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下的作文

【篇一:梦回三国】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我正倚在床头,手中捧着一本《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地品读。读到精彩之处,这书好似有什么魔力似的,让我越来越恍惚,不知不觉中闭上了眼睛……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慢慢地睁开了眼,映入眼帘的是桌子上摆放的美酒佳肴。一阵悦耳的琴声传入耳中。忽然,一个错误的音符格外刺耳,我急忙吆喝,让那琴师停下。只见那人毫无惧色,仰天长笑:“不愧是公瑾呀,真是曲有误,周郎顾。”

什么?我是周瑜?正巧,身旁的镜子映照着我的身形容貌。镜中,我雄姿英发,英俊的脸庞,棱角分明,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更增添了几分气魄。细细打量,一身战服,肩披火红披风,又增了几分英姿飒爽。扭头,环顾四周,又见古香古色,众将围坐,谈笑风生,难道我真是“周瑜”?

“报——!敌军已将战船相连。”“战船?难道我在赤壁?”还没等我开口,一位彪悍大将出言道:“都督,别急,我有一计。”细看,原来是黄盖将军啊。便问:“是何计?”他缓缓靠近我,似是胸有成竹,在我耳畔嘀咕。听后,我连忙拍手叫好:“此计甚妙,甚妙呀!”心中尘埃落定,我们依然把酒言欢。

隔天一早,我提着一根又粗又长的木棍,率手下众人,浩浩荡荡来到刑罚室。我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一声令下,要众人把黄盖拿来,抬上木架,重打!

过了一会儿,就有人来报,说是已派部下将降书送到曹营。我大笑一声,立马传令:“马上给黄盖将军二十艘装满干草,插着青龙牙旗的船。”“可……”“可什么可,按我的吩咐去办!”军令如山,一干人等立马散去,着手准备。

“时机也该到了吧!”我慢步走到营外,望向江面,心中不禁赞叹将军有勇有谋。二十艘小船在离曹营不远处突然火光四起,刹时,天空染得血红。我激动不已:“哈哈!曹操果然中计!”说完,便坐上小船,火速横渡江面。刚登上岸,就见岛上火光冲天,魏军已乱成一锅粥,死的死,逃的逃,投的投降……我军在火场中大败魏军。部下有人好奇地问:“都督,您为何知晓将军不会叛变?”“那是因为我相信将军的为人,这都得归功于将军啊!”

语毕,仗完。黄盖提着沾满鲜血的利剑急急而来。我快步上前,向他深深地鞠了个躬,满怀歉意地说道:“将军,瑜失礼了,也不知将军伤痛可好?”“哈哈,没事。我黄盖纵横沙场多年,这点痛算什么!”众人竖起大拇指称赞:“将军真是老当益壮啊!”

在众人的附和声中,我只觉眼皮越来越重,脑海中回荡着:“起床了,起床了!”的声音。冥冥之中,又看见一群人围在身边呼喊着:“都督,都督,您怎么了?”“都督,您还好吗?”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时,看到的却是爸爸那张不耐烦的脸,他大声呵斥着:“快起来,再不起来就迟到了!”我连忙擦了擦双眼,掀开被窝,跳下床去。洗簌之时,看到镜中的自己,我想起了一首诗“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此时再回想起梦中的一切,我不禁笑了。

【篇二:画蛇添足】

从前,楚国有个管理祭祀的官员,有天,他赏给自己手下们一壶酒。部下们互相商量着说:“这壶酒,我们几个人一起喝不够,要是给一个人喝会有多余。不如我们比赛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这壶酒就归谁。”大家听完,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部下们都挽起袖子争先恐后在地上画起蛇来。

不一会儿,一个人最先画完蛇,他兴奋地拿过那壶酒,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只见他左手拿着酒壶准备喝酒,右手又拿起笔继续在地上画,还洋洋得意地说:“我不仅第一个画完蛇,还能给蛇画上脚呢!"

给蛇画脚的人正画着脚呢,万万没想到,另一个人也把蛇画好了,那人一把将给蛇画脚的人手中的酒壶夺过来,一饮而尽,还不忘痛快地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给它画上脚呢?活该呀!"听了这话,给蛇画脚的人只能叹了口气,无奈地走开了。

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他本应该得到的酒。这真是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呀!

