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公鸟的作文

【篇一:慈母情深】

有次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一进门我就听见几声清脆的鸣叫声,我追随着鸟鸣声来到一个笼子旁,里面有三只小鸟。它们的小嘴黄黄的,全身有黑有黄,脖子上有一圈白色的绒毛像一个小围巾,很讨人喜欢。

爷爷走了出来,我问爷爷这小东西从哪抓来的?爷爷说,前天风刮的厉害,门前老树上一窝小鸟被大风刮下来了,大鸟出去觅食了,小鸟一直在地上叫。爷爷害怕到晚上小鸟会被老鼠、黄鼠狼或者蛇给吃了,就带回来了。爷爷又说你把笼子放在门口高点的地方,你看那里。我回头看见两只老鸟,一只在树枝上,一只在树下,嘴里都叼着虫子,听着小鸟的叫声,焦急地望着小鸟,只是看见人在,不敢靠近。

于是我和爷爷回避,我为了观察躲在车里,透过车窗我看见大鸟先是警惕地望向四周,看到没有什么人,才小心翼翼落到地下来,两只大鸟一只羽毛是深棕色,另一只羽毛却是泛着彩色的光泽,格外漂亮,体型也比前一个大。我看过动物世界,知道漂亮的都是公鸟。鸟爸爸先落到小鸟身边,小鸟们看见爸爸来了,高兴极了,一个个张着小嘴,叽叽地要吃的。鸟爸爸把虫子放到一个小鸟的嘴里,这时鸟妈妈也飞了下来。我看鸟妈妈鸟爸爸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一刻也不停歇地给小鸟们喂食,自己却顾不上吃。我也想起我的父母,也是这样无私慈爱地养育着我。

我又一想,如果我和妈妈爸爸分开了,也会很伤心,所以我跟爷爷说把小鸟们放了吧,爷爷说小鸟们现在太小,还不会飞,鸟窝也被风刮坏了,就在笼子里养着,等大一些,再放飞它们。我说那鸟爸爸和鸟妈妈每天会来给小鸟喂食吗?爷爷笑了,说这几天你可以观察观察,看会不会来?我经过观察,鸟妈妈鸟爸爸每天风雨无阻地来喂养小鸟,真的是慈母情深呀。

【篇二:家中精灵】

无论成员的多少,每个家庭总会发生许多事,会有悲伤,也会有欢乐。我的家中有一对可爱的小精灵,为我们制造了许多欢乐。

清楚地记得,五年级的一个周末,我上课外班回来,听见家中传出了家人的欢笑,其中还夹杂着“唧唧喳喳”的叫声,便顺着声源——阳台急奔而去,看到一个崭新的笼子中有两只漂亮的虎皮鹦鹉。也许是对新家的好奇,它们正兴奋地跳着,叫着,一点也不认生。

我趴在笼旁,仔细研究着它们:两只鸟像双胞胎,但,它们的鼻子颜色却不同,爸爸说,鼻子白色的是母鸟,蓝色的是公鸟。于是,我当即给它们起了名字,母鸟叫“嘻嘻”,公鸟叫“哈哈”,希望它们可以为家中带来更多的欢乐。

从此,鸟在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吃喝拉撒都成了我们研究的话题。爸爸还特地做了一个铁丝弯成的秋千和木板搭成的平台,让它们有更多的娱乐场所。几天后,嘻嘻通过斗争在它们的世界里拥有了领导地位,用“母老虎”一词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而哈哈更像个儒雅的绅士。

妈妈每天都要给它们吃菜。只要菜叶一放进笼子,两只鸟便开始了抢夺战。嘻嘻总是先冲上去,一脚踩在上面,低头猛啄。好好的菜叶,并没有全进了它的嘴,而是被啄的四处乱溅。哈哈也想凑前吃点,但一靠进,便被嘻嘻啄得乱跳。最后,只好吃人家啄下来的碎叶子。如果菜叶是放在笼子顶上,嘻嘻更是要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一爪抓住笼子,一爪拽紧叶子,翅膀扑棱扑棱地扇着,嘴里边吃边兴奋地叫着,好像很享受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动作。如果哈哈来抢,它便拿出绝招,腾出一只爪给哈哈一个后踢腿,正中腹部,哈哈惊叫着“高空坠落”。有一次在平台争夺食物时,嘻嘻竟然突然用屁股把哈哈顶了下去。吃了不少亏后,哈哈终于明白了,还是绅士一些好,好事先让嘻嘻享受,自己收尾。

