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碎片化的阅读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的利与弊】

碎片化,是用来描绘当前中国精神生活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而在此专指信息,也是我国信息传播手段逐渐多元化的一个表现。

碎片化,曾经饱受诟病的一个词,被人评为是对现代人浮躁心理的刻意迎合,不仅将信息分割得支离破碎,而且看似为人们节省了不少时间,其实是将现代人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抢走了。有些人一拿起手机后,打开朋友圈或微博微信后的几十分钟里,双眼就牢牢地粘在了那上面,虽然接受了很多的信息,但大多都是无用和浅显的,最后脑子里什么都不会剩下。

然而碎片化的阅读却并非是一无是处的,相反可以给人们带来诸多好处。

诚然,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注定了它无法像传统媒体那样,将一件事情一丝不苟并且洋洋洒洒地写上几千字,从原因剖析到结果以及后续影响,因为它是“碎片”,所以它的“营养”远不足报纸、广播。

但是碎片化阅读的用处,不在于获得“丰富的信息”,而在于得到“大量有效信息”。对于绝大多数现代人而言,“碎片化”使他们能够也只能够知道最新的但也是最浅的信息,至于隐藏在信息背后的则不得而知,可是这已经足够了。如果不是真正想要透彻地了解某一件事的话,碎片化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如果用传统的纸质媒体描写一件事怎么样?以一件境外旅游发生冲突的报道为例,纸质媒体可能会用一个版面详细地描述前因后果,并且用刻板但是严谨的文字将这件事以宏观的角度展示给人们。那如果是碎片化呢?

“没送到地方,就叫我们下车。不干!我们坐着不动。争执,用蹩脚的英语争执,鸡同鸭讲。看着冷清的街面,心虚,就喊同伴下车结账。”——金华日报《越南三轮车历险记》2

通过对短句的大量使用,寥寥几个字就说清了一篇可能长达几百字的报道,只是想要了解事情经过的人,读到这里就可以不读了,很多人很本不愿仔细阅读细节内容。

因此我认为,虽然碎片化仍旧不是主流,也确实会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是它无疑是打开各类媒体未来传播新途径的一扇门。我们不应该用饱含偏见的眼光去看它,而是要试着将传统媒体与碎片化结合。

【篇二:碎片化的阅读】

如果我问你:“你每天都做些什么?”你会怎么回答我?

与朋友闲聊时,她告诉我她,通常会先起来看会儿网络小说。然后刷牙洗脸,吃饭后再看看小说。我起初并无在意,后来才察觉到,我们的生活已经碎片化。

网络小说很多,尤其是玄幻类的网络小说,颇为受人喜爱,曾经自己也看过一部网络小说,我做了个统计,那本小说九千多章,每章大概二千多字,算下来就是一千八百多万字,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一口气读完,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碎片化的阅读。

仔细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时不时的打开手机看网络小说,然后在有事做时把手机关掉,下一次继续?其实,你自己从来未意识到,在你关掉手机的那一刹那,由作者苦心营造出的或紧张或伤感或快乐的情绪已经到那一刻已经如同坠落万丈深渊般支离破碎,无论如何,你下一次阅读时都不会像第一次那样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了,因为你早已或多或少的忘记了一些“应有的情绪”,只是机械化地把那一字一句强行装进脑子里。你已经脱离小说中的世界了。

接下来我想要讲述的与上面那位朋友的故事有些不同。

她的年纪比我大了许多,现在应该在上大学。假期时,她告诉我,她熬夜看掉了一部小说。我问了她小说的名字。网上一查,随便点开一个网页进去,目录上密密麻麻的字,全本的字数还真不少!

