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骨香的作文

【篇一:纵死犹闻傲骨香】

张岱认为:“知其不可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圣人也。”字典对圣人的解释是智慧最高超、品格最高尚的人。大概正是因为智慧最高超,才会看清现实,“知其不可”,也正是因为品格最高尚,才会毅然“为之”。

圣人大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心怀天下,心系百姓,一生都在寻找理想落褥的产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前途渺茫,行路艰难,但志向如北辰,哪怕遥不可及,也始终引领他们前进。

上下五千年,公认的“至圣”是孔子。我敬佩孔子,跟同时代的老子相比,他本拥有更多条路可走,但为了克己复礼,他斩断一条条退路。老子本无路可走,但他最终出关而去,走出了一条路,可我认为,在他出关的那一刻起,他已不配“圣人”这一称谓,他抛弃了民族。而孔子面对严酷的现实,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周游卫、陈、蔡、楚后,他的主张“终无任用”,这是多大的打击!他的心一定在疲惫中触及到寂寞的苍凉,夜间听漏,漏尽更残,氤氲迷閈中不见曙色。他活在黑暗中,可他照亮了历史,“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避世者对社会彻底绝望,知其不可而不为,可在这种情况下,掩盖自己的智慧,就是对社会的背叛。孔子一心要的是救世,而不是个人富贵,所以他恓恓惶惶的马车在纵横阡陌间奔走扬尘,避开昏君去寻找明主,正因天下无道,才需要理想主义者们去承担责任。

《楚辞》中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我认为,这种推移是以“志于道”为基础的,绝非如长沮、桀溺般折断宝剑为锄犁,平戎策换得种树书,更不是像冉求一样成为新贵的红人。孔子铩羽而归后并未放弃,他打开了竹简,使世界多了一个伟大文化的源头,使整个东方世界浸润在“仁”“礼”之中。孔子的坚定,使自己保持了理论的纯粹性和人格的纯粹性,他不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千秋万代!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杜甫一辈子都希望致君王尧舜上,他知道长安万里遥,一生漂泊入风涛,但他至死不曾改变目标。辛弃疾被迫脱离战场,失去了用武之地,但他不停地上书,练兵,筹款,至死为收复失地而努力。

不问归来路,不问明日光。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傲骨香。我们可能并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做不成圣人。但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哪怕天寒地冻,路远马亡,也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篇二:记忆中的美味】

跳跃于我鼻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

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列有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鼻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

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眼角的鱼尾纹肆意地侵占她白皙光滑的皮肤,一祛一斑清晰地显映在她的脸上,明明没有了位置,却硬是固执地挤了进去,本身就不强壮的妈妈在橘红色的灯光下,是那么憔悴。香味却渐渐溢了出来,灌满了整个厨房,游离在妈妈身旁,又从墙缝中溢出来,不知妈妈是不是真的没闻到,她没有任何反应地继续摆弄铲子,足足有一个手臂长的铲子,在她的手中,却如同轻巧的水笔,操纵自如,随意拨弄。

却还真不是随意,当她将清汤排骨像个礼仪小姐般端上来时,清汤发出的向其沁人心脾,排骨骨髓中的骨香,鲜奶烈艳的醇香,完美的交织在一起,凝筑在血液里,流向身体各处,整个人仿佛躺在一张柔软的大床上,微风拂面,青山绿水,天空湛蓝无暇,四周一片寂静,脑袋也慢慢放空…

在一阵妈妈得意的呼喊声中,我回过神来,“有那么香吗?”妈妈眉宇间都透露着骄傲。我像个孩子似的猛地点头。

现在想来,那清汤排骨的味道从我的舌尖褪开了,知己的肉质鲜嫩,汁液浓郁。母亲也再没做过这道菜,至于我为何会如此难以忘怀,大概是我第一次观察母亲做菜吧。

滚烫而粗糙的甜蜜,贮存在心底的爱,简简单单的清汤排骨,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为那一汤一骨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满满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母爱。

众里寻味千百度,其实就在情浓处。

【篇三:你的故事,我的最爱】

婆娑弦上之语,动风云,诉往昔,追溯千年之前的盛世大唐,唯李白这位滴仙之人。在我心间留下狂放一笔。

青山不改。后悔有期。

李白一生诗酒会友,遍游山川,半生出走。结识了孟浩然,王昌龄等知己。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萧葭空水云"等。至情绝唱。不一样的故友一样的留恋,不一样的诗语一样的凄美。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

李白一生有过四个妻子,李白最喜欢的,大概是宗储客的孙女儿宗氏吧。

他二人志同道合,李白被发配夜郎时,宗氏还多次施救,二人相遇就以,"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为引留下了"千金买壁"的传世佳话,李白也曾作"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今日。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在古代,车,马,书信昰真的慢,要见一个人更是难。他们的"改天"可能就是一辈子。所以李白就有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慨。

凡事清浊,一剑挽破。

李白师从裴旻学习剑法,。他是文人,亦有侠客之梦。曾留,"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纵,快意,事后拂衣而去,淡泊云海之谓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年少的豪情重诺成了笔端的"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茫茫命途。笔走天涯。

李白的仕途生涯,虽然短暂,但是半生为了踏入仕途一展抱负。

半生为抱负颠沛琉璃。李白入世不易写到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仕途中尔虞我诈。初心早被污流荡,豪乞只能办酒狂。又因得罪杨贵妃与高力士等人出仕,可谓成仕途萝,败也仕途梦。仕途失意后,李白邀岑夫子与丹乒生,借酒达意,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酒入豪肠。化为七分月光,三分豪情,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也许后人应该感谢贵妃等人吧。若非这样中国诗歌之学宝库里会少很多奇珍异宝,历史上也就多了一个装点门面的御用文人罢了。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挤,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士兮谁为出涕。

热门推荐
1我读懂了你
2成长的教诲
3烈火英雄观后感
4小学优秀作文
5妈妈的眼睛会说话
6听党的话做好少年
7家中的人
8秋天的颜色
9我相信我的选择
10我最喜爱的诗人
11中国速度
12一本有魔法的书想象作文三年级
13我感受到懊悔的滋味
14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15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16遇见
17美丽的校园
18三个好朋友
19我的及时雨
20我所处的世界
21用脚做梦
22打针
23我再也不马虎了
24秋之赞
25奶奶的眼神
26我用我的眼睛发现美
27我的体育老师
28《童年》诗歌
29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和书的故事
30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