几个月后,嘻嘻的鼻子变粉了,哈哈的鼻子更蓝了,它们也逐渐亲密了。嘻嘻不再盛气凌人,经常和哈哈一起轻声细语,体现出了母性的温柔,原来它要当妈妈了。在漫长而辛苦的的孵蛋期中,我们和它们一起焦急地等待着,嘻嘻每天卧在小窝里,偶尔出来匆匆吃一口,就又回去,眼看它瘦了,毛黯淡了。终于,四只可爱的小鸟出壳了。这种平凡而幸福的日子过了两年,它们一起哺育了5窝小鸟,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嘻嘻被我们授予了“英雄母亲”的光荣称号。为了对这位伟大的母亲表示慰问,我们经常给它开小灶——喂一些熟肉来改善伙食。没想到,它的嘴越来越长,精神也低落了好多。原来是因为食肉过多,消化不良,得了脂肪肝,让我们后悔不已。看来,娇惯害人不浅,我要在生活中引以为戒。

这一对可爱的小精灵在全家的疼爱中成长,也以欢声笑语报答着我们,更使我们领悟了好多生活意义。美丽的小精灵,谢谢你们!

【篇三:心灵深处的感动】

日落的黄昏固然可爱,但总会有夜晚的黑暗将他包围;盛开的花朵固然可爱,但总会有新一片叶子来顶替它。可真正的美不在于绽放前,或后,而在你是否真正的体会到它的珍贵,可贵,当你认真的冷静下来,你会发现,总有那么一个瞬间打动了自己的心灵。

就如那一家相亲相爱的小鸟,使我真真切切,从心灵深处被感动。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肆意的飘在大地上,大地似乎都在瑟瑟发抖。我们一家人约好了回老家,但走了一半的路程时,奶奶的一个“深水炸弹”砸在了我们的头上:因为雪下得太大,路上雪地又冰天,不好走,没办法,只能下一次再回去。

可谁知,一个更大的“炸弹”已在我们的头上埋伏了好。我们刚想走,发动机突然被冻住了,估计还要再晚一会儿,这对我们来说简直就像晴天霹雳,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迷之微笑”。

中午,我们找了一家旅馆住了下来,那个旅馆对我记忆很深,那里总有一个老爷爷不管下不下雪,冷不冷都坐在那棵大树底下。活像一个平安鸟,守护着这一寸田土的安宁。在树杈上,有一个巴掌大的鸟窝,虽然很小,但承载了小鸟一家的爱:一只母鸟和公鸟跟保安一般,每一小时出去刁一个虫子。

我想:难道他们是一个吃货?还是一个傻子,这么冷的天还出去觅食。可他们好像总是往巢里积攒,自己从来不吃,等他们再次飞走后,我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把头伸进鸟巢里。

“啊?”巢里居然有一个刚刚孵出来的小鸟,很显然,这只小鸟饿得不轻,嘴巴一张一张的。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禁为眼前的事感动,身体里有一股不知名的东西在流动,但此时,我已是热泪盈眶。

我终于亲眼见识到了父母为孩子可以不惜一切,不管外面的风风雨雨再大,不管有多艰苦,他们都会永远陪伴在自己孩子身边,成为它们最好的港湾。

看着小鸟父母归来时他们全家靠在一起时,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怀,这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就让我在心里来回味这一刻。

