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需要帮助的作文

【篇一:把友善带给别人】

为人友善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做的事情。没有友善,再晴朗的天空看起来也是灰色的。那么,友善到底是什么呢?做到友善很简单,主要在于你要不要去做。

友善是当别人伤心时,你会去安慰他;友善是当你看到别人摔跤了,你会上前去扶她;友善是当你看见有人需要帮助时帮助他……一个小小的举动,看似平凡,但是快乐了你我,温暖了他人。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做到了友善,那么这个世界会充满阳光和欢笑。

有一次我回宿舍洗澡时,看到了一个低年级的小弟弟坐在地上哭,我们几个女生看见了,就上去问他怎么了?可是那个小弟弟一直哭哭啼啼的,说也说不清。后来女生们不耐烦了,就都去洗澡了,我实在担心洗澡晚了会被老师批评,就也去洗澡了。但是,在那之后,我真的很后悔没有好好去安慰他。因为如果在我伤心的时候,有人来安慰我,我心里会暖暖的,就不会那么难过了。所以下次再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会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

还有一次,是在一次夏令营中,我们去景点参观的时候,那天是雨天,一不小心,有一位小伙伴从台阶上滑倒了,膝盖都摔破了。我们都伸手去扶他,但是看着伤口,大家都焦急万分,怎么办呢?这时,旁边一位陌生的小朋友从他妈妈的包里拿出了创可贴,并小心翼翼地贴在小伙伴的伤口上,我们都感动了。萍水相逢都能伸出援手,这就是友善。

友善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与温暖,友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信念!

【篇二:互联网慈善作文】

【篇一:让慈善更加“快乐”】

慈善事业如今正快速发展着,从几年前在新闻中看到某某名人向某地捐赠多少钱财,或是建立自己的慈善机构,到如今普通老百姓都能参与慈善活动,我们从一个旁观者慢慢转变为了实践者、参与者。这一改变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的帮助,这一平台将一份份小的善心、爱心,一点点微薄的捐款汇成江海,滋润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使“人人慈善”成为了可能。然而,初衷是美好的,在实现的过程中,不少问题也相应产生。

“互联网+慈善”存在着不确定性。因为是网上捐款,有时会出现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款项最终会去向何处、用在何方,常常没有公示于参与者。有些网站在这点上做得比较到位,相应的消息详细且严密,而有些网站则差强人意。这不禁增添了许多人的担忧:这笔款项最终真的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吗?不知去向的钱财会不会被挪为他用呢?几年前曾曝出的郭美美挪用红十字善款一事更是加重了人们心底的忧虑:连十字会这样的著名机构都会发生如此令人扼腕之事,更何况信息不全、来源不清、去路不明的“互联网+慈善”呢?如此疑虑梗在心头,实在与“快乐又利他”的初衷有所不符。

面对如此现状,许多人选择忽略其不确定性,为求自己心灵上的满足,不管这些漏洞存在与否,我出了钱,就能帮到他人。这样不符合现实、自我安慰的心态是不可取的,这样更会导致“互联网+慈善”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扩大了其漏洞。还有些人则盲目相信,更不可取。另一类人,怀着既然不知道慈善是否真正能做到慈善,那干脆不参与、不支持,持冷眼旁观的态度看待“互联网+慈善”这一尝试,这种态度无疑不利于互联网慈善的发展。

归根结底,“互联网+慈善”的初衷还是十分美好的,而如何保留这份美好,不要让这份美好成为罪恶的帮凶,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就人们和社会的层面,我们首先应当用相应的法律规范一些互联网慈善的机构,使它们的信息公开、透明、详细、准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运行人员的素质,使“互联网+慈善”真正实现“快乐又利他”的初衷,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篇二:别让“狼来了”的故事重演】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民慈善”的时代已然来临。慈善不再是大人物的专利,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样。然而这样的慈善正逐渐显露出端倪。

