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长条状的作文

【篇一:邂逅青铜器展】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杭州博物馆,正好遇到西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展,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起来。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是一把青铜刀和几个青铜酒樽。刀是薄薄的长条状,上面都被腐蚀了,锈迹斑斑;酒樽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下面都有三个脚,做工精美。

再往前走,我发现了一排一模一样的鼎,仔细数了数,一共有9个。为什么会有9个呢?我心想。仔细找了找,我在墙上看到了一张关于鼎数量的等级制度表。原来在古代,鼎是盛肉的容器,鼎的多少也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差异。天子有9个鼎,诸侯有7个,大夫有5个,高级的士有3个,低级的士只有1个。这时,我想到了一个词——一言九鼎,意思是说出来话非常有分量,原来也是从这里来的呀!

转了个弯,我们又看到了青铜编钟,从大到小的一排,保存得非常完好。还有楚国的升鼎,有很多复杂、精细的花纹和装饰。

这些青铜器都历经沧桑。因为古代没有机器,所有的工艺都是靠双手一笔一划雕琢制成的,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它们。

【篇二:昙花的等待】

这个世界多美啊!

宁静的夜,只有零零落落的星星和一弯乳白的月牙儿挂在天上,显得分外落寂。可是当你轻轻垂眸,映入眼帘的便是另一番不同的象……

风儿轻轻地吹着,悄无声息地拂过树梢,十分轻柔。几只小萤火虫提着灯笼围在树的一旁窃窃私语,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梦幻。但是几棵炫耀着婀娜多姿的夜来香打破了这份美好,那太过浓郁的花香,让外出散步的我,感到不太舒服。我看见了一株长着长条状绿色枝叶和一朵半大的花骨朵的植物,走进一看,她是一株昙花,眼看着花期要到了,却无人欣赏吧!我是一个爱花、爱美的人,舍不得这天姿国色孤芳自赏,于是算好了花期,几日后便来了。

我七点半来到这里,等了一个多小时,倒有些不耐烦了,可看着那含苞待放的花朵,我又想到了“她”等了那么久,等待着花开的那一日,我这点时间有算的了什么呢?正想着,这位羞涩的少女终于露出了她的真容,她轻抖着灵动的身躯,像一位美丽、超凡又优雅的精灵,花瓣的颜色由深到浅,默默地吐露着芬芳,淡淡的清香代替了那浓郁的夜来香,世间万物因她黯然失色。遗憾的是,这种撼动人心的美并没有持续多久,而是在两个多小时后凋谢了,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只残留着淡淡的清香和那一株已谢的花,证明着她曾经来过这个美丽的世界。

昙花明明知道那短暂的美,最后迎来的是灭亡,为什么还要努力地生长呢?或许与她的性格有关吧!每次那么久的等待让她明白,要好好的绽放,昙花一现,刹那的美丽与辉煌,一瞬即永恒,不与谁争宠,只为让它的生命有价值!也让爱花的我有所感悟: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篇三:菊花】

我最喜欢的是菊花。它和梅花、兰花、竹子并称“四君子”。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写了很多以菊花为题材的佳作,如唐代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以其凌霜飘逸、特立独行的气质被称作“世外隐士”。

菊花的品种繁多,色彩缤纷:红的似火,绿深如墨,白纯似雪,黄炫如金,还有粉色、紫色、不胜枚举。菊花的气味沁人心脾,随着阵阵秋风散发淡淡的香味。菊花的花瓣虽说不大,常见的是细长条状,自然卷曲在一起,却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花瓣儿一团团、一簇簇、紧紧地抱在一起,好像在共同抵御秋天的严寒,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菊花才能在萧瑟的深秋成为独特的风景。

菊花不仅象征着高尚的品格,而且拥有美丽的外表和优雅的香味,最特别的是它还能入药,有止血疗伤的功效,日常如果用它来泡茶,可以清热、消暑、令人神清目明,是上等饮品。

我喜欢菊花。

【篇四:做树叶画】

星期六,我和妈妈到法制广场散步。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飘落下来,如同蝴蝶翩翩起舞。我灵机一动:要是做一幅树叶画装饰教室该有多好啊!

心动不如行动。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也拍手叫好。于是,我们俩带上一些银杏树叶和其它不知名的叶子回了家。

一到家,我先用毛巾把叶子清理干净,然后挑了两片形状差不多的银杏叶子,用双面胶把它们固定在白纸的右下方。这样,一对蝴蝶的翅膀就做好了。接着,我又选了一片褐色的叶子做成蝴蝶的身子。没有叶子可以做蝴蝶的触角啊?我灵机一动,拿来铅笔给蝴蝶画上了一对长长的触角。哈哈,还挺像的呢,我越看越喜欢。

光有一只蝴蝶有什么意思?蝴蝶要与花作伴啊!我又用八片长条状的绿叶贴成盛开的花, 最后在绿叶的交错处插上一朵小野花。大功告成了!