【篇四:我家的小鸟】

今天早上,写完作业的我来到灰文鸟小两口的笼子旁,看到了令我欢喜的一幕。

因为它们是上周才来到家里,所以对周围的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对我还是陌生的。我发现它们站在笼子的底部,小心翼翼地在吃米。我觉得很好奇,蹑手蹑脚地把椅子搬到笼子旁边,仔细地观察它们。可我的小心还是惊到了它们,飞快地飞回到它们的鸟窝里,把头探出来左右地看着,这时我们的眼睛对上了,它们一动不动地看着我,我笑着对它们说:“吃吧,别怕,我不会伤害你们,还会保护你们的。”它们似乎听懂了我说的话,互相看了看对方,叽叽喳喳地叫着。两只鸟先后从窝里跳了出来,再一次吃起了米。它们一边吃,一边不停地抖动翅膀,好像在聊着什么快乐的事,我很开心,它们终于不怕我了。

吃完米后,它们来到小水池边,你一口我一口地喝起了水。不知为什么,它们好像一言不合,吵起架来,互相叫得很厉害。当我正在纳闷时,那只母鸟跳进了水池里,拍打着翅膀,把头浸在水里,欢快地洗澡。因为水池很小,一次只能容下一只鸟,所以我猜它们刚才应该是在争论谁先洗的问题,最终是公鸟妥协了。突然感觉它们之间好有爱!母鸟洗完,飞到有太阳的地方悠闲地晒着太阳,这时公鸟才跳进水池。

看到这一幕我很欣慰,这“小两口”的日常,平淡中带着幸福,争论中有着谦让,有时候我们还真得向小动物学习!

【篇五:鹦鹉小活宝】

当当当……今天我来介绍一下我家的鹦鹉活宝组合──绿色小公鸟小麦和蓝色小母鸟小米!大家掌声欢迎他们!

小麦小米身上都有些可爱的花纹,羽毛密而整齐,两只小巧、玲珑的眼睛总是眨巴眨巴的转个不停,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脖子边有一圈锯齿状的花纹,像是戴了条特制的围巾,两只小爪呈淡橙色,还有着尖尖的指甲。

小麦是个贪吃却害羞的“男生”。每次一看我去写字,它就“啾啾啾”地欢鸣着跳上食盆啄食小谷粒和青菜叶。可只要我一回来看它,它就又赶紧装模作样地飞上他的休息地──塑料杆,生怕别人知道它刚才在大吃特吃,自从小麦来我家就胖的一发不可收拾,可他还是拼命地吃。

小米,她有点“野蛮女友”的味道了。嘿,妈妈说我也是个“暴力女”,不会是我把小米也“带坏”了吧。有时小麦想吃一顿“下午茶”了,把喙一伸,“啪!”的一声脆响,小米头一摇,喙一摆,就把小麦的贪吃念头全部打光了。小麦被揍后还不知所措,瞪着一双发亮的小眼睛迷茫地看看小米又看看我。那样子真是滑稽。

我只要拍拍他们的笼子,他们就在塑料杆上表演“平移”,没事儿他俩就理理羽毛,拍拍翅膀,互说鸟语,别提有多惬意啦。

他们还喜爱听音乐。只要我一弹起钢琴,小米就摇晃着自己的小脑袋,“叽叽”欢叫;小麦立马停止进食,蹦上塑料杆奔跑着、跳跃着,翅膀打出了欢快的音符,像是在为我伴舞;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唱起歌儿来:“米多米,多啦多……”人、鸟二重奏!美妙的音乐从我指尖里流过,欢快的音符在鸟笼里回荡,家里满是音乐在轻舞飞扬。

瞧,这就是我家的一对活宝鹦鹉,喜欢它们吗?

热门推荐
1再见梧桐叶
2我的弟弟
3不期而遇
4老人美丽的背影
5我眼中的秋天
6那一次留言
7那就是我
8感恩老师
9浅淡心理健康
10爱吃醋的妈妈
11守信的重要
12记忆里的童年
13温暖的旅程
14生活因细微而精彩
15扬州作文
16青春作文
17家是温馨的港湾
18吃货的天堂
19大自然的变化
20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
21有趣的小实验
22校园的早晨
23螃蟹
24家乡的竹
25阳光与你同在
26成长路上,有妈真好
27妈妈有你真好
28书包里的争吵
29吹糖人儿
30听讲座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