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家的新鲜事】
我家的新鲜事还真不少,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七十多岁的爷爷竟然学会了用手机玩微信!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又买了一个新手机,所以就把那个旧手机送给了爷爷,爷爷拿到手机非常高兴。一天到晚问这问那,还老在公园里跟朋友炫耀呢!
有一天,我正在家里写那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爷爷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旁边,抱怨着说:“这手机除了能打电话、照照片之外,什么也干不了,一点儿也不好玩儿!”
我生气的说:“爷爷,你知道什么呀!手机的用处可多了!微信聊天,QQ聊天,上百度查东西,看电影,玩儿游戏,读各种各样的书,打电话等等!”
爷爷还没听完我说的话,就立刻说:“那你快点教我那个什么微信聊天和上百度看各种各样的书吧!我还从没见过不用打电话就能聊天的呢!”
然后,我就一步一步的教爷爷怎么打字,怎么发朋友圈,怎么加微信好友,怎么用支付密码给好友发红包,怎么下载“小红书”“摩拜”“王者荣耀”等等!
当我看到爷爷正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打字时,我会一边鼓励一边耐心地教爷爷每一个拼音每一个步骤。当爷爷打出了这样一句话“我终于可以给儿子发微信啦!”我突然怔住了,没想到爷爷学习发微信是为了随时随地的给爸爸聊天呢!但,这也让我感受到爷爷的深深地“爱”!
现在,爷爷玩手机的技术已经都快比上我了,每当我看见爷爷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电影时,我都会想:恐怕这是我见过最新鲜的事了吧!
【篇二:爱学习,成为祖国栋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关于名人英雄的红书,更是我的最爱。于是,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之后,我又翻开了《余姚革命故事选》这本书,长时间地沉浸在对学者无比的崇敬和激情之中,今天,我们单讲“杨贤江”。
故事还得从这里讲起:1895年4月11日,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新一代青年的导师,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杨贤江出身了。他是一位具有创新思维的风骨铮铮的学者,是公认的我国三位现代教育家之一。他小时候,虽然家境贫寒,但家人总是省吃俭用,尽力满足他求学的愿望。然而,他也很自立更生,努力学习,1912年秋,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短短十几年之中,伏案疾书的他在《学生杂志》上多次发表文章,在于杨贤江的认真负责,学生们纷纷发表了《学生政治》,《中国的学生运动与青年运动》等一系列文章。在参与组织与上海市民代表会议的召开,上海临时的市政府的成立过程中,杨贤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1928年1月,杨贤江密切关注日本形势,认为日本现在是实行绝对的专制统治。由于他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历经艰辛,屡冒风险,积劳成疾,1931年春病倒了,但他仍不停地撰写和翻译。1931年8月9日,一代青年的导师,共产主义的坚定战士,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与世长辞了,年仅36岁,骨灰安葬于上海永安公墓。
我想:杨贤江是一名才子,如果能够长命百岁,那么一定能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我们这一群孩子正是应对了一句古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手方悔读书迟”,于是,我们现在一定要认真学习,学好本领,祖国的明天靠我们,靠我们这新一代的“小杨贤江”。
【篇三:洞头游记】
掐指一算,自春节放假以来,因为疫情将近3个月没有出去游玩。今年的“五一”,是我国进入疫情防控阶段的首个小假期。春风十里,艳阳高照,带上一份好心情,打开门出去走走,外面早已换了新颜。
在5月2日,我、小杜、罗兮,子骞还有妈妈们戴上口罩一起迎来了疫情之后的第一次出游,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洞头出发。
洞头位于东海上,离温州市大约60公里,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美丽的小岛组成,它有半屏山、韭菜岙人工沙滩、还有小红书上“红”起来的“小洱海”等许多各具特色的景点。
我们开了一个多小时先去小红书推荐网红打卡地。来到面朝大海,蓝天白云,海风海浪,洞头“小洱海”。这里除了有大海,小岛,红色岩石自然景观,还有近1000米的防浪堤坝,堤坝上摆放着创意道具有玻璃秋千、英文指示牌、钢琴、风车等道具为游客提供拍照。在蓝天、白云、大海当背景每个角度都能拍出面朝大海之美,画面貌似大理的“洱海”。当然我们也不例外摆拍了几张美美的照片。
我们继续开往下一个期盼已久的韭菜岙人工沙滩。因为五一假期游玩的人很多景区限制车辆通过,我们只好停下车步行去沙滩。去沙滩要经过半屏大桥,这座大桥全长389米,当我们走上大桥上伸手指向远处的一片苍茫,仿佛隔着玻璃就能握住大海跳跃的蓝色心脏。
走过大桥来到韭菜岙人工沙滩,我翻过护栏奔向柔软的沙滩。沙滩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见到了蔚蓝的大海,漂亮的贝壳。我脱下鞋子赤脚走在沙滩上,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去拥抱它!海的尽头是天,天的尽头是海,天与海连在一起,又是一片更大更美的蓝,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
我、罗兮、小杜、子骞一起走在金黄色的沙滩上拾贝壳,抓螃蟹。这时子骞提议在沙滩上先挖个大洞当堡垒,堵住水的冲击。我们几个快速地拿起铲子使劲挖,很快我们齐心协力垒起城堡,城堡周围筑起围墙,还挖了一道护城河,把捡到的贝壳放在城堡上当标志。我们都还没来得及欣赏自己的杰作,悄悄涌上岸的海水就把沙堡冲得无影无终了。
这时下起了雨,妈妈怕我们着凉就租了帐篷桌子让我们赶紧避避雨,沙滩上也摆满很多美食,我们玩累了坐下来吃着买来的烤羊肉串,别提有多滋味。
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天就快黑了,时间如流水,一会儿就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我们恋恋不舍和美丽的洞头道别了。
一路上我想:我们强大的祖国一定能彻底消灭这个病毒,到繁花似锦的时候,我们一定能摘掉口罩,与花共舞!