互联网慈善的快速盛行,得益于科技的日新月异,更源自公众主观上对于慈善的参与度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使得普通人的爱心能够更快速地撒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最终积少成多,形成爱的汪洋大海。另一方面,传统的慈善机构长期由政府主管,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也造成了民众的不信任。郭美美事件,爱心鸡蛋腐烂,甚至官员辱骂记者等丑闻为政府慈善打上了积重难返的烙印。而互联网慈善的出现,使得钱款捐助能点对点地送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手中,一次点赞,一次转发就可以随手做慈善,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最近喧嚣尘上的“罗尔卖文救女”事件,都为互联网+慈善蒙上了一层阴影。

深圳某杂志社主编罗尔的女儿罗一笑不幸患上白血病,罗尔与小铜人公司达成协议,他的文章每每被转发一次,小铜人就捐一元。只短短几天,个人汇款、打赏、捐助就已达上百万。但罗尔被爆出有车有房有公司,医保自费部分才3。6万余元,根本不差钱。这样的反转,无疑给每一个热心公益的人当头浇了冷水。我们不敢想象,如果这样的反转陆续上演,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是否会像“狼来了”里那个牧童?

这样的慈善,只会慢慢沦为“精神碰瓷”和“道德绑架”——别人转了,我都没转,会被人认为没有爱心。这样的心理,都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了彻底。或许他们确实生了大病,或是家庭遭遇变故,但他们不想动用自己的积蓄,于是转而向公众筹款。更有甚者,将病危的亲人当做自己的摇钱树——微博上一位叫“冬埜”的网友替自己病重的妹妹向公众募捐,结果自己都购买奢侈品,将妹妹转到名不经传的小医院治疗。如此“慈善”,令人心寒。长此以往,社会对于慈善的参与度,慈善本身的公信力便荡然无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度的自省,也需要公众的自省。政府慈善能否更公开透明?政府能否适当参与并监管互联网慈善?就事而言,毫无慈善资质的“小铜人”公司又是如何募到大笔钱款的?微信的赞赏功能又如何避免沦为非法募捐的工具?而民众应该保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滥撒,不吝惜自己的满腔热情。媒体也应尽一份社会责任,及时报道,监督互联网慈善。只有制度为爱心保驾护航,才不至于让“狼来了”的故事重演,社会也不会变得异常冷漠。

互联网慈善的完善,需要共同的努力。

【篇三:一个苏的天堂】

雨果曾经在《悲惨世界》中,描绘过这样的一件事:有一个富商,在听到过教士所描绘的地狱的可怖之后,心生害怕,于是每次去完礼拜之后都拿出一个苏的钱去给教堂边的穷人,为了“买一个苏的天堂”。时代改变了,慈善从昔日的宗教团体为主体,发展到了以移动互联网作为主阵地。但是,“一个苏的天堂”的精神却没有发生改变。

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下,需要帮助的人与事变得万分的清晰,他人有没有帮助,也变得同样清晰。面对例如朋友圈中各种慈善的求助,如果你没有点赞,没有转发,或者伸以援手,你便有可能被身边人你打上“冷血”的标签。一些在这些社交网络常见的后缀,例如“不转不是中国(人)”“如果你觉得这脏了你的空间就别转”便是对于这种效应简单粗暴的利用。西方前段时间流行“冰桶挑战”也有这个意味在。如果有哪个名人不做这事,恐怕早已被“政治正确”打翻在地了吧。互联网和慈善,很大程度上被人当成了“好人证”,成为了自己有同情心与爱心的证明。

除了恐怕被打上“冷血”的标签,人也有与他人情感保持一致的需求,并也有从中得到新的自我认识的希望。我想,这便是米兰昆德拉口中的媚俗,或者称之为“刻奇”。当社会上有千万人对某事或某人表达同情而哭号,独立于外并不是一件易事,与他人保持同一情感总是安全的。很多人哭号仅仅是因为旁人也在哭号,在哭号之中,也才能获得对自我的认识。因为哭号之后,你也可以指着自己的眼泪,对自己说你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你也是一个好人,你对自己便有了这种虚幻的认识。而这种过程,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与其带来的距离感消失的作用下,大大地得到强化。