【篇三:绿色生活,低碳生活】

碳元素,原子序数6,元素符号C,原子量是12、0107(8)。这个碳元素无处不在,身边私家车的尾气,过度浪费的水电,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这些都是造成碳污染的元凶。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爬楼梯、用布袋……,这些行为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表现,更是碳污染的克星。

碳原本不会污染,用了无副作用,但经人们的错误使用,便发生了糟糕的化学反应,从无辜的平民变成了一级谋杀犯。

1、地下伏击队:塑料、电池……都属于碳的部下,它们被填进土里打伏击战。这些亿年不朽的“僵尸”们等啊等,盼啊盼,就等被开垦的那一天,它们好一拥而上,糟蹋农作物。

2、地面环境终结者:碳大帅的二级部下——一氧化碳在此终结,汽车等机动车辆的放出的尾气、工厂排出的滚滚浓烟、厨房飘出的袅袅炊烟……都是它和它的哥们——一二氧化碳的领地。它们是极有毒的气体,一旦被人体吸入,那可不得了,重则使人窒息死亡。工厂里外排的污水是它们的游乐场,不知道有多少条无辜的小鱼儿都死在它们的手里。

3、世界末日的“创造者”:上面那两支队伍只是小分队,碳大帅大纵队已经瞄准了大气层,它们在臭氧层上已经兴风作浪了,下面列举几个严峻问题:

⑴臭氧层破洞已经很大了;

⑵全球逐渐变暖,气候极其异常;

⑶冰山融化,不久的将来泰坦尼克好的悲剧可能会重演;

⑷严峻问题还有很多,如飞鸟问题、飞机问题……

碳大帅的攻势越来越强,面对如此罪大恶极的家伙,难道我们就没有铲除它们的办法吗?有!我们地球人已经准备好了,整装待发,向低碳进军。他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了,加强绿化,节约用水用电,使用购物袋,少开私家车,出门坐公交,或者骑单车,电子办公,垃圾集中存放集中处理,做文明人,用天然气作车用燃气……

大家一起努力吧,让黑色碳污染远离我们,让垃圾杂物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让臭氧层恢复活力,让象征和平和生命的绿色伴随我们左右,留给子孙后代一池碧水和一片灿烂的晴空!

【篇四:走自己的路,也听别人说去】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仔细想想也觉得有偏颇之处。其实,在但丁的这句名言中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当它伸出智慧之手激动人们坚定志向开扩创新的那一瞬间,又在伸出那只魔鬼之手将人们推向一意孤行的深渊中去。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施仁政、大兴土木、焚书坑儒、横正暴敛、无视前车之鉴,使得国人怨声载道,揭竿而起的农民使秦二世变成了“秦始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一意孤行、夜郎自文、不听部下良谏,导致兵败垓下,呤出“虞兮虞兮奈若何”叹号。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壮”结局;满清统治者“实践”着这句名言,走闭关锁国只路。自醉于中华帝国“地大物博”,而无视外面世界之迂猛发展。最终导致清末中华名族遭受外国列强任意凌辱,国土任人践踏、任人宰割的句面,历史证明,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说。如果当初项羽听从他人忠告,采纳部下的建议,特别是兵败后的他听取渔夫“东山再起”的良言,那么,“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可知”,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假如清朝统治者不盲目相信自己帝国的强盛而闭关锁国,多听听外面一些声音,多了解外面的世界、那么,一以当时清国的实力、不妄于有那段屈辱的历史。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人的语言、经历和经验,总是有可以让我们植得借鉴的地方,吸取他人的教训使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少走些冤枉路;吸取他人的经验则使自己如虎添翼,事半功倍。“三个臭皮匠——顶国一个诸葛亮”,集思广益,不无裨益。再者有时“当局者迷、旁光者清”,别人的一席话往往具有“一语惊醒焚中人”的作用,从而使自己“改邪归正”。可见,一个人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要听别人怎么说。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借鉴了外果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引进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先行重大决策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取得了今天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如三峡工程建设三初,中央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查,向各方面征求意见,请专家反复论证,比较国外大型水利工程的得失,仔细权衡利弊,最后交人大审议通过。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就是很好的例证,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样也经过了“听别人说”,借鉴美国当年开发西部的经验借他人经验为我所用。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就是这个道理。想信,在不久的将来,西部大发展,东西两部双翼齐飞了,那就是我国真正腾飞之日了。

总归一句,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也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要“走自己的路,也听别人说去”、只有这样,我们人生上的“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篇五:我的梦幻世界】

我们有想过不可思议的事儿吗?我幻想的事儿可多了,让我来讲一讲我幻想的有趣的事情吧。

我在每天睡觉时都会在心里想象:想象着世界为啥是这个颜色的?天空是绿色的,该有多么美丽啊,云是七彩色的,会多么神奇啊!大树是粉色的,会有多么壮观啊!小鸟是蓝色的,会有多么耀眼啊!