【篇四:单纯一点,不好吗?】
不得不说,我们现在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想法,正如唐太宗那句话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总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不停奔波。单纯的我们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消失了。
荣格在《红书》中写到:“想要拯救自身免于时代精神的聪明,我们不能靠增加自己的聪明,反而要接受那竭力反对这聪明智慧的,也就是单纯。”想要成为聪明的人,首先就是要单纯一点。看过《生活大爆炸》这部喜剧的人都应该对谢尔顿这个人物印象深刻,他是一位天才物理学家,但是在生活中却单纯的像一个小孩,这才是他真性情的体现。
我们现在有这样一种人,成为“零帕族”,指的就是那些生活在现代社会各个角落,承载着多方面的压力还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的人群。“零帕”是他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他们并没有一味的沉浸在勾心斗角的纷争中,也不是逃避生活,他们有一颗单纯的心,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轻松前行。
生活于此,简单一点,为生活做减法,单纯一点,对待别人、对待生活真诚一点,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篇五:“碎片化”时代做专注阅读的自己】
古人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恬淡意趣,今人却是“终日思绪何来,屏幕旁海阔天空”的方寸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阅读可以随意切换,时间可以肆意穿越,购物可以惬意选择,社交可以任意点击。不知不觉中,时间被挤兑了、信息被窃取了、谣言被传播了、朋友被欺骗了……我们开始迷茫了。这,就是源于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技术新模式无序发展而导致的生活碎片化。
碎片化原本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碎片化使人们不必花整段时间去比较、纠结和挑选。京东、1号店、淘宝、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万商云集”,通过复杂的大数据分析帮助我们做出了最佳的购物选择。百度、知乎等检索平台“知识爆棚”,小到查看天气情况、居家烹饪食物,或是某个冷知识都变得轻而易举,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然而,碎片化也给传统的商品和服务营销模式、大众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方式、社会的价值和合作凝聚形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造成了消费的个性化、媒介的自主化和社会的族群化。
碎片化阅读正吞噬着我们的阅读灵感和思维。通过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了解时事动态,观点论断,正是迎合了运营商攫取我们的关注而获得流量收益的初衷。自从智能手机的崛起,碎片化阅读就始终伴随在我们的左右,并且使阅读的效果大打折扣。这类无营养的信息养成了我们不愿动脑的习惯,偶尔再拿起一本需要细细研读的书籍,却发现大脑负责进行复杂阅读理解的功能似乎丧失了;屈服于强烈刺激,注意力难以集中;非系统性的知识损害了我们的逻辑体系,造成我们价值观的混乱;我们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产生了获得知识的错觉,自我麻痹……
碎片化生活需要我们保有理性的认识,需要我们克服自身容易被环境所改变的特性,不被外界的言论诱导,不幻想捷径,专注于自身。对碎片化阅读而言,取消关注一些无意义的公众号,只保留少数有深度专业性的来拓展知识;进行时间管理,划出完整时间系统性学习;同时,应该重新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克服初拿起一本书时的浮躁,制造无干扰的环境,杜绝一切阅读以外的事。坚持一段时间的啃读,让自己读完每本书都有新的思考和认识,或是整理出一张思维导图,或是积累一些笔记,主动参与有价值的阅读。
“读书消得泼茶香”,这是我们应该留有的情怀,应对碎片化生活,只做专注阅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