互联网的慈善,从客观上的确是利他的,而从主观上无疑也有放大的利己的成分。人们通过互联网慈善快速便捷地买到了自己的“好人证”,买到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也使慈善成为了泪水的狂欢,人们用金钱买到了自己的那份感动。

这自然与慈善的利他主义初衷相违背,这必然使慈善愈发地娱乐化。

我想,我们应抛弃互联网慈善那件空虚的感动,不再将其作为标榜与被标榜的工具,使慈善回到最初那份朴实的利他主义。

一个苏买来的,从来不会是天堂,是天堂那虚假的仿造品。

【篇四:一个慈善App的自述】

“滴!请问您是否愿意为贫困山区孩子捐助一块钱?”我是一个有声的页面弹出窗口,为适应“互联网+慈善”的潮流,我被创造出来,随机地出现在人们电脑的右下角。

公司以“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标题命名我的诞生,希望我能促进大家将慈善融入生活,积少成多。

不少新奇的网友对我会自动发声很是新奇,他们会有些不好意思地环望四周,似乎害怕有人看见一般点开了我。“捐助一块钱,快乐又利他”的大标题便显示出来,很多人便会因紧接着出现的视频短片而叹息落泪,或多或少地从自己的账户荷包中掏出一些,填上基本资料便汇集到了我的口袋中。一时间,人们渐渐地将我视为潮流一般,你可以听见大街上人们在谈论着比较着今天捐了多少钱,大家都抢先恐后的争抢着我颁发的荣誉ID。

可,好景不长。事情并非一帆风顺,不少报社对我的报导吸引了过多的关注,很多人开始关注他们所捐助的钱到底去哪里了,层出不穷的专家文章也开始唤起人们对于慈善的初衷和我的差距的争论。许多人对我反目成仇,不仅直接关闭了我的界面,还在以我的形象的广告牌上写上“骗子!还钱!”只有少数人会和先前一样定期捐助一些金钱到我的账户里。我迷茫地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大大小小的横幅,人们的横眉冷对,使我们丧失了全部的热情。我挣脱了倒底的公司对我的束缚,独自一人在信息流里游荡。

几乎没有人关注我了,我也早已不是那个“名动一时”的热词,拖着疲惫无力的身子,时不时就卡克的大脑,像一个幽灵一样在空中飘荡。突然,“叮”的一声,“您有一笔善款转入”,是许久没有听到的系统声了,我怔住了。快速翻找口袋,里面只一张破旧的,皱巴巴的,布满油污还湿湿的十元。顺着信息流,我也顺利地找到这钱的来源,是街角拾荒的大爷,他……

不知为什么,我收过的钱大大小小,偏偏是这时的十元让我怔住。“这是我那孙儿给我买的手机,我还不咋会用呢。”我听到他一个人嘀咕着,“还好是你,否则我老家的小孙儿哪有钱上学。老头子我呀,信你!”他指着我早已褪色的形象说着,慢慢远离了。

说到底,公司创建我是肯定有为了赚钱,这点我是懂得,他们偶然赋予我的灵智让我去开展了鼓励人乡区捐钱的活动,怕是想着总不能辜负慈善这名字。它是一种不知何时就会到来你自己身边的礼物,点亮了只是一个系统的我。尽管人们有怀疑,有不信任,担当那些亲身体验到慈善的人才会明白它的魅力。

不多说了,我要自我改版去,这十块钱要送去哪儿呢?

【篇五:慈善在新时代】

随着互联网如潮般地涌入百姓的生活,“互联网慈善”的新模式逐渐升温。然而,各种问题不断浮现。

动动手指,网银转账,日行一善。这看似简单无比的操作日益将慈善的参与人群扩大——毕竟人人都有一颗仁慈之心,只不过昔日无以行善。

然而,前不久的“罗尔事件”引起热议。身为百万富翁却隐瞒事实,借女儿得病公然募捐。无疑这是一种受千夫所指的可恶行径。人们开始怕了,怕自己善良的爱心遭人利用,怕自己傻傻地看着网络上各种“作秀”却被感动流泪,更怕自己惨遭“道德绑架”“别人都捐了你为何不捐?举手之劳嘛!”