我惊讶于她能熬夜看完,又去问她:“为什么要熬夜看,分开来看不好吗?况且,熬夜对身体不好”。

她告诉我说:“因为分开来看和一口气看完的感觉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我追问

她顿了顿思考了一会儿,说:“感觉这样更能体会人物的心情。”

正如她所说的,我们需要的是一把木椅,一本书,一个安静的午后或者早晨,也许再来点茶和甜点会更好。然后捧起书本,轻轻翻开第一页,慢慢的有了些对书中人物的喜爱。我总是将喜欢的书翻了一遍又一遍,流连忘返于另一个平行世界,那里有大片大片的紫色薰衣草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有少年的仗剑江湖对酒当歌;月光柔和的洒下,有三五好友正“歌明月之诗,颂窈窕之章”;有因为“一腔热血,一伞千机,一个冠军,一次承诺”,而勾勒出了的我的整个年少。感受灵魂深处,安静的缓慢的缕缕轻风,如同二八年华的少女般掩面娇嗔。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你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快意与满足——这是碎片化的阅读永远也无法给我们的。

于我而言,看书是享乐,学习是享乐,而现在,享乐却被切割开来,更恐怖的是,大多数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坏处,继续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篇三:失向来之烟霞】

自春秋战国时起,璀璨的诸子百家的言论与思想被用以竹简记载直至当今的信息大爆炸,源远流长的文化已不再需要几辆马车来装载亦或是汗牛塞屋般的情景,一个电子产品边可将其囊括。

如此,就有了碎片化阅读灯专有名词来形容这样的繁荣之景。各种文明的思想,诸位先驱伟人的意志于此碰撞交融,被人们所熟知并了解,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能随意的翻阅各类书籍,或者工具书等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与生活技能岂不妙哉。

碎片化的阅读有其独特的优势之所在,把零散的片刻用以查阅信息和资料,哪怕仅仅是娱乐来调节心情,都能称的上一种不错的选择。

不断的积累总会达到“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在知识的世界里翱翔难道不应该是快乐的吗。不应该只有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方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

无他,碎片化阅读是这个时代衍生出的产物,也定时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将大量本是发呆,等车的琐碎利用起来,单凭这一点,就足以支持这种状态了。

然而,在茶余饭后带着一种悠闲的态度去欣赏为岁月所沉淀下来的杰作无疑是一种对于其的亵渎以及肆无忌惮,若是一些打发时间的杂志,有趣的小说漫画,倒也未尝不可,可用此心情去看历史名著,当是万万不可为之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样诗意的意境,又怎么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能体悟的呢?

不妨停下手中的其余事情,将所有的心神专注于此,才是对于经典的尊重。无论是在悲欢离合的各种或喜或悲的情况下,它们却总能够抚慰人的心灵,给予鼓舞。

虽“惟觉时之枕席”。可向来之烟霞还是存在的,再过于微小,总还是有的,它们会在不经意间存于我们的言行举止之中,流淌在血液里,生生不息。

【篇四:小心“碎片”划伤你】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这是高尔基先生所说的一句名言。可是,在互联网发展极为迅速的今天,大家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大家都很少再能有时间去干自己想要做的事,更别说抽出时间来读书了。“碎片化阅读”并不是什么凭空出世的词语,而是有根有据的。

当今社会上,人手都有一部手机,玩游戏,网购……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一个WiFi,几乎就能够走遍天下了。虽说互联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方便:休闲娱乐、送餐外卖,足不出户就可以干很多事情。但是现在,也只不过就是手机上无时无刻不跳出来一条什么千奇百怪的新闻或者广告,随时叫你是否“点击阅读”。随着屏幕一亮,匆匆翻阅一下,屏幕又一黑这种每天都无限死循环的动作,人们也就算“读”过书了,从不去深入品味、思考。

或许你们会知道“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这句名言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可是你们可能连鲁迅的真名叫做“周树人”都不知道。前不久,刚学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于是遍便顺口问了一个很爱在手机上看小说的叔叔:“叔叔,你知道鲁迅的真名叫什么吗?”本以为他知识渊博,不料,他却一脸茫然:“鲁迅?鲁迅不就是叫鲁迅吗?还有什么真名的说法?”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人们匆匆吃完早饭,匆匆浏览新闻,再匆匆地去工作;当他们晚上匆匆吃完晚饭,睡前又匆匆地刷个朋友圈……当我们的阅读被“撕”成了碎片,或许人们都已经忘了读书的快乐,人生当中也就只有“匆匆”二字了。

