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残的作文

【篇一:我的“恋人”】

“书卷多情似恋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不知何时起,我便开始谈恋爱,我爱上了书,终日与书不离不弃。

我听到过杜甫的感慨,在茅屋,在雨夜;我看到过紫荆城上空的弯月,落寞时,傍徨时;我嗅到兰亭周边的花香,意境起,思绪飘。这些,都是书馈赠给我的。我欣赏鲁迅犀利的文笔,我敬佩孔子的仁爱,我理解仲永的无奈,那些,都是书告诉我的。

自我遇到我的伴侣之前,我一直被困在一个四面八方好像都没有路可走的迷宫里。我被一团雾气所迷惑,让我觉得书干燥无味,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像一只只黑色的蚂蚁,会吞噬你的心灵。我一直无法走出迷宫。

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怎么了,四大名著风靡校园,掀起了一场热潮。那时候,几乎每人都有四大名著中的一两本,不爱看书的我就纳闷了:这几本书真有那么好看吗?都好像着了魔一样。难道古人在书上是了魔法?

因为好奇,我在同学那借了一本《红楼梦》。本想随便翻翻,但我却被这本书吸引住了。从那以后,我一有时间就拿起来看。

书被我像珍宝一样细细品味完了。我曾感叹到结局的悲伤:黛玉的抱憾而亡,宝玉的看破红尘,宝钗的夜对孤灯,以及贾府的衰败柳条。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黛玉。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就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的插进了我的心中,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从那以后,我与书谈起了恋爱。现在,读书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书,它给我知识;给我力量;给我乐趣。它是我最敬爱的老师,最亲密的伴侣。

【篇二:落花吟】

夏末之际,地下随处可见零落的花瓣。片片花瓣层层叠叠,连成了一条绯红的地毯,那么刺眼,那么夺目,点点水珠又像是花瓣们的滴滴眼泪。

提起落花便是无尽伤感,古有黛玉葬花,“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这位贵族小姐怎样的感伤?落花中也有太多的悲伤和茫然,孟浩然怜惜昨夜被风雨打落的残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是这位南唐后主李煜对旧国的追思;文天祥面对元朝的统治发出了“似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感叹。

于是落花便在这样情怀的比拟下,变得更加失意,更加寂寞。继续细细品味,在落花中,我们还能读出古代文人墨客的许多别样情感。既有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恬静;还有杜牧“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欣喜。

带着热情和激情来品读落花,我读到的更多的是龚定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是“落尽残红始吐春”的高尚情操;是“落红辞树虽无语,别情黄鹂告诉春。”的无私;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却又“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对新的生活的希望;落红,也正是新生的标志。

细细品读落花,怀着一颗积极的心态去品读落红,你为之震撼已不仅仅是这片壮观的落花景象,更多的是那永不停息的前进脚步和永远追求的希望……

爱落花,爱落花情怀。

【篇三:又是春残花落时】

红烛燃起一段逝去的记忆,沉香撩起一缕沉醉的思绪。封尘的往事,承载了多少辛酸离别泪,不堪回首。梦惊醒,不了情,往事犹如过眼的云烟兮,永恒的梦。

——题记

看不完花谢花飞花满天,伤不尽红消香断有谁怜,睡不稳纱窗半夜凉初透,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捱不完的更漏,恰便是割不断的相思缕缕,剪不断的离愁悠悠……

回廊一寸相思地

风消逝了,你循着自己的梦,走了,只留下了空气,每一丝每一把里都透着凉意。你走了,走得那么悄然,带着那千丝万缕的情意绵绵,含着那辛酸苦楚的泪,你没有回头,我知道,你是不忍,你不忍再用感情的丝线牵绊着你爱的每一个人。你选择了独行,你的背影在跌宕前行,凄凉也。到今夕,惟有那一寸空空的旧迹撩人相思。

多情伴我咏黄昏

三月香巢已筑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在梦里,我看见你一个人孤单的走着,你的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空无,没有人烟。我大声的唤你,可你却越走越急,连最后的一抹身影也卷入了滚滚的黄沙之中……我知道你永远的走了,即使在梦里。我只能在你最爱的秋季里,黄昏下,就着花荫“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两行热泪肝肠断

蓦然回首,往事已随波逐流,难再回头。曾经铭刻在心底的印记,早已被风吹落,了无痕迹。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蜡炬成灰泪干时。只教人“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觅处,若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

转眼间,细雨霏霏,又是春残花落时。我深知你这个渴望像海子一样飞翔的人,注定会远离尘世的喧嚣,追寻你的梦。你不属于这里,你只属于远方。而我只能呼唤:“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只叹“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混着麦子的清香,泥土的芬芳,沾着清晨的露珠,海的潮气,在月亮的云端,我又再次见到了你……

