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烙煎饼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锅饼】

前脚刚一踏进家乡,迎面就扑来那熟悉的黄土气息。家乡遍地都是这种黄土,用它盖的房子结实、牢固,就像这儿的人淳朴、踏实。田地里也少不了它们。春天,勤劳的乡亲们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播种下沉睡的种子,然后不分昼夜地忙活着,施肥、松土,用汗水打动了地下沉睡的灵魂,继而在它无微不至的保护下,种子发芽了……夏天来了,微风一吹,麦田上滚动着金黄色的波涛,正午的阳光均匀地洒在麦田上,反射出无数耀眼的光芒。

丰收过后才是乡里最热闹的时节。整个村里都被浸在麦香之中。家家户户的麦子从粮仓一直堆到了门口。各家各户就开始蒸馒头、烙煎饼,做喜果子、包包子、烙锅饼,各种面食,应有尽有。然而锅饼还是村里人最热衷的食品。做锅饼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要用好的麦子做成的面粉,这一步至关重要,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锅饼的口感;其次,要注意火候,火候大了,口感老而硬,火候小了,不仅耗时间还耗燃料,做出的锅饼又不好吃;再者,必须把握准时间,时间过长,锅饼就糊的不成样子,太短,锅饼中间又不太熟。锅饼的制作也需要相应的用具。只要各方面到位,做出来的锅饼香那是自然不必说的了,又酥又脆,中间还透着暄。记得每年过年回家,姥姥总会做两大块,新鲜出炉的锅饼香喷喷的,把整个家都染上了香气,用刀切时,跟从着刀的脚步,锅饼有节奏的嗝蹦格蹦的响,整个案板都掉满了渣渣,拿一块狠狠的咬下一口,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透喧雪白的面心儿,在嘴里慢慢混嚼着,那才叫一个“妙”!使人不敢相信这普普通通的麦子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妙的食物。

家乡的锅饼又厚又大,呈圆形,直径约为七十厘米厚约六厘米,外皮上为了图个喜庆总爱弄几个“福”字,而别处的最多只有四厘米,外皮软,早已没有了那股脆劲。因此,对于别处的锅饼,我是瞧不上眼的。“月是故乡明”每当我在别地见到锅饼类的字眼,眼前总能回想到家乡的锅饼出炉时的情景,那才叫“地道正宗”。鼻尖前就飘过一阵浓浓的麦香。

那金灿灿的要刺伤眼的麦田呀,

那沉甸甸的要压折腰的穗儿呀,

那香喷喷的要挤破烟囱的锅饼呀,

还有那散发着黄土气息的家乡人呀。

【篇二:特产】

你知道江苏吃的是什么吗?

你知道什么时候吃吗?

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我们江苏有很多的特产:煎饼、盐豆、知了……。我们的盐豆你知道吗?他是想黄豆般大小的一样,就深棕的,有一点硬,还有一点点的咸。我们一天三顿饭都离不开这个,要不然往菜里面加,要不然就把他当一道菜。可以用馒头就着他吃或者用煎饼就着他吃,我们江苏人喜欢吃辣的,所以好往里面加一些辣椒,一天三顿可以就吃这个,喝点玉米粥。如果要把盐豆往菜里面加,它的咸味就淡了一些,不像原来这么硬了。

我们江苏的煎饼那是更好吃了,刚烙出来的时候它的边是脆脆的,我们有专门的烙煎饼的,有一点要记住它是特别特别薄的,薄的是干吃的,要是想卷菜就要烙厚的。烙煎饼还要把握火候,当你把正面的煎饼烙好的话,就要翻面了,这样两面都是黄色的,又好吃,又好看,真是色味双全。

我们江苏的知了,也是特别的好吃。我们都是在森林里抓,然后拿回家,下锅炸,也是炸成深棕色的,吃进嘴里是脆脆的,但还有一点扎嘴,知了的腿吃进嘴里,他的腿是尖的,所以会扎嘴。

我们江苏的美食是很多的,有机会可以来哦!对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吃辣。

【篇三:第一次】

人生中有很多第一次,只要去回忆一下,就可以发现。

那是我第一次自己去买饭。一开始,我不敢去,但在妈妈的逼迫和请求下我还是去了。我骑着车向煎饼店前进着,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不敢,手都快出汗了。到了店里,我就和烙煎饼的老奶奶说:“来一个煎饼。”老奶奶马上开始做了,我悬起的心终于落下来了。

这时老奶奶指着菜问我:“要什么菜?”我因为刚才和老奶奶说过话了,所以紧锁的表情也自然了一点。我想了一下,便说:“全都要了吧!”老奶奶夸我:“真是个不挑食的好孩子。”顿时,我便有了一种自豪感。

奶奶给了我一个香喷喷的煎饼,我也付了钱,就迈着愉快的步伐向家驶去。我把还有着热气的煎饼给了妈妈,自然得到了夸奖。

这时,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你去试,才会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热门推荐
1秋天的树叶
2我画的小公牛
3在红旗下成长
4我的理想
5记我做过的一件好事
6嘿,我这个人
7一只青虫的梦想
8八年级国庆节见闻作文
9争吵
10猴子乐乐拿蟠桃
11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2雅居乐的春天
13给爸爸的一封信
14狼的自述
15春天来到小树林
16挖野菜
17运动会
18读书真好
19每朵鲜花都有绽开的时候
20校园里的银杏树
21关于雨的作文
22校园的操场
23射击比赛
24妈妈变了
25别样的错位
26对诱惑说不
27好爸爸坏爸爸
28最近妈妈变忙了
29共享时代
30文具想象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