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郁达夫先生的作文

【篇一:血染的风华】

一周年到了,风来雨去,日月交替,又来到了4月1日,郁达夫少年文学院成立距今,已有一年了,再次立于郁文雕像前,我望着他那和睦的微笑,如沐春风,仿佛看见了他浅浅的笑着,望向远方。

手持一朵白色纸花,轻轻抚弄它那柔软的的花瓣,小心翼翼地捧着它,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它摸破了,从它的身上,仿佛散发出了奇异的味道,那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又一次从我心头尘封的回忆卷起。

捧着它,我收起了笑容,没有了往日的嬉笑,一步一步走向了郁达夫先生的故居。

一入门,就看见那一排排莹莹绿草,散发着生机与活力,在草的掩映下,一个大鱼缸若隐若现,据说,这就是郁达夫当年掉下去过的缸。再向前走两步,那儿是少年郁达夫的天堂——会客厅,望着桌上层层沧桑的云纹,我仿佛想到了祖母与客人聊着天,小郁达夫则在一旁扮着鬼脸,那样子,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走到楼顶,来到了夕阳楼,据说,这是郁达夫夫妇一同取的名字,我来到窗前,仿佛见到了郁达夫先生静立于此,静静的眺望远方,望着残阳缓缓退去。

参观完了郁达夫故居,我们徒步走向鹳山公园。

白花依旧捧在手中,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出圣洁的光华。

一步一步走上石阶,没有人抱怨累。这时,眼前一晃,出现了一片空地,我们相继走上去,周围的山壁上挂满了绿色的叶子,为这里增添了几分安详,而绿色包围着的,是那矮矮的围墙,墙前有一块石碑,“郁曼陀血衣塚”几个血色的大字让我不禁瞳孔一缩,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住了,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失神地向墙内望去,里面尽是些小草,别人或许不认为这些草有什么意义,但,我却想起了《有的人》中的一句话:“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都有青青的野草!”难道不是吗?郁曼陀先生一生致力于法律,为人民的公平扛起大梁,却被伪军的刺客暗杀了,可他的精神依旧在,没有因为他的死去而消逝,反而激励了更多爱国青年奋发向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可以说,郁曼陀先生的一生是不朽的,他为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缅怀他,纪念他,他是一位永恒的英烈!

再向前走,就是“双烈亭”,双烈亭里的墙上刻着郁达夫先生和郁曼陀先生的画像,亭间,有一块石碑矗立,上面,刻着他们的英勇事迹。手持白花,花儿在微风的轻拂下,摇了摇。

所有人,没有半点声音,静静地默哀着,想必,所有人此时的内心,都充满震撼、敬佩吧?

所有人,都闭上了眼,愿他们二位在天国安息,不只是他们,还有千千万万为祖国捐躯的同胞们,愿他们能在天国好好的。

睁开了眼,捧着手中的白花,走向了石碑,缓缓躬身,放下了白花,在心中虔诚的祝愿他们。

刹那之间,几十朵白花拥住了石碑,像许久不见的老友,如今久别重逢一般。

对前辈的画像鞠了一躬,往回走去。

往回走,一株三百多年历史的老樟树映入眼帘,看了看,差不多需要三人合抱才能围住,一个枝丫就比小树还粗了。顺着台阶向下走,就是富春湾,春风吹来,之前的一些惆怅、阴霾,都被吹散了,坐在台阶上,感受风的拂过,一瞬间,就有了吟诗的欲望,于是我拿起笔来,写下了一首诗:

富春湾

独坐富春湾,

江依旧蓝。

叶落风不散,

仍吹故乡谙。

写完这首诗,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望向江畔,我好像看见了郁达夫先生立在围栏边,望着江面,望着远处的小屋,浅浅的笑着,笑着……

【篇二:清明祭先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日,天气晴好,艳阳高照,无诗人笔下的细雨纷飞。在这个恰好也是郁达夫少年文学院一周年的日子,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缅怀郁达夫先生。

少年时代的您,就这么坐在故居面前。俊朗的眉目,一袭青衫长袍,一双布鞋。您手执书卷,嘴角轻扬,望着远方,似乎在遐想。“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先生,你是为面前的大好春光而沉醉吗?亦或是,你看到了我们这群热爱文字的少年?“祖国啊,你快点富起来,强起来吧!”,又或者,你看到了如今国家富强昌盛,而感到无比欣慰?我不懂。我懂的,只是您那颗爱国的忠诚的心。

“拿三张纸,像折扇子一样折起来,再拿钢丝给它一绑,就做好了。”一位同学的妈妈一边教我们做白花,一边说。眼看着一朵朵白花在同学们手中诞生,我渐渐沉不住气了。一边看,一边学,每个动作在心里重复无数遍,终于我做出了一朵小白花。小白花里,满满的寄托着我们对先烈至高的崇敬。那么用心的做出来,每个折皱,都饱含着我和同学们深深的哀思。“人心齐,泰山移”,每个同学都认真的制作白花,少则一朵,多则三四朵。不一会儿,桌上便堆满了花朵。像洁白如玉的莲华,又是“花中君子”的菊花。它更像一首诗歌,凄婉悲凉的在人们心中吟唱。