看吧,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使你只是一知而半解,何不在奔往美好前程的路上停下来,读一读书呢?如果长期不去拿起一本书,放一杯茶在旁,使自己的思想在书海里畅游,那么就真的或许会“溺死在腐臭的泥潭了”。因为碎片化它正如其名,像破碎的玻璃,一不小心就会深深地划伤我们的思想,长期下来,伤痕累累。我们会过于依赖互联网的帮助,而忘记了思考的快乐。

“真读书”,就是要理解,要分析,把读到的东西放在自己脑子里。而不是像碎片化阅读一样粗粗看一遍就行了,从不去品味、思考。

愿大家都能尽量离开手机,减少碎片化的阅读,使自己能够“真读书”,让自己的“脑瓜子”更加“饱满”。因为“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篇五: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当下,人们的一天通常是这样的。

早晨在闹钟清脆而有些恬噪的声音中醒来,收拾好后准备上班。开车的人打开收音机,关注交通广播中的实时路况,坐公交的人或是手机看看新闻,关心一下国家大事,或是插上耳机听听音乐,调整状态开始一天的工作。上班时,也有可能稍稍开个小差,到社交网站上与朋友聊几句。下班后,躺在沙发上逛逛淘宝、看看小说。

平常的一天就又过去了。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如果突然没了手机,没了电脑,没了电视,那他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简直不可想象。

现代人已经习惯了互联网覆盖的世界,如果突然失去了它的存在,那一切将会变得混乱不堪。

想一想,你有多久没读过一本纸质书了?

一颗橄榄,在口中嚼久了,会越嚼越甜,越嚼越香;一粒糖果,入口即化,顷刻绽放而又瞬间消逝的甜。橄榄就像是捧着一本书久久回味,而糖果则像是碎片化阅读在闲暇之余带来的清甜。

选个日子,在靠窗的桌边坐下,让初春响午的阳光有意无意地大片洒落满室,那些窗棂栏板几案笔砚浴在光蔼中,一时全成了画中景象,再有红蕊细枝点缀几处,泡上一杯淡茶,屋里更是清香四溢。指尖在书皮上摩挲,喝口茶,仿佛喝下了智慧的凝晶,手指翻满是幽香的纸张,眯眼看纸上优雅的文字。

越来越入迷,越来越沉溺。

办完手头的工作,空闲之余掏出手机,屏幕亮起,与外面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融为一体,光亮中无数新鲜资讯也都展示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看几条新闻,看几页小说,或是读一篇“心灵鸡汤”,随即合上手机,淹没于人潮人海之中。如此反复无数次。

每一次都宛若吸入一口新鲜空气,在不间歇的车水马龙中喘一口气。

你喜欢橄榄,还是糖果?

我喜欢嚼橄榄,再辅以糖果。阅读多多益善,能陶冶情操,培养内涵,但传统的阅读方式必须付出更多时间,相比起来,碎片化的阅读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点。

什么是碎片化的阅读?

碎片化阅读就像树上茂密的树叶,伸向更远的天边,沐浴更多的雨露阳光。在快节奏的现代,尽管人们把时间规划的越来越紧凑,但还是有无数碎片时间消无声息地溜走了。而碎片化阅读正是利用了这部分时间,减少了许多资源浪费。它可以说是追求效率的阅读方式,体现出人的浮躁,一不留神就像囫囵吞枣般将所有内涵都掏空,只剩下一副皮囊。但它也不是百无一用,至少在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上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一味否定是顽固,一味接受是愚昧。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碎片化时代,把握着传统与革新,让人乐此不疲。