我要把这幅树叶画贴在我的教室里,希望它能把我的教室装点得更加美丽!

【篇五:向日葵】

向日葵,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总是向着太阳的植物。人们将这种花儿向阳的天性,演绎成一种永远追随美好信仰的坚定品质。

——题记

向日葵大多数都是橘色,花盘外的长条状花瓣里一层外一层,整齐地排列成一个大大的圆环,活泼而饱满的样子。硕大的花盘里又开出无数密密麻麻的管状花朵,每一朵都孕育着一颗向日葵的种子。如果你仔细清点的话,会发现每个花盘上,管状花有1500到2000朵之多。

众所周知,向日葵是一直向着太阳旋转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一切美好的源头,向日葵不就是在追随美好吗?它从不会让自己面向影子的方向,它以这种简单而执着的方式,在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里追随光明、追随着美好。

花儿们都可以这样执着,更何况我们?比起不能移动、生命短暂的向日葵,我们在这世上生存的时间不是更漫长、看到的世界不是更广阔吗?那么我们的抱负不应该更远大些吗?是否能看到比一朵向日葵眼中更美的世界?能否也像它那样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呢?

花是古代诗人经常描写的对象,陆游写梅,周敦颐咏莲,陶渊明赞菊……可是为什么竟没有人写向日葵呢,真是一件憾事!我想,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把向日葵带到中国的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吧?

假如来生让你化作一朵花,你会选择哪种?是象征美丽富贵的牡丹?还是身为“隐士”的菊花?是千姿百态的兰花?还是洁白无暇的百合?没错,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可是如向日葵这般敢于追求美好的,还有会谁呢?

假如来生让我化作一朵花,就让我化作向日葵吧!让孩子们看着我,说:“好神奇!它能一直向着太阳!”让年轻人看着我,说:“好执着啊,想像它一样一直向着美好。”让老年人看见我,说:“真好哇,能天天沐浴着最直率的阳光。”

【篇六:发财树】

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盆绿油油的植物,叶子肥大,颜色浓绿。老师告诉我这是发财树。

名字那么吉利,于是我忍不住凑近仔细观察。

它的枝干是赤褐色的,上面有一层干枯的树皮,有的都已经裂开了缝。枝干的上方,长出了许多茎,茎是淡绿色的,有粗有细,长长的,直直的,摸起来有些坚硬。在茎的顶端抽出了五六片绿叶。叶子是长条状的,上面有许多条纹,有的条纹是弯曲的,像波浪一样;有的条纹是笔直的,像是拿尺子比着画过似的。叶子的颜色也很漂亮,有淡绿色的,墨绿色的,有的甚至还带着一点点的黄色,看上去像是发财树开了花一样。

发财树不仅样子迷人,寓意也很丰富。大多数办公的人都会选择这样一盆发财树,摆放在桌前,油绿的叶子缓解眼睛的疲劳,也寄予了人们美好的心愿。有时候在一些店门口会看到高大的发财树,它们静静地立在那里,像是在欢迎客人似的。

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发财树,认识这美丽的发财树,给人一见如故的愉悦。希望这一盆美丽的发财树永远都生机勃勃,给老师带去愉快的心情。

【篇七:一碗难忘的汤圆】

古人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今天是24节气之一,也是24节气中最隆重的节气——冬至。冬至里,北方习俗是吃饺子,我们南方是吃汤圆。但我们今天不仅要吃汤圆,还要自己包汤圆。

只见老师拿来一盆水,一个空盆子和一袋糯米粉。她先把大半袋糯米粉倒进空盆子里,剩一点备用,她说待会还要根据面团的软硬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多加糯米粉。然后倒一些热水到盆里,接着便搅拌起来,目的是让糯米粉与水充分合为一体。我们边看老师揉面,边伸出手到盆里去戳一戳那个还没成形的面团,发现面团太硬了,糯米粉还没有和面团完全抱在一起呢?于是老师又加了些热水,继续揉着面团。面团终于成形了,老师把面团分成十几小份,分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动手搓汤圆。我接过面团,一揉起来就觉得好舒服,感觉它如同一个解压的布丁玩具,软软的,好好玩。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将面团搓成长条状,再平均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最后搓圆就能做成汤圆。我按照老师的方法包了好几个小汤圆。最后大家都看着自己包的汤圆,情不自禁地笑了,感觉汤圆也跟着我们笑呢!难怪说汤圆的“圆”意味着团圆和圆满。