故居坐落在江边,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小房子,砖木结构,白墙黑瓦。家在富春江上,郁达夫先生的童年一定很幸福。只需走几步路,便可看到清丽可人,碧波荡漾的富春江。走进故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院子,草木茂盛,一边是柚子树,一边是樱桃树。我仿佛听到了达夫先生小时候的笑声,银铃般悦耳欢快。那清脆的笑声涵括了看金鱼游动时的好奇天真,见到满树果子时的跃跃欲试,翻阅图书时的心满意足。尽管家境贫寒,真不得不说,郁达夫先生的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院子里还分别有两个大水缸,以前水缸里养着金鱼。听苏老师说,郁达夫先生还跟这个水缸有一段故事呢。有一次,小郁达夫看到阳光落到水面上,金光闪闪,煞是好看,于是便伸长了脖子去瞧。因为那时候郁达夫太小了,一下子重心不稳,不小心跌进了鱼缸里。幸亏养女翠花看到了,将郁达夫拉出水缸,救了他一命。另外,苏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郁达夫童年时的故事——“皮鞋风波”。初进县立学校的那一年年底,郁达夫因为成绩优异,连跳两级。因为学校是要穿制服的,小郁达夫觉得,这一身配上一双小皮鞋,那该多神气!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小郁达夫恳求妈妈为自己买一双皮鞋。可是家里的钱已经拿去交学费了,哪有多余的钱去买双皮鞋?无奈之下,郁达夫的母亲只好带着郁达夫来到了街上的洋广货店里。店里的伙计一听说母子俩要来买皮鞋,都非常客气,连忙恳勤拿出一双双皮鞋给郁达夫试脚,可一听说母子俩要赊账,却说要去问问账房先生。而那些账房先生,却同样的板起脸,直截了当的拒绝了,几家店铺都是如此。母子俩无比失望,只好窘迫的回家了。母亲回到家,上楼了半天,带着一包衣服下来。家里没钱,郁达夫的母亲准备拿几包衣服,到当铺里去换现钱给郁达夫买皮鞋。小郁达夫看到妈妈下来,顿时明白了妈妈要去干什么。懂事的他对妈妈哭着说:“妈妈,我再也不要皮鞋了!”小小的他,在这一刻感觉到了穷苦人家在世间的无助与悲凉。这件事也使郁达夫成年以后,有了一身很怪的装扮:上半身西装革履,脚上却套着一双布鞋。

穿过院子,我们排成几列,走进了这栋两层的小房子。我们第一个看到的是故居的堂厅,正中间挂着的是郁达夫先生的墨宝:春风池沼鱼儿戏,暮雨楼台燕子飞。寥寥几笔,却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诗意唯美的画面。最让我忘不了的是郁达夫先生的书房,书架上,竟放着几本老书。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厨房的灶台早已冰冷,家具已经蒙上了灰尘,院子里不再笑语盈盈,餐桌不知多久没摆上过碗筷。唯有书,在时光的长河里依旧从容不迫,只是字里行间,却不知不觉染上了惆怅落寞。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在百年大樟树下,或站或坐,创作诗歌的场景。坐在台阶上,微风捋面,阳光灿烂,却因为大樟树这把绿伞,在地上投下片片绿荫。几缕阳光透过绿叶的缝隙,光影斑驳了一地。我看了看同学们,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有的紧皱眉头,一脸焦急;有的则气定神闲,寻找灵感。我一会儿看看富春江,一会儿瞧瞧大樟树,一会儿感受着清风吹拂,一会儿轻嗅草木清香,霎时灵感泉涌。我一边乐滋滋的说着:“灵感来了挡不住!”,一边手起笔落,飞快的写下三首诗:

富春江畔怀达夫

杨柳依依诉别情,

波光粼粼江水清。

富春江畔花似锦,

清明时节缅达夫。

江畔有感

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达夫精神,

千古流芳。

富春江

微风徐徐拂面庞,

香樟树叶轻摇晃。

醉里应是富春好,

草长莺飞花芬芳。

这三首诗算押韵,也还工整,可我这么一端详,倒不像自由诗,倒有点打油诗的味道。特别是听完别人写的诗,我觉得自己更是一点儿当诗人的天分都没有了。唉,本来我还想拿上去读读自己写的诗,听了同学们写的自然优美的诗歌后,我自愧不如,算是彻底死心了。

悄悄的,几个小时就这么从指缝溜走,像一捧散沙,你还来不及抓住,它便无声无息的走了,从指缝流下。快乐的活动结束了,但我们探索文学的脚步迟迟没有停下。

清明祭先烈,走读郁达夫。这是一次文学的旅行,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跟随着郁达夫先生的脚步,追寻着郁达夫先生的足迹,在追梦文学的道路上,更加勇敢,更加坚定的走下去!

热门推荐
1秋天的叶子
2我的寒假生活作文
3感谢有你
4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5我敬佩你
6锄禾日当午
7记事的作文
8我的手机迷妈妈
9真情之旅
10快乐的时光
11我相信
12我是一张白纸作文
13一碗水
14我家的年味
15灯光下的爱
16蚂蚁的力量
17一路春雨
18童年趣事
19我眼中的苏轼
20游山沟沟
21那天边仍旧耀眼的余晖
22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心要在焉
24我的父亲
25
26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27语文作文
28那又如何
29和平鸽
30终于又是晴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