【篇六:碎片化的阅读】

完整,完美,完好无损,这些听上去让人感到踏实,有安全感,而碎片则零散,杂乱,一种不稳定的因素,所以人们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完整,而如今人们的生活却变得碎片化,最严重的莫过于碎片化阅读了。

碎片化的阅读听上去高深,但实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坐在公交或地铁上陶醉的看着小说,一天工作繁忙过后躺在床上刷微博的极乐天地,空间中一条条被点赞转发的说说,这些我们不经意的碎片已经潜移默化的融入社会,世间万物皆有好坏,这些碎片当然也有,消磨了时间,带给自己身心上得放松,但在人生道路上却是百害而无一利。

碎片化的阅读污染人们的思想。

如今微博说说小编发表的短文章在网站上横行霸道,他们的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只发表人们感兴趣的东西至于呢些细节和原因根本不叙说,讲一些道德上或娱乐上的重大事件,吸引大批的关注和认同,而这些人却根本不思考事情得缘由发生的环境等等,顺着别人的意识,慢慢的变成了饮水不思源,甚至失去判断力,这成就了多少想成为网红而一夜暴富的无才之人。

碎片化阅读宣扬了低俗的用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上的红词是日益增多,这些看似充满娱乐效果的词语蕴含其中的却是内在的粗糙和人们词穷的证据,“蓝瘦香菇”“神马浮云”仿佛已成了人类语言流行的代表。

碎片化的阅读拉远了人类和语言之间的距离。

就拿日常生活的例子来说,同样是登山后,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在的人们用一条朋友圈和一张自拍照取而代之,同样是抒悲情,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变为如今的蓝瘦香菇,对朋友的思念也从: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变为微信上简单的一句,到家了么,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人们的感情器官仿佛在不断退化,与语言的距离不断地拉远,我甚至不敢想象未来把粗鄙之语当成流行的社会的模样。

也许因为岁月时光无情冲刷,阅读已变得四分五裂,但我们仍旧可以拾起拼凑,即使再也回不到原来的那个模样。

【篇七:“碎片化”渐渐走进生活】

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孟莎美

“碎片化”渐渐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在网络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的今天,它使得我们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已经“碎片化”。很多原本是整块整块的可利用时间,现在都被人为地碎片化了。原来可以读书学习充电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可以消耗一天时间的手机上。

我们通过上网了解并阅读我们想要关注的信息,但其实我们并没有记住它,就像走马观花一般,使得这些信息就这样消逝了。信息量庞大,但是我们获取这些又十分的容易,造成我们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文档只要超过20页,我们就没有耐心去把它看完。

有些人说“碎片式”阅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个观念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推崇,但是我认为其实不然,当碎片化的阅读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便像潮水一般蔓延,从始至终的读书习惯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而“碎片化”阅读逐渐弥漫整个社会……其实碎片化阅读许多时候收获的都是一些没用的信息,与真正的静下心来阅读不可同日而语。

在一个这么大的世界里,多少人为了功利去拼搏。如今的我们,又有谁肯静下心来悠闲地捧着自己的书本,默默的看上几个小时的枯燥的文学名著?每天每天,我们都在接受着往来不绝的信息的冲击,而完整的、深入的、丰富的“深度阅读”,正在与浮光掠影的浅阅读做斗争。碎片化的阅读随处可见——看手机里的新闻,看一会儿微博上那些名人的帖子更新,在乘车时看一会电子书,用简化的语言使得大脑承载了更多的信息量,但这些信息量都随着我们的时间或者转发抛之脑后。

其实,我认为阅读是不可复制的人生的一部分,它能带给人精神上独一无二的触动。其实我认为不心浮气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的读书,才能真正触动我们,打动我们。碎片化的阅读,使得我们最终并没有收获,只是泛泛而谈,碎片化的阅读,难以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心灵震撼,更不用说是净化我们的心灵。

碎片化其实已经渐渐地撕碎了我们的生活。当囫囵吞枣渗入到了人们的思想,于是,我们的生活便成为一地鸡毛,杂乱无章。我们对文学巨著的理解感到无力简略,对功利与平等的渴望令人奋不顾身投身于这个网络化的社会。