我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完全不一样,要是这个世界真的和我幻想中的样子一样,那就不知会变成哪样了。会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呢?我对这个问题充满好奇。在我的幻想世界里,我们人的头发是粉色的,而且还是天生的。我们每一个人长得一模一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要是世界上都是城堡,会有多么的幸福啊!

我一直有一个公主梦,那就是成为一位美丽的公主,然后住在城堡里,公主可以有魔法。有一对能飞的翅膀,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带我们去各个地方。我还有许多漂亮的裙子。每天都穿着不同的裙子出去,我还会有许多的部下能保护我的安全。我的家人也都有魔法,比我大的人魔法能量更大,比我小的人魔法能量比较弱一点。

在我住的城堡旁边,有一个魔法学院。在那里可以学到更多神奇的魔法,我有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如果遇到危险部下也不在我身边,这只小精灵就会教我魔法,脱离危险。所以这样我永远也不可能受到伤害。我觉得我幻想的世界真是不可思议。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的,但这仅仅只是我的幻想而已,如果真的把我这种不可思议的幻想变成了现实。我都会激动到哭,心脏都有可能跳出来。

【篇六:小议宽容】

宽容,宽容就是用你宽阔的胸怀去包容他人的不足。在包容的同时既帮助了他人,有成就了了自己。

难道不是吗?在《将相和》的故事中,将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而封为相,位高于廉颇。廉颇因为心生嫉妒,甚至公开宣称要让蔺相如出丑。而蔺相如却并没有因此去报复他,只是刻意的躲闪。他的手下便忍不住问他:“廉颇如此为难你,你却只是躲避,难道你怕了他吗?”“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他廉颇呢?”蔺相如淡定的答道:“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如连这点包容之心都没有,又怎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呢?”在最后,正是由于蔺相如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才有了后面廉颇的“负荆请罪”,并最终造就了一段“将相和,国家盛”的千古佳话!

其实不只是中国,在国外也有许多关于宽容的实例。例如美国的总统林肯,由于他皮鞋匠的身份,在刚当位时,许多的人对他不满,甚至羞辱·谋害他,因而他的部下便建议将这些人全部消灭。然而林肯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将那些反抗他的大臣进行嘉奖有的甚至加官进爵。他的部下感到十分疑惑于是便跑去问林肯,林肯答道:“我把他们变成了自己的朋友不就是把他们全都消灭了吗?”是啊!正所谓“天下无敌”,只要你能用宽容将你的敌人变成你的朋友,不就没有敌人了么?

既然学会宽容对人有如此之多的好处,那么心胸狭隘的人又会怎样呢?在这里我就在举几个实例吧!例如孙膑与庞统,庞统因嫉妒孙膑才能而处处设计陷害孙膑并将他致残,最终被孙膑惨败,于马陵自刎。更为典型的便数那慈禧太后了,只因一位与她动棋的人吃了她一个马,结果便将其全家抄斩。最后清朝灭亡,她也遗臭万年。因此这就警戒我们,一个人如果心胸狭隘,那么他最终将身败名裂。

如果没有大自然的宽容,又怎会有万物的生机:如果没有宇宙的宽容,又怎会有星河的壮丽:如果没有时光的包容,又怎会有曼妙的岁月?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宽容身边之人吧!

【篇七:《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魏、蜀、吴三家争夺天下,后来被晋王朝统一。而在蜀国,先帝名叫刘备,字玄德,蜀的兴旺缺少不了刘备求贤若渴的这一优秀品质。

刚开始刘备的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统领的地方也就有那么一个郡,但是刘备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经一位谋士诉说:”有一位隐士叫诸葛亮,可祝您成就大业。”于是刘备百般打听找到了诸葛亮家,但他却不在家,隔了一段时间,刘备又去拜访诸葛亮,他仍然没在家,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再去拜访,诸葛先生却在睡觉,刘备等三人就在旁直等到诸葛亮醒来,他们的举动深深将卧龙先生给感动了,于是诸葛亮决定扶保刘备。扶保刘备之后,诸葛亮几次用计大败曹军,甚至用火攻计差点儿把曹军全军覆灭,使刘备在天下占有能与魏、吴对峙的局面。

另外,刘备还很重义气。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后被吴君孙坚杀死,刘备几乎昏死过去,立刻发倾国人马70万攻打吴,此时的刘备因义而失去理智,面对诸葛亮的反对,意见丝毫不改,后来张飞又被部下杀死,刘备更是因比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后来郁闷成疾身亡。

