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暑假印象】
晒黑
暑假,我除了每天学习外,还参加了硬笔和鼓词,还有我最喜欢的夏令营活动,这个暑假过得很充实。
出去学习活动免不了各种晒,特别是这次去永嘉夏令营天天徒步,把我晒得黑乎乎的,变成我们全家最黑的人!只有我有穿衣服的地方是比较白一点点,还有手臂内侧的地方没有晒到,其它地方看上去,整个人黑不溜秋的,像是一只穿着衣服的小棕熊。
练琴
终于盼到了暑假,本以为可以玩上一个月睡上一个月,结果因为参加温州市曲艺大赛,占用了我大半个暑假。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练琴,早餐还没吃,就被妈妈催着鼓琴前拼了命地狂练,大脑里全是一个字——琴!我真希望这比赛快点结束啊,不然我会被练疯掉的。
【篇二:关于默写的作文】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但是谢老师却让我们在上课前默写昨天才学过的《伯牙鼓琴》。
这样的指令可能令大部分同学都感到紧张,一是因为时间紧,昨天下午才学习过的文言文,到现在可能只有半天时间;二是因为难度大啊,这篇《伯牙鼓琴》与小学五年级曾学过的《伯牙绝弦》有着很大的差别,不光个别字有了改动,整篇文章也由半白话文转化成了纯文言文。除非语感极佳,要不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背会全篇。
但仍有我自己的原因:大课间跑步时,我完全可以边跑边背诵;晚上回家后睡觉前,也可以再将全篇背诵两三遍。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只能“临时抱佛脚”,但愿能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时间不等人,随着一句:“开始默写”!我的心也开始了无休止地剧烈跳动,要是再紧张些,我的心或许会从身体里跳出来。
不知怎的,纸和笔间好像产生了物理反应,每当笔尖即将挨到纸时,手腕像失去了控制似的不停地发抖,写出来的字也有一丝颤抖呢。
这时的我大脑早已一片空白,就连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都想了半天。错字的频率也大大增加,错一个字换一张纸,又错一个字还要换一张纸。光是为“锺子期”的“锺”就换了三次纸。
但在最后,我还是静下了心,一笔一划地默写了下来,虽然速度较慢,但还是完成了任务。
不管怎么说,这次的默写仍然十分煎熬!
【篇三:千年的美丽】
烟随风逝,名随史流,世间种种,最后必将成空。流星划过了,只有一丝短暂的痕迹,但留给天空的,是永恒的美丽。
高山流水
听,是谁在溪边独自鼓琴?他的手指在琴弦上轻轻拨动,拨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成一首首动听的乐曲,荡漾在云雾缭绕的的仙境里。像高山,巍峨挺拔,沉稳坚毅;像流水,洋洋细流,温柔细腻。听,瀑布似乎也被打动了,降低了自己高亢的嗓音。
“啪”的一声,一滴冰冷的眼泪打在琴上,伯牙的手指在猛烈的颤抖。“子期死,我问世再无知音矣!”伯牙的声音也在颤抖。一声钝响,他的琴在山涧之间粉身碎骨,他的心也碎了。伯牙发誓不再鼓琴,但在他的脑海里始终演奏着一首不灭的曲子,这首曲子,大概只有子期才能听懂吧!
黛玉葬花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漫步庭院,望着纷飞的落花,黛玉的心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一棵小树孤零零的蜷缩在庭院的一角,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黛玉既同情这棵树,又有些羡慕它。“至少它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而我呢?”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难道这偌大的世界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吗?“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消处。”花落无情,人却有心。青灯照壁,人心不安,彻夜难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落花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望窗外,晓风残月,空无一人,只有那棵小树在风中摇曳。“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是谁。”清冷的月光下,一片花瓣飘零。黛玉明白,她的归宿就如同这落花一般,随风直到天尽头。花开的时候再美,花落的时候也一样凄清,再美的容颜也早晚会有消失的一天。“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的眼泪在花冢里酝酿出一首千古绝唱。
寂寞酒中仙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李白,是一个寂寞的诗人,也是一个逍遥的隐者,他寂寞吗?贵妃捧砚,力士脱靴,那是他狂傲的印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是他远大的抱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不羁的灵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他狼狈的仕途。“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他深重的悲哀。他的一生是多变的,但“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心和酒性是他不变的全部。
既然现实里没有实现理想的地方,那就干脆大醉一场,让自己进入梦境吧!他是寂寞酒中仙,但他不寂寞。他的光辉溶化在一杯浊酒里,闪烁在一首好诗中。
千年的美丽,像流星划过的痕迹,不可捉摸,无法用文字表达,也无法用画笔描绘,只能让它沉淀在心里。当有一天,你打开尘封的记忆,小心翼翼的为它拭去灰尘,你会发现,它依旧那么美丽。