所以说,在社交网络覆盖的时代,在碎片化阅读大量袭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多的沉下心,使自己在这个浮躁纷扰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为文化的变迁与精神文明的改变而去警醒自己,让自己有意义的生活下去……

【篇八:“碎片化”导致的不再耐心”】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在科技科研上取得了一次次的突破。当今人类的生活无不被他们影响且变得有些无可取代。

互联网的出现可以说是现代对人类影响巨大的一项发明。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了解天下各事。它们突破了报纸的局限性,反馈给人们大量的信息;它提高了查阅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们所用的查阅时间;它的便捷性更好地体现了它的益处,手机,4G或者WIFI,互联网,三者具备,无论你在何地,都可以完成你的心之所“想”。优点如此让人赞叹,那它就没有弊端吗

互联网的发展,“碎片化”一词伴随而生。碎片化的生活,碎片化的阅读等等“碎片化”都成了当今社会人们所热议的话题。就拿碎片化的阅读来说,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网络上阅读,利用陈展等车,排队的时间来浅读“书物”,整本书的情节全靠零散的记忆拼凑起来;一章与一章之间也许隔着一周之久,这样读来的书又能读清多少,读懂多少呢?精读已经离大众越来越远。社会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人类求快的心理。试问一下自己,如今的你是否还能抱着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心无杂念的静静阅读一整个下午,还是会去时不时地碰碰手机,刷刷微博?耐心,被我们抛弃了。

在繁忙的生活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背背单词,拓展些知识来充实自己,岂不悠哉,美哉。但现实却出于本愿。人们自行开辟碎片化花的时间,“欺骗”自己有很好的利用时间。作为一个高二的学生,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本来一气呵成地完成作业,却因为手机屏幕地次次闪烁而放下手中的笔。一个小时的作业量,拖啊拖的,变成了两个小时或者是更多。人们把原来整一的时间凌迟,将它碾碎成一块块零碎的碎片,不再耐心去完成一整个事情。

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生活都只是造成不再耐心的帮凶,而真正的凶手却是我们人类自己。科技的发展不是为了束缚人类。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篇九: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得这个时代充斥着碎片化的信息,仿佛我们的灵魂也碎片化了,灵魂跳到碎片化的信息上,草草地吮吸着,再匆忙跳到另一块信息上,思绪也碎片化了,断断续续地干同一件事,远没有一下干完来得快、好。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挤上周末的地铁,人虽然没有早晚高峰这么多,但也使得整个车厢拥挤无比。我上了地铁,走到了一个角落,掏出手机,找部小说用来消遣,已经是每周的习惯了。手指熟练地打开APP,飞快地划动屏幕,目光在一行行字中穿梭,粗略地了解情节,下一章。到站了,我匆忙关了屏幕,下了地铁。上完课,再次进地铁,看小说,如此以来,慢慢地,看了不少小说,但真正记住内容的,又有几部呢?这么看来,这没看小说的时间少说也有好几分钟了,或许,利用这时间背记单词,就会积累不少单词吧,碎片化的阅读快、容易忘记,不能体悟出一本书的深层含义,就像喝下了一杯水,平平淡淡,没有深刻的,只有大概的情节,是唯一的没用的收获。

我想起以前自己还没有手机的时候,只能抱着本书花上大半个下午来看,坐在沙发上,偶尔倒杯牛奶,拿点零食,目光一行行地切换,一字一句地看,看得认真,看得仔细,看得缓慢。再轻轻翻动书页,反复。有时,一天就可以看完,有时,则需要几天才能看完,却总是会有深刻的体悟和一些疑惑,有对书中内容的思考和猜测,有些细节也会留下深刻印象。在学校里,和同学分享这本书,再互相交流,甚乐。

现如今的社会,可能是离不开电子设备了,人们依赖于手机、电脑,没有这些,如同是个废人。他们浑然不知自己处在的信息时代充斥着碎片化的信息,总是遇上碎片化的生活,这着这样的生活。最明显的就是阅读方式的巨大改变,“传统”和“现代”的碰撞,“现代”明显处于上风,方便、快捷、便宜甚至免费是现代人最喜欢的,很多事情、东西都变得碎片化,难道就不能让碎片聚集在一起,重新成为完整的吗?