刘备真可谓是当代明君,善于听从部下的劝诫,而且抱有复兴汉室的决心,对于身怀绝技、文采的人非常恭敬,对臣子的状况非常关心,这导致许多名将都听属刘备,使蜀国兴盛。

【篇八:它也很重要】

信念,对于大不颠王来说,是梦的启源,亦很重要叫我如何不想她。

唯有信念,支撑着亚瑟王度过剩下的岁月,他问心无愧,但心中的伤痛与悲切,无法弥止,只能独自一人承受孤独,曾经忠诚的部下已离他远去,圆桌骑士之首兰斯洛特随皇后的反叛,高文惨遭毒手,自己的儿子莫德雷德也要与自己断绝来往,难道一代君王就该如此吗?

不!自己还有自己的信念,刚登皇位时的信念,那是自己执着的追求,它对于自己来说很重要。

可如今的自己却不能携军奋战,而要背自己的部下背叛,这实在是难以令人忍受,亚瑟王坚定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信念,重拾故乡,回到那个梦的启源。

一块石碑屹立在辽辽无阔的草原上,上面插着一把石中剑,传间拨下它的人即是亚瑟王,当年正是他拨了下来,受到人民的爱戴,如今的局面又会难以承受。

信念对于亚瑟王来说很重要,它即是梦的启源,那他的梦的终结又在何处,自己只能等着儿子来将自己杀死吗?或许那样才是最好的结局。

他一直铭记着师父说过的话,放弃信念,等待你的是黄泉,坚守信念,唯独忘川,而无奈是你自己的信念有足够的认知时所体会的。

看来,自己终究没法忘却这里的一切,信念是自己重要的根本,或许在常人看来,那是无稽之谈,但我坚信,成功是会向我招手的。

其实,亚瑟王的信念会一直携圆桌骑士南征北战,他是真正的英雄,不畏世人的偏见与冷漠,坚守信念,最终成就一番伟迹。

我想,因为亚瑟王他能成功,是因为他明白,信念,其实也很重要。

【篇九:思想的力量】

考虑到一篇文章最有利的位置不过其开头和结尾,尽管我非常不情愿放弃这最好的阵地,但出于对真理的渴慕以及所论述问题之重要性,今天,我不免遗憾地把它出让给我最钦慕的人——拿破仑和歌德。

“我的老天,如果两三年前有人对我说,命运安排我去打败拿破仑,这个令整个欧洲闻风丧胆的巨人,我会直接把口水吐到他的脸上。”俄军将领库图佐夫,在拿破仑入侵俄国之役中,以烧掉莫斯科的代价取得胜利后说道。对于拿破仑的威名,即便是那些曾经战胜过他的人也不免心存忌惮,他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最为强大:一种是思想,一种是剑;长久看来,思想战胜剑。”

歌德则从语言学的角度上给出了他的答案,盖其言曰:“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力量。”

“天马行空”的“法才”,一直有个解不开的死结:散漫。但在拿破仑的麾下,他们又为什么成了一支威震欧洲的劲旅了呢?答案在于——思想。这一点,即便拿破仑战败于滑铁卢被幽囚圣在赫勒拿岛上度过其残年时,亦对其认识无比清楚。他曾感慨说:“我一生大小四十余战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给抹去了,但我有一项功绩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我的《法典》。”

当谈到他的战功时,他不无遗憾——“被滑铁卢一战给抹去了”,但当谈到包含其思想的《拿破仑法典》时,他的内心却充满了自豪。

回顾漫长的历史长河,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其中永存璀璨?——不过是那些携其思想的人们罢了。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是日新月异,不断增长,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是以永生。

“登高岸而濒水伫观舟楫颠簸于海上,不亦快哉;踞城堡而倚窗凭眺两军酣战于脚下,不亦快哉;然断无任何快事堪比凌真理之绝顶,一览深谷间的谬误与彷徨、迷雾与风暴。”——培根是以永生。

