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绣布的作文

【篇一:那一刻,我感动了】

父母对我们的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一个夜晚,令我难以忘怀,感动不已。

那是前不久“5+N”研学周的一个晚上,因为我在课上没完成广绣的作品,因此我要带回家完成。

可妈妈对我说:“时间不早了,我帮你吧!我熟,绣得快。”

半夜,我起床上厕所,却看到我的书房中有微弱的光。啊,是妈妈!妈妈弯着腰,正拿着针,仔细地一针一线地绣着。

她的眼睛离布很近。她右手拿着针,左手托着绣布,她把针从下面穿过来,又把针插下去。针在她的手中灵活地跳跃着,线在布上飞快地穿梭着。

“啊!”妈妈轻轻地喊了一声。只见妈妈的手指上多了一个“小红点!”“妈!”我忍不住叫出了声,看见妈妈流血的手指,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

看着这幅红棉的广绣作品,我又忍不住摸了摸它。

那一个夜晚,我真的被感动了!

【篇二:夜空中最亮的星】

在凡尘的喧闹中,街角处安静的你,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

——题记

七月流火,空气似乎都在燃烧,人心也变得烦躁。柏油马路上,汽车粗鲁地乱叫;地摊上,买主因为少找了几块钱与卖主互相推搡。我顺着斑驳成印象画的街墙一路向前,试图逃离这个喧嚣的世界。可身边,尽是蝉声聒噪。汗水凝在鼻翼、额角,然后噗的一声坠入地下。

一堵沉郁的墙挡住了前方,回头的瞬间,我注意到街边有一个面摊,撑一把白底蓝花的大遮阳伞,卖面的是个穿白裙的姐姐,她伏在摊上,低着头,不知在干什么。她的身影平静、安宁,在尘世的浮躁如一颗悄然绽放的星。

四周一片宁静,空气中仿佛少了些灼热,我向面摊走去。走近了,才发现她在绣花。一块深蓝的绣布上,已被她绣上了草叶和一些小小的星星,眼下,她正忙着绣一颗最亮的金色星星。她伏在摊上,一手托着绣布,一手在布上穿梭,膝上放着深深浅浅的绣线。她微侧着头,脸上有浅浅的笑意。暑热从她身边经过也成了清凉。我突然觉得,太阳没有那么毒辣了,我的心上,像有一股甘甜的清泉流过,她的存在,静谧了时间。

“小妹妹,买面吗?”一个清脆如冰块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眼前的面摊。原来,她已注意到了我。“哦,不,我只是路过,见你在绣花,我的好奇心让我停下了脚步。”

“这么毒的太阳,绣花不热吗?”

“还好,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是啊,固然,七月流火,暑气熏蒸。但若内心宁静,亦会有清气盈胸。我再一次端详面前的姐姐,白皙的面庞,几缕青丝随风轻扬。微低着头,一针一线地勾勒出时光原本的模样。她温润如玉,举手投足间有一种沉淀下来的厚重。

日已平息,我与她萍水相逢,离去自然也是那样的平常,我在心中默念着“再见”,向着家的方向走去。凡尘中,喧闹、浮躁扰乱人心,她却不为所动。不声不响,默默发光。我想起了她绣的夜空,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她吧,用无声的光,指引迷途中的人归家的方向。

【篇三:刺绣文化】

刺绣是门苦功夫,不可否认。

我从小很喜欢古风的一切,喜欢看银幕中的绝代佳人的巧笑倩兮;喜欢看纪录片和书里那些绝美华丽地衣裳、物件;会感叹古人的身世与境遇;也会看到精彩的古文拍案叫绝。就这样,我渐渐迷上了一件古代女子常做的事情——刺绣。

从欣赏那些汉服上精巧细密的花纹开始,到观察女孩们刺绣的手法,再到会在书店里翻看相关书籍,我因能如此而感受到快乐。等到再大一些,我见着针和线,心里就痒痒,总想着试一试。可无师却不能自通,尽管我抱着热情去尝试,但却禁不住一次次失败的打击,去查刺绣的针法,才知道这里面有无限的学问,只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细心,才能绣出一幅作品。面对这复杂的刺绣,我自己尝试的热情几乎被磨灭了,但我欣赏、发现美的热情丝毫未减,继续走着欣赏的路。