渐渐地,网络上各种慈善活动被我们屡屡屏蔽,原因是我们发现新时代的慈善“变了味儿”。

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呢?其实,所谓“互联网世界”是由我们人类选择性创造出的虚拟社会,在这个世界中人们更容易彰显真实,也更容易掩盖虚假。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更方便地发布自己的实况以请求社会捐助;相反地,别有用心的人们在发布消息的同时也更方便地掩盖自己的家境、地位,以及潜在的目的。于是,“互联网+慈善”的模式必然存在“毒瘤”。

面对这样一个亦真亦假的新时代慈善,我们更需要保持理性与冷静。

慈善的初衷本是“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在广怀仁爱之心的同时,冷静地、理性地照顾到他人与被捐助者感受地行善。这种理性的行为在孔子口中有着另一个称呼,“中庸之道”。值得注意的是:理性并非教我们在行善时贡献的不多不少;而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冲动,不盲目反对,考虑到受捐助者的真实状况与自身的能力,恰如其分地行善。

对于社会管理层面而言,小小的措施与及时的规范必不可少。如今,各大平台的捐助系统中俨然有了“佚名捐赠”的字样,前段时间某项捐助中上千人共同署名“微尘”令人感到心头一暖。其实,只需小小的改进换来的公平公正与完整便可换回人们对慈善最初的理解:“快乐又利他”。无独有偶,前几日国家颁布的新《慈善法》规范了新时代慈善这一饱受质疑的产物,令人拍案叫绝。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并不应该被目前“变了味”的慈善吓倒,裹紧自己的包裹——这样做在行为上与守财奴葛朗台无异。其实,在理性与监管到位的前提下,慷慨解囊又为何不可?再者,行善的方式多种多样,何必拘泥于网络汇款?

新时代的慈善,我们准备好了!

【篇六:善由心生】

马尔克斯曾说:“只有洗去心灵的雾气,荣光才能照亮最初的梦想。”当慈善不再是一束留有余香的玫瑰,当键盘便捷的敲击淡薄了那份浓情;当铺天盖地的评论曲解了捐助的初衷。请握好那份最初的善意,坚守属于自己的荣光。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中国的慈善事业实有极大的发展。欧美的大资本家似乎总较国人更乐于将资产捐献给慈善机构。这种现象长期被片面地理解为国人善心的缺失。尽管这确实有一定道理,可我们更应反省隐藏在背后的慈善捐助渠道不完善。慈善只能集中在“小众”“小款”,遏制了人们的积极性。而互联网改善了这个问题。因而,从扩大了慈善社会基础的角度上讲,它是不应被批评的。

然而绝大多数人对“互联网+慈善”的反感就由于互联网的加入从私人行为变为了一定性质上的公众行为。“罗尔事件”原为一名父亲为患白血病的女儿募集善款,却被人肉出拥有三套房产“根本不差钱”。由此引发舆论的“血雨腥风”无论是对当事者还是捐助者都是有所伤害的。无论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对大部分捐助者来说,只求感受到那份“雪中送炭”纯粹的助人之乐,被救助者的实况有时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又如之前企业家捐善款给美国脑科学研究引发热议,使原本并不分国界的善心被贴上了“不爱国”的标签。伍尔夫说过:“他人的思想是我们的监狱。”面对人群的评价,不能以物质改变为责怪,要修筑的,是自己的心灵,以经起如雨的评价。

互联网还从捐赠方式方面改变了慈善的面貌。国人传情达意虽含蓄内敛,但喜眉目相对,切实感受到手心的温暖。键盘上的捐赠快捷的同时也舍去了这份真实的温度。慈善可能只是化为了账户中减少的数字,只有心头空落,而无暖意塞心。但兰秀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梅傲霜枝,不以雪打而凋露。剥去了切切实实的捐礼之道,余下的便是纯粹的善意。这种善意从心而生,不求回报,因而显得更为美好动人。