“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曼德拉是以永生。

“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罗曼·罗兰是以永生。

……

那个曾经因为一句“山不走到我这里,我就走到他那里去”穿越几千年时空而使我们铭记的亚历山大,在远征波斯之前,把自己的牲畜、奴隶,当然还包括其土地尽皆分于众人。他的一个部下不解,问他说:“伟大的统帅,您把一切分于众人,把什么留给自己?”亚历山大回答说:“希望。财富分予众人,希望留给自己,它能为我创造无穷无尽的财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功与威名尽皆赫赫的人,在其33岁从印度河流域撤军回马其顿途中因为高烧不退不治身亡前遗令其部下说:“我死之后,在我的棺木两侧各开一个孔,让我的双手伸出棺外,以示后人:我虽终生征战,但却仍将两手空空而去。”但为他所未曾意识到的是,正是凭借着他临终时的思想,他获得了永生。在一次出巡返回的途中,他曾派随从前去询问正在一根管道里晒太阳的犬儒学派创始人——第欧根尼:“有什么是伟大的皇帝可以帮助到你的吗?”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第欧根尼回答说:“您挡住我的阳光了。”这让这位年少气盛的统帅羡慕不已,以至于回到他的王宫后,不无感慨地跟他的随从说:“如果我不是压力山大,我宁愿是第欧根尼。”

什么是思想的力量?借助于语言的载体,不但使其自身,而且也使那个创造了它的人,穿越千年、万年,乃至于千万年,在人类灿烂的文明星河中永存不朽!

【篇十: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人物纷繁,战役不断,引人入胜。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诸葛亮六出祁山更是家喻户晓,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七擒孟获。

建新三年孟获率数十万军队侵略蜀军。诸葛亮亲率五十五万大军迎敌,将敌方主帅七擒七纵,让对方主帅输得心服口服。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擒了王,却不杀王,反而将他放了,岂非徒耗国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孟获很得当地人心,因此,收服孟获也就相当于收服了那块地的民心。文中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也就解释了诸葛亮为什么说:“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服堪难,吾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而且,孟获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是因为他雄踞边境,更是因为如果南方不安定,以后怎么北伐谋取天下。

可是,在地形胜于蜀军,军队总人数不少于蜀军,军队战斗力不亚于蜀军的情况下,孟获为何又屡屡兵败,被诸葛亮玩弄于鼓掌之中呢?

我想,也许是因为这几点原因:

一轻敌自负。在书中,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记载:“人每说诸葛亮善能用兵;今观此阵,旌旗杂乱,队伍交错;刀枪器械,无一可能胜吾者……”还未开始正式交锋,便如此轻敌,诸葛亮名声远扬,如此布阵,孟获也不思考是否有诈,而是直截了当做出了错误判断。此时孟获在寨中,终日饮酒取乐,不理军务,谓众酋长曰:“吾若与诸葛亮对敌,必中奸计。今靠此泸水之险,深沟高垒以待之……”刚刚被诸葛亮放出来,就放此豪言,而让他自信的理由仅仅是一条河流。不仅如此,孟获在被活捉时总是会说一些类似:“此非汝之能也……”,又或是:“此乃弟贪口腹之故……”等等话语,来表明他的被俘只是运气不佳,如此轻敌,怎能不败?

二无识人之才,乏精细之谋。在第三次与诸葛亮的较量中,他试图派弟弟孟优诈降,以达到里应外合的效果,打败诸葛亮。但是,这计谋实在是乏善可陈。一直顽强的孟获突然投降,诸葛亮根本不会相信,况且还不是本人亲自来,而是派弟弟来。光是这诚意就令人怀疑。不仅如此,孟优还是一个贪吃的人,被诸葛亮灌得大醉,别说里应外合了,就连睁开眼都是件难事。最后,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被诸葛亮活捉。

三冒失挺进,不吸取教训。在第一次,第六次,第七次的较量中,都被诸葛亮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击败。尤其是第七次,依靠着藤甲军,让蜀军难以抵抗。虽不是胜券在握,但也有不少的优势,却还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让藤甲军冲入了峡谷,使藤甲军全军覆没。

四丧失信心,部下骚动。在不断的失败中,孟获的部下渐渐地对胜利不抱有希望,反而被诸葛亮的睿智、包容和自信所折服,认为孟获必输无疑,连自己也人头不保。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将孟获拱手交给了诸葛亮。

也许,诸葛亮正是看透了孟获的这些缺点,才使得他如此自信,将孟获七擒七纵。

从诸葛亮身上,我懂得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从孟获身上,我学到了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第二次的道理。

热门推荐
1暑假银行实践活动
2正确的方法最重要
3落花触动了我的心灵
4人间自有真情在
5桃花
6放手的母爱
7共享生命
8米路的海读后感
9教师节作文
10变形记
11我的蓝色梦
12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13风筝比赛
14八年级作文
15父亲
16碎片化时代
17我想对父母说
18童话的作文
19寻苔记
20致二十年后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21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22冰雪春节
23课间
24堆雪人看图写话
25唠叨的妈妈
26掌握命运
27因为有你
28精美的剪纸
29一封家书表孝心
30美丽的小花坛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