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辜鸿铭的作文

【篇一:为什么要学中文——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我们都知道,中文就是汉语与汉字,经历了3000多年演练变化的语言文化,是全世界唯一的二维文字,可以表音、表意、表形,是现阶段人类文明中最稳固也是最先进的语言文字。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作者辜鸿铭讲述了他对中文的一些独到的认知与理解。

作者认为“汉语史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必定战胜英语”,并从思维速度、发音、构成组义等角度进行了论证,真实诚恳令人折服。但我却对自己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学中文,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语言,还是因为它是最博大精深、最先进而学习它?对我而言,我的理由有三:

中文,是一个中国人的象征。它代表了你的归属、你的身份,更像是一个标志。这不仅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整个民族。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根。举一个很平常的例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跟随父母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没有及时教他关于他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如方言、历史、习俗,段时间来说他还可以说那里是他的家乡,是他的归属之地,但久而久之,一代代地过去,当他的子子孙孙再回过头来,除了血脉,他们已经丧失了全部可以标志他们家乡身份的东西,或许也可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种新的文化,一种新的传承,新的身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地方出来的他们了。这就是原始归属的丧失,文化标志的一种丢失。中文,它并不像护照、身份证等具体的一个物体,证明你的来源地、你的身份,它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如中国心一般的精神上的东西,别人或许不知,但只有你自己明白中文在你心中的烙印深浅,只有自己在明白自己的归属。我学习中文,因为我仍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

中文,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具体的表现。它记录了中国的文字系统,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并且在不断的发张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对联等文化,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试想如果不学习掌握汉语与汉字,如何能够真正体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有的人会提出疑问,连古代的文言文都可以用白话文进行翻译,中文也可以通过翻译成其他的语言进行学习交流,理论上是如此,但是真正对比过两者的同学应该知道,就算你如何精妙的翻译,与自己用原来的语言明白的文化内容肯定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就像是一个需要验证的传承一样,要想得到其真正的传承,就必须有一个相对应的钥匙,才能通过考验。中国文化也是一样,你必须学习中文,你才能真正的窥视到它的“博大精深”之处。

这就是看了辜鸿铭这本书的一些对中文的观点后,对自己所提出来的提问以及解答,或许解答的还不是很充分,很透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给自己一个继续前进的理由,一个支持下去的信念。

【篇二:汉字,它走入我的人生】

亲身体验总比道听途说说的要好,只有学会了去感悟才能发掘这人生的美好。我们中国的语言,何尝不是需要细心领悟的一道风光?

它从很久很久之前就来到中国,起初它只在动物的甲壳、石头上栖息,渐渐地,它便被印在我们古香浓浓的纸张上。读完了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之后,对文字缺乏了解的我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字中国语言的魅力所在。这个文化色彩浓厚的世界,它处在于一个辉煌的宝座上,受尽万民爱戴,珍惜,保护。可是书中所说,仍旧许多外国人民觉得它难以领悟,难以学为己用。其实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中国语言的复杂,相反,它很简单,但是它需要你用心去领悟其中的奥秘。它并没有杂乱的语法、规则,你只要用像一个孩子的心去挖掘它,它就会逐渐靠近你,让你拥抱它。

辜鸿铭在文中多次举例了几段中英对照的古诗文,我们能感受到中国语言的色彩与强大的感染力,相比之下,英文却只能很生硬地表达字面的意思,这也就是两个文化的差异。无论时间过了多久,辜鸿铭认为英语无法代替中国语言想要表述的诗情画意,甚至永远都不可能。汉语是带有感情色彩,带有民族风味,带有古老历史,带着中国人精神的瑰宝,我们更需要用自己的心去领悟。辜鸿铭说:“为了理解书面汉语,特别是我所说的高度优雅的汉语,你必须拥有丰富的天资:你的心灵和大脑,心灵与智力得到同等发展。”美好的事物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

时间再怎么悠久,要坚定记着自己是中国的孩子,拥有一腔纯正的中国语言。未来的两年后,我们身为将要远赴重洋的GAC学生,更加要尽心尽力学习自己国家的语言,不能因为出国后而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母语。它让我们学会领悟,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风光,风风火火地活一次。它让我们学会了自立,往后在外国的日子能够独自面对疑难,解决是非。它让我们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愫,用最美丽的语言来阐述生命。即便以后身在异国,中国人的精神已经在我心中根深蒂固,中国语言已融入我的生命中。

我们不再懵懂,我们要肩负传播文化的使命。中国文字能够让人感动,能让人流泪,或者能给人以启迪,充满阳光和温暖。让它沉淀,使人生变得厚实无华。让自己沉淀,是希望在文字里能够日益挺拔,使生命精彩焕发。

【篇三:自由与独立】

如果说满清政府强制留长辫的行为是束缚,那么剪辫子的实施便带来了自由的曙光。正是如此,当崇尚自由的北大学生初次看见通晓八国语言的学者辜鸿铭仍拖着长辫时,惊讶与嘲笑充盈一室。辜鸿铭没有笑。“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一时鸦雀无声。

一只摆脱牢笼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我们觉得那是自由;人们开放地探讨社会问题,我们觉得那也是自由。对自由的简单认识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干脆利落。长辫咔嚓一剪,自由降临了;民国一建立,平等诞生了。然而当一位老盐商进入总统府,见到孙中山便要行三跪九叩大礼时,冷眼旁观历史的我们慌了。为什么呢?不是说自由分明已经来到人世了啊!正如辜鸿铭所说,“无形的辫子”扎根心中,比有形的更可怕。心没有“立”起来,自由只是一幅皮囊而已。