去除了对互联网的偏见,筑起了对恶意评价的篱墙,找到了慈善最本质的源头,便汇为一句:善由心生。外物皆如雾气,在喧嚣尘世外,有一个宁静的天地,一个属于本善的天地。

【篇七:约束中的自由】

互联网慈善,正作为一种新的慈善途径而崛起,其优点正是积少成多的普及性以及参与感。而鱼龙混杂的现状和缺乏监管的特点亦为人所诟病。所以,互联网慈善,应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慈善,毕竟想要随心所欲,还要先不逾矩。

互联网慈善,应是在法律监管之下的慈善。互联网慈善现在还位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尽管初衷良好,却也不乏利用他人同情心来换取不义之财的小人。因此,关于互联网慈善的法律,其制定应是迫在眉睫,秉承和谐、公正的态度,既要推动良好的社会互助现象,又要保护公民个人财产不受侵害,对于有关部门,可谓任重而道远。

互联网慈善,应是在道德约束下的慈善。孟子说过“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则万钟与我何加焉”,这是对于募款者的警醒,也是作为一名对行善者负责的募捐者的职业操守。对于行善者,也非立于道德的制高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行善,这是对自己、家人的负责。

互联网慈善,更是应重于宣传而轻于钱财。互联网作为一个脱离于现实之外的虚拟世界,承担着多媒体传播的工作,它的主要任务应是宣传,通过对于事实的陈述,加以推广和传播,使信息的手中面更广阔,越多的人知晓有需要帮助的人,那么那个人就越可能得到他最需要的帮助。这不仅是对于慈善或是钱财的募捐,对于知识、人才、技能、资源都是同样的。对于互联网慈善,我也更希望将来的慈善能不仅局限于钱财,钱只是一种媒介物。我们需要的慈善,是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物能够获得他最最需要的东西,这才是将来的互联网慈善应有的样子。而对于钱财的接受与使用,自然有更为正规的红十字会等在政府与舆论的监管之下,合理地给予帮助,而互联网,只需帮它宣传即可。

对于互联网的思考,我们已经不停地探索、认知、再反思快十年了,对其自由、开放的标签也不断地提出疑问,也对其虚假、不负责任的一面深恶痛绝。这就如同发达国家对于自由的探索一样——有范围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否则便是完全的不自由。互联网慈善,亦是如此。

【篇三:感动我的陌生人】

在生活中,往往一声问候,一束鲜花,一次弯腰,都能暖到人的心坎里去。

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打动人,让人如沐春风。生活中,也有许多感动我的事。我曾经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在公车上,一位陌生的大姐姐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

那是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一次补课完回家的路上,烈日炎炎烤着大地,公车上挤满了人。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上了一辆公车,我被夹在人群中,难受得没法说。

公车在行驶中来回晃动,我个子小,又没有扶的地方。这时公车一个急刹车,当我快要摔倒的一瞬间,一位陌生的姐姐拉住了我,这才没摔倒。我终于脱离了困境。那位姐姐温柔地对我说:“小妹妹,让我来扶着你,好吗?”我点了点头。我与姐姐聊了一会儿,姐姐把我拉得很紧,生怕我摔倒了。我的心暖暖的,这位好心的姐姐虽然与我素不相识,但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像这样的好心人在这个大城市中,一定还有很多,毕竟还是好人多啊!

我们聊着聊着,一会儿车就到站了。姐姐和我都在这站下,我对姐姐说谢谢,邀请姐姐到我家里坐坐。姐姐爽快的答应了。我问姐姐姓名,联系方式以及QQ等,想与姐姐交个朋友,以后有机会要好好的感谢姐姐。但是,姐姐只微微了一笑,说不用了,以后我们还会经常见面的!于是什么也没有留下,转身走了。

我非常的感动,姐姐真是一副好心肠啊!我认识了一位这么好心的姐姐——做了好事,却不图回报,不留姓名!

这段故事在我脑海里时常萦绕着,记忆犹新,姐姐与其他人不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现在我上六年级了。这个时候我已经长大了,个子也长高了,在公车上也能扶着栏杆了。从这以后,我也学习姐姐,经常帮助个子低的小朋友,紧紧地拉住他们,用实际行动来感谢姐姐曾经对我的帮助。

就是这位姐姐教会我要乐于助人,心存感激!