接下来就是煮汤圆啦!随着水面持续沸腾,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小汤圆终于浮上水面,老师告诉我们可以吃汤圆了。端起碗,勺起一颗汤圆,一口咬下去,软得粘牙,香甜极了。当最后一颗汤圆准备入口时,我居然有些不舍呢。

虽然从小到大吃过许多好吃的汤圆,但是这次吃的是自己包的汤圆,感觉比以往更加好吃,更加美味。这真是一碗令人难忘的汤圆啊!

【篇八:纸团变小了】

今天上课,老师说请来了一位魔术师。老师让我们猜了半天,最后,才笑嘻嘻地说出了魔术师其实就是和老师。我心想:什么?和老师会变魔术?我不信!

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纸巾,咦?纸巾可以变魔术?虽然不相信,可是我还是诚实地跟着老师做了。老师先让我们把纸巾的一角夹在食指和拇指之间,下面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长条状,老师的手像梳子,纸就像头发,老师轻轻地“梳着”头发,温柔地说:“小宝贝,你待会一定要听我的话呀!”我们全班都觉得老师在骗人,同时也很好奇老师葫芦里到底在买什么药?

只见老师把纸巾的下半部分使劲往手里挤,纸巾就像她的仇人似的,老师恨不得把“她”碎尸万段,老师已经把“她”打得脸色发白、口吐白沫,不对,是全身都伤痕累累了。可老师似乎还没打够,最终,还把“她”的孩子也“打死了”——把露在外面的纸巾也全部塞了进去。

这时,老师露出神秘的笑容问我们:“你们有没有想要变得东西?”接着,老师对小纸团说:“小宝贝呀!你快点变小或变没吧!”又对着拳头吹了一大口气,还让我们每个人都吹了,我半信半疑地用了吃奶的力气吹了一大口气。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全班同学都紧盯着老师的手,老师的手一打开,哇!纸团变小了!“她”竟然比我们的小了6倍。

这个魔术是怎么变的?刚开始我一点都不信呢!这节课真好玩!

【篇九:做陶泥】

今天又到了一个星期当中我最期待的一个日子——陶泥课。

我们三五成群的来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等老师发陶泥了。等人都来全了,老师开始发陶泥。我拿到陶泥,在想一个做一个什么?我左思右想,哈哈,想到啦,我要做一个大色子!对,就是大色子!

我拿起陶泥,我把它搓成一个圆,然后,把它拿起来,我把它举过头顶,往桌子上用力一摔“呀!不好用力过猛!”我大尖叫起来。把老师都吓了一跳,最后我又把头给低了下去,看来,得控制自己的力度,我暗下决心。然后我把那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陶泥拿了起来,还是一样,把它放在手心搓成了一个圆,润滑湿润的陶土在我手指间摩擦。我可不敢像上次一样那样莽撞了,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嘛。我把陶泥握在两指之间,在桌子上轻轻的敲动,不时的翻面,用水抹平凹凸的地方。哈,一面已经成型了,如镜子一样平,一点都不粗糙,很光滑,在人的手指间很舒服,很凉。

接着我又把它翻了个面继续对着桌角子轻轻敲打,直到它其他五个面都一样,我才把它给翻了个个。当其他五面都好了之后这个色子也就完成一大半了,我又问老师借了一个专门雕刻陶土的一个长条状椭圆形,一头较粗,渐渐变细,似锥形,我握起,用那个较粗的一面对着我的色子戳了一个洞,在另外一个地方出了两个洞,虽说洞的大小不一样,可还是比较工整的。

不一会儿,我的大色子就完成了。

看着自己亲手的劳动结果,有种喜悦感涌上心头。

热门推荐
1乐在其中
2琴结
3老师,谢谢您
4军训初中日记
5共享时代
6假如我会克隆
7珍贵的礼物
8汉语的魅力
9走夜路
10无言的爱
11人生的价值由自己实现——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12每一天都是读书日
13情景描述
14感恩大自然
15点燃信仰的明灯
16书,吾之最爱
17特别的800米
18小学中秋节作文
19生活纪录片
20美丽的清晖园
21我们以前的那些事
22新学期展望作文
23漫画的启示作文开头
24珍爱生命防溺水作文
25踏青
26家里来了“新朋友”
27我学会了包粽子
28漫画老师
29我和哪吒过一天
30美丽的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