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形散神的作文

【篇一:读《生命终将静默安然》有感】

这次写书评,包括对所有有关这本书的思考,都是迟了一步的。所以我也不知道这段文字是否准确。

首先,看到这本书时让我感到神奇,在液晶屏上的,身边的人写的文章竟成了书,我不知到是惊奇还是惊喜,首先祝贺杨老师,成功出书。

在顺序上,看似杂乱无章,但在内部思想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关联。符合了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先后在合适的时机加强了对阅读书的必要与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必要进行了说明。

杨老师对《情感狱》的推荐,我是很有感受的。我在小学的时候,没带课本时,听课总是全神贯注。因为失去,所以珍惜,因为未曾拥有,所以视作唯一。或许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所说的孤独,就是失去了神秘。他们所看我们,则就像我们所看连科一样。当我们收获之前所认为的幸福时,我们也失去了之前的幸福。

在书中也穿插着一些关于爱情,教学方案,纪念的文章,电影的评论。以及如《逃票记》等活泼的文章。尽管受到了一定的争议,但杨老师确实是在现实中实践了很多的新锐教学方案。

开头与结尾篇都提到了阳光,这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思想。本书的题目是生命终将静默安然,而文章内容大都稳重向上,可以用老练,细腻来形容。有很多线索,如《老王》就出现多次,可按时间、事物、意义三分,本书也将亲情爱情,师生之情夹杂其中,虽然时间变动幅度大,但没有太大的突兀感,将每个文章写成一个小故事,让人可看可停。

哪怕世界以痛吻我,我也回报世界以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篇二:慢下来的精彩】

它,区区几行文字,就能把你带入另一个精彩的世界。它或许能让你汹涌澎湃,也或许能让你低落悲伤,更或许让你慢下来静静品读。它,就是书。

对于书,实在不爱看散文。大家的散文,可谓是“形散神不散”,但看时却始终摸不着头脑,不知究竟要表达何感。看久了,便心生无聊。一行一行的文字在脑海中飘过,随后一去不复返,就如不留踪迹的墨客。渐渐的,看散文对我来说成了一种负担,但为了“读书量”,依然坚持着。

又拿起散文,像往常一样。打开书,找到标题,读下去。不出所料,十分钟后眼睛便开始酸痛。就连生理上也拒绝着散文,可叹。但亦有所不同,我不再像往常一般,继续硬着头皮读下去。反而是放下书,躺在椅背上,思考。是啊,我如此做是为了什么。这本书,已看去了大半,但若问我它写了什么,我竟全然不知。为了读书量?为了形式?若真是这样,为何不随便写一个页码,一走了之?

平时,对于这种文字,总会快速地看上几眼,不管自己是否理解,都任凭不管。也许习惯了这些快节奏的生活,无法慢下来,更无法细细品味这些散文。而当卸下了顾忌,又会是怎么样的效果?

果真,这种事快不得。

我放慢眼光,一个字一个字仔细地读,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脑海中所出现的,不再是混乱。作家所描绘的,一点一滴出现在画面中,变成一幅长卷。这仿佛不像是散文,是不同的生活。在散文中,体会他人的喜怒哀乐,慢慢地找到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慰藉。慢下来的世界,的确精彩。

散文快不得。既是散文,便是记录着慢生活。散文的享受,只是慢,欲速而不达。这是散文的慢下来的精彩,精神的自由,生命的精彩!

【篇三:碎片不“碎”】

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都已经“支离破碎”。何为碎片化?在我看来,便是一件完整的事或时间,被拆分成各个部分,无次序地完成。

或许,在如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碎片化的生活已成了必然,也是合适的生活方式,碎片实则不“碎”,只要思路得当,它仍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碎片化?这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当科技发展,经济增长的车轮滚滚向前时,我们就被卷入了一个忙碌的年代。学习、工作充斥着我们的时间,许多事只能像“挤海绵里的水”那样见缝插针。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迫使我们打破固有的模式——碎片化其实是为了迎合高效。

凡事均有一个目的,有时我们只需达成目标,未必得考虑过程,这样看来碎片化的存在就更加合理了。就好比购物,原本我们总是会上超市进行大采购,吃不准会不会落下什么。而现在通过电商,可以想到什么就即刻下单,最后无一遗漏。虽然零零星星做一件事,但最后达成了相同的目标。将碎片化的时间拼凑起来,就像破镜重圆,一样是个整体。

所以,碎片化实则是分解整体,如同可逆的化学分解反应。而与此同时,碎片化的过程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益处。

正如我前文所言,碎片化的目的是为了高效。打个比方,有人会花上很长时间看完一本书,薄的倒也无妨,可若是砖头厚的大部头往往会使人头脑发胀,心思恍惚。人脑分析学家曾指出,普通人往往只能集中注意力2小时,剩余的很多时间其实都已经如水般悄悄流走。这也是学生们上课从不超过一小时的原因。而如果将一本书分散到2天甚至一周读完,亦或是只在工作闲暇之时瞄上两眼,对内容的记忆反而会更加深刻。你也有机会对其进行思考,为下一次的继续阅读做好充分准备。碎片化的高效不一定在速度上,而是质量。不仅仅是阅读,工作、娱乐也是如此。

由此可见,碎片化不仅可以化成一个整体,甚至可以超越原本的价值。但这需要我们持以正确的方式及态度。有人把碎片化变成了一种消遣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忙里偷闲。但过度的放松只会改变碎片化的正确内涵,注定会使得效率低下。

碎片不碎,就好似《论语》里的语录,看似无序,但确表达出了儒家最精华的整体思想。碎片化,实乃化繁为简,形散神不散。而面对如今现代化的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好目标,在零碎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热门推荐
1我的飞机模型
2地球写给人类的一封信
3手挽手语文作文
4不能忘记
5这件事真刺激
6“红学”的发展
7今年春节我很开心
8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
9我要上了作文
10那一份夏日情怀
11金色的九月,青春少年
12欲见初晴
13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4这也是一种爱
15人机,思考,价值观
16心灵深处的缕缕馨香
17有趣的综合课
18雨的春天
19遇见
20军训生活感悟
21隐形的翅膀
22童年趣事
23摇摆的步态
24颠倒村奇遇记
25画本伴我走天下
26美丽的家乡
27温柔的老师
28精彩的密室逃脱
29今天我当班主任
30共享时代需管理需改善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