记得去年去木渎古镇著名苏绣艺术家姚建萍的绣展。姚建萍是沈寿的弟子,在刺绣界也是很有名气,我去苏州参观,是为了一览她作品的“芳华”。展厅透着一股浓浓的中国风,厅内乳白色的灯光淡淡地笼罩在一幅幅绣品周边。那花纹绣得极为逼真:荷叶、荷花的清丽袅娜,牡丹的富丽堂皇,黄土高原老夫妻的饱经沧桑,雪地之虎的勇猛威武,无不展示得淋漓尽致。我停在一幅绣着黄土老人的绣品前,细细端详:老人皮肤黝黑,额上系着一条白色的头巾,皱纹像一条条纵横的沟壑,趴在老人的脸上,又像是黄土高原干裂的土地。他的眼窝虽深陷进去,但眼珠依然漆黑明亮,满是口子的手捧着一捧粮食,衣着朴素,看上去饱经沧桑。作品绣出了所有细节与精髓,如此生动逼真,这至少是有几万针的心血啊!我凝视着这幅绣品,眼前仿佛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著名的刺绣家姚建萍穿着裙,挽着髻,端坐在绣台前,手里纤细的绣花针上下翻飞,穿透紧绷的绣布,雪白的缎面上像变魔术似的呈现出老人的轮廓,针线是刀,布是巧石,层层叠叠,雕砌着日日夜夜。若不是多年刺绣,勤学苦练,用自己的青春与一生的热忱去待它,又如何能绣出温暖人心的作品呢?

看着那一幅幅叹为观止的作品,我明白了刺绣的含义,它不仅仅是美,它的美包含了绣者最真挚的情感,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瑰宝与传承。那一针一线,是作者涌至心头的情感,她将针线作笔,绣布作纸,用刺绣撰写出她人生最美的篇章,书写着她对祖国和中华艺术的热爱。

【篇四:奶奶的针】

阳光微暖,徐徐清风。我和奶奶在院子平滑的水泥地上铺上一卷草席,垫上一床被褥开始缝制新的被子。一杯清茶放在地上,茶叶还未全部舒展。而我还小,用奶奶给我的一方小白布开始绣花。这有什么难的呢?不就是绣花吗,我肯定能做好的。龆年稚齿的我的脑袋里只装的年少轻狂。

一针一线,歪歪扭扭像条蚯蚓。杂乱的针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小孩子玩闹之作。而反观奶奶缝的被子,针眼有序,稠密一直。我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想要丢下手中的绣布,跑去玩耍。刚刚凌云壮志的话像一根铁棍狠狠敲击在我的自尊心上。我不断勉励我自己,奶奶当了一辈子的裁缝啊,缝过得布匹比我见过的人还要多。茶叶已完全的舒展,由干枯的脆叶变成水灵灵的嫩叶。

晚夏的日光不算刺眼,温度也没有三伏天的炎热。可我却觉得被这阳光刺伤了双眼,身体融化在地面。嗤——鲜血从指间流出,使得布上的绣花更加艳俗丑陋。

“人不能太急躁,你看我缝的这一针”奶奶看出了我的不耐烦了。我顺着奶奶所指的方向看去,干涩的双手,像老树树皮的纹路。还有一个手茧,那茧很厚,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不要这样缝,要这样才对”手指好像赋予了针的生命。针似蛟龙般在山间毫无阻碍的穿横,又好像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

“人不能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真道理”奶奶用饱经沧桑的目光看着我,对我说着。绿茶微润,茶香四溢,沁人心扉。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从小说到大,但是有几个人做到了呢。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和自己一起做题的朋友比自己做的快,我也不甘落后。结果呢?全部的题没几个对的。

我不再急躁,扎引拉结,一步一步慢慢绣着。虽然还是歪歪扭扭,但是比不堪入目好多了。后来奶奶告诉我他并不会写字,我才知道那茧是奶奶一针一针缝制所磨出来的茧。

"人不能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真道理”这句话随着微风慢慢浮现出来,如今我都有这个习惯:认真做某事之前,总会泡上一杯清茶,随茶香回到那个令我记忆尤深的晚夏。

【篇五:慢下来的精彩】

时光,如指间流动的沙,似空中缥缈的烟。我们每时每刻都穿梭于奔流不息的人海中,却未曾想到:有时,慢下来才精彩……

来到我家客厅,抬眸,便可见一副十字绣,那是母亲年轻时所绣的作品。绣布中央,是一条从天而来的瀑布,宛如白练悬挂在嶙峋的山石间,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视线下移,是一汪清泉,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环顾四周,草木环绕,生机勃勃。好一个“人间仙境”!

我对会绣十字绣的母亲羡慕已久,闲来无事,便央求母亲教我十字绣。母亲拗不过我,只得从角落里翻出了针线,绣布和绷架。我向来是个急性子,母亲还未讲完,就从她手里抢过绣布和绷架,一边嘟囔着,一边捏着绣针照着图案绣花。可这花还没有绣出雏形,却好几次险些扎到手。

母亲在一旁看着我手慢脚乱的样子,接过我手中的绣布,笑骂道:“你啊,做什么事情都那么急,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呢?”她来到阳台上坐下,左手拿着绣布,右手捏着绣针,绣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属的光泽。只见母亲将绣针穿过绣布,在另一边把针扯出,慢慢地拉直绣线,再将绣针穿过绣布,扯出,拉直绣线……如此循环往复,整个过程都是慢条斯理的,却又极具美感。

看得入神之时,母亲柔柔的声音传来:“有的时候你要慢下来,不能急躁,才能感受到它的精彩。”闻言,我盯着母亲手的视线不觉慢慢上移。母亲是典型的江南女子,鹅蛋脸,柳叶眉,纤长的睫毛下,是一双流露出温柔和专注的杏眼。母亲的五官并不出众,却让人感觉很舒服,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透露着江南所特有的温婉、柔和。不急不躁,总是慢条斯理的,这大概就是江南女子所具有的特点吧!

