么渺小。

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正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我们的心声啊!

祝大家在中秋之夜能一家团聚,那些身在外地的大人们,即使不能常回家看看,这个中秋之夜,也是时候回家看看家里人了啊!

【篇十:中秋月儿分外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虽不能像苏东坡那样举杯邀明月,只好手拿月饼,坐在阳台上,跟着这清爽的风儿,观赏这迷人的圆圆的中秋之月。

等呀等,那一轮金色的玉盘渐渐的升起来了,隐隐约约带一点儿光晕,这倒更显出月儿的美,让人很陶醉。月儿旁边有一些云儿,但不像太阳下山的晚霞那么的灿烂,被月光一点点照着,仿佛披在月亮小姐身上的轻纱一般,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美。天上还有几颗小星星点缀着,一闪一闪亮晶晶,怪不得人们说“月朗星稀”呢,的确是这样啊!

渐渐地,夜沉了!月亮越升越高,月儿小了,但变白了,月光比之前亮了许多,把大地照得很明亮,那窗前的景物,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月光穿过树的缝隙,在地面上洒下斑斑驳驳的影子,美丽极了!树叶带着柔和的月光,在小小的风浪中发出一点点小小的“沙沙……”声,别有一番情景!嫩绿的草丛中,一些小虫儿也沉醉在这月色中。“唧,唧,唧……”“叮,叮,叮……”和着树叶的沙沙声,它们好似在演奏一首美妙动听的《月光曲》,由树叶指挥,虫儿伴唱。

突然,我隐约听到妈妈在哼着“八月十五月儿圆呀……”我想着,要是天上再有更多星星的话,那岂不是更美!

热门推荐
1早晨的太阳
2秋游
3人间最美是母爱
4一次难忘的旅行
5《演讲与口才》读后感
6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7长大改变了我
8雪中温情
9的作文
10深厚的友谊
11难忘的回忆
12别人家的孩子
13二十年后的家乡
14我的烦恼
15未来的电脑
16仰望星空
17南韵馆之游
18假如我是孙悟空想象作文
19理想的翅膀
20有时候我是坏小孩
21心愿
22我学会了感恩
23我的高低床
24第一次游泳
25晚霞
26离别
27一碗鸡蛋汤
28给自己一个梦想
29乡村里的夏日
30开启心门的密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