一个看起来不经意的小小举动,对需要的人来说,也许是一个不小的帮助。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让我们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他们。帮助了别人,温暖了自己!

【篇四:心灵的引航人】

有一个人他虽然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有关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传颂着;有一个人他虽然不能再做好事了,但如他一般的人却代代相代着。有人评价他:他的生命短暂如车厢,但他的好事却做了一火车。他的名字离我们虽然渐行渐远,但它的光辉在日月星辰中却一如当初灿烂夺目。他便是雷锋,他以自身的高标准,塑造了人类的高品行。

有些人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得到最多的荣誉为幸福,而雷锋却把为人民服务,为更多的人带去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雷锋的境界,总往往超越于普通的人。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前面走着一位老奶奶,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另一个手上又拉着一个孩子,肩上还背了两个大包,面对风雨中如此艰难行走的老人,雷锋叔叔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的雨衣给老奶奶披上,同时也接过了孩子。当孩子感觉到冷时,他便毫不犹豫把自己的衣服给孩子穿上,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家。

这样的事,在雷锋叔叔的生活中,多得不可计数。而在他的眼中,这些都不是骄傲和炫耀的资本,他已经把做好事当作一种习惯,当作生活的常态。真正的大爱是什么?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双有力的大手;当别人迷茫无助时,给予春天般的温暖。而雷锋叔叔就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自己,他却有着不一样的标准。他的生活很节俭,袜子破了,他就补好再穿,后来变了样,他也不舍得扔,脸盆和濑口缸面的瓷儿都掉了许多,他也舍不得扔。对自己简直有些苛刻的他,而对别人却是如此的大方,每月的6元津贴,他只拿0。5元作生活费,而其它的都寄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谁能真正的做到呢?所以说,雷锋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他的精神会世代相传的。

作为一名小学生,虽不能像雷锋叔叔那样时时做好事,不遗余力地做好事,但我也常常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着雷锋精神。当同学遇到了困难,我一定会主动去帮助;当班级中的水没有了,我会主动去抬。每年,我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收到我的爱心书包。

我有一个愿望,希望遇到困难的人,都能够得到帮助;希望有力量的人,都去帮助那些需要关怀的人。雷锋精神,正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不懈奋斗。技术高超的飞行员——李剑英,意志顽强的军人——丁晓兵,或只是普通的农民——杨善洲……他们都与雷锋一样,有着无限的热情,无私地奉献着自己。

雷锋叔叔是我们心灵的导航人,我们要与他的精神一路同行,去照亮需要帮助的人。

【篇五:关爱】

你们知道,清莲小区煤气爆炸的事吗?当天夜晚因为煤气爆炸,两个人被重度烧伤,马上要当父亲和妈妈的人,他们美好的生活,就被这样一场煤气爆炸给毁灭了……这件事发生之后,有许多好心人为此捐款,有大富豪,有平民,有打工者。可我在路过红十字会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一幕不由得让我大吃一惊。

那天,天气很好,碧空如洗,火辣辣的太阳像被嵌在天空的红宝石,小鸟在天空中唱着悠悠的小曲,柳树姐姐,在梳理她那嫩绿得长发。

难得这么好的天气,妈妈带我去菜市场买菜,我和妈妈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一个红十字会,我问老妈:“妈妈,那是什么东西啊?”我指了指红十字会。妈妈回答:“这是红十字会是专门来筹集捐款给那先需要帮助的人的。’我心想:似乎昨天看到了一则新闻:清莲小区发生煤气爆炸事故,一位男性与女性被重度烧伤。应该就是为这件事捐款。我往捐款人群里一看,我看到了一个人,让我非常吃惊。他竟然是菜市场附近的乞丐。我擦了擦眼睛,揉了揉脸,大跨步的向前跑去,想一看究竟,我跑到了他的面前,竟真的是乞讨的!上次我给了他十块钱的时候,发现他的碗里就几毛钱,可是现在,他竟然拿着五十元!对我们而言,五十元钱算不了什么,可在他眼里,这五十元钱就像他的宝贝,甚至是他十几天才能乞讨来的钱。我看了看他的眼神,他的眼神是如此坚定!我看了看他的身体,他的身板是站得多么直!我看了看他那粗糙的手,他的手毫不犹豫的把钱放进了红十字会箱里。我看到了!我看到了!他放进去的不仅仅是那50元钱,而是它关心别人,关爱别人的优秀品质!大家纷纷的看向这位乞讨的人,眼神异常吃惊,有一位中年人问他:“为什么,你这么穷了,还拿出50元的“巨款”?乞讨的笑着回答:“这是因为他们现在需要帮助,我觉得我需要帮助他们!”大家听了这些话,纷纷对这种精神鼓起了掌。