对我而言,“传统”可能更好,但是“现代”又是这么便捷,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为了紧随潮流,我也赴身边人的脚后,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与他人没有了共同话题,聊着碎片化的信息,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吧!

不可避免的,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十: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在看到文章题目之前,我并没有觉得生活有任何的不对头,直到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碎片化的生活。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渐壮大,网络信息也变得越来越多,拿起手机点开浏览器就能看到推荐文章,娱乐新闻也好,科技知识也罢相关文章更是数不胜数,每一个人一定读过几千甚至上万的文章,或许是匆匆瞟一眼,或许是仔细的阅读。但是看完过后对这篇文章又有什么印象呢?之前我看到一篇好玩的文章,想在周一分享给同学,可真的到了周一我却怎么也记不起来文章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除了那一篇文章我还浏览了许许多多的信息,记忆中的信息都穿插起来了。或许这就是碎片化的阅读。一个周末拿到手机的时间虽不长但是了浏览到的信息可不少。随便逛逛知乎,微博,就能发现无数想要了解的内容,于是一篇篇的点开,通通浏览一遍。就这样看到的信息日益增加。于是乎真正记住的便不足千分之一。除了记不住有用的信息,碎片化的阅读有什么坏处呢?“再过一会”,“马上来了”,“等我这个看好”都是诸位的口头禅吧。无聊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下意识的开始找手机了?到了假期是不是没有手机就活不下去了?是不是已经很久没有像小时候一样央求自己的父母陪自己出去玩了?是不是已经开始比起出去玩更愿意待在家里刷手机了?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的吧,拖延症,没有手机就会死星人说的便是我们吧。确实我已经离不开这样碎片化的阅读了。除了碎片化的阅读还有的便是碎片化的社交。网络发展强大,玩个游戏刷个动态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网友,那么我来问问问你,你的列表里有多少刚结识时聊得热火如天,没日没夜,现在却安静的躺在列表里,上一次说话是在几个月前?是不是隔三差五的结识新的朋友?这样的社交友谊,能持续几周呢?你们真的交朋友了么?认识的朋友千百万,而真正在你需要朋友的时候,有几个人你一喊就会出来?寥寥无几。这大概就是碎片化的社交吧。

就这样时间浪费在了无法真正记住的碎片化阅读上,情谊浪费在要好不过几周的碎片化社交上。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甚至是脱离碎片化的阅读,社交呢?有几个小建议给诸位。比起浏览网上的文章为什么不自己买几本书看呢?反正都是阅读,看书没有看手机来的伤眼睛,一举两得,至于社交嘛,可以多参加一些学校或者是社区组织的活动,多认识一些同城的人,这样可以在线下碰面,也可以约着一起出去玩,岂不美滋滋?

碎片化的阅读,社交已经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更应该,减少看手机的时间,多跟父母,同学,朋友沟通。

热门推荐
1迎接新学期的作文
2穿越时空想象作文
3向日葵的日记
4玻璃不见了小学生作文
5军训日记
6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7有关天安门广场的作文
8暑假
9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六年级作文
10暑假周记大全
11暑假去看海的作文
12博物馆游记作文
13小学生优秀作文
14小学成功的作文
15我的暑假生活作文
16寒假开学作文
17北京游记作文
18情感类作文
19难忘的暑假三年级作文
20春节的美食小学生作文
21奇妙的想象作文
22读书的议论文
23珍惜时间议论文
24春节优秀作文
25我还要你这个朋友
26假期泰山游记作文
27盼春节作文
28五一劳动节作文
29第一次做家务作文
30责任的议论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