不独立,毋自由。枷锁和镣铐的废除并不意味着自由的真正获取,一个人没有独立的心,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的坚守,面对自由,恐怕也是昏昏然不知所措。独立就是“立人”,知道荣辱,懂得进退,明辨是非,将大写的“人”印在心中,刻在脑里。

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事件往往引人思考。波旁王朝复辟,民众反而松了一件口气。“少一点自由吧,不要再有第二个拿破仑。”历史似乎初步见证了“自由”的失控,不过真正的错误并不在自由。列克星敦一声枪响,人们寻觅到了真理——独立。一纸洋洋洒洒的《独立宣言》,一声“人生而平等”的呼声,独立的美利坚诞生了。在远离封建欧洲的新大陆上,独立的精神与意志深入“人”心。而当时的欧洲,还是一群顽固派和迷茫者的乌合之众。

解开一头牲口的绳索,自由的曙光从此照耀。然而,因为栓的太久,牲口在卸去束缚时竟沉默不语,茫然不知所适。它可以离开,但是它决定留下,对它而言,独立的精神到底未曾树立。所以,自由是道路的开辟,是选择的拓宽,是视野的扩展,有了自由首先有了希望;而独立是走向未来的道路,是立足自身的选择,是注视光明的眼睛。自由摆出了选择,独立则教导我们走向何处。已充分享受自由环境的我们,应让独立精神扎根于心。

向往自由是美好的,独立人生是实在的。不自由,毋宁死;不独立,毋自由。

【篇四:辜鸿铭,我想对你说】

我乃读《辜鸿铭文集》后,才心生无限感慨。最初我认为是不足为道,可深思之后,才明白辜老您原来是一位罕世大家!今天我在此对您说一些话,如有错误之处,恳请您原谅。

我敬佩您!在中国惨遭帝国主义铁蹄践踏的时候,您上书英国大使,尖锐愤怒地批判了英军的非正义行为(实是侵略行为);我敬佩您!您不为自己难以升官而愤懑,不想荣华富贵,只为人民担忧;我敬佩您!对于人们盲目追求西方现代化而不知西方弊端这件事,您请求大力改善民众对于流传在中国的西方现代化文明的所思所感,实在是高瞻远瞩。

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大师,但也被鲁迅先生等人称为“怪杰”、“怪物”。我认为他们这么说是因为您有严重的封建思想。清朝时男人纳妾,女人缠足等陋习您都一致推崇。这就是他们说您怪的原因吧!您是一位贯通中西的政治家,却一直为封建王朝做宣传。我非常奇怪,您这么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为什么还要维护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利益呢?

您最精湛的语言便是在《中国牛津运动故事》中引用歌德的一句话:“绝不靠眼泪来度日。”这使我受益匪浅,同时,这句话也深刻体现了您的战斗精神啊!是谁在辛亥革命后义愤填膺?是谁在《字林西报》上怒叱了腐败官员?是谁在帝国主义国家侵入中国的时候挺身而出?是您!伟大的真理之光映照着时代的命运,也鞭挞着底层人民的压抑,并迸发出一股爆裂的呐喊。

您的这些努力并不是徒劳无获的,非但不是,它们还得到了文化分子的赞同。您到中年,仍在写作,以至于如此出名的《尊王篇》就出现了!其中您对美国人的认知过于偏激。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没有信仰是不行的!您鼓励清朝人民早日觉醒,要有实干精神去造福世界。这些言语春风化雨般教育着每一个读者。

烈士暮年,您依然纠结于启蒙与救亡之间的矛盾。我认为您还是拘泥于一而再再而三的救亡,可恰恰忽略了民族启蒙,也忽视了对现代化与传统的比对。您的嬉笑怒骂如机枪般犀利灵活,令我绝倒。而且您年少时远渡重洋学习,了解西方文明的弊端,眼看中国即将像西方那样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您便把看到的一系列不合时宜和酸咸苦辣寄托在文字之中了。

您竭尽一生去揭露中国的弊端,但是没有多大成效。您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不怕挫折的大义凛然仍在我心中,让我久久不能忘却……您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将文正公的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您也传达出一个信号:当新旧交替时,必要的是先思考。我无法用语言描写您的磅礴气势和浩大人生,实是惭愧惭愧。

您是诞生在中国近代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直昭示着我们,也在提醒着中国人民: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的路上必定要有新旧的更替,只有仔细深思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我最想对您说的是,我敬佩您,您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

热门推荐
1拔河比赛
2未来的乡村作文
3你最珍贵
4淡爱浓情
5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6《我在天堂遇见猫》读后感
7推荐一个好地方
8我的英语老师
9感谢有你
10故乡的饺子
11书香伴我成长
12童年的回忆
13我想竖起大拇指
14醒来
15匆匆半夏
16童年趣事
17充实的暑假
18星空下的遐想
19我眼中的语文
20脚尖上的自信
21奉献的议论文
22亲情日记三则
23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24梨园幽韵读后感
25冬天的记忆
26我家的传家宝
27我有一个心愿
28父母的爱真美
29大足石刻导游词
30父母的陪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