这个乞讨的人舍得拿出自己存了好久的钱来帮助有困难的人,去关爱别人,他这种优秀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篇六:生活需要互助】

自古以来,没有从未帮助过别人的人,也没有谁从不需要需要帮助。

记得有一个夏天,我和一个好闺蜜一起到山上去玩。不料天公不作美,我们还在半山腰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雨,周围还没有个亭子,让我们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没过多久,慌忙躲雨的我们就听到了“轰轰”的雷声。好在这山不高,不然那道雷要是劈到这山上来,我们还真是要必死无疑了。

想到这,就决定还是立刻下山比较安全。没走多远,浑身就湿了个透。在小路边,我看见了同样在赶下山的一位中年男人。

我心中大喜,说不定可以找他借把伞呢?

但是,当我走近时,却发现那个男人也只有一把伞,想必是不会借给我的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但还是决定试一试,毕竟感冒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然而,经过一番交谈之后,那人居然把伞借给了我,还说他就住在附近,不用担心淋雨。我连忙向他道谢,他腼腆地笑了笑便跑开了。

回家以后细想,才觉得不对劲。若是那人真的就住在附近,不可能那么急急忙忙的躲雨,而且出门应该不会带那么多点东西,身后大大的旅行背包很是扎眼。想来,那人应该是个游客吧。

可是他居然愿意把伞给我?还真是个好心人啊。

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你帮我,就是我帮你。生活需要互助,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

【篇七:心里美滋滋的】

帮助他人,使别人感到快乐,我会感到美滋滋的;在温馨的家庭下成长,拥有父母的关怀,我心里也会美滋滋的;就连舔上一口甜丝丝的棒棒糖,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还真是“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啊!然而在前不久,又遇到让我“美滋滋”的事了。这次的美滋滋,却带着一股辛酸。

在不久前,我随同外婆到寺庙拜佛。刚出地铁,眼前仍然一片狼藉。一堆一堆的乞丐与流浪人在那里乞讨卖艺,这都是家常便饭了。小时候来到这儿,看到他们衣衫褴褛,又断手断脚的,真是可怜,便硬拉着外婆给他们塞点钱。之后来这儿多了,打听的事也多了。据住在这儿的人说;这些乞丐都是有家有子,就是因为懒才不想工作,所以才来到寺庙附近“骗”钱。然后我就信以为真,对周围的乞丐越来越冷淡。我拉着外婆的手,漠然地往前走,对周围乞丐不理不睬。认为他们就是在寺庙附近骗取好人心。

突然,外婆停下来,走到一位残疾老太太面前,伸手掏出一元钱放在老太太的小铁碗。这位老太太坐在轮椅上,衣衫单薄,头发花白,手和脸都有许多皱纹。我不禁被着场景触动了,但又清醒地小声地对外婆说:“别给她,她是来骗你钱的。”“看眼睛就知道了。”外婆说。我看着老太太的眼睛,充满了真诚与孤独。我不禁又被触动了。外婆给了她钱后,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位老奶奶竟留下了眼泪,那滴泪水明亮而有真诚,犹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随后又向我和外婆不停地道谢。我当场十分震惊又有一丝内疚。或许并不是所有乞丐都是虚伪的……在此之前这位老太太并没有用花言巧语来骗你的钱。而是安静地坐等好心人的到来。在外婆还没给他钱时,她的小铁碗空空如也。或许路过的人跟我一样冷漠,忽略了乞讨者的“真诚”吧!外婆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心里都美滋滋的,对我而言,这美滋滋之中还有一种同情老太太真实处境的幸酸。