【篇四:花落新生之始】

春天的最后一朵花隐去了美丽的笑靥,徒留残红遍地。

树下地上叠着层层凋零的花瓣。烟雨迷蒙,舞动了一春的花儿已停止摇摆,疲倦的微笑搁浅在嘴角。

细细的雨丝轻轻掠过花儿,留下浅浅的吻痕,花瓣里都栖息着一个恬淡的灵魂默默珍藏着一春的感动与忧伤,哪怕我们看不到,但却感受得到那一份唯美和感伤。每一滴淌过花瓣的雨珠,都似花儿惜春而凝结成的泪珠,默默往下滴落。“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面对春残花落、细雨霏霏,古人只叹愁感怀,殊不知花的凋谢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短暂的黑暗过后,迎来的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对于花圃一时的荒芜,我们总习惯失望和叹息,却忽略了下一道美丽的风景。就如我们接受得了成功,却承受不起失败。从来不知其实失败并不是句号,因此,我们习惯将美好的风景定格在昨天,定格在无限的回忆中,却把绵绵不尽的忧愁埋在心间。然而成功总把握在积极乐观、信心坚定的人手上。

春残,花落——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每一季,每一天,我们走过的每一段历程,都有各自的美丽。那何必苦苦痴迷于流逝的过去,急急渴望遥远的未来?难道你没有发现春残花落,烟雨迷蒙,雨过天晴,阳光叫在风雨后?别让哀伤的泪水浸湿今天,带着阳光一样的微笑,哪怕是阴雨天,也要带着那份坚定,那价执着,勇敢前行,因为晴天就在风雨后。

我相信,充满朝气,充满信心,蕴涵着无限能量的我们,将会是城市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你要相信,失败其实不是耻辱,而是一次新的开始。

花落,新生之始。

【篇五:我心中的好老师】

老师,您用阳光般的笑脸抚慰我心灵的创伤;用无悔的青春书写不朽的辉煌篇章。老师,教会我成长,教会我飞翔。

——题记

意气风发,风华正茂。

年轻时候的您,充满着激情与活力。您初为人师,我初为人子弟,您让我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让我们回味无穷。一张纸,很薄很薄,但是无数张纸累计起来便成了书;一根粉笔飘落下的灰尘,很轻很轻,但是聚集在一起便成了您整个人生!小小的一间教室里,您用年轻书写知识的卷轴,在知识的巅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温文尔雅,沉着稳健。

中年时候的您,如山一般沉稳,如水一般温柔,如青松一般坚定,如兰花一般淡雅。成熟稳重,平易近人。您能够认真聆听我们的观点和看法,并尊重每个人的意见。您开始变得沉着,步履依旧铿锵但却更加坚定更加踏实。我们一起成长,你为人师多年,我为人子数载。岁月带给了我们一个更加沉稳的你。

绿水本无忧,因风起皱;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您也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岁月在你脸上刻下了印迹,我知道,那换来的是我们的成长和无尚荣光。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尊敬;天南地北,道不尽对您的恩情。

您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老师。人生路上无数人与我擦肩而过,唯有您停下来对我微笑,您告诉我哪里是我的前方,哪里有我的梦想;您告诉我细节决定成败,结果说明一切;您告诉我,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后记: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遇到很多好老师,只要用心去体会老师对我们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时间的轮回永不停止,曾经师生情长的我们终究已分开,然而我会永远都记得:那些难忘的师恩和那些美好的时光。

“春残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您亦是如此,无私。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对您的爱永无终点。

【篇六:倘徉在书的海洋】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少时,这句话就已伴随着我了。

或许刚开始时,书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物件,但当我真正意识到它的乐趣时,书,就已经必不可少了。

在刚入小学吧!父母就开始极力培养我对于书的兴趣,在家里的书柜上码着整整齐齐的一列书:从拼音读本到儿童绘本,从诗歌散文到文学名著,不可计数,以致于那时的我对这些新奇的书本爱不释手。无时无刻,走到哪里手上都拿着本书,出去玩耍也不尽兴。父母开玩笑,说我都可以拿书当饭吃了,我立马回敬,反正老师说书本来就是“精神食粮”嘛!父母笑笑,你还有理了。但当然,看到我对书这么感兴趣,他们还是很乐于其成的。

最令人回味,引人深思的就是四大名著了,在我看来,它们仿佛都变成了活生生的人,用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叙述篇篇或传奇,或精彩的故事。

四大名著部部皆是精彩绝伦,可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曹雪芹以略带悲情的笔调写出了一个家族的繁盛兴衰,宝玉黛玉的痴痴恋恋。最喜欢的还是清高孤傲的黛玉,也悲怜她的孤苦无奈。还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执着着自己的那一份清纯,有着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只是令人叹息的是她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纵使大观园热闹非凡,却总是有患得患失。而她,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至今犹记读《红楼梦》的心情,浅浅读过,看见的是荣宁二府的兴衰,理解内涵,瞥见的是雾里拨不开的辛酸。“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文学的真谛就在这里。

畅游书海,体会文学的魅力,领悟书籍的精彩,不仅带来无穷的知识,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充实感。

热门推荐
1文明是举手投足间
2秋游
3最吸引我的大自然
4吞牙齿
5家乡的桃花
6春天来到了我家
7幸福的颜色
8第一次扎染
9美丽的樱花
10一件感人的事
11读《西游记》有感
12那一刻,我很感动
13那件事真让我开心
14夏天来了
15美丽的校园
16疯狂购物
17“美美”我想对你说
18国庆趣事作文
19新编龟兔赛跑四年级作文
20一道风景
21与“路”一起走过的日子
22研学之旅
23我的大水枪
24抓住创新的机会
25老师,其实吧,我也没有那么恨你
26你的名字叫微笑
27听爷爷讲家风
28回来,就好
29秋天的田野
30描写归宿的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