回过神来,母亲已经绣好了一朵兰花。那兰花含苞待放,娇艳欲滴,让人心生爱怜。阳光徐徐地洒在母亲身上,照着她慢条斯理的动作。她周围似乎环绕着柔柔的光晕,连她的影子都是柔柔的,时间似乎都慢了下来,一针、一线、一人、一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恬静。

如今,我早已忘记十字绣的针法是什么了,但母亲带给我的那份慢下来的精彩却永远刻在了心间……

【篇六:绣花】

我的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织毛衣、织围巾、缝被子,她样样都精通。不过妈妈最擅长的还是刺绣,但她做的刺绣与别人的不同:大多数人绣的是十字绣,而她绣的是苏绣。

苏绣与十字绣不同,它所用的布料比十字绣柔软得多,针也比绣十字绣所用的针细好多倍。绣苏绣还不能用长针,否则会严重影响到绣布的材质和图案,所以操作起来也非常有难度。不过到了妈妈手里,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妈妈空闲的时候,她总是会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绣图。妈妈的手边总是会放着一个小篮筐,里面放的可都是妈妈的“小宝贝”。看见妈妈的绣技如此之高超,我也不禁有些手痒了。

有一次,我趁着妈妈睡午觉,偷偷地翻出了小篮子,仔细地“研究”起来。我从篮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根绣花针,虽然平时看着这绣花针就已经觉得细得很,但是我一拿起针,才真正地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我不由得用手点了点针头,这不点不知道,一点就立马见了血。我低叫了一声,虽然声音不大,但还是惊来了妈妈。

妈妈走出房间,看了看地上的篮筐,又看了看我正在冒血珠的手指头,立刻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她走过了捧起我的手问道:“还疼么?”我抿着嘴点了点头。妈妈有些责怪地说:“下次不准这样了。你不是想学苏绣吗,来,妈妈教你。”“真的?”“真的,不过我们得说好,不能影响学习!”“嗯嗯。”我顿时喜笑颜开。

现在,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苏绣的方法,不过这些还不及妈妈的九牛一毛。

【篇七:那幅十字绣】

灯光投射到墙面上,照亮了那幅绣着几匹黑马的十字绣,那是一幅巨作,几匹黑马在草原上奔腾着,它们跑啊、跑啊,跑向远方,带着我的思绪,跑回了那年春天。

那时,我还小,妈妈总是坐在窗边,倚着枕头,穿针引线,在绣布上绣着花丛,窗外则是一丛丛的月季,粉的,红的,白的,争着抢着,开得正艳,一阵风袭来,惊动了静立着的花枝,惹得百花飘摇。

放学回家,并不着急写作业,却只是想着十字绣。妈妈本不想教我,说我太小容易扎到手,可最终还是说不过我,只好同意。

那个春天仿佛是最暖和的一个春天,绿芽早早地出现在枝头,迎春花也接二连三地开放,几天便开成一片,我想春天是在我的好心情下迅速蔓延开来的。

妈妈仍是在窗边绣着,只不过她旁边还多了一个我。刚开始,我只拿着最小的样式练手,左一针、右一针,一会儿绣绣这边,一会儿绣绣那边,翻过来一看,针脚也是乱麻麻一团。绣几针就一定会把线缠在一起,解开后没多久便又缠到一起去了。那些乱糟糟的针脚,就如同新长出的杂草一般,让人心烦。又过了一周,我再不能忍了,我讨厌那些纠缠不清的线,讨厌一直坐在一个地方的枯燥无聊。终于,我不再绣十字绣了,而那个没绣完的十字绣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绣,她用一个春天的时间绣好了一幅巨大的十字绣,上面是几匹飞奔的黑马。挂在墙上,用灯光一照,便觉着那马儿要活起来似的。只是现在,妈妈没有时间再去绣这么大的一幅了,我也再没拿起过针线。

看着仍旧挂在这里的十字绣,心里莫名涌起一点苦味,那幅我曾经绣过的十字绣,大概早就找不到了罢。

热门推荐
1夹弹珠
2特殊的当铺
3最动听的声音
4成长
5来自收银员的关爱
6作文
7风中的翅膀
8争吵
9胆小的我
10感动
11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经典
12给老师的一封信
13记住这一天
14为梦想而奋斗
15山魂
16幸福的滋味
17地球我们的家
18江西站,我来了
19顽强的生命
20打造一本书
21件让我难忘的事
22回忆画画的日子
23一幅温暖的画
24烈日下
25迷人的夏天
26坚守心中的专注
27妈妈是我的朋友
28小雪腌菜故乡情
29我的好朋友
30纯纯的乡韵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