从此以后,当我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乞丐时,我都会给他们钱,即使是给“错”钱了,但我依然愿为“善良”去买单。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乞丐,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心里都会美滋滋的。

【篇八:走进海底——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林肯号”搜寻海底怪物,却被它“打”沉;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和同伴康赛尔、尼德·兰却意外地发现了“海底怪物”,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水艇。接下来的几个月,3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两万里的海底旅行。一次,一艘战舰攻打潜水艇,尼摩船长却因为有人类杀害过他的家人而开始了复仇。阿龙纳斯不愿和报复者同船,而在风暴来临时带着同伴,离开了“诺第留斯号”。

通读《海底两万里》,我就像在做一次海底旅行。走进海底,我仿佛看到了那陈列着各种精密仪器、十分舒适的潜水艇;走进海底,我仿佛在水中漫步着,观赏着各式各样的海底生物在眼前游过;走进海底,我仿佛也拿着枪弹和鱼叉,和章鱼做着搏斗……

看这本书事,虽然端着一杯凉茶静心,仍是百感交集,当看到尼摩船长刺杀鲨鱼拯救印度采珠人时,我仿佛也化身成了尼摩船长,和他一起“战斗”着。尼摩船长的爱人、子女、父母都被人类杀害,因此他痛恨人类;采珠人一星期只能拿到一元工资,但因为潜水的关系,他们的视力早就衰退,眼角溃疡。虽然采珠人也是人类,但是鲨鱼袭击采珠人的时候,尼摩船长不顾自身的安危,将鲨鱼从需要帮助的采珠人身边引开,一刀刺死了鲨鱼。

尼摩船长,是那么的勇敢,那么的有正义感,他将自己对人类的痛恨置之度外,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采珠人。

走进海底,我明白了,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滂沱大雨中我下了公交车,撑起伞往家走,却发现前面的一个学生因为没有伞而焦急地在站台下躲雨。帮助之心让我径直走到了她的身边,渐渐地,我停住了。雨很大,我的伞却很小,如果和她一起打伞,我的书包和衣服肯定会湿的。脑海里,和她撑伞、不和她撑伞的两个思想不停地打着架,自私,可以让我获得舒适;慷慨,却会让我不再舒适。我的脚,抬起,又放下,反反复复。而那个学生,眼见愈来愈大的雨水,神情愈来愈焦急。我翻开了书包,看一看有没有多余的雨衣,突然看到了《海底两万里》。尼摩船长正义凌然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想起了曾经许诺过的“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顿时羞愧的低下了头。我快步走到了那个学生的面前,将伞打到了她的头顶。而她,很感恩的,向我报以了一个微笑。送她回家的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但是,我们相互之间的那份浓浓的陌生的爱,却化成了千言万语的关心。一种叫“爱”的东西,在伞的上空盘旋,化成了一个大大的屏障,挡住了雨水,挡住了寒冷,我们的脸上,笑意油然而生。

随着《海底两万里》,我不仅走进了那五彩的海底,更走进了海底人们相互帮助的心。我不仅明白了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更明白了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无比快乐。

走进海底,我领略着迷人的风光;走进海底,我和主人公一起探索、发现;走进海底,我学习着书中人们的高贵精神。《海底两万里》,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会把它化成一枚贝壳,永远珍藏于心中。

热门推荐
1成长的蜕变
2养蚕
3从一滴水说起
4幸福
5特殊的考试
6荷花朵朵开
7成长中的烦恼
8春节作文
9有个这样的人
10失败是成功之母
11栀子花香
12游平潭岛
13十五岁值得品味
14神奇的黑洞
15多一点陪伴
16有趣的夏天
17窗外
18我的弟弟
19怕打针的弟弟
20打开感动的大门
21小豌豆
22海钓
23生活处处有语文
24和四季牵手
25猎过狐读后感
26春天的校园
27一封家书表孝心
28雨中的背影
29台风来了
30板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